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女帝师五(62)

琴童嫣然一笑,与棋童端立在船头。翻起兰花指,点在香腮边,直比女人还要妩媚。声裂金石,响遏行云。两人唱罢,易珠微微一笑:“唱的是春景,如今却快要入秋了。今年春天也是多事,竟没有好好观赏一番。”

我笑道:“你我自幼读书,又有哪一年的春景,是好生游玩过的?”

易珠笑问:“姐姐后悔进宫么?”

我笑道:“难道妹妹后悔了?”

易珠笑道:“姐姐自是明心见志,却真真把我给问住了。”于是对饮一杯,易珠方指着我身边的书童道,“姐姐看他像谁?”

书童虽在我身边站了好些时候,我却一直没有正眼瞧过他。此时他特意站在易珠身侧,好让我瞧个清楚。但见一张瘦削的瓜子脸,肌肤白皙,眉眼秀丽,颇为清俊。呼吸微微一滞,我不觉呆了一呆。易珠拉起书童修长白皙的手,轻笑道:“像不像……那个人?”

我淡淡道:“是有些像。”

易珠笑道:“姐姐若喜欢,我就把他送给姐姐。”

我摇头道:“不必了。”

易珠哎呀一声,以纨扇掩口:“我险些忘了,姐姐如今深受信王的爱重呢。”

我又好气又好笑,不禁白了她一眼:“你又何必害他?”

易珠嘻地一笑,不再言语。书童虽殷勤,但见我不假辞色,便只斟酒布菜,不发一言。一时轮到他唱了,也不换衣裳,只扎起袖子,踱着方步,舞了一段《破阵乐》。筝音铿锵,笛声短促有力。《破阵乐》原本是众人同舞,眼下只有书童一人,自然是扮演指麾千军的帝王主帅。船头窄小,舞步舒展。书童好几次单足立于船头,引颈扬臂。风雨扑湿了衣裳,更显惊险困厄中的苍凉冷峻,颇有几分少年帝王之英武气度。这样看着,竟有些痴了。

易珠觑着我的神色,笑道:“姐姐果然还没忘了旧人。”

我嗤的一笑,低头拭去泪意:“唱得好,舞得也好,本侯重重有赏。”

易珠笑道:“得姐姐一句赞许,便是天大的赏赐了。”

我笑道:“听说他四人才来府中半个月而已,如何便调教得这样好了?”

易珠道:“有名师指点,自然学得快。”

我奇道:“名师是谁?”

易珠道:“便是从前的宫中名伶梁艳生。自先帝驾崩,梨园便不演戏了。梁艳生年纪也大了,就出宫授徒来了。虽是非常时刻,请他进府的贵人仍是不少,也是运气好,他竟先挑我这里。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请姐姐来呢。”

我颔首道:“果然是名师。”

不一时书童散了袖子,依旧下来斟酒,换画童上去唱。易珠目不转瞬地望着画童异常俊美的脸庞,贪婪的目光似远而非近:“今日不知明日事,且听曲儿吧。”

临行时,易珠命书童换做小厮打扮,亲自扶我上车。因容貌太过出挑,李威颇看了几眼。易珠恍若不见,只是笑道:“姐姐若是闲了,只管来。整日闷在府里,有什么趣儿。”说罢瞟了书童一眼。

我亦不觉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书童,淡然一笑:“一定来。”

一时上了车,绿萼笑道:“奴婢瞧着那小厮有些眼熟,倒像是太宗年轻时的模样。莫不是越国夫人特意挑的么?怨不得劝姑娘常来。”

我叹道:“我不会再来了。即便只是一个伶人,对着他,我也只觉惭愧。”

雨下了一夜,汴河水涨。浑浊的河水层层叠叠向前推涌,漫上碧草茵茵的河岸。昏沉沉的天色微微透着一带暗金,延至水面。拱桥如虹,拖下墨玉似的暗影。

我依旧往汴河边散步。刚过桥,只见一人呆坐于柳树下。因河水暴涨,柳树根被淹没了大半,他的半个脚掌浸在河水中,鞋袜都湿透了。白发苍苍的脑袋歪在一旁,似是睡着了。硕大的油布伞牢牢支在椅子上,还在四下淌水。长长的鱼竿深入河心,被上钩的鱼儿拉扯得左右乱晃。

银杏驻足瞧了一会儿,笑道:“虽说京城宵禁,这人倒是胆大。”

绿萼正扶着我向前走,转头奇道:“什么宵禁?”

