小禾还让花儿抱来了一把琴,她果然选择了弹琴。
从容、优雅坐在了那里。
就在邱秋和明夫人都以为小禾要弹曲子的时候,她居然边弹边吟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边弹边吟,众人还没有回过神,她的表演已完结。
“这孩子……”邱秋气笑了,老娘都没有盗版,她却学来了。
“妙啊,妙。”宁王妃率先抚掌称赞不已:“好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禾,这是你写的诗?”
“回王妃娘娘,这是小禾从小就听娘读的诗,并不是小禾所作,小禾不会作诗。”小禾笑意吟吟道:“因着娘娘府中全是菊花,小禾从一进门脑子里就想着这首诗。”
原来不是小禾所作,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话的时候大家闺秀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真是吓死大家了,看来也不过是猪鼻子插葱——装象而已。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看来是真的。
邱秋对小禾的回答却是无语。
这孩子出卖了自己。
果然,宁王妃就转头问邱秋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哪本书上看过的一首诗,觉得意境好,给人一种纯然平和忘却人生所有烦恼的感觉,所以就记下了,时不时的也读来给孩子们听听。”从一开始邱秋就没想过要当才女,所以盗版的也是要注明出处:“只不过,这孩子今天以琴诗融合的方式吟诵出来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实话,诗与曲还真是相通的。
结果,听在所有人的耳里就感觉是邱秋在给小禾贴金。
母女二人都是抄的别人的,也谈不上本事。
出人意料的结局让大家都觉得游戏可以继续。
那边曲啊诗的继续在行动,这边宁王妃却让邱来将诗写下来,她也要拜读。
写字,真是为难自己。
邱秋这个时候还是挺后悔的。
你说穿过来二十年了,每天花半个时辰练字也是大书法家,居然就没这点爱好,这会儿岂不是丢人现眼了?
自己的短处可不想全都露在外人眼里。
“真是一首好诗,姨母,让阿秋妹妹念,阿茹献丑来写,可好?”明夫人看邱秋久不动手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难处,连忙接过话题。
宁王妃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看着明夫人一手漂亮的小楷毛笔字,邱秋的脸稍微有点红。
她差人也太远了一点吧。
“你知道我不会写字。”邱秋低声问道。
“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你写。”明夫人轻声笑道:“也幸好你不会写,要不然你就成了妖怪了。”
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这会让人嫉妒死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明夫人这般说辞让邱秋将想要练字的念头一下就打消了。
人无完人,她干嘛要什么都会?
太完美的是神不是人。
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小姐们的斗才斗艺。
邱秋一边看一边和明夫人点评。
虽然她是外行只看热闹,但是明夫人是正儿八经的豪门闺秀出身,对什么琴棋书画那可是样样精通的。
“又不能当饭吃,我倒是羡慕你。”明夫人道:“这些东西啊,一年也难得用上一两次。”
学以致用,结果就用在了这些地方。
“可以养性子啊。”邱秋这会儿是思想观念转变了,有钱后就要追求精神文明:“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看看,我和你的差距多明显,您一眼看出是贵夫人,而我,顶多就是经商的。”
幸好自己没有像爆发户一样穿金戴银,整个儿脖子上手上搞得晃眼睛。
“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明夫人摇头低笑:“好些人在打听你娶什么样的儿媳妇。”
啊,有这事?
她正愁着要怎么找呢,居然有人就打起了她的主意?
“说不好,看缘份吧,”邱秋想了想道:“最主要的还是看孩子们自己有没有看中,我可不搞强迫这一套。再说了,孩子都还小,这会儿谈过早,变数太大了,不急不急。”
只要没有避着自己就好。
“是啊,得看孩子们自己的意思。”明夫人听到这话的时候深有感触:“老大老二是请人说的亲,这日子过得磕磕碰碰的。月云自己看中了豆丁;月光也是自己相中的乔英,如今姐弟俩最让我省心。”
“月光又要当爹了吧?”说起乔英,邱秋也是服了她了,三年抱俩,这次都是第三胎了,也不知道歇一歇,这样生身子可受不住。
“是啊,下个月生。”明夫人脸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夫妻感情好,孩子也就密。”
目前为止,老大只有两个,老二一个,结果晚成亲这么多年的老四还后来者居上了。
邱秋听到这话嘴角抽了抽,夫妻感情好自然就经常做运动了。
明夫人这位婆婆的话说到点子上了。
宁王府的赏菊宴很热闹,闺阁小姐们出尽了风头。
大家都盼着那个彩头花落谁家。
“阿莲啊,看了这些小姐的本事,你有何感想?”宁王妃偏头问着关嬷嬷。
“王妃,老太婆我可是不敢想。”关嬷嬷笑道:“你是知道的,我对这些东西一向是外行,现在看她们个个了得,就一句话可慨括: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啊?
这话谁说的?
“我家阿秋说的。”关嬷嬷耸耸肩膀:“反正我老了,我是不如她们了。”
“呵呵,阿莲,我看真正拍死你在沙滩上的是阿秋。”宁王妃乐了:“你这个女儿才是真正是个有本事的。”
为什么这样讲?
女儿吟的诗是邱秋教的;老娘说的话也是跟着邱秋学的。
这个邱秋,宁王妃从未小看过。
“王妃,您就别抬举她的了。”关嬷嬷乐呵呵的笑道:“给她一点颜色她就敢开染坊。”
“嗯,我看重了也正是她的这个胆量。”宁王妃道:“连王爷都夸赞的人,错不了,阿莲,你一个女儿顶我俩。”
“王妃……”关嬷嬷这话可不敢接了,无他,宁王妃正好生了两个儿子,邱秋真要将宁王世子兄弟俩都比下去了,那不是拉仇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