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内参

第129章 内参

第一天晚上,李耒和王志纲一直在聊大趋势,到了第二天,王志纲又提出要求,要求厂里参观,看李耒名下各家企业的细节。

首先去的是养殖场,进去的时候先消毒,这让王志纲大开眼界,“我采访的企业也不少了,进门就消毒这还是第一次!”

“老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搞养殖,无论什么时候,防疫都是第一位的,要是这方面出了问题,那就是血本无归,所以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李耒郑重地说道。

“每次进出都消毒,职工肯定觉得烦,不管是监督消毒的还是进来干活的都是如此,那你怎么保障这项制度会一直持续下去?”王志纲问道。

“说穿了也不难,工资给够、奖惩措施到位,我给他们的工资比大多数国营企业还要高,能找到这么赚钱的工作不容易,大家都很珍惜;而且来的第一天我就强调了,进出消毒这是最要紧的政策,谁要是违反,第一次扣整月奖金,第二次没有任何借口,直接开除,要是监督的没管好,同样扣工资、开除。”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比较注意,工作时间长了还是有所松懈,被我发现后当场扣了工资,被扣工资的哪个跟我一个村,要论亲戚关系的话,我还得喊他一声堂哥,大家看得连他都受惩罚了,其它人马上就重视起来。”

“从那以后,谁要是没做好消毒,监督的第一个不答应,马上就说我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不容易,你莫害我!时间一长,大家看得我们这儿的鸡出问题的次数确实比别人少,大家慢慢也就接受了。”

王志纲默然无语,李耒的手段是简单,可好多国营企业都没办法学,因为发奖金、扣工资这种事影响太大了。

继续参观,整洁的鸡舍,堆积如山的鸡蛋都让王志纲大开眼界,连忙请李耒多拍几张照片出来,好让他带回去。

等进到销售科,看到计算机的时候,王志纲彻底惊呆了,“你们都用上计算机这么先进的设备了?”

“利用计算机软件统计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做出修正!”李耒让操作员起身,自己输入几个指令,电脑上马上显示出养殖场这个月的销售曲线。

“伱看,根据曲线可以判断,河阳销售持续稳定,中州销售有所增加,洛京和大梁飞速上涨,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安排配货运输,保证生产出来的鸡蛋及时送到消费者手里,不至于想买的买不到,明明已经够了的还不停送过去!”

“从短期来看,购买计算机是花了不少钱,可从长期来看,提高的利润绝对比购买计算机的成本要高得多!”

“另外,这款软件可以分析蛋鸡在不同时间、采取不同喂养方式后的产蛋率、料蛋比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喂养方式、饲料配比,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蛋量!”这是史玉柱新写好的。

他现在对给李耒写软件很有兴趣,不光能按照李耒的吩咐写软件,还会利用自己在统计局上班的便利,找来各种相关报表进行分析,再根据这些主动编写李耒这边可能需要的软件。

“根据对周边一些养殖场的调查发现,其它养殖场的养殖成本比我这儿高一半儿,产蛋量又低了一半儿,这其中除了蛋鸡品种的原因之外,还有管理、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丝毫不担心竞争。”

“这优势也太大了吧?你要是降价出售的话,他们根本没有活路!”这些数字听得王志纲心惊胆颤。

“短期内我还不打算降价,主要是目前鸡蛋市场仍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生产多少鸡蛋就能卖出去多少,既然如此,何必降低自己的利润呢?不过现在看到养鸡能赚钱的人越来越多,小养殖场也是一天比一天多,未来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到那时候再降价不迟!”李耒很自信,和自家养殖场一比,那些小养殖场根本没有竞争力。

“他们就等于是砧板上的肉,什么时候挨刀就看你的心情了!但是如此以来,岂不是会有很多养殖场做不下去?那些亏本失业的人怎么办?”新华社的记者关注的肯定不只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

“王记者,您这话可就有些血淋淋了,不过做生意有赚有赔,这也是免不了的事情,他们要是能及时发现问题抽出身来,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且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人吃上鸡蛋,这也是好事吧?”李耒可不敢接这个锅。

王志纲陷入纠结之中,是啊,让更多老百姓吃上更便宜的鸡蛋,这绝对是好事,起码作为他个人而言是乐于见到的,他也想多吃鸡蛋;但一想到有很多小养殖场会倒闭,他又有些不安。

“市场经济么,最主要的是竞争,既然是竞争,那就有输有赢,我只能尽量争取自己不是输得哪一方!”

