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笔录

医院里的病号,赶在年前能走得都走了,剩下了极少数病号和几个值班医护人员。

伙房里也放了假,连一口热水都没有,更没有吃饭的地方,医院附近也都关门回家过年去了。

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什么东西都买不到。

朱友康每天要从家里带上开水和饭菜。

因为放假,暖气烧的也不好,病号常常会冻感冒。

医生曾经说了,肾病是不能感冒的,一旦感冒,最容易犯病。

所以,朱友康心里非常紧张,只怕冻坏了美珠,把家里能带的被褥都带了过来,铺在床上,搭在美珠身上。

过了初五,医院里病号开始增加,医护人员也多起来。

朱友康刚从家里提着饭回来,在外科楼道里遇上了海云。

当时海云精神恍惚从放射科出来,手里提着片子准备上楼。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海云的父亲何树坤因摔伤也是年前住进医院的。

只是他经常来去匆匆,从来顾不上注意这些。

海云也常常在医院里伺候父亲。

海云介绍说,她的父亲是年前在扁鹊庙施工过程中,因为勘察庙顶结构时,不慎从上面失足坠落下来的,已检查才知道摔成了重伤。

她的父亲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她说,母亲上愁的整个晚上不能睡觉,一夜之间有了白发,弟弟海涛也请假回来专门伺候。

友康问起海云的个人问题,海云无奈地说,那还能怎样,现在父亲摔成了这样,认命呗。

她说,自从父亲住院以来,张峰也三天两头往这里跑,大包小包的,忙前忙后的,她娘巩丽君为此非常感动,经常在她面前表扬他。

朱友康没有太多的功夫和海云说话,当海云问起他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他也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美珠的情况,就匆匆地回到了病房。

在医生护士们精心治疗呵护下,美珠于正月十七从医院回到了家里。

父亲书堂让弟弟友健捎话说,美珠的母亲也不容易,照顾了这么久了,美珠出院了,就该回家里让家里人照顾了。

友康知道,拖家带口的,回一趟家谈何容易,这次回家绝对不能让美珠做骡子车了。

这大冬天的用家里的骡子车显然怕美珠在车上受罪,就想着到哪里去找一辆车送回家。

他在大脑里转了一大圈,也没有太合适的人员。最后,他准备试探着去找一下刘新亮。

但是,他借了刘新亮300块钱还没有还上,又觉得不妥。

其它办法想尽了,还是无奈。

后来,他就找到三哥,从三哥那里借来300块钱,来到刘新亮这里。

他来找刘新亮还有一个事,这个事搁在心里已经半年之久了。为此,他喝酒醉过好几次,只是苦于没有想好怎么办,才一直没有行动。

于是他就借着这次给刘新亮还钱用车的机会,顺便搞一个清楚明白。

他骑着自行车很快找到了刘新亮,这次真巧,他就在自己办公室办公。

“哈哈,老同学又开始忙起来了。”朱友康一进刘新亮办公室,就跟老同学打了一个招呼。

“是啊,你还记得吗?上次你来找我的时候,你们村那个叫什么什么,韩小夏的,你们村已经有四五个人举报他们夫妇夜间偷盗庄稼,这次准备把他关起来了。”

刘新亮不说他倒是给忘了,这么一说,他立刻想起来,上一次他来找刘新亮借钱的时候,看到韩小夏在刘新亮办公室里。

原来刘新亮是为了搞清楚证据,做好笔录。

“这家伙够够害人的。”朱友康接着说:“你知道吗,他还偷了我家里的一亩地棉花呢。可惜,他们夫妇运气太差,被我父亲逮了一个正着!”

“哎,是吗?你父亲叫什么?让我仔细查一查,看他交代了没有。”刘新亮问道。

朱友康给刘新亮报了父亲的姓名,刘新亮翻看了一阵子笔录,说:“哈哈,这不,你看看,你看看,韩小夏这家伙都交代了。”

朱友康一看到笔录就想起来自己的事。犹豫了一下,想着还是给老同学说出来好,让老同学也帮着查一查周记者当年的笔录。

于是,他转了话题,先把借刘新亮的300块钱还给刘新亮,接着把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刘新亮。

刘新亮拍着胸脯,打着包票说一定办好。

朱友康看刘新亮这么认真,也就放下心来,只等最后的结果。刘新亮的查阅,要比自己瞎蒙瞎想更能证明问题的真实情况。

朱友康看到其它问题都办好了,接着就向刘新亮提出了借用车辆的问题。

“没问题,这两天就准备去你们村抓韩小夏夫妇去。到时候顺便把你们一家人送回家得了。”刘新亮觉得自己给给老同学办点事,很高兴。

朱友康心里想,还是公安局好,还是行政上好,自己何时才能够跳出来呀?那个死板的张局长把我耽误的不轻;这个该死的万局长,都过了年了,连一丁点信息都没有,真可恶!

