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刘彻的功绩不止打匈奴

第三十二章:刘彻的功绩不止打匈奴

『这章免费补偿。』

{所以说,这人啊真是复杂的厉害啊!}

{刘彻就是过得太顺了,但不可否认在当皇帝这方面上他真是一个天才!这要是小时候在民间再长大一波,对外对内两手抓,那他真的就在历史评价上彻底起飞了!}

{这里历史的,真有趣,开疆扩土过头了就成了穷兵黩武,武帝确实解决了匈奴这个大患,但是穷竭万民之后又有了新的大患。}

……

大秦,

一身玄袍的嬴政看着天幕上的刘彻与刘据,神色一阵恍惚。

竟能如此相像?

……

大汉·临华殿

坐在上首歪歪扭扭斜靠着软榻的刘邦现在笑不出来了。

这曾孙子怎么越看越像秦始皇呢?

刘邦在心中暗自盘算着。

都是开疆拓土,都是巡游郡县,都是大兴土木,都是不喜欢自己长子……

想到这里,不由自主瞄了刘盈一眼。

乃公可不是啊,乃公那是为了对付吕氏!

咳,两人也都是大搞牵连。

摸了摸下巴,看着端端正正坐在下首的萧何。

刘邦问道:

“丞相,你说大汉会不会亡在刘彻这小子手上?或者他儿子手上?就像秦二世一般。”

话音刚落,殿内的众臣全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看向坐在首端的萧何。

吕雉与刘盈也探究的看向这位丞相。

萧何捋着胡须,思考着。

虽然面上不动生色,但心里已经是骂开锅了。

‘我又不是张子房!你总问我这些干什么…’

‘运筹帷幄你问姓张的去啊!’

思索片刻,萧何看向刘邦拱手道:

“陛下,臣不敢断定,姑且妄言之。”

“秦,二世而亡。其中赵高能欺上瞒下也是其因之一。”

“就如天幕所言,外朝势大便可蒙蔽上听。”

“秦末叛乱四起而胡亥却以为天下太平,其中除了秦二世昏庸无道外,也有赵高的手笔。”

看着刘邦若有所思的听着,萧何继续说道:

“但武帝时期不同,看天幕所讲,中朝制约外朝,与外朝是对立的。因为他们的官职权力是依附于武帝与皇室。”

“陛下,张子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朝之人会为了邀宠而肆意妄为,但也会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而对外朝严加看管。”

“如此一来,就算是有兵变起义,武帝也会立刻得知,而基于武帝一朝的军事,也不会起太大的风浪。”

刘邦听完萧何所说,点点头。

简单来讲,刘彻这孙子的一手分化拉拢确实是妙不可言,将本来铁板一块的外朝硬生生的分成两块。

两个团体因为利益和自保,从而彼此制约又彼此合作。

中朝无法蒙蔽皇帝,因为外朝会同样进言。

外朝无法蒙蔽皇帝,因为中朝在虎视眈眈。

但是…

“萧何,如此一来中朝的权力岂不是会越来越大?结果依然是要架空皇帝的!”

刘邦现在倒是不担心武帝时期大汉会不会灭亡了。

乃公担心也没求用!

但推算一阵后,刘邦对这个制度的后续来了兴趣,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结果他也有了答案,现在就是像萧何求证。

“若想制约势大的中朝,就须用……皇……臣驽钝,想不出结果。望陛下责罚。”

萧何正欲脱口而出,但脑海中一道思绪瞬间闪过!刹那间冷汗打透后背!

直接将话从嘴边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伏地请罪道。

“哈哈哈哈!你这老货,咱们就是讨论一下!没结果就没结果,乃公还得给他们这些孙子把路铺平,饭喂嘴里吗?快起来吧。”

刘邦坐直身子,看着萧何笑骂道,脸上俱是一片豪爽的神色。

刘邦身边的吕雉看着两人,总感觉哪里不对劲,隐隐约约有一点东西在脑海里浮现,但又不透彻。

但思索中的吕雉没看到刘邦爽朗微笑中,眼睛里透出的冷漠。

从萧何的语气和表现中,他确定了自己的答案。

能制约势大的中朝只有统合起来的外朝,但外朝的权力都被中朝拿走了,怎么统合起来对抗?

这就是刘彻那小子设置大司马的原因!

大司马执掌兵权统领九卿!

