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抓大放小

第335章 抓大放小

“最近我看了一些资料和文件,去年一共有24万家国有企业出现了亏损,95%以上是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不抵债,有些县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300%~500%,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危及到各地的社会稳定。”李耒给经叔平讲起了自己看到的数据。

然后大胆地说道,“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快二十年了,这些企业能改的基本都已经尝试过了,事实证明想要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必须采取更开放的措施!在今年九月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里面也提到了这些问题,里面明确指出,‘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者、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步伐’。”

“然后吴敬琏教授在《改革》也发表了《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文章,和周叔莲教授前几年提出的‘重点扶持,其余放活’一脉相承;我觉得这种方法可是尝试,咱们国家现在有三十多万家国有企业,国家要想把这些企业全部管好是不可能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放开一些小企业,出售给能把这些企业搞好的人?”李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像在诸城做的那样?”经叔平问道,这种做法已经在某些地方开始尝试了,后来上级还去专门调研过,总得来说还是比较肯定的。

“是的,我在诸城也收购了一家榨油厂,现在已经成了鲁花内部第二重要的工厂,很快就实现了扭亏为盈,每年都会为当地上缴上百万的税收,解决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还大量收购当地老百姓种植的花生,让他们很容易就能换到钱。”李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例子。

“惠农在全国各地建设工厂的时候也发现,当地有很多同类企业的经营情况很不好,但这些企业也并非全无价值,他们或是有还能继续使用的机器,或是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团队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年都要依靠当地政府提供财政补助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放开这些中小企业的限制?让我们惠农进行收购?”事实上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有企业这么做了,只是没有声张,李耒给经叔平这么说,就是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

他想收购的企业只有少量在东南沿海,大多数都位于内陆省份,当地政府不像东南沿海那么开明,要是没有上级的支持,李耒可不好收购那些企业,他看着经叔平已经陷入思考,便继续说道,“这几年外资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案例有很多,有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外资企业就能收购,我们民营企业反而不行呢?”

前些年李耒也借着这股风潮,从黄鸿年手里收购了不少有价值的企业,但通过第三方终究有些不方便,而且还被黄鸿年剥去了一层利润,提高了收购的成本,现在政策环境有了松动的可能,李耒就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自己干了?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也清楚!”经叔平能够触及到的层次不是李耒能比的,所以他了解的情况更多,“去年的工业总产值倒是增加了,但总利润却减少了一百多亿,中小企业的亏损超过了两亿!而且这还是明面上的,要是再加上变卖设备发工资、停工停产带来的设备折旧损耗,那就更多了!”

“这些企业甚至拖累了当地政府和银行!”当地政府要给企业提供资金续命,让他们能发出工资来;银行也要在上级的压力下给这些明显不可能收回贷款的企业发放贷款,这些都是负担,好多地方政府和银行都叫苦不迭,政府的财政情况被拖累,银行也因此多了无数坏账。

同时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给职工发放全额工资,这几年物价水平猛涨,企业职工不仅没有涨工资还降低了收入,没有了足够的生活来源,他们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于是偷盗、抢劫等恶性事件连年增加,引起重视很难说和这一背景没有关系。

“国家确实也在考虑实施‘抓大放小’的策略,但是究竟该怎么做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有人建议国家只需要集中力量抓好关键的少数企业,即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剩下的中小企业直接放开搞活就行了;还有人觉得不仅涉及企业规模标准,而应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比如有些城镇公用事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仍属国有资本进入领域,今后仍需政府来抓,而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大型企业,虽然符合规模标准,但今后国有资本全面进入的必要性并不大”

“但总体而言,大家只是对抓大放小的界限有争议,大方向上基本都赞成这一方案;现在你们惠农愿意站出来主动进行一些实验,让上面可以查漏补缺,拿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我想肯定会有很多人乐于看到。”经叔平谨慎地表示了支持,然后让李耒在京城多待几天,他把这个情况汇报上去,看看领导怎么想。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耒跟着经叔平拜访了多位领导,他们详细听取了李耒的汇报,尤其是对诸城榨油厂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讨论,最后他们的看法和经叔平一样,提前让几家经营状况很好的民营企业进行一些收购中小国营企业的尝试对改革而言是有利的,理应进行支持。