银杏笑道:“咱们出来很早,这人竟然在这里睡着了。瞧他半个脚掌都浸在水中,椅子的四条腿入泥寸许,衣裳却一点没湿,又撑着伞。这必是夜半落雨时便在这里夜钓了。”说着又一指那老人的脚,“初来时,想必不会挑在这样近水的地方,必是河水涨上来,才浸湿了鞋袜。”

绿萼白了她一眼:“你必是太闲了,一得空就要卖弄!”

银杏正待反驳,忽而一怔:“不!这人看起来是来夜钓的,实则不然。”说着一指对岸青石砌成,深入水中丈许的钓台,“若要垂钓应当去那里才是,这里水浅鱼少,又在桥边,人来人往的,谁在这里钓鱼?好生奇怪。”

不一时李威从桥上跟了上来,见众人都站着不动,好奇道:“何事?”

我忙道:“无事。你且在前面走,我们三个慢慢走。”

李威知道我不愿他紧跟着,于是快步走出数丈之远。我正待举步,忽见那老人站了起来,转身向我行了一礼。但见他一张长脸,双目湛然有神,长眉斜飞入鬓,一身纻衣如雪,颌下短髯如钢。威风凛凛,令人肃然起敬。我示意银杏留在当地,带着绿萼缓缓上前。

老人抱拳道:“老夫荆州吴珦,拜见朱君侯。”

我大吃一惊,险些没有站稳。怔了片刻,方还礼道:“妾身朱氏,拜见吴大人。”

吴珦身材高大,腰背挺直,声音甚是洪亮:“老夫在此恭候君侯多时了。”话音刚落,数丈外的李威回过头来。

我忙道:“不知吴大人有何指教?”

吴珦从容道:“不敢。老夫去岁进京,幸蒙先帝恩召,入宫策对,通宵达旦。先帝曾向老夫提及君侯,赞许君侯的忠正坦诚,颖悟绝人。”

自高曜被弑,因怕我伤心,绿萼禁止府中众人在我面前提及“先帝”二字。我虽然常常思想年少时与高曜相处的时光,却从不宣之于口。乍闻一个陌生人提起高曜,心中蓦然酸楚。他竟赞我“忠正坦诚”,却不知害死他的正是我的亲兄弟。我不明其意,只垂头叹道:“惭愧。”

吴珦笑道:“‘君子亦仁而已,何必同?’[132]今闻君侯深得信王敬重,老夫心中甚慰。”

我心中一凛,然举眸见他笑意自信而诚恳,不禁大惑不解:“吴大人这是何意?”

吴珦口角噙笑,目光睿智而坚定:“自先帝驾崩,老夫一直在城中居住。腥风血雨,历历在目。老夫痴长数十年,便斗胆说一句,君侯虽有宠爱,却还不够。老夫愿意再送一件功劳与君侯。”

我忙道:“请大人指教。”

吴珦压低声音:“吴粲乃是老夫所杀,尸身就埋在后院之中。”说罢微微一笑,“今日得见君侯,实乃平生幸事。告辞。”说罢回身收起油布伞,折起椅子,收起鱼竿,飘然过桥。

吴珦虽已年过七旬,身姿却甚是轻捷。绿萼目送片刻,转头甚是不解:“这吴珦当真奇怪。”

河水一下一下地拍打着草地,潮湿的晨风中有泥土的腥气。李威早已赶了回来,只因银杏拦着,不好近前。我呆站了片刻,携绿萼向银杏与李威走去,一面低声道:“回府后,你与小钱去汴城府,就说吴粲的尸身找到了,在吴珦京中居所的宅院之中。”

绿萼更加不解,然李威就在面前,她不敢多问,只是道:“姑娘一下子差奴婢和钱管家两人一同前去,只怕李威要派人跟去。”

我笑道:“李威派人保护你们还不好么?省得我担心。”

施哲和董重果然从吴珦的菜园中,掘出一具无头尸身,虽已无法辨认,衣裳却是没错的。吴珦于公堂认罪,因痛恨吴粲叛主求荣,便一剑杀了他,割下头颅悬于坊间。吴珦身材高大,老而不衰,一剑杀了身为文官的亲孙儿,倒也不无可能。施哲与董重纵然聪明,一时之间又怎能料到吴粲是被祖父所杀?况且他们也未必知道吴珦一直在京中,从未回南。

前线每日都有书信催问,吴珦既已认罪,施哲与董重便草草结案。好在高旸并没有处置吴珦,而是将他赶回原籍,禁锢余生。

听闻此信,我正在露台上观雨。今夏的雨水格外充沛,午后才停了一个时辰,傍晚又下了起来。雨水自檐倾落如珠,凝成细流顺着柱子无声流淌。整座汴城一片灰暗苍茫,车马的灯光倒映在潮湿的青石街上,汇成两道光流。汴河腾起无数浪花,沙沙雨声如吟如诉。

高旸没有杀师广日,也没有杀吴珦。我心中甚慰,不禁大大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银杏笑道:“催得这样急,怎么却不了了之了?”