只要大司马这个职位上是皇帝最亲近且又无法威胁皇位的人,那中朝势力再大也无可奈何。

而对于皇帝来说,最亲近又无法威胁皇位的人是谁呢?

外戚!

而吕氏的势力已经够大了!能让陈平与周勃拥有拥立之势,诸吕之乱绝对不是天幕里那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而已!

也是因为想到了这个结果,萧何才连忙俯首请罪。

此时大殿内鸦雀无声。

刘邦的心里现在很怪异。

就是因为参考了前车之鉴,他才会无事生非的给萧何笼络一个罪名,一个是制约相权,一个是敲打吕氏。

而萧何也明白他是什么用意,顺势自污其名。

如此才打压了一部分的相权。

而天幕上的恒儿,启儿都是这个目的,一边制约相权,一边控制外戚。

但只有彻儿解决了丞相势大这个自古以来的问题,还将外戚从丞相这种大权在握的位置上拉了下来。

刘邦很高兴。

但经过刚才的推算后。

他赫然发现,外戚这个势力一直没有消失!甚至可能会越发势大!

他的心里才生出一股难以言说的触动。

为了削弱外戚和相权,出现了中朝和大司马,而为了抑制以后会势大的中朝又不得不用外戚?!

不削相权要用外戚,削了相权还要用外戚!?

那这相权不是白削了?!

突然间,刘邦似乎明白了一件事。

皇权和臣权可能要纠缠很久很久了。

……

【可能赚钱是人爆发的动力?汉武帝刘彻直接就干出了好几个延续至今的制度!】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刘彻下令将盐和铁收归官营,天下私自铸造铁器及卖私盐的,一律处以没收其生产工具、并且罚金以及砍掉左边脚趾的惩罚,就此开创出了延续至今的盐铁专营制度。】

【这个制度对于朝堂来讲是非常好的,因为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直接与间接打压了豪强借此牟利。】

【所以后世历朝历代都用这个制度。】

……

{汉武帝在位时定下的好多政策都延续了好久,有的甚至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比如独尊儒术,以及一直沿用至唐朝的五铢钱。有一直延续至今,比如盐,还是16年才废除的。}

{从汉到隋,各种五铢铸七百年生命力顽强}

{汉武帝对于华夏的政治制度塑造有重大的作用!}

……

大秦·章台宫

殿内的竹简堆积如山,

嬴政在批复完最后一卷竹简后,靠在身后庞大的“书山”上,

抬头看着天幕上的文字,一脸的怪异。

五铢钱寡人不知道。

但盐铁专营是你小子发明的吗?

寡人可是读过书的!

那不是齐桓公的时候由管仲建立的管山海政策吗?

而且不说春秋齐桓公的时候,

寡人的大秦也一直是这个政策啊?

从商君开始就明确规定了盐、铁、酒等数十种的物资,只能在官府的控制下进行买卖。

……寡人的大秦在汉朝皇帝手里复活了?

……

大汉·昭帝时期

“诸位可看到了?后世历代皆是如此!尔等还有什么好说的?”

盐铁会议上,桑弘羊指着天幕上的画面言辞正色。

而对面的一众贤良文学则是你瞅瞅我我看看你。

本来他们想取消盐铁专营的论点就是“与民争利”以春秋时期的故事来大肆举例。

但天幕上的一句“历代延续”直接将这个说法打破!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政策的的确确是对朝堂和国家有用!

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利益,贤良文学的众人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历代皆是如此就对吗!先王三代…” “那过去皆是如此就对吗?”

没等贤良文学中的一人说完,桑弘羊就直接打断他的话。

而这人也面红耳赤的退回原位。

而贤良文学里的另一人也站了出来。

“御史大夫,不提与民争利与否。”

“盐官制做的粗盐百姓难以下咽这是与不是?”

“铁官制作的农具低劣,供应也不及时,这又是与不是?”

“不仅如此,制作出的东西同时还不准百姓挑选、甚至官员逼迫强买强卖!这又是不是事实!”

