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时的上海便利店体系构成远没有日后那么丰富,虽然有罗森等外资便利店,但大多数还是良友、梅林、可的等原先粮油体系国有企业开设的便利店,店里面的产品也是以他们原本经营的种类为主,在商品品种多样性、装修风格现代化、服务态度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惠农的365便利店吸取了外国便利店的先进经验,装修风格简洁大方、商品种类更加丰富、服务态度也远比那些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强,所以开业后不久就开始迅速扩张,在上海各处攻城略地。

除了这些常规操作,李耒还聘请了几位上海本地的名厨来担任365便利店的顾问,盒饭小吃也是便利店的热门商品,尤其是那些开设在写字楼附近的便利店,那些周围工作的白领阶层经常会为吃饭问题而头疼,周围的饭店要么太贵,要么人太多,要是有干净卫生、味道不错的盒饭,肯定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日后这也是上海便利店体系竞争的热点领域,在这方面罗森做得最为夸张,他们半年时间就研发了70多种符合上海口味的便当,以三个月的周期更新迭代,并依靠这一手将全家、7-11等竞争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不过现在么,已经被李耒给抢先了,这些名厨研发出来的盒饭很快就征服了虹桥、人民广场写字楼里的白领们,现如今的上海,这两个地方写字楼最多最密集,陆家嘴还得几年。

“几家试营店的数据都很不错,但还是有些小问题,比如商品设置上,商业区、办公区、生活区的顾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所有店面都上架同样的产品肯定是不合适的,在这方面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及时调整货物种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李耒对郭俊斌叮嘱道。

“您放心,这些工作我们已经在做了,统计数据已经完成。”郭俊斌拿出一份报告交给李耒,上面的数据很有意思,杜老师销量竟然不是生活区最高,而是写字楼办公区最多,看样子有文化、有经济能力的人果然更追求X生活质量。

“嗯,做得不错,接下来就抓紧时间扩张,不光要在上海尽可能多的开店,还要注意在BJ、广州、深圳、中州等其它城市开设店面的时间,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可以放开加盟体系,光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开店,速度还是太慢了。”全家、7-11、罗森等便利店都有成熟的加盟体系,依靠这一体系不仅可以收加盟费,还能实现快速扩张,这也是连锁便利店必经的道路。

“我从肯德基王总那边借了几个人,都是之前帮他们搞加盟的专业人士,不过到时候还是你来牵头,毕竟快餐店和便利店还是有区别的。”加盟体系做得好不好关系着连锁便利店的生死存亡,所以千万马虎不得,必须要有专业人才来负责才行,还好李耒人脉广,一个电话就借到了人。

“我之前在莲花的时候,也接触过加盟业务,前段时间我也在组织人手研究全家、7-11、罗森的加盟方案,等您说的人才到位之后,我们就组成团队专门负责这件事,一定要拿出一份适合我们365的方案来!”郭俊斌当即表态。

“现在便利店市场的竞争远没有到激烈的时候,咱们一定要抓紧时机先站稳脚跟,等再过几年就没那么容易了,时间宝贵千万不要懈怠,你们现在工作的越努力,将来公司上市的希望就越大,等到了那时候,我就会把便利店体系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你们都有股份可拿!”李耒勉励道。

“我们一定努力!”郭俊斌等人马上激动起来,有熊毅武、孙孟全、王光兴等团队的成功案例在前,他们对李耒所画的这张大饼深信不疑,将来只要公司成功上市,他们都能实现财务自由。

365便利店在上海站稳脚跟,李耒也可以离开了,这次他乘坐飞机前往京城,抵达京城后,他很快约见了这次的目标人物,国家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地学部主任、科技部的二把手徐院士。

徐院士是BJ林业大学毕业的,读完本科后进入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改革开放后被派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遥感数字图象处理的研究工作,然后就成了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人物,92年当选为学部委员,两年后就成了副院长,去年又成了科技部的二把手。

见面之后,李耒和徐院士聊起了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所谓遥感就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著名的布鞋院士李小文教授就是国内该领域泰斗级的专家。

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等农业应用的综合技术,可通过获取农作物影像数据,包括其农作物生长情况、预报预测农作物病虫害。

“这项技术对我们惠农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说遥感应用中心正准备开始草地遥感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我们惠农在内蒙等草原资源丰富的省份有大量草场,用来蓄养肉牛、奶牛、肉羊、奶羊,要是能够及时了解草场退化、草畜平衡等方面的信息,那对我们的帮助可就太大了!所以我想问问您,遥感应用中心那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惠农愿意出力!”李耒说道。

“确实有这个计划,预计明年正式启动,要说困难那自然是有的,现在哪个研究机构不缺经费?你们惠农可是大财主,如果你们愿意提供资助,那项目启动的时间肯定能往前提不少!”徐院士很开心,他也想国内的遥感事业快点进步啊,“不过我负责的数字成像和林业遥感方面的研究,农业遥感的话,主要是农科院的唐所长在负责,回头我给他打个电话,帮你约个时间,你们两个聊!”