“当然,这些竞争失败的企业也不是没办法,鸡蛋除了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之外,也可以用来进行深加工,加工成茶叶蛋、鸡蛋卷等食品,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增加利润,他们也可以走这条路么!”

“这倒也是,这样的话,消费者就能享受到更丰富的产品供应了。”其实王志纲依旧有疑惑,可不是每个养殖场都搞食品加工的能力,但是他知道分寸,所以就没有继续纠缠。

参观完养鸡场,又去了养猪场,这里同样和王志纲印象中的养猪场大不一样,除了和养鸡场一样干净整洁之外,王志纲还在这里发现了一样其它养猪场没有的设计,那就是化粪池。

李耒解释道,“猪粪直接露天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增加传播疫病的风险,投入化粪池的话,不光可以用来生产沼气供养猪场使用,节省电费、燃料费,还可以进行发酵,变成比农民自己沤肥效果更好的粪肥。”

养猪场卖猪粪和养鸡场卖鸡粪一样,都是标配,而且还是加工过的猪粪,效果比一般农家肥好得多,好多人都抢着要。

李耒采取的是比较先进的沤肥方式,先把1袋粪便腐熟剂菌种+2公斤红糖+20公斤水密封放置3-7天后使用,然后把1袋激活好的菌液直接泼洒到20立方的猪粪水中,可以不需要搅拌,也不需要厌氧,在日气温20℃的情况下,7-15天时间基本无臭味低温季节时间要延长发酵时间。

使用时可稀释30-50倍浇灌果树、农作物、蔬菜、林木,药材等农作为,这种粪肥不仅促生长,还不会烧苗和烧根。

农民自己也会沤肥,但是他们使用的方法都比较传统,效果远没有经过专家改进的好。

养猪场刚建成的时候还没人买,但是等李耒让厂里的职工拉回去给家里人用过之后,看到那些更加茁壮的麦苗,养猪场外面马上就排起了长队。

“每年光是沼气节省的开支和粪肥提高的收入就不是个小数字,这也是提高附加收入的一种方法吧!”

从养猪场出来,又上车去饲料厂,到了饲料厂,王志纲已经有点麻木了,崭新的进口设备、素质超高的操作员,再次刷新了他对乡镇企业的印象。

当他问清楚这些技术人员的来历后,再次为李耒手段佩服不已,“利用这种方法招募高素质人才,也亏你能想出来。”

李耒趁机提了个小要求,“王记者,你回去写文章的时候,能不能加一句,就说我这儿迫切需要人才,要是有跟他们一样遭遇的,我这儿随时欢迎!”

“这对他们也是好事,有些人被大学开除确实可惜了,不过到时候能不能发,还得看领导的意思!”王志纲谨慎地表示了支持。

离开饲料厂,接下来去县里的化肥厂,育种基地牛逼的东西更多,但是现在还不适合让其他人知道,尤其是李耒现在还指望海兰蛋鸡为他赚钱呢,要是让海兰国际知道,肯定得断了自己的种鸡供应,所以暂时先保密吧。

前往县城的路上,王志纲又被路边的墙体广告吸引住了,连忙让李耒停车下去拍照。

“养猪想致富,惠农来帮助!这个广告词写得好,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也不知道是不是触发了他的天赋,王志纲对这几句广告词赞不绝口。

“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正大这样的国际农业巨头已经进来了,未来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市场营销这方面也一定要做好,让更多老百姓知道我们的饲料,这样才能卖的更好!”

“同时一家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光顾眼前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战略意识,我们惠农的战略就是科技为先、市场为王,两条腿一起走去,才能走的更快更远!”

