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而赚钱应该是肩负着国家兴亡的大任。
说起来皇帝还是压榨了她,居然用了亲情的招牌让她为大宇江山为他苏家天下而拼命。
既然不是单纯的赚钱,邱秋就理了一下经济关系。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说到底不过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是指物质的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没有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饮的时候,你给他谈教育、说艺术、说哲学,那不就是扯淡吗。
皇帝也是清楚的知道了这个问题,知道邱秋能挣会挣,所以可劲儿的压榨她。
有皇帝撑腰,邱秋自然就不怕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的根本。
缺粮比缺钱还要严重。
一个国家,粮食充足至关重要。
但是,如果粮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那就容易被人左右。
一旦有灾有难,缺粮就容易发生民变。
而且一个国家粮食充足在战争年代也很很用,缺粮导致兵丁无力被俘缴战败。
江南的事让邱秋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这一次,她决定从粮食入手。
上一次收粮只是在江南,现在她准备全国进行。
天下粮仓,这是她打的招牌。
邱秋从来是有钱就要置办庄子和田产的人。
而且她对庄稼生产也很熟悉。
为此,她特意派人做了调查,整个京城有多少土地可产庄稼,一年能收多少粮食,除了捐税又有多少会卖。
其实,这些数据在皇帝佬儿那里就能得到的。
只是,虽然为皇帝办事但是邱秋还是更相信自己。
她宁愿劳神费力的派人去找可靠的数据,也不要皇帝那个被人编辑修饰过无数次的看起来很美好的数据
而欧阳旭风留给她的喜伯的人马正适合。
“夫人,喜伯那边查到的数据不可观啊。”彗星捏着信息道:“京城种植庄稼的土地本就很少了,又因为近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收成很低。除了捐税,农户手中的余粮几乎自己都不够吃。”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粮食来卖呢?
“这些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慧星道:“京城有三大米行,一是朱家,二是钱家,三是房家。这三家人几乎操纵了整个米行,而且,身后都有大的靠山。”
听慧星的意思是劝邱秋不要妄想做米行赚钱,毕竟踩了别人的马尾巴怕被跳起来。而且,之前还有太子可以当欧阳将军府的后盾,可是现在太子明显是被废的。
这种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慧星不明白邱秋为什么要去惹事。
“我知道了。”邱秋点了点头:“既然京城粮食掌握在三家人手中,那再添我一家又何妨。”
慧星无语,话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夫人居然还要去趟这一趟浑水,有这个必要吗?
“很有必要。”关嬷嬷也没料到邱秋居然还有心思做生意,她来问着邱秋为什么。
“娘,启民不能为太子,我们没有势力可以依靠。”邱秋自然不会出卖皇帝将皇帝的话说给关嬷嬷听。聪明如关嬷嬷,自己猜出来的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娘,和权势唯一可以抗衡的就是钱财了。我要重视经商,认真的做生意,我要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
这是邱秋第一次大胆的喊出了自己的口号。
“以前骂你掉进钱眼里,如今看来现在才是真的。”关嬷嬷气笑了:“我看你这一辈子确实也是操心的命了。”
邱秋苦笑,在现代她要打工要挣生活费很是辛苦,想要过上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的日子很是艰难。
玩一次穿越,别人穿成小姐公主穿成米虫,结果她就穿成了大嫂。
自己的事搞不定还要帮别人,真正是命苦得不行。
天下粮仓,邱秋给自己粮行打的招牌。
她想过了,不仅要做大宇的,甚至还要做遍和大宇有经济往来的国家的。
对啊,对外贸易,这一块只在海上开通了,估计着边贸生意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
一想到这个问题,邱秋倍感精神。
总算又找到了一个做生意的窍门。
在江南收粮,邱秋都是让兴盛典当行代收,这一次,她的粮仓是独立出来单干的。
邱秋很欣慰的是这些年的招兵买马一直不用自己担心。
虽然这些产业都分给了儿女,但是要调动一些人员还是很顺利的。
很快就有掌柜伙计走马上任。
邱秋的天下粮仓也是准备全国铺开。
先做内再做外,由小到大慢慢发展。
与别家做粮行不一样的地方是,邱秋实行的是保护价,下乡预定收购。
知道农户能卖的粮食不多,邱秋也不嫌弃少,蚊子虽然小也是肉不是!以少积多总会有希望。
“咱们先签一个协议,你们收取一定的定金,待到粮食产出来后我们再以这个价格收购。”店小二不是驻店销售吆喝,而是下乡去采买:“如果秋收时粮价低于这个价格,我们按这个价格收;如果粮价高于这个价格,我们按市场上的价格收。”
算过去算过来,怎么也不会吃亏,关键一点是还能提前享受二两银子的订金。
在青黄不济的时间里,这银子简直能救命啊。
二两银子可以买很多粗粮的,加点青菜玉米糊糊之类的就能够凑合过去。
“实际上,吃亏的还是他们。”邱秋很是同情这些农民,青黄不济的时候米价要比平时贵上三五文一斤。而待到粮食出产卖的时候价格却又少下来了。
买贵贱卖,他们却年复一年依然乐此不疲。
“夫人,就算不卖给你,别人家粮行也要卖的。”花儿听了邱秋的牢骚后抿嘴笑道:“而且,卖给您还能渡过困难时期。”
这般说来,自己又是好人了不成?
“夫人,其实您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其实也是有办法的。”朵儿道:“奴婢听好些人说现在可以拿了二两银子的定金去买粗粮对付着过日子;到收了粮卖给了,余下的钱又买粗粮,草草的就能过完一年了,几乎可以做到不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