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阶层跃迁

第82章 阶层跃迁

听李耒讲完自己和卫康、秦志强打交道的经过,邢书望颇为感慨,“国有大企业,送上门的订单都不要,这些私人承包的小乡镇企业却能主动出来抢客户,在主动性方面,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不改革确实不行。”

“从短期内来看,国营企业还能凭借规模、技术、渠道、政策等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但是这些私人承包的小企业也不会止步不前,等他们有了钱,就有能力扩大规模、引进更先进的技术。”

说实话,这些企业对技术的敏感性往往比国营企业更高,因为新技术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不过,能否选好新技术和企业所有者的素质息息相关,而第一代创业者大多起于草莽,在这方面水平欠缺了不少;而84一代文化水平较高,所以他们未来能达到的高度要超出这些草莽不少。

“所以如果不改变的话,再过几年,有些国有企业就要在市场竞争中落败了!”邢书望顺着李耒的话推演下去,结果让他不寒而栗。

“不过话又说回来,承包有用,但究竟有多大作用还不好说!因为这种模式有一个天然的缺陷,那就是产权问题!说到底他们也只是承包而已,企业并不是他们的,他们随时有可能被踢走!”

“上回我去卫康哪儿看新样品的时候,就遇到村里人在他们厂子外面转悠,我打听了下,好像是村上看到他们赚了钱有些嫉妒,有人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把他们赶走,然后自己去承包纸箱厂!”

“要是这样的话,我就得提前备好后路,以免换了人之后纸箱和鸡蛋托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这个会不会影响养殖场?”邢书望警觉起来,现在李耒的养殖场也算是河阳县改革的一面旗帜,而且还是他亲自竖起来的旗帜,可不能倒了。

“不要紧!一来卫康这两年赚了一些钱,就算被赶走,也能尽快另起炉灶重新开厂;二来么,现在不是开始实行双轨制,中州纸箱厂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不少,前一阵就有业务员来找我,想给我们提供纸箱、鸡蛋托,大不了到时候我跟他们合作就行了。”

双轨制是特殊时期实行的一项政策,计划经济时代,产品和原料价格完全由国家有关部门控制,结果是企业被管死,产品“多年一贯制”,物资和资金周转缓慢,各种浪费严重。

可要猛地放开,又会引发剧烈的震荡,于是价格双轨制便应运而生,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自销部分产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

这样工厂在完成生产任务之后,只要有能力,生产多少计划外产品都可以,而这些产品可以为工厂提供利润,于是工厂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后世许多人都会怀念八十年代,因为这个时代虽然贫穷,却有着多次实现阶层跃迁的机会。

首先是高考,就算你一无所有,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到了桥对面,你就可以从农家子弟变成国家干部了。

其次是乡镇企业热潮,考不上大学也不要紧,只要敢拼敢闯,自己办个小企业,照样能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

《大江大河》里的雷东宝、《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都是利用这个机会从农民变成了乡镇企业家。

第三次就是价格双轨制了,只是能把握住这次机会的,大多都是本身有一定社会资源的人,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拿到工厂生产出来的计划外产品,倒到手就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第四次是九十年代初下海潮、第五次是中国加入世贸、第六次是房地产、第七次是互联网潮。

改革开放到李耒穿越那年,四十多年时间里,一共诞生了七次较大的阶层跃迁机会,八十年前期就占了三次。

等到了李耒读大学的年代,已经很少听说这种好事儿了,许多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白手起家的富豪,他们的经历就真如同自己所说的那般么?

对比下新世纪改变命运的艰难,又怎么能让人不怀念充满活力、机会多多的八十年代呢?

邢书望终究是领导干部,所以很多话不方便跟他说,关于承包,李耒也只是说了点皮毛而已。

村里确实在考虑把卫康他们赶走,但同样也有承包者在琢磨把厂子变成自己的,这可比赶走承包者敏感的多。

邢书望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些,所以便转移了话题,“听说你这次去南边买了两辆车回来?”

“嗯,对别人我都说买的是其他单位淘汰的二手车,在您面前我实话实说,这两辆都是海南车!没办法,厂里要拉货、送货,我也要经常到处跑,没车确实不方便!”这点问题要是不老实交代,邢书望心里就该有疙瘩了。

“既然买了那就好好用!”对这件事的好坏,邢书望不予置评,只是提醒他,“做事要高调,做人尽量低调点,得了实惠就行,没必要太张扬!”

“我这次来还是把车停到其它地方,再自己走过来的!”李耒一摊手,这院子里个个是领导,要是看见皇冠,嘴一歪说上两句,那也是不小的麻烦。

吃饭的时候喝了点酒,天色也有些晚了,所以李耒没有连夜回家,而是到招待所将就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才回到柳树乡。

回去后继续督促新工厂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王峰给他拉来不少退伍兵,再从临近各村招了一些年轻人,厂里的工人算是有了。

李耒把退伍兵和农村来的年轻人进行混编,这是非常必要的,要不然工厂内部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团体,这对企业发展很不利。

“天胜?伱以前在部队养过猪吧?那刚好,我这边就要个会养猪的,你跟我过来!”其它人都完成编组,李耒把剩下那个叫了过来。

梁天胜面露苦涩,我在部队养猪倒也罢了,咋回来还要养猪?

(本章完)

第142章 房子换学生第225章 砸钱第49章 抢购第176章 形象代言人第141章 收获满满第453章 外资入侵第94章 镇国神器第266章 新产品第69章 盗嫂受金第138章 养猪院士第461章 舆论预热第66章 开工第364章 扶贫项目第367章 屈服第326章 丰益国际第301章 光彩事业第157章 863计划第290章 五常大米第450章 拿下第184章 未来的对手第425章 杜老师第119章 真实的商业竞争第125章 牟其中第172章 出口标准第135章 进口设备第237章 十佳青年第13章 康贝尔鸭第354章 携手中粮第149章 超声波第382章 化肥竞争现状第277章 泰山产业研究院第387章 订单式农业第274章 食品安全第321章 我又回来了第453章 外资入侵第409章 奶牛育种第484章 农用无人机第298章 方便面大战第356章 东西部协作第318章 十年磨一剑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80章 这个人很刑第213章 供销社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203章 张江养鸡场第169章 食品加工(补昨天的)第284章 粮食加工第113章 盖房子第483章 新投资项目第72章 跪第457章 曝光第16章 棕榈油期货第226章 握手言和第44章 乡镇企业第318章 十年磨一剑第10章 我来应聘第191章 肯德基供应商第389章 网易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469章 采购团出海第222章 降价第355章 邢书望要走第419章 渠道为王第313章 榜单公布第229章 假冒商品第341章 非转基因育种第181章 林毅夫第232章 换飞机第475章 新的巨头第92章 进京第286章 让他们收第419章 渠道为王第46章 外包第428章 保险公司筹备第408章 挖人第120章 打架?我这儿有专业的第40章 见报第361章 别尿老板地盘上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8章 又一位大佬第370章 兔死狐悲第54章 放电影了第89章 做点好事吧第274章 食品安全第368章 椰子研究所第454章 标准之争第262章 万里平川一片新第320章 衣锦还校第268章 儿女双全第377章第150章 水生所第160章 万元户第186章 亚运捐款第255章 深市开业第210章 草木皆兵第451章 入世前夕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122章 超哥来了第455章 杀鸡儆猴第134章 入股纸箱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