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唯有一子

“龙生九子,只可惜,朕唯有一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慕儿的笑容蓦地僵在了脸上。

朱祐樘这才察觉到不对,李慕儿是那种经了苦难埋于心底的人,她不显露便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她已经不在意,而在无意之中揭了她的伤疤。

此刻朱祐樘就犯了这样的错。

可要解释与安慰,却显得画蛇添足。

因此气氛突然就有些尴尬。无奈之下,朱祐樘只好转移话题道:“此番荆王之罪,除了违背人伦、横行乡里之外,可还有别的发现?”

说到这个,李慕儿倒想起来,当初墨恩与鞑靼的义巴来勾结,到底所为何事,确实还没有查清。荆王府中,除了无法无天以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忠叛国的迹象。

既然不清楚,李慕儿自然不敢乱污蔑了荆王,摇头说不。

“重阳节后,朕便要开始审查荆王府上下,一一宣判。你看,可还有什么要交待给朕的?”朱祐樘自然明白,她孤身入荆王府,能做到这种地步必然是收服了几个帮手的,若她开口,他自然会看在她的面子上饶过他们。

谁料李慕儿神色变了一变,似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人或事,弯腰恭谨道:“皇上,臣唯有两个要求,请皇上判原都梁王妃何氏自尽,削去原都昌王妃茆氏的封号、冠服。”

朱祐樘疑惑,“这是为何?何氏已薨,茆氏实则有功,何需有此下场?”

李慕儿眼神怅然,“声名利禄,皆是虚妄。心中愧疚,恐怕唯有自罚,才能抵去二三。两位王妃如是,奴婢亦如是。”

她不自称微臣,而称奴婢,是强调自己正在受罚。朱祐樘听闻此言,却并不气恼,反而欣慰于她总算愿意讲句真话,当日自请有罪,果然是因为心中有愧。

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那个人还是没有说清楚,朱祐樘一想起来便觉得心中窝火,起身应了一声,而后匆匆离去。

她不肯说,他只有自己去查,去捉拿那个名唤“墨恩”的男子。

……………………

九月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对荆王府一部分人判罪之后,很快又迎来了皇太子千秋节。

这无疑是皇宫中最当欢庆的喜事之一了。

要不怎么说岁月如梭,李慕儿初去鞑靼时,太子还是个襁褓中的小婴儿,如今终于处理完墨恩之事回宫,太子已眼看着将要周岁。

虽然这个千秋节的前几个晚上,李慕儿都没有睡好。可对太子,李慕儿心底还是十分喜欢,丝毫不能将皇后所做的那些是是非非与他联系起来,只觉得他分外可爱,讨人欢喜。当时册封太子的礼仪没有赶上,此番千秋节,李慕儿自然也琢磨着能表份心意。

遂写了幅对联,上书:“飞浪炎波周岁喜,龙笛远吹此生欢。”

千秋节当天,朱祐樘赐百官同宴于午门,皇后抱太子于后宫接受命妇朝贺,李慕儿则找人开了后门,将自己的对联与朝廷的官僚的贺礼放在一起,送进了坤宁宫,算是了了自己的心愿。

皇宫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大臣们送的礼摆满了半个坤宁宫,内使们正忙着整理摆放礼物。忙乱中,只听见有小都人轻声讨论着:“哟,你看这夜明珠,可是顶呱呱的宝贝。”

“啧啧啧,看呀,刘健那老头这么寒酸,只送了一小盆鲜花,真不知好歹。”

“这儿也有一份寒酸的,只一副对联,瞧,还不知是哪个不识趣的送的。”

“嗬,我知道那个,是从前的女学士托人送来的。”

“这可就难怪了,女学士今时不同往日……”

“嘘,小声点儿,少管闲事,快去干活。”另一个大一点儿的都人低声呵斥道,随手接过那对联,塞入一堆看起来不值钱的物什中,抱进了坤宁宫偏殿。

殊不知,这一幕被刚刚回殿的一对母子,看个正着。

……………………

朝贺过后,周岁礼的重头戏便是抓周。坤宁宫中此时人满为患,有与皇后关系亲近些的几位诰命夫人,也有皇后的母亲金氏,还有手持托盘的一个个侍女。

这托盘上装着的自然是用来抓周的各种物品。一切准备妥当,只等朱祐樘归来,便可行礼。

正在此时,偏殿中跑来一个少年,奔到皇后身边,与皇后耳语了几句不知何语,便令得皇后脸色大变,咬着嘴唇一脸惊怒。

中宫清净之地,本不该有这样寻常的男丁出现,众人却皆没有一丝觉得不妥的意思。

全因为此少年,正是皇后的亲弟弟——建昌伯张延龄。

就在上个月金桂飘香的时候,皇后生父张峦去世。他的一个儿子张鹤龄继承担任“寿宁伯”,另一个儿子张延龄为建昌伯。也许是怜他们幼年丧父,也许是因为皇后对张家素来包庇,朱祐樘对这两个小舅子,也是格外厚待。

