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泰广楼前

夏初转头看着苏缜,抿嘴一笑,忽然觉得眼眶发热鼻子发酸,又赶忙转开了脸,努力地想把眼泪咽回去。

“黄公子……”她把画小心地放在盒子里,使劲地眨了眨眼睛,又用手扇了扇,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地冲苏缜笑了笑。

“嗯?”

“谢谢你。”夏初搓了搓手,“我是想说……,这是我平生收到的,最好最好的礼物。”她又有点想哭,低下头,抬手拨了拨额前的刘海,而后看着苏缜的眼睛,用力的,一字一字地说道:“最好最好的。”

如果可以,她真的想给苏缜一个拥抱。

苏缜目不转睛地看着夏初,看着她眼中泪光盈盈,竟有点心疼。他知道夏初的眼泪并不是难过,可他却替夏初感到难过。

“你能喜欢这礼物就好。”

安良说过,送礼物就要送朋友需要的。他想,夏初所需要的一定不是金银珠宝,一定不是权势官职。她最需要的,最想要的,却偏偏是最不可能得到的。

是想珍惜,却没有机会珍惜的家人和亲情。那种遗憾,是无论多么坚强乐观,也永远抹不去的心中伤痛。

他想说,他明白。

夏初又把画拿在手里反复地看了看,苏缜则要来她的那张照片,对照着比了比哪里不太像,“这次有点仓促,改天重画一幅给你。”

“不用,这幅已经很好了。”夏初指了指画上的小男孩,“这个画的最像。”

苏缜不好意思地笑道:“其实只有这个是我画的。因为记你记得最清楚。”

夏初没听过甜言蜜语,也不知道苏缜的这一句算不算甜言蜜语。她想,或许是听者有心,可能是自做多情,但总归那微沉而透彻的嗓音说出的这句话,感觉那样特别。

她去厨房找了一点面出来,加水熬成糊,与苏缜一起仔细地把这幅画贴在了墙上,贴在她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她希望他们能够看见自己每一天的坚强,在这孤单而又温暖的人间。

贴完了画,苏缜和夏初傻站在屋里,谁也没有说话。主要的原因是,两人都很茫然,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夏初只知道自己要过生日了,可最近案子忙,她也没空想这生日到底要怎么过,就想着要吃顿饭。但眼下午饭已过晚饭还早,这段时间用来干什么呢?

往年她的生日都是去家人的墓上去祭扫,再自己吃碗面。她倒是给朋友庆祝过生日,无外乎就是去唱唱歌,西京城肯定是没有这种设施的,想都不要想。也不知道古人过生日都会做点什么。

夏初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便对笑呵呵地问苏缜:“黄公子,我往年也没过过生日,不知道黄公子有什么建议吗?咱们应该去哪?

苏缜被她给问住了。

他没有给别人过过生日。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没有给一个普通人过过生日。他爹的生日,那是万寿节,阵式之大礼节之繁复,完全没有可以参考的地方。

宫中嫔妃或者皇兄弟的生日,也就是开个筵席,让舞姬合着丝竹之音来上一段,区别只在于跳的什么舞。

他以为夏初自会有安排,哪想到她竟然问起自己来了。

“你想去什么地方吗?我都随意。”苏缜又把球踢了回去。

“黄公子是客,主随客便。”夏初硬拗了个理由,又推回给了苏缜。

苏缜一听这蹩脚的话,便知道她是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而不是纯粹跟自己客气。他心说这样推来推去的也不是个事儿,想了想道:“我有点渴了,能不能给我沏点茶?”

“啊?”夏初一楞,随即忙点了点头,“哦,好好,稍等一下。”

等夏初前脚迈出屋门,苏缜便仰头低声喊了一声闵风。屋顶上的一片瓦被轻轻揭开,露出闵风的半张脸来,“公子。”

“通常过生日都会干什么?”

“吃饭、喝酒、去青楼。或者去青楼吃饭喝酒。”

苏缜脸一沉,指了他一下,又往屋外看了一眼,“再想!”

“听戏。”

“去安排。”苏缜冲他挥了挥手,闵风应了个是,那片瓦便重新盖了回去。苏缜去厨房找到夏初的时候,夏初刚舀了一壶水,正准备往灶上放,见他进来便道:“黄公子稍等一下,热水还要现烧。”

“不用了,我想到一个地方不知道是否合你的意。”

“什么地方?”

“泰广楼。你喜欢听戏吗?”

“我怎么都好啊!”夏初松口气,有去处就好啊,要不然把人家请来在家里干坐着,未免也太尴尬了。“前两天还听人说起来呢,说德方班有个唱旦角的,现在红的不得了,我挺好奇的。”

“那正好,听过戏再吃个饭。意下如何。”

“意下相当不错。”夏初把铜壶往灶上一扔,掸了掸衣摆,扣上自己那不伦不类的捕快帽子,“走着!”

安良驾车载着苏缜和夏初奔西市泰广楼,车行到路口便进不去了。苏缜隔帘看着乌泱泱的人群,便让安良去看看怎么回事。

“小良,不用看了,这都是听戏的。”夏初撩开车帘出去,站在车板上望了一眼,对苏缜道:“我把这事儿给忘了,咱这想看戏可不一定能有位子。”

苏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对安良道:“你过去看看,若是有地方了便来找我们。我们在对面茶楼等着。”

安良自然是明白苏缜的意思,便依言去了。

茶楼里也是满满当当的,苏缜和夏初只好在外面站着。人群挤挤挨挨的,高声或低语的说话声嘈杂不已,让苏缜很不适应。

夏初看着这么多人也是有点心烦,回头去看苏缜,见他一袭月白长衫于人群中,仿若明月置于星河,看一眼,就觉得那烦躁之意退散的干干净净了。

苏缜把目光从人群之中收回来,微微侧头看着夏初,“你总看着我做什么?”

