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

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

“这才是踏踏实实做企业的样子啊!”邢书望将完达山的做法和YL、MN这么一对比,瞬间就觉得这才是乳业公司该走的路,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企业,然而现在这样的企业实在是太少了。

“我现在自己家里喝的牛奶、用的奶粉都是完达山的,另外我在公司内部也提了要求,完达山自己的员工购买牛奶,也应该尽量买自家的产品,如果一家食品公司的员工连自己的产品都不敢吃,哪还有脸去要求消费者购买?”李耒也没有把话说死,因为确实有些体质比较特殊的人喝不了普通牛奶。

当然,哪个领导干部要是以这样的理由为借口去购买其它公司的牛奶,那肯定得好好核实一番,看看到底是不是如此。

щщщ ★Tтkǎ n ★℃ O

另外,李耒也很好奇,三鹿、YL、MN这些乳业公司的高管在给自己孩子购买牛奶的时候,也会购买自家公司的产品么?想来想去,大概还是会的,谁让还有一种产品叫做特供呢?而且有些乳业公司对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的质量要求明显不同,这说明他们是有能力做好产品的,可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是个好规则,其它企业也应该学习,做食品的就得敢吃自家企业的产品,做家电的最好也用自家公司的产品,这样就算有问题也能尽早发现,从而及时改正、避免更大的损失!”邢书望参观地很开始,顺手就给了完达山一笔业务,“从今往后,我们天南省政府在有招待任务的时候,就全部用你们的乳制品好了!”

“谢谢领导,我们一定严把质量关,争取让消费者喝上更好的牛奶!”李耒连忙道谢,这对完达山来说倒是个好消息,老百姓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肯定清楚领导干部喝的牛奶质量绝对没问题,只要天南省的领导都开始喝完达山的牛奶,那么一传十十传百,完达山牛奶很快就会在天南省流行开来,这比打广告还有用。

接下来又去参观了沼气发电厂等附属设施,出来后又在草场上参观起来,邢书望看着那些悠闲吃草的奶牛,又有了新的问题,“咦,刚才在室内一时没注意到,出来后才发现,你们这个牧场的奶牛好像和其他奶牛不太一样啊?”

“这是从荷兰进口的荷斯坦奶牛,咱们国内现在大多数牧场放牧的都是都是中国黑白花奶牛,这种奶牛是荷斯坦奶牛和中国本土牛的杂交品种,1992年经农业部审定改名为中国荷斯坦奶牛,但是和正统的荷斯坦奶牛相比,这种奶牛无论是产奶量还是繁殖小牛的数量都远远不如!”李耒介绍道。

“哦?差距就这么大?上万头奶牛都要进口,这笔开支恐怕不小吧?”邢书望脑补了一番奶牛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场景,觉得光运费都不是个小数字。

“开支确实不小,不过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这些奶牛大多数都是利用购买冷冻精液再进行繁殖的方式培育出来的!”李耒答道,这么做肯定没有直接进口奶牛来得好,但成本要低得多,综合而言,这是眼下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看着邢书望对这个话题似乎很有兴趣,李耒便开始给他介绍起了奶牛的品种分类,“现在全球比较有名的奶牛差不多有十种,这些奶牛所产的奶也有所不同,其中最有名、饲养数量最多的就是这种以产奶量高而闻名的荷斯坦奶牛,一头成年荷斯坦奶牛一生能产奶三十吨以上,而我们国内的奶牛则只有二十吨左右,差了整整三分之一。”

“荷斯坦奶牛的牛奶呈现出较低的脂肪含量和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适合制作低脂肪、高蛋白的奶制品;荷斯坦奶牛的牛奶味道清淡,略带甜味,适合用于制作酸奶、奶酪、奶粉等多种奶制品;此外,荷斯坦奶牛的牛奶也被广泛用于加工成各种乳制品,如巧克力、冰激凌、饼干等;综合而言,正适合咱们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引进牛种的时候并没有多大争议,很快就选了荷斯坦奶牛!”