他说的唐所长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唐华俊院士,唐院士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后进入中国农科院工作,长期负责农业遥感技术的研究。

“那就麻烦您了!”这项合作真能达成的话,对惠农确实有好处,但这次李耒来找他要谈的却不是草地遥感的事儿,先说这个只是为了给徐院士留下一些好感,然后才方便说正事儿。

“我听说最近部里在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改革?那么这个改革的方向到底是什么?”李耒问道,这才是他此行的目标。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从启动之初到1997年属于第一阶段,这些年国家先是花了9.1亿立项建设了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布局,然后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8634万美元和1.78亿元,又立项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进行了布局,至此完成了科研领域的基本布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点研究机构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于是从去年开始科技部开始考虑下一阶段的科研布局,其中重点实验室体系也应该做出改变,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和新兴前沿领域新建了一批新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享有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的优惠。

“从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来看,重点实验室确实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但依旧存在着人浮于事、进度缓慢等缺点,所以必须做出改革,建立更完善的管理体系,引入新的机构来参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徐院士说道。

“那么,您说的这个新机构包括哪些?”李耒马上抓住了重点,此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是由高校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创办的,体制外想要参与根本不可能,而李耒很清楚,未来这一范围会逐渐扩大,一些企业也有资格创办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他是为惠农旗下的研究机构来探路了。

“目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叉合作,原先重点实验室都是各自为战,只顾自己这一摊,现在得考虑综合发展,让一些相关机构联合起来做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省部合作,带动地方基础研究发展,由部里和地方共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徐院士继续介绍。

听到这个答案李耒有些失落,因为这些措施虽然有进步,但依旧无法让他满意,所以他马上说道,“徐院士,我怎么感觉还少了一块儿?我们的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市场,而现在和市场结合最紧密的是企业,为什么不把企业也列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名单中来?”

“我对咱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肯定远没有您了解,但是这些年也接触了一些企业,据我所知,许多企业的研究部门都非常不错,比如海尔的白色家电研发部门、海信的电视技术、华为的通信技术等等,不自谦的说,我们惠农的动物育种技术、缓释肥技术、饲料技术、动物养殖技术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李耒点了几家企业的名字,除了惠农之外,海尔、海信、华为日后都成了第一批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

“你们惠农的技术确实不错,之前中原省为你们的新型蛋鸡育种技术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时候,我也投了赞成票!”徐院士也无法否认这一点,李耒所罗列的几家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确实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还有个别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徐院士,您看,我们企业有资金、有实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话甚至不需要国家拨款,光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完成实验室建设,是能帮国家解决大问题的,要是因为身份的问题而被排除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名单,这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李耒想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不是为了要拨款,惠农根本不缺这个钱,他想要的是其它东西。

首先是政策上的优惠,拿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格后就能获得许多政策上的便利;其次是影响力的扩大,一家民营企业研究机构搞出来的东西,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给客户留下的印象绝对截然不同,一旦有了成果,光靠这个名头就能省下无数推广经费。

最后还有人才的问题,能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想招募人才可比现在容易多了,现在李耒出去挖技术人员,往往倒是靠砸钱,给他们提供各种研究上的便利,但并不是所有研究人员都看重这些,出于历史惯性,许多有能力的研究者还是更习惯在国家研究机构工作挖不过来,可如果挂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名头,再去挖人可就方便多了!去高校招聘就更不用说了,尖子生肯定抢着来。

“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也有人跟我们反映过,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建,再比如电力集团、国机集团、中纺集团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来询问这件事还是第一次!”

“国家重点实验室事关重大,每一步改革都必须慎之又慎才行,不过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民营企业也是越来越壮大,无论人才储备还是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越来越强,到现在确实有一些优秀企业,拥有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你可以把你的想法整理成文字资料,回头我召集部里的人专门开会讨论这个话题!”徐院长也想国家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

明天的更新恢复正常。

第185章 益海嘉里第197章 储备物资第49章 抢购第297章 面粉分类第105章 设备租赁第340章 孟山都第472章 粮油协会第152章 父子双院士第376章 海水稻第114章 现代中式第310章 标王第454章 标准之争第467章 你来我往第7章 超哥第191章 肯德基供应商第228章 新时代的麦客第382章 化肥竞争现状第332章 入股民生第352章 五百强第448章 未来的农业和互联网第336章 辣条第315章 麦神归位第184章 未来的对手第278章 甲A联赛第57章 杀年猪第359章 利乐包装第15章 马强东第260章 西北农大第5章 送给永好第212章 等着收钱吧第134章 入股纸箱厂第483章 新投资项目第343章 椰树集团第15章 马强东第178章 优秀农民企业家第74章 7061部队第61章 再回特区第59章 我想建个电站第17章 厄尔尼诺第295章 传说起源第48章 小婢养的第109章 王牌销售第115章 美国农业革命第360章 完达山第132章 扩张版图第448章 未来的农业和互联网第269章 集团公司第116章 年终盘点(今晚上架)第198章 钢材第278章 甲A联赛第379章 国退民进第29章 收麦第410章 地沟油和假酒第27章 麦客第464章 小插曲第269章 集团公司第130章 真大佬第71章 高工资第355章 邢书望要走第444章 真实的竞标第448章 未来的农业和互联网第6章 抢跑者第276章 痛并快乐着第76章 实习第30章 交粮第481章 赞助奥运第56章 希望第124章 名场面第158章 小型拖拉机第72章 跪第358章 进军乳业第413章 李经纬第14章 死了第302章 进军大西南第267章 这人形象不好第458章 行业震动第429章 乳业风云第174章 叫叔叔第45章 复古设计第39章 挺有意思的第224章 大奖第434章 小准备第348章 职业化打假第103章 心气还在第137章 快车道第332章 入股民生第162章 结婚第21章 供港猪第423章 进军终端第186章 亚运捐款第357章 华丰上市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238章 登海种业第38章 这也叫艰苦?第174章 叫叔叔第484章 农用无人机第84章 预热第160章 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