夏初十分坦诚地说:“眼睛累,不想看别处,看着黄公子养养眼睛。”

苏缜被她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不知怎样回答她才算妥当,只好摸摸鼻子转过了头去。不一会儿,他又回头看着夏初,目不转睛,须臾点了点头,“这法子倒还不错。”

夏初楞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私心里猜测着,苏缜平时的生活一定十分刻板、规矩,夸张点说也许还有点压抑。他就像那种从小到大的优等生,可能属于‘别人家的孩子’那个范畴,长辈给的压力大,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很大。最后压出来个少年老成的性子。

这得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啊,想想也是胸闷。

夏初隐约地想过,究竟为什么他们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他却愿意来找她,与她做朋友。大概就是因为与自己在一起他才得以放松吧。

真是个可怜的富二代。

正这时,人群中一阵骚动,满巷子的人都往巷口拥过去,有人激动地喊着‘月老板来了’,声音渐大。然后一辆马车被簇拥着从巷口缓慢地行了进来。夏初看着戏迷痴狂的表情,听着人群发出来的呼喊声,觉得与现代时明星走红毯无异,她几乎有种听见了相机快门声的错觉。

“月筱红?”苏缜问道。

夏初点点头,“黄公子也知道?我说的那个很红的旦角就是他了。”

马车停在泰广楼的门口,车帘一掀,车里走下来一个清瘦的年轻男子,看上去最多十八九岁的样子,穿着银鼠灰色的长衫,他慢转身形看了一眼簇拥的人群,若有似无的一笑。

下面的人群喊的更猛了。月筱红朝左右侧各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便被泰广楼的人护送着进后台去了。

真有风情。

夏初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忽然间瞧见人群外围的一个瘦小男子,眼睛左右的瞄着,手却探进了人群中,等再拿出来的时候,手上便多了一个荷包。他把那荷包一收,迅速换了个地方站好,挤着前面的人,一边喊着月老板一边又探了手进去。

夏初嘿嘿一乐,对苏缜道:“黄公子等我一下。”

“怎么了?”

夏初摆摆手没说话,大步走到那个瘦小男子身边站定,等他正拿了荷包出来时,才捏住了他的手腕。

那男子一惊,松手就要把荷包扔在地上,夏初冲他笑了笑:“没用,你袖子里还有一个呢,扔了这个,另一个你要怎么解释。”

“爷,爷,您行行好饶我这一遭。”那男子苦着脸道:“我这也是没辙,我家里……”

他这一说夏初更乐了,“你家里是母亲病了还是父亲病了?”

“我……,我儿子病了。”男子硬着头皮说道。

“行了吧,把荷包都拿出来。”夏初拍了拍他的袖子。那男子挣了两下手腕没有挣开,这才一脸颓丧的从袖子里把刚刚偷来的那个荷包拿出来,连同手里的那个都给了夏初,嘟囔道:“得,算我今儿倒霉,才刚开张就碰见个管闲事的。”

夏初摇了摇头,“我还真不是管闲事,不过你今儿倒霉倒是真的。我是府衙的捕快,跟我走一趟吧。”

197. 洞房花烛174. 不后悔完结感言44. 冯大人你别紧张218. 多事之秋134. 唐掌柜说48. 新官的一把火44. 冯大人你别紧张214. 主子的意思89. 银窖217. 策马回朝22. 朕要旁听33. 云经寺相约144. 纳采之礼56. 搜山寻人64. 哥哥的妹妹118. 喻示寂的钥匙90. 吐啊吐啊就习惯了158. 六哥汤宝昕218. 多事之秋楔子80. 法制进行时173. 暗涌74. 杀人动机213. 万寿节97. 夏初私房菜214. 主子的意思82. 永别187. 一声叹息91. 长子喻示寂40. 站起来把话说了187. 一声叹息203. 造化弄人47. 夏捕头上任65. 我不是断袖95. 这些衣服我承包了82. 永别228. 打草惊蛇95. 这些衣服我承包了29. 新的线索 为老树粗根钻石加更39. 击鼓鸣冤29. 新的线索 为老树粗根钻石加更完结感言107. 随风潜入夜187. 一声叹息145. 情难自禁125. 有快递116. 夜宿96. 皇上的恶趣味96. 皇上的恶趣味154. 少爷你要幸福105. 矫枉必须过正235. 秋意浓[终章]93. 身在此山中102. 西市泰广楼19. 亲爱的湘63. 有文化的人134. 唐掌柜说138. 一个高尚的断袖113. 夜探百草庄楔子231. 以此为誓138. 一个高尚的断袖122. 喻示戎说161.朕不如他216. 安得双全法11. 我们合作213. 万寿节206. 不知所措48. 新官的一把火214. 主子的意思50. 你们是光荣的捕快230. 命悬一线11. 我们合作7. 刀伤的区别228. 打草惊蛇87. 人形警犬56. 搜山寻人89. 银窖114. 祥伯的算盘216. 安得双全法48. 新官的一把火105. 矫枉必须过正19. 亲爱的湘201. 不只是皇帝67. 风中凌乱82. 永别80. 法制进行时102. 西市泰广楼18. 他死的好!65. 我不是断袖84. 酒不醉人人自醉91. 长子喻示寂226. 没有退路35. 阮喜的下落132. 你想我吗?161.朕不如他25. 大人请听重点46. 天子不讲理94. 王槐的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