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最后的余晖归义军!

第317章 最后的余晖·归义军!

天幕上。

莫高窟。

巨大而华丽的洞窟中,墙面上画着团花与千佛。

高大的拱券下,左右两壁设有佛坛。

上面供奉着七尊巨大的禅定佛像。

佛像下,一名老僧结跏趺坐。

……

【公元843年,唐武宗会昌三年,吐蕃赞普朗达玛(后人贬称,有极大侮辱性)支持本土宗教(后来称为苯教),采取残酷灭佛手段。】

【这激起了吐蕃佛教势力的不满,朗达玛被政敌暗杀,吐蕃陷入宗教战争。】

【张义潮知晓吐蕃内乱,立刻准备起兵。】

【当时吐蕃信佛,在全国各地设立释门都教授。】

【而在沙洲的都教授则是吴洪辩。】

【他是沙州最有声望的僧人,多年来佛海泛舟,潜心修炼,晨钟暮鼓。】

【三学并进,五乘俱晓,八藏贯通,为一代名僧。】

【在几乎全民信佛的沙州敦煌,吴洪辩是真正的一方法主。】

【张义潮想要起兵绕不开此人。】

【而张义潮之所以来找他,也是因为此人还有另一层身份。】

【他是大唐上柱国吴绪芝的后人。】

……

天幕上。

一位与老僧长相有几分相似的老将军扶刀而立。

斑驳的盔甲上满身白痕。

而最显眼的,则是在腰间悬挂的紫金鱼袋。

……

【吴绪芝在唐朝先后任唐王府司马、千夫长、建康军使并授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其长期领兵戍守西陲边土,精忠报国,战功显赫。】

【“安史之乱”,由于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奉命率大军勤王,致使河西势力空虚。】

【吐蕃趁机剑指河西,一路势如破竹。】

【吴绪芝率部殊死抵抗,终不敌蕃兵,只得随主帅退守沙洲敦煌坚守孤城二十年。】

【唐德宗贞元年间,河西、陇右尽数被吐蕃攻陷,困守沙州的唐军被迫投降。】

【吐蕃占领敦煌后,吴绪芝仍然一心向唐,无意仕宦,遂退隐敦煌乡间。】

【吴洪辩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同样心向大唐,因此在暗中积蓄着力量,依靠他管理的僧团组织,建立起了足可以撼动沙州城的力量。】

……

{这老和尚才牛逼呢,当时沙洲总人口只有十几万,僧人却有数千名。做为都教授,这些僧人和僧兵都听他的。}

{最关键的是,这和尚藏了一堆兵刃盔甲!}

……

大唐·高祖时期

从被窝里露着一只眼睛的李渊盯着天幕。

一阵沉闷的声音从其中传出。

“西北有孤忠……”

“李隆基这小子是真该死啊!”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席地而坐,看着天幕里不停出现的安史之乱唉声叹气。

“朕的错。”

“朕有罪。”

“这些忠臣良将都是在给朕收拾烂摊子……”

“唉……”

环抱膝盖,李隆基突然对自己的破坏力有了明确的实感。

一场安史之乱竟祸延了近百年……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天幕上。

张义潮借着灯火擦拭着长刀。

一遍又一遍。

刀刃映着烛火,闪过一丝赤芒。

……

【两人虽然有共同的志向,但沙洲沦落六十多年,新一代的河西百姓已经开始逐步接受了吐蕃的文化、吐蕃的习俗,对大唐已经没有当年那样的眷恋之情了。】

【他们需要等待时机。】

【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唐武宗开始了收复河湟的计划,派遣刘蒙为巡边使,在唐蕃边境训练士卒,修整军械,储备粮草钱帛,筹备收复之事。】

【同时,派人潜入吐蕃后方,向河湟地区的汉人势力寻求联系。】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十二月,尚婢婢在河西之地各地发出檄文,号召这一地区的落蕃唐人后裔揭竿而起。】

【此时河西吐蕃不再是铁板一块,外有尚婢婢与论恐热在吐蕃内战。】

【内有张议潮和兄弟们四处联络,结纳汉人与回鹘部落。】

【同时有吴洪辩统领沙州乃至整个河西的僧团,起义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待大唐天子一声令下,王师西征收复河湟,沙州等地便可以群起响应,赶走吐蕃,迎接王师的到来。】

【可是这东风一等,就等了三年。】

……

大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心中千思百转。

那是怎样的一群人?

凭着一腔热血与一股信念,不求苟安,唯念家国。

“大唐的天命还没有终结。”

……

大隋。

杨坚抱着小世民,心中坚定了信念。

这些忠臣义士以后就和你唐朝没关系了。

以后,他们都是我大隋的忠臣良将!