雨水落在掌心有秋凉的意味。我淡淡道:“吴粲这样的叛徒,信王也不会喜欢的。各为其主,大义灭亲,吴珦没有错。”

银杏道:“这吴大人倒像是料定信王不会杀他似的。”

若说“各为其主、大义灭亲”,我又何尝不是?然而我绝不敢行吴珦这一步。“即使真的预料到,自首也是需要勇气的。我就没有这样的勇气。”

银杏忙道:“姑娘做的事,可是拿刀子往信王的心尖上戳。信王倒也罢了,好歹有那么多年的情义在。衣带诏那件事情,王妃满打算杀了姑娘,却又失算了,定然恼怒得很。”

我叹道:“她想杀我,从来不只为她自己。我千方百计地活下来,也不是为自己。”

银杏微微一笑:“姑娘下定决心就好。”

低垂的乌云重重压住汴城,我深吸一口气:“我早已下定决心,你知道的。”

【第四十三节 汤武革命】

洛阳久攻不下,昌王高思谊终于在七月初退兵了。高思谊亲自断后,大军往函谷关撤退。死伤十之六七,士气甚是低落,所幸行军有序,只待退入函谷关,便可整军再战。然而高旸早已伏兵邀其归路,居高临下,滚木礌石乱下,火箭火铳四射,强弓硬弩齐发。当日刮起东风,高旸以毡布裹草车,浇油其上,横于山隘中断其归路,浓烟滚滚,不辨敌我。昌王军人仰马嘶,不复成阵,自相践踏斗殴,死伤无数。昌王见大势已去,带领亲随向西突围,一路奔到函谷关下。守关将领不肯放高思谊入关,追兵在后,高思谊只得仓皇北渡,翻山越岭,不知所踪。

高旸与文泰来挟两宫銮驾进军函谷关,函谷关守将早已闻得昌王败北,当即斩下林道周的首级,献关投降。于是一面进攻,一面游说,一月之内,关内州县纷纷开门迎接两宫。唯有长安守裘玉郎闭门顽抗,不过半个月,为部将所卖,捆缚了交予高旸,斩首于辕门前。裘玉郎留在泾州的家眷,被高旸锁在府中,一把火烧死。凡越墙逃出的,一律射死。昌王高思谊八岁的独子高晦,被塞入布囊,自长安城墙上掼杀。关中平定。

九月,高旸兵分两路。一路进军西北,抵御趁乱入寇甘凉的回鹘人,俘虏男女万余口,牛羊数万。回鹘再次请和,并请求公主和亲。一路自汉中入蜀,攻下成都,王甯的旧部逃往江陵,益州平定。十月,高旸携两宫班师回京。

我虽然早有预备,闻得昌王兵败的消息,一颗心仍是痛得透不过气。高旸的声望已如日中天,遍视朝野,再没有一个人能与之抗衡。他是太祖皇帝高元靖的长孙;他身在宰衡之位,扶立幼主;他果断处死了弑君的凶手,废曹氏,立李氏;他弭平西南西北两处边患,雷厉风行;他镇压城中逆党与南北叛乱;他对义人师广日与吴珦网开一面,不予报复。

朝中风声四起,有好事谄谀的言官,上书请皇太后代天子行尧舜禅让之事。

一年的筹谋,终究不及他十数年的潜伏。我已一败涂地。

回朝后高旸一团忙碌,无暇来新平侯府。我要进宫向皇太后请安,派李威请示了数次,才有答复。待得能入宫看望芸儿时,已是十月将尽。自昌王起兵至今,整整半年。自狄道至洛阳,从江陵到南阳,甘凉村社,帝都紫府,到处积尸如山,血流成河。天地感刑杀之阴气,早早下起雪来。景祐元年就要过去了,来年是何年号,却难知晓。

彗孛大角,原来应在今日。

换过衣裳,入宫的车马还没有备好。我心不在焉地走上露台,望着汴河发呆。天空近乎雪白,汴河如翠带横亘。覆着雪花的帆船似收了羽翼的天鹅,泊在岸边避寒。雪粒扑在脸上,又硬又凉。

银杏为我披上斗篷,语带薄责:“姑娘出来也不披件衣裳,若病了,绿萼姐姐又要埋怨奴婢了。”

