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小王子和朱掌柜交谈甚欢,甚至成了忘年交。
邱秋这么一个女人坐在旁边看两个表演,估计着朱掌柜能和身边每一个人都能称兄道弟了。
这就是成功生意人的厉害之处,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朱掌柜不仅成功的销售出去了酒,还达成了酒精的意向。
至于酒精的用途,则是医学方面的问题了。
医学发达造福人类,邱秋想着这种没有技术性可言的医学似乎也可以传授。
不过,越是轻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知道珍惜。
邱秋将这事推给了苏启民。
这种上升到国家朝廷的秘密,苏启民可以好好的利用一次。
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付出总有回报才行。
昌泰人不比于南冥人的蛮横,倒是有一些圆滑。
苏启民不从中谋点利对不起自己。
“小王子,医学之事事关重大,本王还得禀报父皇。”苏启民说这是太医院的太医研制出来的,必须请示。
“王爷,小轩等您的消息。”哈小王子年纪虽然小,但也绝顶聪明:“若是大宇同意传授这酒精经验,我昌泰愿意每年再多上贡一成。”
这就是交换条件了。
“若真这样,倒显得我大宇有点欺人了。”上贡再多,那也只是给朝廷,目前还好,未来变数太大。
与其给朝廷谋福利,不若给自己谋点私利。
哈小王子问条件,苏启民低声说一句。
“好,成交!”哈小王子立即点头允下:“口说无凭,小轩摘了我随身玉佩作为证物,有朝一日若王爷有需要尽管来找小轩。”
“小王子真是一个爽利的人。”苏启民愉快的收下了玉佩:“如此就侯佳音。”
心情很好,同时特别感激邱秋诸事想得周全,无形之中又给他增加了一个助力。
当然,苏启民也用密折上书了皇帝,说起昌泰人这边需要酒精普及。
朱掌柜在昌泰等确切的消息,同时也参观了邱秋与哈小王子合作即将开业的玉石首饰行。
“弟妹,你真是让为兄佩服得紧。”朱掌柜看着摆放在精致盒子里的首鉓惊叹不已:“你不出手则罢,一出手就是一鸣惊人。这手锣,这扳指,饶是我走南闯北再也没有过这如此精美的。什么开业,为兄定然要多购一些回去送人。”
“朱大哥谬赞了。”这功劳邱秋还真不好意思领取,因为她顶多就画两个图,从现代设计理念偷换一个概念而已。
真正要说厉害的,还是那些从爱相随抽调出来的工匠们。
玉不琢不成器,因物制宜,精心打造出这样精美的玉器可都是他们的本事啊。
“玉器店开张还要等小王子安排。”用朱掌柜的话说,不做就罢了,一做肯定就是一鸣惊人。
邱秋让做的玉饰品种款式众多:玉珠串、玉手镯、玉发夹、翡翠挂伯、套装饰品、玉戒指、玉腰带等等。
话说南冥的玉品相真是好,别说朱掌柜了,就是邱秋都越看越爱不释手。
第一批货物打造出来后,不用邱秋提醒,哈小王子就又派了他的人马在南冥又掀起了一股玉石收购风。
南冥人也很聪明,从上次的收购里面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玉石价格已经较上次有所翻涨。
邱秋知道后也只有苦笑的份,人没有傻子啊。
来了宝山岂有空手归的道理,没有开业的玉器行朱掌柜也不方便走后门,只是静等开业。
因为邱秋透露出不日将要离开昌泰的说辞,那就意味着玉器店开张在即。
邱秋让哈小王子取名,这人却是过份迷信自己。
“夫人,小轩无论是见识还是阅历都不及夫人的万分之一,夫人,名字还得劳动您。”哈小王子觉得来自大宇的邱秋有学问,取的名字又好听,所以这事儿就让她来做。
邱秋其实一直在想名字,心里有一个底。
“恒远玉器行。”有说钻石恒久远,其实,真正久远的是玉。
玉在远古时代还被奉为神,玉在很多地区也流行。
哈小王子和朱掌柜都觉得这个名字好听。
其实,哪有好不好听的,自己不想动脑就只有这样顺从邱秋取的。
选了个吉日,恒远玉器行开了张。
而朱掌柜果然成为大买家。
用邱秋的话说,这些都是精品,让人难以取舍,索性每一个品种都取了一个全部打包。
成交量达到了两万六千多两银子。
而昌泰人对这个玉器行却持了观望的态度。
难不成又是做熟人生意的?
虽然是自己的生意,哈小王子挑选的东西却也付了费。
他买了一只玉手镯送给王后。
白晳的手腕上套上一只绿盈盈的镯子,王后越看越稀罕。
见命妇们时也有意无意的拿出来羡慕,说是孝顺儿子送的。
少不得一番恭维,个个都说小王子孝顺,手镯漂亮,戴在王后手上极其相配。
王后听了心花怒放。
贵夫人们自然觉得王后都喜欢的东西肯定是好的,再隐约听说那个恒远玉器行是小王子的产业,于是拉着夫君老爷什么的都去买东西,只想着混个脸熟。
邱秋听说生意好转来源于朝堂后惊讶了。
这些人的思维还真不一样。
都说树大招风,当官的有钱也害怕被人知道。
这些当官的却丝毫不紧张,唯有一点可以解释:他们没有贪赃枉法,用自己的干净钱买什么都正常。
让邱秋想不到的是,这些人的购买力丝毫不弱。
恒远玉器行哪怕是很小一个玉扣什么的也值几百两,而他们每一单交易都是上千两银子。
“娘,您有所不知,昌泰虽小,却是民富国强。”苏启民觉得小国也有小国的好处,至少管理起来很是方便。
这让邱秋想起了某国人富得只剩下钱,这昌泰大约也有这样的风采。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弹丸小国居然那么有钱,邱秋再一次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