……

大明·永乐时期

“西北张氏历史悠久,源自汉代。”

朱棣合拢双手躺在摇椅上,幽幽道:

“五胡乱华时期为天子代守凉州,不受胡化。”

“即便前凉被符坚灭了,张氏依旧心向东晋。”

“唐末又有张议潮的归义军收复河西旧地。”

“只可惜安史之乱后,没了中原王朝的支持与影响,西北汉人作为地方上的少数人口注定被人口占多数的胡人同化。”

面带惋惜之色,朱棣感慨着世事变迁。

“归义军最终被回纥同化,被西夏融合。”

“一心归汉的祖先,无奈胡化的后人。”

“世事无常啊。”

……【沙州与大唐道路不通,只有穿越吐蕃驻守的防区绕到河套、朔方一带,才能与大唐取得联系。】

【张议潮接连派出使者,却始终石沉大海。】

【后来张议潮才知道,原本雄心勃勃计划着收复河湟的唐武宗已经驾崩了。】

【新即位的天子是武宗皇帝的叔叔光王,改元大中,今年不是会昌八年,而是大中二年。】

【而新任天子并没有收复河湟的意思,连武宗皇帝为筹备出征军资而特别设立的“备边库”都取消了,指日可待的西征成了遥遥无期。】

……

{这宣宗太拉了!你内政那些跟武宗对着干也就算了!怎么对外收复失地你也跟着对着干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NND!早就想说了!这宣宗的小太宗名号啷个传出滴?}

{司马光:嗨嗨嗨!正式在下!}

{宣总这个小太宗就是吹出来的,他的施政方针就是凡是武总搞的我通通反着来,典型为了反对而反对。}

{武宗灭佛,他重新耗费大量财富崇佛,武宗打击藩镇他重新和藩镇妥协苟且,典型的政变上台,得国不正所以对前任各种亲算,不顾国势安危。}

{他死那一年浙东起义,唐朝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唐朝实际在他手上就已经走向亡国之路了!}

{这话有点偏颇了,历史上有哪位皇帝在这种内有宦官专权,外有地方割据,边境大患地情况下做到真真正正地力挽狂澜了呢?}

{伱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不是全面反武宗,宦官集团为什么要扶持他呢,他如果不是这么做,皇帝位子坐的稳吗?}

{他已经做出了当时宦官能力大到足以立皇帝时的最佳选择了。}

{只是简单认为他在反武宗就把他想的太简单了,武宗一朝打击了宦官势力所以武宗就吃丹药死了,如果宣宗也打击你觉得他能活到中风吗?}

www▪ т tκa n▪ ¢ ○ {讲道理,他那纯粹自己作的,还有……你们跑题了吧!}

……

大唐·宣宗时期

李忱双眼微眯。

中风?

什么意思?

不管什么意思这都不是什么好意思。

是不是那帮家奴下的暗手?

爆发大规模起义?

这又是因何?

……

大宋。

赵匡胤嗤笑一声。

“唐宣宗看似是在学习唐太宗,实际上徒有其表,精髓根本就没有学到。”

“无论能力还是气度,亦或者是忍耐,没一个能够比得上唐太宗的。”

“唐太宗在用人上可以摒弃个人喜好,这点唐宣宗就远远不如。”

赵匡义看着有点化身李吹的兄长略有几分不适。

“法无偏颇,志尚勤俭。惜赏慎官,好贤纳谏。我思大中,亦汔小康啊。”

赵匡胤看了一眼他,撇了撇嘴道:

“不跟你拽文!”

“继续看天幕!”

“这张义潮我还真不了解。”

“希望后世大宋也能有这等忠臣吧。”

……

【虽然新天子对于河湟之地不在乎,但举义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张义潮望着东方下了决心。】

【既然大唐王师不出,那他们便自己干!】

……

天幕上。

画面又回到最开始的沙洲城。

绣着日月星辰的红色旗帜迎风猎猎。

时隔六十年,大唐的日月旗终于重新在河西上空飘扬。

……

【公元848年,张义潮与吴洪辩发动起义,沙洲城内的汉人纷纷响应,吐蕃守将弃城而逃,沙州就此光复。】

【为了让唐廷知晓沙州的消息,同时向唐廷争取更多的支持,一个僧俗部众组成的代表团在攻占沙州不久后成立了。】

【由吴洪辩的弟子悟真、张议潮的心腹武将高进达等人组成联合使团,前往大唐的国都长安投诚。】

【这趟从沙州到长安的旅程,一走就走了三年。】

【公元851年正月,悟真和尚终于抵达长安城。出发时他们有十队人马,抵达时只剩下了七人。】

【唐宣宗敕授悟真和尚在京城临坛大德,赐下紫色僧衣。】

【同时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镇守瓜沙二州。】

……

天幕上。

从玉门关到青海湖,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等州尽数被张议潮收入囊中。

除了凉州、渭州外。

沙州通往长安的路已经被打通。

画面一转。

麟德殿。

李忱志得意满的看着眼前跪地献图的老人,朗声道:

“宪宗常有收复河、湟的心志,只因中原用兵,结果心愿未成而崩殂。”

“如今朕完成先人的志愿,将替顺宗、宪宗二庙加谥号,以永昭丰功伟业。”