“另外还有荷兰的杜瑞思奶牛,这种牛所产的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口感丰富,适合鲜饮、加工等多种用途;我们也少量引进了些,一方面拿来做育种研究,另一方面也试着生产一些鲜奶。”

“德国和瑞士的育种专家根据本国民众的饮食习惯培育出了布朗瑞奶牛,这种牛的牛奶乳脂含量高达3.8%到4.2%,蛋白质含量也在3.0%到3.5%之间,适合用于制作奶制品,如酸奶、奶酪和黄油等,现在国内对奶酪和黄油的消费还不高,依靠现有的奶牛就能满足,所以暂时没有引进。”

“此外还有英国的古斯塔夫奶牛、萨默塞特奶牛,意大利的蒙塔贝利亚奶牛、皮耶蒙特奶牛,德国的塔布奶牛,南亚喜马拉雅山周围的喜马拉雅奶牛等等,这些奶牛也各有特点,只是由于种种问题,暂时还不适合引进到中国!”

“最后就是咱们国家的蒙古奶牛,这种牛适应性极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所产的牛奶比较浓稠,口感醇厚,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有益,但遗憾的是蒙古奶牛的产奶量实在是太低了,还不到荷斯坦奶牛和本土牛杂交品种的十分之一!就更不用说和纯种荷斯坦奶牛相比了,所以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养殖!”

“我们针对蒙古奶牛制定了两套方案,第一是尝试杂交育种,蒙古纯种奶牛与欧洲纯种奶牛进行杂交,其杂交奶牛每年平均可出产可以翻上好几倍!同时考虑到蒙古奶牛所产牛奶的高营养价值,我们也在尝试开发用蒙古牛乳制成的乳制品,专门用于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高品质的乳制品的需求。”日后YL和MN都推出过用蒙古奶牛生产的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只是现在消费者能否接受本土奶牛的产品比进口奶牛更贵,李耒一时还有点不好把握。

“领导,您再看这边!我们牧场有一句口号,叫做‘好牛、好草才能有好奶’,您刚才看了牛,咱们再来看看牧草!奶牛需要长期稳定的好营养补充才能产出好奶,我们将苜蓿、玉米、燕麦秆、棉籽等进行黄金配比,做成奶牛的营养能量饲料,根据不同牛龄奶牛的不同营养需求,采取针对性饲喂,为每头奶牛提供更合适的营养配给,真正实现科学饲喂.”奶牛饲料的配方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好在惠农自己的饲料公司就有研发生产能力,比其它公司要方便多了。

“另外我们还在附近承包了土地,用来种植青储玉米和青储小麦,用以减少饲料采购成本;同时还跟林教授合作,培育适合奶牛食用的菌草,菌草的产量非常高,要是能突破这个课题,那么奶牛的饲养成本还能继续下降!”林教授被李耒拐来天南省已经有段时间了,李耒给他搭建了研究所,又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始种植菌草,一方面用于防沙恢复草场,另一方面开发菌草的饲料功能,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绕着草场转了一圈儿,邢书望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了不少奶牛爱吃的牧草,随之而来又有了新的问题,“你们的牧场面积确实不小,但也没办法喂养上万头奶牛吧?刚才也听你们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说一头奶牛每天需要食用三十到五十公斤各种饲料,你们这片牧场每年才能出产多少牧草?根本不够用吧,这个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有几个方案,首先是饲料,我们惠农在附近原料丰富的地方专门修建了饲料厂,用于生产奶牛专用饲料,这些饲料解决了一部分奶牛的日常消耗;另外就是刚才说的,在附近承包土地生产青储饲料;最后就是和周围的牧民合作,带动他们种植牧草,给他们下订单、为他们提供启动资金还有技术方面的支持,现在已经有上万户牧民和我们签署了合同,为我们供应牧草,每年能收上来上百万吨牧草,供这些奶牛食用足够了!”

“而这些牧民也能因此增加收入,自从我们在这里建设牧场之后,周围的牧民就多了好几条来钱的路子,首先是承包土地的分红,我们从当地政府手里租过来土地,每年如期上缴租金,政府再去给被占用土地的牧民分红;其次还有打零工的收入,我们刻意限制了牧场员工的数量,将一些比较简单、要求不高的工作交给附近的牧民去做,比如运输牧草等等,这样他们经常就能得到打零工的机会,甚至还有些脑子比较活、踏实肯学的牧民通过了我们的考核,成了牧场的正式职工;最后就是出售牧草、青储饲料的收入了,这几样加起来可以让他们的收入水平提升一大截,许多牧民都因此实现了脱贫致富!”