面对对面的质问,桑弘羊一时哑口无言。

……

【除了盐铁官营以外,还有“均输法”。】

【汉朝初期,各地方的官员们除了要纳税以外还要上供一定数量的货物,但上供什么东西,上供多少都是由朝廷说的算的。】

【这就导致有些东西在那个地方是没有的,但朝廷已经冲你要了,说没有?没有用!】

【那就只能地方自己想办法。而地方的办法就是去有这种东西的地方去买。】

【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地方只能是花高价去买,然后在花高价把货物紧急送到长安。】

【如此一来,在货物上面花的钱早就已经远远超出了货物本身的价值!】

【这导致地方官府发愁、地方百姓受苦,只有囤积货物的商人大发利市。】

【而面对这一局面,想钱想的睡不觉的汉武帝,再次推出一个延续千年的制度!】

【公元前115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大农丞桑弘羊开始实行“均输法”。】

【均输法,就是朝堂将指定的贡品数量与多少按市价折算出来,然后让地方按照这个折算出的价值上供同等价值的当地货物。】

【然后朝堂将各地方上供的货物统一调度处理,哪个地方缺少哪种货物,就让均输官把这个货物卖到那个地方去,朝堂就此从中赚取差价。】

【本来由商人来担任的中间商角色,就由国家来担任。】

【如此一来,地方政府和百姓们不用在担上多余的开支,不需要再花冤枉钱去购买没有且用不上的货物,而朝廷也借助商品的流通在不同的地区赚取大量利润。】

……

大汉·文帝时期

靠在软榻上的刘恒在听到这个法令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不容易啊,看了半天终于看到一个能用的!

盐铁专营不做考虑,只有样品多样,百姓才能有选择,并且买到质量好且便宜的东西。

而盐铁专营,刘恒知道这些东西一旦被垄断。

那百姓绝对落不到好。

关于人性刘恒了解的很透彻!

倒是这个均输法!

对于地方上供这个事情,刘恒有时也很头疼。

有时地方上供上来的东西不是快腐烂,就是要长毛。

平白浪费钱财还没法说!

这个均输法倒是不错,不过…

刘恒思索片刻。

这个法令很看官员的德行啊,

如果是个奸诈小人,很容易在过程中中饱私囊。

例如向朝堂虚报货物的价格,从而压价。

在去地方提高价格收货,除了交给朝堂的货物后,自己还白得一份。

而朝堂再次售卖货物时,均输官还可以去别的地方再加价售卖。

刘恒思考着,还是需要一个体系来监察均输官这个体系。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也在考虑跟他爹同样的想法,

并且还在考虑要不要盐铁专营!

至于这算不算薅儿子羊毛……

皇帝的事情怎么能叫薅羊毛呢!

况且这个均输法确实不错!

只要在让人看管一下就行了!

……

【武帝时期,一百二十文是一算,一千文是一缗。】

【而算缗就是向商人收税,商人的货物价值两缗就收一算。税率相当于百分之六,对于那个时期的商人来说,不算苛捐重税。】

【并且,因为商人的货物众多难以算清,朝堂允许他们自己上报货物价值。】

【不得不说,汉武帝这个法令算是很可以了。】

【但商人们一看能自己上报货物,那肯定是虚报啊,所以这货物越报越少。】

【但汉武帝也不是傻子,他的脾气也绝不允许有人这么愚弄他,哪怕是一个群体阶层也不行。】

【于是公元前114年,告缗令出现了!】

【这个法令鼓励百姓举报隐瞒财产的富人,被告者属实则财产全数充公,而告发者可以得到被告者一半的财产奖励。】

……

大明·嘉靖年间

正在努力开朝会的朱厚熜看着天幕上的文字若有所思。

这些东西好像在哪听到过?

怎么这么熟悉呢?

嗯……

朱厚熜闭上眼睛思考着,

突然!

一张满是诚恳的老人面孔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陛下,这是老臣进的《进任民考疏》’

‘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丁粮总于一府,各府丁粮总于一布政司……”

“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

‘是为条编法。’

朱厚熜缓缓睁开眼睛,他想起来了。

是了,那是嘉靖九年的事了。

是桂萼进的上疏。

但是被眼前这帮大臣以“与民争利”“有违祖制”的说法给挡住了。

然后…第二年桂萼就去世了。

条编法…不错。

但让谁推动呢?

朱厚熜思考半天,突然想到一人!

