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进军罗马(上)

马林带偏话题的做法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国很快把注意力从教皇国和锡耶纳共和国的冲突上,转移到了“什一税”的讨论上来。

按照道理,各国教会把“什一税”收上来后,刨除本地教会的正常开支,剩余部分应当都交给教廷。但是,那也只是理论情况。就像理论上摩擦力为0,但实际上却不可能。

欺上瞒下、偷税偷税这些行为,可不是东方特有的。而且,在这个年代,因为信息落后,教廷根本无法确认各国应交“什一税”的数量。最后,教廷只能采用一个笨办法——按照田亩产出统计“什一税”。至于商业收入和矿业收入什么的,没法具体统计,而各国也心照不宣地不会把这些收益上报给教廷。饶是如此,各国田亩产出应缴纳的“什一税”,教廷也收不到多少。

因为,地方教会会虚报“什一税”的数量。明明收了10万金币的,给你报个1万,你能咋的?

若是像德意志主教国那些国家,因为主教的位置需要教廷确认,不得不多交点的。而那些主权国家,就没那么客气了。主权国家的主教,往往是各国自己提名,然后走个流程,由教廷确认下。如此一来,主权国家的主教,明显是站在各国君主那边的。然后,这些君主支持的主教上台后,也会从“什一税”中分润好处给君主。当然,这些分赃,绝不会见诸史册,而是悄悄装入君主自己的腰包,神不知鬼不觉。

一般而言,能够被举荐为一方主教的,往往都是出身贵族家庭的子弟,而且常常是大贵族家庭的非长子。

这样的主教在掌权后,往往会很注意家族利益的保护和扩大。而对于一个贵族家族而言,除了钱财之外,爵位和封地,大概就是最重要的追求了。而很多时候,爵位和封地往往比金钱都要重要。

所以,一般某个主教上任后,往往会利用贪来的“什一税”,暗中和国王进行PY交易。比如,给主教所在的贵族家族扩大封地,甚至提升爵位。包括赏赐封地和爵位给主教的没有继承权的侄子,甚至是私生子。国王拿出爵位和封地,主教拿出贪来的“什一税”,双方进行等价交易,皆大欢喜……

唯一不欢喜的,大概就是教廷了。因为,他们的利益被无视了。但是,教廷也没办法。因为,教廷无法因为钱的问题随便和一个主权国家撕破脸。只有在十字军东征的时期,各国“什一税”才会交得很齐。平常时候,给教廷打折扣是很正常的事情。按照马林上辈子读过的一篇文章,十字军东征时期,教皇给英格兰定下的“什一税”标准是每年20300英镑(1291年标准),也就是30450马克白银。法国和德国人口和耕地比英格兰更多,什一税标准自然高得多。但是,只有在十字军东征这样的大事发生时,各国才会交齐。其他时候,都会找各种借口,把原本缴纳的什一税大部分都赖掉,只给教廷交一小部分。而不发动十字军东征那样的“圣战”的话,教廷也没有理由逼迫各国教会交齐。又不打仗,要那么多钱干嘛?

平常年份,一般都是各国教会贿赂枢机团相应的负责人,力图尽可能地少交什一税份子。最后落入教廷圣库的,基本都是意思意思……

锡耶纳是个主权国家,而且是早在1167年就剥夺了主教统治权的共和国。虽然和罗马离得很近,但锡耶纳共和国是很藐视教廷的。除了对教会不感冒之外,教廷一直军事力量不行,也是锡耶纳胆敢放肆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商业立国的共和国,25万“什一税”绝对不是锡耶纳共和国的全部。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年代,大贵族一般是不交“什一税”的,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在交。而且,“什一税”的征收标准,多半也是按照耕地面积来算的。只有那些没啥背景的手工业者,才会倒霉催地和农民一样被列入“什一税”的征收范畴。

当然,这和教廷没啥关系。就算锡耶纳共和国每年的“什一税”有25万金币,但锡耶纳共和国每年也就交给教廷几千金币意思一下。要是遇到不好的年景,干脆不交。

坦白地说,锡耶纳就紧挨着罗马,做法又如此嚣张,是非常打教廷的脸的。历代教皇对锡耶纳这个眼前不听话的邦国都很不爽,可教皇国军事从来都不强,而锡耶纳地形又很险峻,难以进攻。因此,历代教皇都是忍了。只有尤利乌斯二世这个“战神教皇”,野心颇大,希望借助马林的手,拔除锡耶纳这颗教廷眼皮子底下的“眼中钉”。