“这个好,这个好!”邢书望听到这些可比刚才高兴多了,身为偏远省份的二把手,他最关心的就是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完达山的牧场能带动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他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还安排了工作人员在草原上进行流动授课,给当地的牧民传授现代化的养殖知识、帮他们的牛羊看病,现在我们牧场的工作人员去了外面可是非常受欢迎的;有一次,一个年轻的技术人员去给牧民的牛羊看病,那位牧民愣是要把自家女儿嫁给他,回来一说我们都笑了!”李耒笑着说起了八卦。

这么做看似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但实际上却是大有好处的,和当地牧民打好了关系,今后想要进行一些合作就方便多了,而且将来乳业市场的竞争必然会从营销扩大到对牧场的争夺,完达山在各地都和牧民成了朋友,其余乳业公司想要来竞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是用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种好草、养好牛、加工好奶;用最科学专业的生产方式保障牛奶的营养价值,竭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营养守护;我们现在的水平可以做到从挤奶完成后到开始加工,4小时内完成,省去原奶存储、运输等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牛奶的热伤害,更大程度保留牛奶中活性营养物质。”李耒最后总结道,“所以我现在可以说一句,这家牧场生产出来的牛奶制品,绝对是全国最好的!”

跟YL、MN等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原奶要先送到奶站,奶站存够一定数量后才会送到工厂进行加工,且不说在这些过程中会不会出问题,但就时间上就没办法跟完达山相比,越新鲜的牛奶营养价值肯定越高,这道理谁都明白。

说完了成绩,李耒又说起了遗憾,“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首先就是奶牛的品种,我们现在还得向国外购买,不过我们已经花大价钱建起了育种中心,并聘请了荷兰、美国的专家主持,争取早日培育出更适合中国的奶牛品种来!其次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稀缺,我们喝牛奶的时间比欧洲人晚的多,这方面的积累远远不够,荷兰的牛奶公司已经可以做到两个小时内就完成牛奶加工,我们比人家长了一倍.”

“不过我们只要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将来迟早都能追上他们!我对我们的员工有信心!”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得好好地和国内的竞争对手做一场,要不然整体市场都烂掉的话,完达山恐怕也没办法独善其身。

“现在这座牧场就等于是国内现代化牧场的黄埔军校,能创造多少经济价值倒是其次,关键是能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然后这些人才再去内蒙、XJ、东北等地复制这里的成功经验,建设更多牧场!”等完达山的现代化牧场铺遍全国的时候,YL、MN还怎么竞争?

还是没想好新书写啥

(本章完)

第414章 攀登珠峰第307章 猫司令第406章 凌一农教授第250章 托卡耶夫第412章 接盘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247章 小包装第397章 孙大午第242章 陈卖光第100章 带毒磷肥第22章 老司机和Beyond第246章 入股鲁花第16章 棕榈油期货第176章 形象代言人第366章 图穷匕见第200章 白羽鸡出栏第201章 华为第86章 群策群力第59章 我想建个电站第417章 规划第358章 进军乳业第188章 炒作第31章 第31 海兰蛋鸡第169章 食品加工(补昨天的)第108章 熟人推介第421章 种肥同播第181章 林毅夫第474章 谈判第414章 攀登珠峰第375章 另辟蹊径第105章 设备租赁第25章 邢家(求收藏)第3章 矮丰三号第472章 粮油协会第176章 形象代言人第399章 贷款流程第460章 《粮食战争》出版第325章 两花相争第122章 超哥来了第67章 人才缺口第89章 做点好事吧第141章 收获满满第352章 五百强第17章 厄尔尼诺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298章 方便面大战第343章 椰树集团第256章 毛熊死了第39章 挺有意思的第395章 惠农的企业价值观第348章 职业化打假第164章 威廉-林赛第481章 赞助奥运第470章 激战巴西第348章 职业化打假第360章 完达山第253章 一支穿云箭第59章 我想建个电站第161章 热销第177章 我出钱给你拍第245章 5S榨油法第4章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第194章 火腿肠第405章 十二字原则第357章 华丰上市第263章 大扫货第3章 矮丰三号第57章 杀年猪第216章 顺便买点东西第53章 打广告第66章 开工第203章 张江养鸡场第439章 网络舆论第327章 豪门恩怨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452章 对赌协议第340章 孟山都第293章 滚出去第396章 房地产第484章 农用无人机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89章 做点好事吧第423章 进军终端第153章 空手不好意思上门第82章 阶层跃迁第220章 本山第117章 领导视察第238章 登海种业第305章 包地第115章 美国农业革命第145章 省级示范区第293章 滚出去第345章 靓女先嫁第291章 稻花香第482章 三十年第60章 BOT模式第456章 焦点访谈第40章 见报第191章 肯德基供应商第446章 联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