一人他讨厌又欣赏的人。

一个不会半途而废的人。

……

【或许是天生站在高处的人生来就看不到脚下的人,所以好大喜功是他们的特色。】

【虽然刘彻建立了不少有利于国的制度,但是。】

【建庞大的建章宫、修无用的儒家明堂、两次封禅泰山、花费钱财求仙问道,再加上用兵数十年,战时的费用加上战后的赏赐,持续十多年的水利大工程。】

【哪怕是文景两朝所剩下的积累加上各种赚取财富的制度,这一切的财富也都被消耗一空。】

【加上穷兵黩武,官府虚报,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的海内虚耗,大汉的子民活不下去了。】

【而活不下去的子民们,自会寻找其他出路。所以…】

【起义爆发了。】

这章免费,四千六百字。

是对上一章错发的补偿,辜负了自动订阅和信任我的朋友真是十分抱歉。

对于昨天的马虎行为我做了深刻的反省!

我要坚决杜绝这种不靠谱的行为!

本来我是想拉个群,做一个统一的道歉。

但是吧……我怕这群建起来会有人催更。

为了杜绝催更行为,我就不建群了。

看看今天能不能再更一章,要是22:30还没更出来,那就是没更出来。

(本章完)

第448章 刘氏皇帝的嘴,骗人的鬼207.第202章 杨广不是傻子第588章 大明唯一争得最终解释权的皇帝第369章 庆历增币!第482章 鄱阳之战晋位吴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91.第282章 不太一样的香积寺之战151.第147章 刘裕登场!第573章 买定离手!第683章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第635章 论,聪明人的破坏性有多大第617章 天下岂有三十年不能亲政的天子!第16章 宋徽宗:你什么档次,跟我乘一样的龙281.第273章 安史之乱盛唐倾颓第360章 赵匡义:我大宋才是正统!114.第110章 魂断白帝城第37章 故剑情深,老刘家唯一的情种。76.第74章 十三岁,发起党锢。154.第150章 刘裕:单手指天!却月阵!开!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晒一晒,拾掇拾掇!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汉昭烈帝的功绩第672章 传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41章 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班师回朝第459章 康熙:倭子国,畏威而不怀德第365章 萧太后结束第446章 不该被忘记的英雄。第394章 朱棣:永乐?!第325章 招安与冲天大将军第398章 宋徽宗反复横跳,金太宗得时出兵!202.第197章 开皇之治。272.第264章 武周结束第554章 奠基近现代的繁荣第521章 当藩王能打就行了,当皇帝可第319章 唐宣宗功绩247.第240章 贞观之路。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464章 堪称东方版“希特”292.第283章 无解的问题差点平定的叛乱第397章 联金灭辽磨刀霍霍向猪羊第664章 孙承宗满门忠烈!但没有谥号第358章 宋真宗决定雄起一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绩第304章 朱元璋:什么?后代尽是奇葩?!第642章 两党相争传首九边第375章 虽不多,但也有点功绩。第34章 刘弗陵:朕只是年纪小,不是傻子!(第473章 焦胸藏饼马皇后为人刚毅吕太后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356章 幸运继位宋真宗第641章 广宁之战付之一炬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于周世宗第507章 有千古之称无千古之政109.卡文了,等零点更新吧。221.第215章 平阳昭公主第449章 似忠似奸贾似道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第524章 朱高炽:忽悠,接着忽悠!第408章 东京留守中流砥柱宗泽!238.第232章 洺水之战(下)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21章 当藩王能打就行了,当皇帝可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还想惜命,美得你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变307.第298章 藩镇俯首元和中兴!第353章 岐沟之蹶,终宋不振。121.第117章 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第472章 刘邦与朱元璋的区别第663章 暂累吾民戊寅之变85.第83章 问:一炮害三贤,是哪三贤?第542章 土木堡之变!265.第257章 泰山封禅日月当空138.第134章 三家归晋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养之。170.第166章 开启通往隋唐的路第62章 勒石燕然与聪慧的刘肇第666章 尚方“克主”宝剑第376章 宋神宗:我为青山!你为松柏!78.第76章 天幕的惩罚与袁神启动!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万打北平,优势在我!第490章 从屠龙变为恶龙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张居正第445章 岳飞:陛下我赵昚:准了!第327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647章 李善长:看我神之一手!大献祭术!第471章 给老朱打个预防针第478章 二十九岁吴国公三十二岁大丞相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猪”第347章 大业进行时182.第178章 早死评价一定高的齐文宣帝高洋第616章 万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时第357章 开始一直挨打的宋朝。第353章 岐沟之蹶,终宋不振。229.第223章 差点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09章 天幕大异象!紫气三千里!99.第97章 刘备借荆州,打一成语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间炼狱第501章 立儿子还是立孙子,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