据说刘吉被迫致仕,便是因为不同意皇上给张延龄升爵位。这话知情人虽知道是个托辞,却无疑给皇后这胞弟长足了面子。

是以张延龄能在后宫中来去自如,没有人觉得有甚不对。

只见皇后听了他的悄悄话后,拔腿往偏殿走去。片刻后,郁郁而归,脸上怒意犹胜。

在众人尚未来得及关心之时,朱祐樘已经翩然而至。

皇后只好憋着心思,先看太子行抓周之礼。

小小的太子此刻在朱祐樘的怀中,一双小手扑腾着,其中的一只抓着朱祐樘的手,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蓦地一把抓着他的手就往嘴里送,一面还糯糯地叫道:“皇、皇……”

“他这是要叫父皇呢……”

有聪明的夫人忙为朱祐樘与太子升华着父子情谊,皇后却心不在焉,只顾自己站在一边,看朱祐樘将太子安放于殿中事先备好的一张大毯上,看宫娥们将一件件木制或银制的小物件置于太子眼前不远处,再看太子咿咿呀呀地飞快向放在地毯边上的一样东西爬去,任两旁有再多的好东西,他硬是瞄都不多瞄一眼……

是剑……

太子伸出两只小手紧紧捧着一柄特制小剑,甚至还微微地半蹲着站起来,兴奋地举起宝剑,仿佛想挥舞一般,可是终究没舞起来,反而因为失去平衡一屁股重坐回地上,惹得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没待几位好事夫人再次开口,皇后一个箭步,绷着脸掰开太子双手取出小剑,语态严厉道:“再选。”

第六十四章:彼此彼此第二一七章:谁是叛徒?第一三九章 来者何人第一六一章 唯有杜康第二六零章:急索登床第一二八章:近在咫尺第一九五章:往事莫提第二一九章:终须一别第一九三章:大事不妙第三二三章 物是人非第三一一章 八方来援第二一二章:设法自救第一五五章 莹中犯狠第二七一章:押解回京第三二九章 马骢失踪第七十二章:皇后病了第一四二章 何处为家第二一五章:大赦天下第一七三章 对你不起第四十三章:勾引皇上第二八七章:西内风起第三十八章:何处为家第二一三章:同归故里第三十八章:何处为家第三零六章:天灾人祸第九十六章:歪脖子树第六十九章:马骢遭难第六十三章:润物无声第一六四章 旧情已逝第二六四章:世子落马第二一四章:又见林志第四十七章:逢凶化吉第七十八章:换朕争取第三四八章 太难控制第三十三章:如玉公子第八十章:君臣身份第三四八章 太难控制第二零二章:老妻少夫第一六二章 设法回旋第四十九章:划清界限第九十六章:歪脖子树第四十六章:把酒践行第一二三章:暂别墨恩第二百章:使臣身份第五十一章:琴棋书画第九章:仇人见面番外三:兴王第一零六章:赐婚马骢第二七零章:负心负疚第一二二章:熟悉场景第三三三章 唇亡齿寒第九十九章:郭家幼女第一五九章 太子厚照第九十二章:中宫喜事第十章:朝臣质疑第一二四章:牟斌婚宴第二零三章:血脉不亲第三零一章:殿试风云第一三四章:众生皆苦第三百章:心有所往第三四四章 父子团聚第六十七章:完璧之身第二七二章:心有千结第五十四章:浣衣宫人第三零四章:针锋相对第三一八章 最大帮凶第三一九章 切莫害怕第三十一章:入骨相思第三一三章 意外来客第三二四章 镇府衙门第二零五章:身处高位第一三三章:自求多福第一零五章:真假琼莲第二七零章:负心负疚第二章:状告天子第三六一章 漠中牵引第一零一章:我一直在第一一零章:莹中姐姐第三零四章:针锋相对第一七一章 太子乳母第六十一章:南郊视牲第十五章:所谓礼物第三二五章 寻找证据第五十六章:此事蹊跷第二七二章:心有千结第一八八章:鞑靼熟人〔收藏4000加更〕第七十三章:请安清宁第二六二章:世子心计第一三七章 弄璋之喜第七十章:井水河水第一零八章:参商永诀(为小k赏和氏璧的加更)第一九九章:千里之外第二七三章:有话要说第一二九章:援勤之桃第二八一章:不负初心第一章:美女刺客第九十三章:内安乐堂第三十九章:近乡情怯第二六四章:世子落马第十五章:所谓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