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鸡住的比人好

第35章 鸡住的比人好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过,李耒的养鸡场正式开工。

如今三夏已经忙完,村民们有了空闲,很多人都过来帮忙打零工,剩余的也在旁边看热闹。

“啧啧啧,你瞅瞅,这么多红砖,咱们村还没人住砖瓦房来着,耒娃儿就拿来盖鸡笼?这鸡住的比人都好了!”

“听说还是美国鸡,咱自家养的鸡照样下蛋,为啥还要从外国进口?我看啊,他这是有钱没地方烧了!”

“出去半个月就挣了两万块!这大学生就是厉害!”

“哎,我要是有两万块,就拿来盖房子,买台电视,娶个媳妇儿,剩下的都存起来,以后就不干活儿了,天天在家搂着媳妇儿看电视。”

有羡慕的,有疑惑地,也有讽刺的,这些话传到李耒耳中,丝毫没有破坏他的心情,他现在只想着尽快把养鸡场盖好。

“小耒,你放心,肯定能赶在美国鸡过来之前盖好!大工一天五块,小工两块,还不用出门,谁舍得这么好的工作?都会下死力气干!”李启生背着双手,意气风发,似乎又回到了过去指挥大会战的风光岁月。

“有你跟新旺盯着,我肯定放心!就是盖养鸡场跟盖其它房子还有些不一样,我担心他们没经验搞错!”李耒不担心工人不用心,就担心这个。

纵观国内养鸡行业的发展史,养鸡场可以划分为五代,第一代在改革开放初期,以20-30只的规模为主导,只是把原来的鸡笼稍微扩大,采取自然散养的形势,品种有限,效率低下。

第二代在九十年代初,养殖规模以300-800只为主导,由粗放式,小规模散养,到逐步开始尝试笼养,集约化养殖,只是受限于资金和技术水平,养鸡场依旧比较简单粗陋。

第三代在2000年以后,养殖规模以3000-5000只为主导,一般分2-3批次,逐步集约化养殖,养殖观念开始初步更新,养殖设备和房舍相对简单,饲养水平一般,生产过程相对粗放。

第四代是10000-50000只存栏的家庭农场模式,房舍条件相对较好,管理水平较高,配套设施较为先进。

第五代规模在100000-500000只以上,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养鸡场装有全自动喂养监控系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只需要少量人手,就可以管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只鸡。

当然,这只是平均水平,眼下虽然还是八十年代,但有些人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如刘家兄弟在四川的养殖场,规模就超出了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而李耒设计的养殖场,规模在一万只左右,实行集约化养殖,达到甚至超出了第三代的水平。

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后世流行的加气混凝土、彩钢夹芯板等材料或是还没有发明,或是价格还没降下来,只好用眼下能买到的便宜材料代替。

养鸡场主要分为鸡舍、育雏舍、仓库、饲料加工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其中鸡舍就是养鸡的,育雏舍用来孵化养成小鸡,等鸡长大后再送到鸡舍。

鸡舍为东西走向的长条建筑,这样设计有利于冬季保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同时屋顶是可开放的,天气好的时候打开让鸡享受阳光照射,天气不好或者下雨就用油毛毡、草帘子盖上。

看了一会儿,李启生现场管理经验丰富,工人们也都用心,暂时没啥值得操心的。

“小耒,我先走了啊!先去县里的菜市场看看门面是咋租的,再去问下几家大单位,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鸡蛋供应拿过来!”堂哥李新安换了身新衣裳,头发收拾的油光发亮,已经准备去跑业务了。

“县里看完了再去省城,河阳的市场还是有点小,到时候这么多鸡蛋猛地投入市场,我有点担心消化问题,要是在省城有个点就放心多了!”李耒拿出一些粮票、现金递过去,当成是跑业务的经费。

“二叔,新旺,辛苦伱们帮忙盯着,我回去给他们上课!”李新安走后,李耒也带着孙成平和李新旺的小姨子方彩霞、方彩云回去了。

至于憨娃么,就让他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好了。

到了家里,李耒打开录像机,塞了一盘录像带进去,电视上便出现了某家外国大型养鸡场的纪录片。

他买电视和录像机可不是光为了消遣,还让谢立人帮忙弄了不少专业资料,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你们两个先看电视,了解下外国的大型养鸡场是咋干活的,又不懂的地方先记下来,待会儿我过来给你们解释!”

