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奶牛育种

第409章 奶牛育种

“嚯,你们这儿可是比我们光明的育种基地干净多了!还有这么多电脑?”王佳芬一进去就觉得大开眼界,研究人员几乎人手一台电脑,牛圈也是异常干净,还有许多她认不出的先进设备。

“这位是来自荷兰的范德法特教授,他毕业于瓦赫宁根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和著名的CRV奶牛育种公司进行合作,多次帮助CRV公司提升奶牛性状,将奶牛的平均胎次从2.8胎次延长到了3.2胎次,,奶牛的终生产奶量从27985千克/头提高到了30367千克/头,可以说是荷兰的瑰宝级育种专家,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把范德法特教授请到中国。”

“这位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动物科学系的哈金森教授,哈金森教授是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的知名专家,也是我们耗费重金从美国请来的,现在他和范德法特教授一起,结合欧美两地的先进经验,试图培育出更适合咱们中国的高产奶牛品种来!”李耒给她介绍了育种中心的两位主要负责人。

在当今所有的奶牛品种中,荷斯坦牛是影响力最大的世界性奶牛品种,在全球各地区分布最广,存栏数量最多,以体型大、产奶量高、适应性广而著称,是世界公认的产奶性能最高的奶牛品种,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奶业生产中都占有主导地位;各国都对荷斯坦牛分别制定了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经过多年的系统选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荷斯坦牛群,如美国荷斯坦牛、德国荷斯坦牛、澳大利亚荷斯坦牛等等。

荷兰是荷斯坦牛的起源地,美国是养殖荷斯坦牛最多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在荷斯坦牛培育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现在李耒从荷兰和美国请来两位资深专家主持育种工作,这就算是放眼全国也是独一份。

王佳芬听了表情非常凝重,早在八十年代,美国荷斯坦牛协会就曾经来到中国,在BJ和上海传授先进育种技术,那时候光明作为上海首屈一指的乳业公司,也曾经深度参与了这次合作,所以王佳芬很清楚如今国内的国外的巨大差距。

判断一个奶牛品种是否优秀,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平均胎次和终生产奶量,平均胎次越高就意味着这一奶牛品种更容易培育后代,终生产奶量就是这头奶牛一辈子能产多少奶。

现在光明牧场里养殖的奶牛大多都是中国黑白花奶牛,这种奶牛是荷斯坦奶牛和中国本土牛的杂交品种,1992年经农业部审定改名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光明乳业旗下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胎次只有2.4次,奶牛终生产奶量也只有十多吨,远远比不上荷兰和美国的奶牛。

同样养一头奶牛,光明的奶牛一生只能产下两到三头小牛,产奶量连荷兰荷斯坦奶牛的一半都不到,这还怎么竞争?而且再继续翻看各种数据,就会发现,荷兰荷斯坦奶牛生产一公斤牛奶消耗的饲料也比光明的奶牛低得多!中国奶牛和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要不怎么日后外国奶粉就算加了关税,价格还要比国内的便宜呢?原因就在这里,人家的奶牛品种更好,吃得少产奶多,奶的蛋白质含量还更高,产奶的时间也比国内的荷斯坦奶牛更长,这还怎么和人家竞争?所以要想在乳业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从根源上做起,培育出更好的奶牛品种来。

“你们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培育出来的奶牛终生产奶量能达到多少?”王佳芬连忙问道,原先她以为伊利雄踞全国第一、完达山发展势头迅猛不过是占了靠近奶源生产地的缘故,但是现在再看,完达山实在是领先光明太多了。

“我们的研究工作只是刚刚开始而已,目前仅仅只把育种中心的奶牛平均胎次提升到2.6,终生产奶量提高到21.2吨,和CRV公司的优质奶牛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范德法特教授回答道。

“跟美国荷斯坦牛协会的优质奶牛差距同样很大!”哈金森教授耸耸肩,“你们的育种工作起步还是太晚,而且荷斯坦奶牛是外来品种,想要做好育种工作就必须从荷兰、美国等地购买冷冻精液,这又增加了育种工作的难度!不过李董非常了解动物育种工作,他的理念非常超前,将计算机、基因等先进技术融入到育种研究当中,所以我们的工作进度很快,相信很快就能给公司带来惊喜!”