……

【公元851年十月,张义潮平定十州,彻底打通沙洲与大唐的联系。】

【其兄张议潭带队,向唐宣宗敬献了瓜、沙等十一州的图籍,并代表张议潮将河西十一州归入大唐版图。】

……

天幕上。

沙洲。

戴着黑幞头着圆领红袍的张义潮神情严肃的双膝跪地。

其身前,同身穿红色大袍的朝廷使者正在宣读诏书。

而无数的百姓僧侣,也同样跟张义潮在毬场跪听天使宣读诏令。

“……于沙州置归义军。”

“命沙洲防御使张议潮检校吏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充归义节度。”

“并沙、瓜、甘、肃、鄯、伊、西、河、兰、岷、廓十一州管内观察使,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许于京中置邸舍……”

诏书宣读完毕,无数人紧紧盯着那交接仪式。

天使取开套在旌节外的袋囊,寰场鸦雀无声。

当看到天使亲手将旌节交到张义潮手中后,随即欢声雷动!

百姓们疯了似的跳着蹦着、喊着叫着。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有人打着口哨、有人相拥而泣、有人合十祈祷……

……

【公元851年十一月,唐宣宗下令,将归顺的河西十一州设置一个新的节镇,取名为“归义军”。】

【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统摄十一州军政。】

【封吴洪辩为河西都僧统,摄沙州法律僧政三学教主。】

【时隔近百年,河西走廊这一战略要地再度归入大唐。】

……

归义军的史料不多,所以没把所有重点都放张义潮身上。

毕竟西北有孤忠说得也不只是张义潮一人。

还有那些想念大唐的先辈。

第3章 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扩张之战!292.第283章 无解的问题差点平定的叛乱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第612章 励精图治的小皇帝第345章 没有选择的军制改革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593章 内阁成为皇权附庸第474章 元朝最后的机会第556章 成化犁廷!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关羽之死第678章 嬴政:请问你母亲在哪里?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于周太祖第304章 朱元璋:什么?后代尽是奇葩?!107.第104章 羽,威震华夏!第614章 “夺情”“君臣”75.第73章 亮有一言,请诸位静听。152.第148章 孙恩大礼包已开启,开始准备桓202.第197章 开皇之治。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开启第64章 嬴政:去吧!你们的封国就在那里!283.晚八没更。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507章 有千古之称无千古之政第49章 陨石:我特么来辣!第375章 虽不多,但也有点功绩。第403章 靖康之耻。第337章 高平之战!中国成其为中国!第501章 立儿子还是立孙子,这是一个问题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对!第21章 刘恒的功绩第603章 刘恒:天授即民授!第56章 天幕:吓我一跳!第61章 汉章帝,就很难评!第524章 朱高炽:忽悠,接着忽悠!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尽苦楚!永堕无间!85.第83章 问:一炮害三贤,是哪三贤?75.第73章 亮有一言,请诸位静听。第626章 万历二十三蓟州兵变明天中午恢复正常更新。第546章 北京保卫战!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第427章 隆兴和议叔侄之国第628章 万历三大征定播州杨家第542章 土木堡之变!第417章 绍兴议和金军南侵148.第144章 司马家最后的荣光司马绍253.第245章 天可汗!295.第286章 朱元璋:剥皮?这咱熟啊!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黄泉第377章 熙宁变法开始第670章 为民请命李自成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锅之名202.第197章 开皇之治。第629章 摆烂的皇帝进取的胡主第606章 隆庆中兴136.第132章 五人团,一人挂机,两人逃跑。213.第207章 换做是你,你反不反?第621章 万历三大征宁夏哱拜之乱第70章 刘彻:朕想升级一下赛季版本!第448章 刘氏皇帝的嘴,骗人的鬼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与决战之前。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边境安宁,居功至伟!第309章 强硬皇帝压制宦官第374章 宋英宗濮议之争258.第250章 请陛下称呼我为太子!1.第1章 盘点历朝皇帝六维图120.第116章 从街亭之失,看北伐失败的原因第358章 宋真宗决定雄起一把!第36章 什么东西“嗖”一下过去了?!184.第180章 绝对想不到的“奖励”196.第191章 意气风发时,壮志难酬日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间炼狱301.第292章 踌躇满志的唐德宗249.第242章 以民为本。第467章 朱元璋的过去朱重八的童年第529章 永乐大帝朱棣!第653章 崇祯:魏忠贤,一定是要死的。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现在最恨的是朱棣!第36章 什么东西“嗖”一下过去了?!第60章 十三将士归玉门!第353章 岐沟之蹶,终宋不振。第346章 雪夜访赵普,赵普亦未寝第334章 后周太祖郭威第373章 宋仁宗功绩第608章 兵不血刃就得边境安宁,居功至伟!第三十二章:刘彻的功绩不止打匈奴225.第219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325章 招安与冲天大将军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93章 仔细一看这是昏君集合体啊!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148.第144章 司马家最后的荣光司马绍131.第127章 孙权: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38章 后世影响朱祁镇他爹!第620章 万历:事事由朕独断!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绩(上)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么宋!第617章 天下岂有三十年不能亲政的天子!第550章 人间一日地狱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