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这个皇帝其实也是挺幸运的。
他以一个傻子的身份得了先皇的信任,又得到了邱秋的资助。
可以这样说,从东东登基以来他就不知道缺钱为何物。
一年半的北炎战争下来,他花银一千万两银子,而且给了伤残士兵的补补助超越了皇爷爷时期,一个人全部抚恤的是两倍的银子。
也学了邱秋给伤残士兵安置他们。
东东牢牢记住了姥姥的话,不会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功名利禄他能给的都尽量给了;而那些为了他的统一大业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人,东东就直接用金钱来赔偿。
拿到了双倍的抚恤金,纵然是儿子回不来了,双亲还有钱来养。
而且,在邱秋的提议下,定期对这些烈属进行关怀,让他们得到官府的温暖,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虽然死了,但是官府和朝廷并没有遗忘他们所作出来的贡献。
东东在这一方面收买到的人心简直是前所未有的。
一个年轻的皇帝,不仅具有一统霸业的能力,还有家国情怀儿女情长的温情。
一时之间,东东成了盛世皇帝,全民爱截。
“这就是有钱好办事了。”邱秋看见东东过得这么滋润她放心不少。
井盐这边的收益也挺好的,邱秋盘算了一下,再过一年半左右估计就对将当年正通钱庄借钱给她的那些人的帐本息清算了。
其实,邱秋还想去北炎的。
毕竟,那里百废待兴,需要她去复兴经济。
可是,一个连棺材都怕的人对战死几十万的地方那是相当愄惧的。
“夫人,您可以在大宇府城长住,然后指点卫北王恢复生产和经济。”花儿出着主意:“您不用去北炎,奴婢去将那边的情况告诉您。”
说走就走,邱秋立即收拾东西。
正在这时候,朵儿拿了一封密信给她。
一看原来是欧阳旭风写来的。
原来,他上书了皇帝,想要致仕。
“阿秋,我年纪越来越大了却像一个孤老头子一个人在东海坚持,阿秋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了。”欧阳旭风的信满腹牢骚:“阿秋,您答应我,和我一起不再管事,咱们也学了蚕豆出去走走玩玩看看。你说过的,天下之大,可以去看去走。”
说个的话当风吹过,你以为自己不想走。
邱秋郁闷得很,她手上还有很多事要做。
最为关键一点,她现在是一身的烂帐。
就算她有心放下也是放不下的,这么多事找谁来干,这么多钱找谁来还。
是了,欧阳旭风大约都不知道她将自己抵押卖了三千万两银子吧。
不过,邱秋对欧阳旭风也是同情的。
当下唰唰提笔,写信一封,要致仕也可以,可不能给外孙子留下一个烂摊子,得让他派人来接手。
随着海上贸易的开通和繁荣,海上防卫得做好了。
这个接班人一要绝对的忠诚二要有本事可以带兵镇得住场子。
到时候,自己在北炎的边境等他。
信刚发出去,又收到关嬷嬷的信。
“夫人,那些个大臣又坐不住了。”花儿看了信后道:“他们都想往宫里塞人。”
也是,东东十六岁了,马上就出孝。
到了该立后的年纪。这些人自然是想将自己家的嫡女送进去。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霸主皇帝,皇后也很会得人尊敬的。
“这事儿有太皇太后呢,轮不上我操心了。”邱秋听花儿念完后笑了笑:“看样子,我娘对那些朝臣的女儿不满意。”
“以老太太的情子,看得上的人怕是廖廖无几。”花儿也笑了。
只不过,谁都知道,关嬷嬷的纵然有意见也没有什么用,她又不是皇帝的什么人。
“那是朕的老祖宗,老祖宗看人从来不会看错的。”东东对常得顺道:“将所有七品以上适龄女子都给朕请到上柱国大将军府中去赏花吧,让我老祖宗看去。”
“是,皇上。”常得顺感觉自己老了,这种事他还真怕办不好差。
要知道,关嬷嬷今年据说已经快九旬了,这样的老人儿要是一闪神岂不是害了小皇帝的终身。
不行,这事儿还真不能由着他乱来,当下报告了太皇太后。
“东东是一个主意大的人。”太皇太后想了想道:“启民和小穗都不在宫中,哀家也是久呆宫中对外界的事一无所知。这皇后的人选,还真的是皇帝自己来定,既然他相信关嬷嬷的眼神,不若就按他的旨意办吧。”
太皇太后也不是不明白,关嬷嬷虽然年纪大,可是精力却好得吓人。
无论是邱秋还是明夫人,或者是太皇太后自己也是对此羡慕得紧的。
世人都在求长生,殊不知不争不抢才是真。
这个关嬷嬷,当年在宫中可是很当年的皇帝宠爱的,结果却是隐姓埋名几十年,如今在欧阳府中过得异常开心。
儿孙一大堆,不为名来不为利,如今过得逍遥快活似神仙。
定王和定王妃先后卧床不起,请了关嬷嬷去看诊也表示无能为力。
两个老人对关嬷嬷都是羡慕得紧。
这种羡慕却又不是人人都能得来的。
东东既然相信关嬷嬷自然有她的道理。
所有京城贵女去上柱国大将军府中赏花。
这个消息让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是皇宫中的那位出的主意。
于是,花枝招展拿手好戏十八般武艺全都拿了出来,都想要搏得关嬷嬷一个好感。
关嬷嬷对此却是喷嚏连连,直说东东想要害死她。
“我这个糟老婆子年纪越大越对花粉胭脂过敏,让这些脂粉跑到我这儿来岂不是害我吗?”关嬷嬷晃了一圈就在丫头的掺扶下回了主屋:“去,你们谁去将她们全都给撵出去。”
撵人,而且,这当中可能还会有未来的皇后,这样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