“我们不光在村里刷了墙体广告,还跟文化局合作,放映队去乡下放电影的时候,也会播放我们的宣传片;另外最近又和铁道出版社、《故事会》编辑部签了合同,在铁道时刻表和《故事会》杂志上刊登了广告。”

“为什么不在报纸上、电视上打广告?这两种媒介影响范围更广吧?”王志纲就是媒体人,马上就发现了反常的地方,现在打广告也慢慢时兴起来,大多数企业首先选择的媒体就是报纸和电视。

“广告策划阶段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目标客户群体,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产品是卖给谁的,然后再根据这些寻找目标客户群体接受信息的渠道。”李耒给他科普道。

“我们的产品都是卖给农民的,现在有多少农民能看得起电视?又有多少农民有看报纸的习惯?墙体广告,他们走路的时候就能看见,看电影更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铁路时刻表和《故事会》则是针对外出农民的”

“确实是这样,我坐火车的时候,就看到不少外出打工的农民,凑钱买一本《故事会》,你看完了我再看!在这上面打饲料广告,效果确实比报纸好!”王志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报纸、电视的优势在于权威性、传播范围广,等将来时机合适了,我肯定会在报纸上打广告,只是不是现在!”在人日和朝廷台上打广告,对销售的帮助暂且不提,对企业的形象绝对是大好事。

大家一看就会下意识认为,这家企业肯定厉害,要不然怎么能在这两家媒体上打广告。

“李老板,你今天算是给我好好上了一颗啊。”王志纲感慨道,然后把李耒刚才说的都记在了本子上,更记在了心里。

“市场.战略策划”从柳树乡到县城的路上,王志纲嘴里一直不停念叨着这几个词,李耒的话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到了县城,县里面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化肥厂等着了,新华社来了记者,当地没人陪同肯定不合适,之前采访的是民营企业,他们不方便出面,现在参观国营企业,那就没问题了。

好在他们清楚李耒的习惯,没有安排停产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动,要不然李耒非得去找邢书望告状不可。

相较于养殖场、饲料厂,化肥厂可看的东西就少了些,不过也不是没有,采取租赁方式引进的新设备,和高校合作成立的研发部门,都给王志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次来河阳简直太值了。

参观结束,接受了一番招待之后,王志纲就急匆匆前往中州,乘坐最快一班火车返回单位。

一到单位,把出差的工作汇报结束,就埋头研究采访记录,又花费几天时间精心琢磨,最后写出了一篇几千字的大文章。

把文章拿给社长看,社长刚开始还有些奇怪,你一个内蒙的记者,写关于中原省的文章干啥?

但是一看就控制不住了,最后经过慎重考虑,社长做出决定,“我帮你递给《经济体制改革参考资料》吧!”

《经济体制改革参考资料》后来会改名《改革内参》,这就是说李耒要上内参了。

(本章完)

第54章 放电影了第257章 世界最大农场第2章 你还是太年轻啊第439章 网络舆论第46章 外包第161章 热销第469章 采购团出海第20章 去香江第407章 乳业铁娘子第385章 测土配方施肥第440章 巴西第192章 特区分厂第466章 实地考察第382章 化肥竞争现状第359章 利乐包装第375章 另辟蹊径第108章 熟人推介第343章 椰树集团第106章 体制内的好处第10章 我来应聘第1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401章 胡润第122章 超哥来了第223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198章 钢材第321章 我又回来了第386章 番茄酱第261章 92发财证第336章 辣条第131章 好事儿来了第69章 盗嫂受金第309章 民族品牌大溃败第183章 外企来袭第311章 福布斯第63章 大佬的发家史第186章 亚运捐款第28章 开镰第98章 化肥厂第314章 马站第403章 洪水来了第177章 我出钱给你拍第337章 工业化生产第178章 优秀农民企业家第350章 钾肥第26章 三夏第132章 扩张版图第387章 订单式农业第341章 非转基因育种第99章 试一试第327章 豪门恩怨第197章 储备物资第407章 乳业铁娘子第407章 乳业铁娘子第281章 自首第158章 小型拖拉机第353章 诸城考察第216章 顺便买点东西第216章 顺便买点东西第193章 小马同学第440章 巴西第1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第71章 高工资第260章 西北农大第36章 鸡你太贵第90章 我去给你剪彩第295章 传说起源第297章 面粉分类第30章 交粮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170章 大礼第40章 见报第431章 现代化牧场第247章 小包装第425章 杜老师第426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第100章 带毒磷肥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311章 福布斯第265章 又一个人才纳入麾下第105章 设备租赁第272章 火腿肠大战第289章 盛宴拉开序幕第37章 采访第340章 孟山都第17章 厄尔尼诺第160章 万元户第26章 三夏第74章 7061部队第457章 曝光第483章 新投资项目第231章 亚运会第136章 废铁价第209章 倒春寒第409章 奶牛育种第359章 利乐包装第299章 不可阻挡第207章 回家带娃第289章 盛宴拉开序幕第129章 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