“是的,我愿意离开家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可不是只为了每年二十万美元的薪酬,惠农集团在科技领域的投入非常大,而且目光非常超前,甚至超过了我之前工作的CRV公司,我是为了寻求新的挑战才接受邀请来到中国的!”范德法特教授说道。

其实欧美国家的动物育种专家收入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高,一位农业领域的教授,每年的薪酬也只有七八万美元而已,完全没办法跟法律、计算机、金融等热门领域相提并论,不过这倒是便宜了李耒,他只需要花费很小的代价就能挖来范德法特和哈金森这样的高级人才。

“二十万美元?李董你们可真舍得下本钱啊!”这个数字对李耒来说不算什么,但是王佳芬听了却是异常吃惊,因为她身为光明乳业的负责人,每年的工资奖金加起来也只有十来万而已,还不到范德法特教授的十分之一。

“这笔钱花的值啊,范德法特教授来了之后,就把奶牛的终生产奶量提高了一千多公斤,我们完达山一共有多少头奶牛?多生产的牛奶又能卖多少钱?而且这还只是现在,如果将来几位教授能把咱们的奶牛终生产奶量提高到三十吨以上,那就是每年多出上亿的收益,这笔账怎么算怎么都觉得划算啊!”李耒摊手道,不管是郑俊怀也好、牛根生也罢,他们最关注的始终是营销,没人舍得把钱花在乳业最根源的地方,所以日后国内的牛奶质量、产量一直上不去,李耒可不会做这种事情,所以在和中粮达成合作之后,他马上就开始着手组建育种中心。

只要解决了奶牛育种和牛奶包装的问题,那就相当于把控了乳业上下游最关键的两道关卡,到那时候甭管乳业公司广告打得再好也不管用,他们想要挣钱,就必须听李耒的,要不然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奶牛育种和牛奶包装的问题吧。

“来到中国后,我发现许多牧场都把增加奶牛存栏数视为最关键的指标,但是这种方法不一定正确!我们荷兰的奶牛存栏量其实是在逐年下降的,但牛奶和其它乳制品产量却没有下降!因为我们在不断更新奶牛的品种,所养殖奶牛的终生产奶量奶牛的终生产奶量、终生乳脂和蛋白产量都在不断提升,让荷兰可以用更少的奶牛生产出更多牛奶!”范德法特教授继续介绍。

“我们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也是这么做的!”哈金森教授在一旁补充。

“国内现在的育种体系还比较粗糙,不管是奶牛育种数据基础的建立、育种体系的完善还是育种技术的自主研究,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啊!”王佳芬叹了口气,她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好处,这就跟蛋鸡一样,本土的土鸡一年就能产几十枚鸡蛋,而进口的海兰蛋鸡却能产三百枚鸡蛋,到底那个更赚钱不用琢磨就知道。

但是如今国内的育种研究主要由各级农科院负责,然而农科院的经费向来都非常紧张,别说购买计算机等先进设备了,那怕是从国外购买冷冻精液都不够,企业的话又舍不得花钱搞研究,因为同样的钱你拿去打广告,效果立竿见影,投入到研发上却有可能打水漂,所以那怕是伊利、光明这样的乳业龙头企业,也不会在这方面投入太多资金。

王佳芬知道李耒现在做的事情是对的,不管是牛奶包装技术的研发,还是奶牛育种工作,都可以决定国内乳业竞争的结果,如果有可能的话,她也想光明在这方面加强投入,但现实却不允许她这么做。

因为光明受上海国资委控股,每年都要上缴大量利润到国资委,国资委把光明当成了产奶的奶牛,怎么可能允许他们把大笔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去?之前光明整合旗下牧场、工厂,从法国引进牛奶保鲜技术的钱,还是王佳芬通过开发房地产挣出来的,现在从哪儿找研发经费去?

退一万步讲,就算她竭尽全力说服了国资委,也没办法去国外聘请专家,国有企业对工资待遇最为敏感,谁敢给研究人员开百万级别的年薪?上级不允许,底下的员工也不答应,凭啥我一个月可怜巴巴的千把块,他就能拿好几万?