如此细致入微的关切之语,仿佛许多年前常常听到,却不是出自银杏之口。屈指袖中,原来她离开我,已有八年。银杏听闻我的叹息,现出凄然不忍之色:“姑娘这一去宫里,便再不能回头了。”

我低头系上丝带,淡淡道:“我知道。”

银杏道:“奴婢以为,姑娘已经尽了全力。天意如此,人力难挽。姑娘若喜欢,咱们还可以离开京城,再也不回来。”

我摇了摇头:“皇太后还在宫里盼着我呢。”

银杏微微一笑:“好。姑娘去哪里,奴婢就去哪里。”

离京半年,高朏已满周岁。芸儿与宫人在庭院中与高朏追逐嬉戏。章华宫的热闹一如往日。高朏已走得颇为平稳,小红袄化作一团火,飘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一时累了,便心满意足地伏在母亲肩膀上,压抑不住想说话的热情,一迭声地唤“妈妈”。高朏唤一声,芸儿便应一声,一连应了七八次,不唤也应。

禅让已是笃定之事,连高旸派在章华宫的耳目都松懈了许多,三三两两地歪站着,彼此闲聊。芸儿只穿了一件湖蓝色的窄袖长袄,内里系着青白色罗裙,裙角绣着一簇红梅,随脚步飞扬起舞。她的眼中毫无忧色,不论顺逆,不论聚散,不论战胜还是落败,不论在宫里还是在军中,她给予高朏的,永远只有一个母亲最单纯的欢悦与慈爱。

一转身,芸儿看见我,招呼我过去。我上前行礼,一面笑道:“陛下长大了,越发健壮了,走路竟这样稳当。”

芸儿笑道:“健壮些才好,来日大了,才能练武骑射。”

若高旸登基,高朏未必有“大了练武骑射”的一天。我将几乎脱口而出的叹息咽了回去,转而道:“太后这些日子在军中,一切可都安好?”

第207章 女帝师四(1)第315章 女帝师五(40)第342章 女帝师五(67)第205章 女帝师三(67)第130章 女帝师二(59)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26章 女帝师一(26)第28章 女帝师一(28)第284章 女帝师五(9)第179章 女帝师三(41)第35章 女帝师一(35)第302章 女帝师五(27)第228章 女帝师四(22)第155章 女帝师三(17)第127章 女帝师二(56)第199章 女帝师三(61)第290章 女帝师五(15)第77章 女帝师二(6)第84章 女帝师二(13)第84章 女帝师二(13)第215章 女帝师四(9)第345章 女帝师五(70)第207章 女帝师四(1)第350章 女帝师五(75)第33章 女帝师一(33)第131章 女帝师二(60)第44章 女帝师一(44)第21章 女帝师一(21)第290章 女帝师五(15)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215章 女帝师四(9)第344章 女帝师五(69)第89章 女帝师二(18)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204章 女帝师三(66)第142章 女帝师三(4)第310章 女帝师五(35)第29章 女帝师一(29)第197章 女帝师三(59)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86章 女帝师二(15)第223章 女帝师四(17)第22章 女帝师一(22)第43章 女帝师一(43)第336章 女帝师五(61)第329章 女帝师五(54)第317章 女帝师五(42)第270章 女帝师四(64)第163章 女帝师三(25)第98章 女帝师二(27)第162章 女帝师三(24)第162章 女帝师三(24)第191章 女帝师三(53)第72章 女帝师二(1)第206章 女帝师三(68)第122章 女帝师二(51)第302章 女帝师五(27)第52章 女帝师一(52)第188章 女帝师三(50)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353章 女帝师五(78)第90章 女帝师二(19)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225章 女帝师四(19)第213章 女帝师四(7)第329章 女帝师五(54)第116章 女帝师二(45)第350章 女帝师五(75)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287章 女帝师五(12)第331章 女帝师五(56)第120章 女帝师二(49)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136章 女帝师二(65)第217章 女帝师四(11)第345章 女帝师五(70)第295章 女帝师五(20)第284章 女帝师五(9)第24章 女帝师一(24)第104章 女帝师二(33)第90章 女帝师二(19)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342章 女帝师五(67)第102章 女帝师二(31)第290章 女帝师五(15)第86章 女帝师二(15)第222章 女帝师四(16)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299章 女帝师五(24)第10章 女帝师一(10)第162章 女帝师三(24)第204章 女帝师三(66)第285章 女帝师五(10)第115章 女帝师二(44)第88章 女帝师二(17)第344章 女帝师五(69)第247章 女帝师四(41)第155章 女帝师三(17)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38章 女帝师一(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