这下李耒等于是拿到了尚方宝剑,终于可以展开手脚去收购那些早已看好的目标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惠农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建厂体制,每确定好一个目标,就派出骨干人员驻扎当地,首先把财务体系搭建起来,同时调整生产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至于新厂的员工就更简单了,就跟当年解放军过长江一样,熟练工当组长,组长当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当厂长,基本上不到一年时间就能让新厂走上正轨,实现盈利。

现在从建厂改成了收购,也只需要在这个体系上进行一些微调就行,比如增加收购谈判代表,从人事部门抽调精锐对被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筛选,愿意留下的员工全部不保留以前的职位,必须重新考核后再确定职位等等。

地方上也非常欢迎李耒去收购,因为他们也早就想甩掉这些包袱了,现在有人过来收购,那怕不要钱只让他们承担工厂的债务、安排好那些工人他们就满足了;每到一处,当地的一把手、二把手都会亲自接见李耒,直接把本地的企业清单拉出来任由李耒挑选,李耒现在终于享受上了黄鸿年当年的待遇。

李耒的第一站是地北省明里市饲料厂,这是一家拥有一百多名职工的小型国有企业,前些年经营状况还好,可随着正大、惠农、希望等大厂加强了竞争力度,他们也受到了冲击,在价格更便宜、效果更好的名牌饲料面前,这家小厂生产的饲料渐渐就卖不出去了,工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是连年下滑,有门路的领导职工纷纷想办法走关系调到其它企业,没办法的人只能留在厂里干熬。

“李董,这就是明里饲料厂的厂长方代云,他刚参加工作就在饲料厂当工人,从装卸工开始干起,然后是技术工、小组长、车间主任一直到当上厂长,这两年厂里的领导陆陆续续都走了,就剩下他还在坚守!”明里市二把手赵新贤亲自陪同李耒考察,给他介绍着厂里的情况。

哦,懂了,这是个只晓得干活不会跑关系,所以才干了这个压根没人干的厂长,李耒心下了然,就要伸手和方代云握手,哪晓得手刚抬起来,方代云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李老板,求求你把我们厂子买了吧!只要能给工人们发工资,伱让我干啥都行!”

自从被赶鸭子上架当了这个厂长后,方代云可谓备受折磨,他不会说话跑关系,到领导哪儿要不来多少拨款,去银行也找不到贷款,出去不知道挨了多少骂、受了多少冷眼,回来还得接受职工的责怪,你这个厂长连钱都要不回来还有啥用?好多还是跟他同一个车间干了几十年的老伙计,就这么熬了两年,他都快崩溃了!现在见到了李耒,他终于看到了解脱的希望。

“快起来快起来!”李耒连忙将他拉住,身后的保镖一起上前帮忙,赵新贤也是一边责怪一边安慰,总算是把方代云拉起来了。

然后在他的带领下参观厂区,看得出来方代云还有些能力,生产车间虽然好长时间没开工了,但机器依旧保养地不错,方代云指着这些机器说道,“这些机器都好着,只要能给工人把欠的工资补上,再买一批生产原料,马上就能开工!”

李耒摇摇头,“我们惠农早就不用这些老式设备了!这机器比我的年龄都大,生产效率太低了!”

“李董,那到时候就按照废铁价出售给惠农,你们拿去不管是卖二手机器还是卖废铁我们都不管!”赵新贤还以为李耒想讨价还价呢,他巴不得李耒早点把厂子买下来,自然不会在这种小问题上纠缠。

“不用!还是你们自己处理吧!”当成二手机器卖给一些私人小厂倒是能赚点钱,但李耒不愿意占这个便宜,这点小便宜还不值得他惹一身骚。

里里外外认认真真看了一圈儿,最后来到方代云的厂长办公室开会讨论,李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厂子我已经看过了,虽然机器有些老,工人的年龄也有些大,但还是有价值的!我们惠农愿意收购,接下来就请政府、银行、工厂组建一支专业的评估队伍,对饲料厂的价值进行评估,他们评估出多少钱我们惠农就出多少钱收购!”