“哦,好!”方彩霞和方彩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咋看电视还能学习?不过很快她俩就被电视画面展示的内容惊住了。

老天爷啊,外国人的养鸡场这么大?这怕不是有上万只鸡吧?光靠这几个人咋养的过来啊?

最后带着孙成平来到另外一个房间,支起小黑板给他讲起了养鸡场要注意那些疫病问题,这些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孙成平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并不时提出疑问,李耒都一一作答。

时间很快过去,养鸡场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而孙成平、方彩霞、方彩云和李新旺也在飞快地进步着。

除了理论知识,李耒还给他们提供了实践模拟的机会,让他们拿着或是或是购买、或是自制的工具、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现在农民倒是不愁饿肚子了,可想赚点活钱依旧很难,所以他们都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学得非常用心,谁也不敢马虎。

养鸡场的建设也比较顺利,李启生把现场管得很好,就算偶尔有点小问题,大家沟通下就也就解决了。

等养鸡场盖好完工的时候,他们几个也学得差不多了,现在就等着谢立人把海兰蛋鸡种鸡给李耒送过来了。

发了封电报,那边很快回复过来,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李耒边和李新旺、李新安一起,包了上回帮忙拉货王师傅的车,一起前往省城,准备把这批种鸡给接回来。

(本章完)

第159章 多用拖拉机第184章 未来的对手第418章 许大茂的下岗再就业第242章 陈卖光第133章 咱们的原子弹第419章 渠道为王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455章 杀鸡儆猴第170章 大礼第99章 试一试第27章 麦客第149章 超声波第238章 登海种业第91章 要不去看场电影?第414章 攀登珠峰第463章 暗度陈仓第172章 出口标准第396章 房地产第13章 康贝尔鸭第413章 李经纬第152章 父子双院士第297章 面粉分类第86章 群策群力第172章 出口标准第190章 白羽鸡第282章 意外收获第348章 职业化打假第104章 资金问题第437章 时间紧迫第271章 缓释肥的好处第90章 我去给你剪彩第107章 怎么把他留下来第319章 你们可以回去了第266章 新产品第279章 中原盼盼队第193章 小马同学第106章 体制内的好处第174章 叫叔叔第191章 肯德基供应商第180章 这个人很刑第123章 交换渠道(二合一)第133章 咱们的原子弹第279章 中原盼盼队第29章 收麦第252章 救灾第71章 高工资第50章 供不应求第4章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第380章 收购化肥厂第296章 不一样的面粉第171章 佩里西奇第442章 启动收购第386章 番茄酱第412章 接盘第199章 联营第431章 现代化牧场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55章 场长,我想养鸡第47章 创业艰难第91章 要不去看场电影?第289章 盛宴拉开序幕第262章 万里平川一片新第419章 渠道为王第83章 民猪第199章 联营第40章 见报第420章 资源共享第178章 优秀农民企业家第225章 砸钱第170章 大礼第181章 林毅夫第14章 死了第128章 大牌记者第33章 人才哪里找第109章 王牌销售第294章 分道扬镳第223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第198章 钢材第135章 进口设备第346章 各怀心思第207章 回家带娃第24章 回家收麦子第94章 镇国神器第160章 万元户第441章 圣保罗第482章 三十年第311章 福布斯第81章 说承包第242章 陈卖光第427章 工作做在前面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378章 大丰收第411章 不错的开始第41章 倒计时宣传第254章 好人有好报第379章 国退民进第278章 甲A联赛第189章 盼盼第77章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