接着两位教授带着王佳芬等人参观了一处又一处研究室,这些研究室有做基因测序的,有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有做种群谱系绘制的.每到一处,光看设备就知道惠农肯定投入了大笔资金。

“李董,您在这个育种中心上花的钱,我们光明连想都不敢想!”参观结束后,王佳芬连连摇头,此前她以为伊利、完达山顶多也就是比光明规模大了点、奶源产地多了点而已,几家公司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光明能补上奶源这块短板,再在营销上下点功夫,光明赶超伊利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然而等和李耒聊完、再来育种中心看过之后,她才发现,伊利倒也罢了,光明和人家完达山还差得远呐!光明现在还只能解决一些表面的问题,完达山却已经开始从根子上做改变了。

这就好比两个平时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一个学生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另一名学生却请了特级教师来给自己补课,一个月两个月或许还看不出区别,可等到一年后、两年后,前者肯定会被后者甩出去老远。

“李董您之前就培育出了咱们本土的良种鸡、良种猪,现在开始培育奶牛也不奇怪,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中粮还有这么大的魄力!”王佳芬有点嫉妒了,中粮也是国有企业,为啥人家就能拿出这个钱呢?

“高总、宁总他们倒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还没听完预算就放弃了!这个摊子现在是我们惠农独资搞出来的!”李耒摇摇头,把这么多钱投入到基础研究上,这种事中粮也不会做,好在李耒之前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赚了点小钱儿,从指头缝里稍微漏点就够了。

“那中粮可是占了大便宜了!等育种工作完成,第一批良种奶牛肯定会供应给完达山,到那时候,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喽!”王佳芬开始羡慕中粮了,要是控股光明的是惠农而不是上海国资委,她何至于像现在这么束手束脚?

“任何一种良种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培育出来的,不过我有这个耐心!”李耒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将来完达山用上这里培育出来的良种奶牛,饲料消耗更低、牛奶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伊利和光明还怎么和完达山竞争?

“不过完达山现在也不是没有缺点,毕竟是刚刚整合出来的公司,人员的磨合还需要时间,最麻烦的是寻找合适的掌舵人,王德胜王总守成绰绰有余,开拓就未免有些不足了!放眼国内,能扛得起这副担子的恐怕就只有郑俊怀郑总和王总您二位了!”铺垫了这么久,李耒终于说到了正题。

他一脸诚恳地看着王佳芬,“王总,我知道,到了您这样的层次,薪酬待遇什么的肯定不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我可以向您保证,等到了完达山,肯定不会像在光明这样束手束脚!”

我就是来参观下而已,怎么就开始聊这个了呢?王佳芬一时有些恍惚。

(本章完)

第152章 父子双院士第183章 外企来袭第38章 这也叫艰苦?第387章 订单式农业第482章 三十年第330章 智慧农业第69章 盗嫂受金第343章 椰树集团第95章 提亲第301章 光彩事业第455章 杀鸡儆猴第449章 健力宝扛不住了第178章 优秀农民企业家第336章 辣条第149章 超声波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180章 这个人很刑第273章 还没发力你就倒下了第290章 五常大米第189章 盼盼第244章 花生油第80章 特殊邀请第41章 倒计时宣传第405章 十二字原则第225章 砸钱第330章 智慧农业第146章 年会第107章 怎么把他留下来第308章 下岗第24章 回家收麦子第480章 院士第17章 厄尔尼诺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第462章 战争开始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399章 贷款流程第380章 收购化肥厂第120章 打架?我这儿有专业的第264章 方便面大王第265章 又一个人才纳入麾下第440章 巴西第146章 年会第237章 十佳青年第377章第171章 佩里西奇第279章 中原盼盼队第30章 交粮第166章 《丑陋的中国人》第18章 《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第269章 集团公司第205章 山梨酸钾第168章 老邢的新去处第332章 入股民生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145章 省级示范区第445章 入场券第43章 鸡蛋托第145章 省级示范区第291章 稻花香第63章 大佬的发家史第154章 挖人挖到我这儿来了第470章 激战巴西第230章 撞石头上了第263章 大扫货第356章 东西部协作第236章 卖给你了第443章 全产业链第484章 农用无人机第225章 砸钱第206章 工艺路线第312章 首富第185章 益海嘉里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115章 美国农业革命第14章 死了第1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第434章 小准备第182章 洋厂长第283章 植入广告第28章 开镰第475章 新的巨头第46章 外包第452章 对赌协议第49章 抢购第218章 乡镇企业家协会第339章 大豆第9章 去捞钱第446章 联合研究第471章 决战时刻第396章 房地产第336章 辣条第240章 我是不是错了?第349章 民生开业第469章 采购团出海第365章 百万亩椰林第138章 养猪院士第136章 废铁价第465章 开始了第268章 儿女双全第179章 配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