这么做固然会让惠农多付出一些资金成本,但好处是整个过程干净透明,不会惹上贱买国有资产的麻烦。

方代云和赵新贤脸上同时露出由衷地笑容,这下明里市终于可以甩掉一个包袱,工人们也能重新开工拿工资了。

但李耒也有自己的条件,愿意留下的工人都要通过惠农的考核,没有通过审核的,和不愿意在私营企业上班的,市里也得安排工作,不能让这些人没了生计;另外市里还要在原材料供应等方面提供便利,好让饲料厂可以早日恢复生产,这些赵新贤都满口答应,方代云倒是有些意见,不过他的话基本没啥用。

一个诚心想买,一个巴不得早点卖,还没有竞争对手,这样的合作就很顺畅了,评估团队很快评估出了饲料厂的价值,惠农的专业人士再进行了第二次审核,然后讨价还价一番就签署了收购合同。

收购完成后立刻引入惠农的成熟机制,对原有职工进行考核,原来厂里有一百多名工人,收购后就只剩下了四十多人;地北省地处内陆,出于惯性思维,这些工人还是更愿意在国家单位上班,总觉得给私人企业打工没有保障。

李耒也没有强求,马上挂出招工的牌子,现在就业情况普遍不好,很快就招到了一批有培养潜力的员工,再把这些员工和老员工混编,接受惠农的统一培训;与此同时,新的生产线也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

明里市饲料厂很快就恢复了生产,而且在第一个月就创下了产销一千五百多吨的好成绩,突破了老厂的记录,还实现了盈利,工人们拿到了第一笔奖金,好多选择去其它单位的老职工就开始后悔了。

消息传出,马上就有更多地方邀请李耒前去收购。

明天的更新会晚点

(本章完)

第370章 兔死狐悲第446章 联合研究第212章 等着收钱吧第298章 方便面大战第311章 福布斯第55章 场长,我想养鸡第140章 格里希第293章 滚出去第63章 大佬的发家史第300章 八七计划第17章 厄尔尼诺第120章 打架?我这儿有专业的第90章 我去给你剪彩第13章 康贝尔鸭第468章 期货市场第25章 邢家(求收藏)第310章 标王第338章 育种站第172章 出口标准第474章 谈判第143章 自费留学第334章 民生副董第158章 小型拖拉机第260章 西北农大第448章 未来的农业和互联网第61章 再回特区第305章 包地第196章 火车上的火腿肠第325章 两花相争第308章 下岗第23章 打赌第248章 老牟发了第44章 乡镇企业第344章 化公为私第474章 谈判第150章 水生所第364章 扶贫项目第344章 化公为私第268章 儿女双全第160章 万元户第337章 工业化生产第92章 进京第242章 陈卖光第241章 大哥大第246章 入股鲁花第180章 这个人很刑第38章 这也叫艰苦?第171章 佩里西奇第332章 入股民生第111章 画饼第316章 民族企业大反攻第313章 榜单公布第77章 买车第109章 王牌销售第69章 盗嫂受金第92章 进京第460章 《粮食战争》出版第204章 风往那边吹第341章 非转基因育种第153章 空手不好意思上门第195章 宗字辈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190章 白羽鸡第442章 启动收购第29章 收麦第412章 接盘第465章 开始了第450章 拿下第106章 体制内的好处第116章 年终盘点(今晚上架)第20章 去香江第432章 循环产业链第392章 农村包围城市第274章 食品安全第402章 给我排个第二吧第113章 盖房子第287章 瑞士布勒第168章 老邢的新去处第79章 一个人的命运啊第240章 我是不是错了?第181章 林毅夫第9章 去捞钱第175章 电视广告第210章 草木皆兵第25章 邢家(求收藏)第131章 好事儿来了第214章 三产公司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9章 去捞钱第152章 父子双院士第266章 新产品第265章 又一个人才纳入麾下第379章 国退民进第232章 换飞机第9章 去捞钱第253章 一支穿云箭第186章 亚运捐款第40章 见报第406章 凌一农教授第182章 洋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