……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收开始接近尾声。欧洲各地一片欢腾,不仅农夫高兴,贵族也非常高兴啊。因为,秋收的时候,是这些贵族们一年中手头最宽裕的时候。据说,中世纪早期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很穷,连国王都会在秋收结束后带着大军去各个贵族的封地,以“巡视”的名义打秋风,带着手下几百几千号人,赖在贵族领地上混吃混喝……当然,一家贵族是经不起这么蹭吃蹭喝的。所以,那时候的国王会带着军队轮流去各家贵族领地里蹭吃。一些穷一点的领主,直接就被吃垮了……

当然,那是中世纪早期的黑暗年代的事情了。现在的欧洲,已经比较发达,国王也不会去做蹭吃蹭喝的丢脸事情了。早期的领主们还会为几箱蜜蜂发动战争呢,都是穷闹的……

就在这普天同庆的丰收时节,忽然从奥地利传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决定率领大军“进军罗马”,寻求正式加冕为皇帝……

但同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率领大军进军罗马,绝对没有对教皇大人不敬的意思在内。至于原因嘛……据说是怕瑞士雇佣兵半路伏击他……

这个说辞虽然很扯淡,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毕竟,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目前正在跟瑞士抵抗军在瑞士中部地区打拉锯战呢。那些个寻求独立的瑞士雇佣兵,肯定是恨不得杀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个“暴君”的。至少,他们会很像俘虏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然后要挟哈布斯堡家族的军队撤出瑞士……而瑞士雇佣兵的战斗力又那么强悍……

因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带军队随行保护也是有道理的。唯一没道理的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竟然带了2万大军随行……

第344章 意大利战争的核心第1006章 长驱直入第1089章 语言问题和留学计划第96章 陛下,我们换个铁门吧!第1220章 面瘫脸第116章 食盐贸易大单第1746章 建议修长城第888章 新式军刀(续)第715章 安妮要当王后?第1857章 需要展示下梅毒的可怕第1587章 匈牙利形势第1525章 盖还是塞?这是个难题……第423章 五万大军!第1306章 第三军团大清洗第1760章 严重的疫情第1739章 英格兰出兵第1288章 弟弟们的安排第606章 炮铜和海军铜第1482章 马大炸逼和佩克桑炮第187章 登基大典,万人齐唱《The Mass》第1340章 错失良机第1674章 震惊的西班牙朝野第1341章 黒衫骑士发威第1177章 又要抄诗?第750章 测试枪炮第1017章 无耻的表演第1159章 马老师讲故事(续)第277章 还是要购买黑奴的第268章 教皇训令第683章 苏格兰人要趁火打劫?第1340章 错失良机第1742章 城门激战第1198章 进军台北盆地第1177章 又要抄诗?第1129章 撤回北方第1324章 借船改地渡河第1932章 廉价皮革哪里多?第567章 换个思路第1365章 不欢而散第703章 包围伦敦塔第869章 秋收和农业调整(上)第533章 奥尔登堡家族的安置办法第1730章 无畏级战舰第500章 自立的机会第1095章 兄弟第859章 平衡外交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弹第1270章 止损第1504章 少主的质问第1733章 苜蓿黑麦草混播技术第103章 收买克里米亚的想法第29章 他是一个骑士第938章 铜币和零钱第738章 上缘斜桁帆和减摇鳍(下)第578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第1972章 东番伯国开发计划第1588章 王位和爵位的诱惑第415章 紧急军情第1094章 了断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1351章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第392章 爱德华解困第1151章 体弱肾虚第1504章 少主的质问第1041章 拒绝入境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摊点第1056章 送硫酸的第905章 羽绒服和草衣(下)第996章 渔村登陆第643章 火烧敌营(下)第853章 小学生也是“高材生”第232章 卖粮(下)第1346章 疯狂的冲撞第338章 合谋第547章 格德司人实力大损第739章 居然没有舵轮?第1157章 金銮殿上,马大忽悠第1113章 曲终人散第343章 海盗计划第1216章 杀气腾腾第1370章 阵前谈判第260章 故意示弱第411章 西班牙王室丑闻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第467章 狼牙突击队第1152章 胜过金吾卫第578章 印度硝石也不多第307章 贸易扩张模式第756章 疯狂大采购(上)第920章 独头弹第1270章 止损第852章 北海国第一批初中生第1770章 南下加冕第1200章 不差钱第1945章 圣多明各攻防战第1738章 鲁宾逊之死第476章 影帝和利益划分(下)第1462章 吞并爱尔兰?第1715章 优惠酬宾和限购第362章 搅动西班牙风云第1964章 独家代理销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