刘新亮没有告诉他去南丘村的具体时间,他只是说最近两天,朱友康又不好跟人家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他只好在临走的时候,告诉了他的住址。

并告诉他,你什么时候出发,就去这个地址找他。

朱友康非快递跑到了家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美珠。心里想,美珠肯定很高子。

当他面对美珠说完之后,美珠并没有想他想象的那样表现出多么兴奋,反过来倒是看着她有些担心。

朱友康心里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对于美珠来说心里最清楚。

因为,他在家怀孕反应和坐月子居住的时候,她已经领教了婆婆的冷酷。

但是,她也心疼她的老娘,是老娘一直以来没明没夜地伺候她怀孕,伺候她生孩子,伺候她的孩子。

是她娘经常在她有病的时候,生孩子的时候,又是炖鸡汤,又是熬米粥,一趟一趟不厌其烦地往医院里泡,步行去找医生来家里给她看病、吃药、扎针、输液。

是她母亲为孩子缝补衣服鞋帽,洗刷尿布,拆洗被褥。

她也该让母亲歇息歇息了。

至于自己吃点苦头算不了什么,因为自己毕竟还年轻。

朱友康因为美珠住院治病,给学校请了几天假,正好在家里一边伺候着美珠,一边等着刘新亮的到来。

一是送他们回到南丘村老家,二是静候刘新亮查阅周记者的消息。

刘新亮说话非常算数,做事雷厉风行。

第二天上午大约十点钟的时候,他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朱友康的家。

朱友康夫妇表示了感谢,他和岳母一起把拾掇好的东西,一趟一趟地放到车上。

美珠抱着孩子上了车,岳母一直看着车开走了好远才离去。

第二百九十七章 阔斧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家第八十五章 破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壮举”第二百五十八章 倪端第三百二十七章 星火第三百八十九章 推介第四十一章 惊喜第五十三章 打饭第三百二十六章 计谋第一百三十二章 奔波第三百五十七章 锦囊第二百一十九章 巧合第四百章 绝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头第三百九十四章 心病第三百六十四章 低潮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来第三百八十九章 推介第二百五十七章 雨婚第二百九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约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约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庆功第二百八十四章 累赘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错乱第八十六章 抢修第七十七章 失火第三百九十章 歪经第七十章 张峰第二百五十二章 困境第三百四十七章 交接第八十六章 抢修第三百七十三章 追踪第四百零五章 俱进第三百九十四章 心病第二百零七章 退亲第一百二十章 破石第二百三十一章 发怵第一百九十五章 电影第三百八十九章 推介第一百零九章 抓获第一百五十三章 开局第二十二章 砸脚第一百二十七章 美珠第二百三十九章 探监第四十四章 奇葩愿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亲第二百三十七章 过筛第三百八十六章 加霜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哭第四十九章 抉择背后第一百五十三章 开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过筛第三十七章 书为媒第二百零七章 退亲第三百七十章 过度第二百二十七章 悟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较劲第二百八十章 策力第三百八十一章 拥挤第一百九十一章 解谜第三百八十八章 康谷第二百九十七章 阔斧第三百五十八章 玉梅第三十七章 书为媒第二百三十五章 “壮举”第二百二十三章 平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悼念第三百章 温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连劫第二百九十七章 阔斧第二十一章 占便宜第三百九十五章 扩张第五章 夹心糖火烧第二百七十一章 菜根第十二章 半夜惊魂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计第三百四十九章 要素第一百五十一章 歪想第一百一十五章 勘察第九十一章 续缘第三百五十五章 内奸第四百零二章 纸条第三百八十七章 悼念第八十七章 答谢第二百二十二章 断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抡锤第四十四章 奇葩愿望第三百八十四章 塌方第一百七十九章 转晴第三百零六章 迷踪第二百八十四章 累赘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势第二百六十七章 享成第三百一十七章 提拔第三百一十五章 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