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拢县和约

当然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西夏一直和吐蕃交恶,比如没有派遣专人游说辽国等,客观还有这两年自然灾害严重,国力削弱等等。事情就是这样,成了就是胜点多,输了就是败点多。挨打可以变成忍辱。所以主要就是成或败!

不管怎么说,而今是以失败者坐到这个位置上来。李乾顺打量了欧阳好久叹一声道:“没想欧大人是如此年轻。而今就有如此出息,假以时日,恐怕无我等生存之地。”

“多谢陛下夸奖,其实在下就是钱多了点。对打仗真的一点都不懂。”欧阳客气道:“倒是陛下贤名在下略有耳闻,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

“如果不是兴修水利,重农废牧,恐怕也到不了今天这个下场。”李乾顺明白,自己大错误就是在牧向农转变之时,仍旧采用了游牧民族一直使用的全民皆兵战法。士兵过于依赖朝廷的补给。

欧阳道:“人都是向好的看,从原来居住帐篷到现在居住房屋,以前只吃肉,现在有青菜有粮食有商品。难道为了一直打胜仗,就坚持游牧?再者说如果没有转变,冷锻甲,西夏剑从何而来?鞋下似乎过于自责。”

“有句汉话说三十东河东,三十年河西。唐时,我党项和吐谷浑联合抵抗吐蕃被灭,而后依附中原强盛,对吐蕃穷追猛打,‘口米—口米’对中原也吞土夺城。

没想又反过来,吐蕃和中原反对我党项侵蚀而来。”三十多岁的李乾顺说起话来如同五十岁一般,振作下精神道:“欧大人恐怕已知道我党项人如今的艰难处境,朕也不瞒你,而今西夏说是内忧外患一点都不为过。”

“确实知道。”欧阳问道:“陛下考虑的怎么样了?”

“朕的意思是让出灵、永乐于宋军。而宋朝立刻撤回兴庆府、天惶县的宋军,并且交纳一千石粮草。”

欧阳又拿出一张地图:“陛下,在下的意思是,从灵州到瓜州,这一线在下都想要。”

李乾顺阴着脸道:“欧大人这是趁火打劫。”

“其实在下感觉还是陛下合算。”欧阳摊开地图道:“先西夏就不再和吐蕃接壤,等于陛下少了一个敌人。其次,这一带是要弄工业区,就相当把西夏边疆带动繁荣起来。再者,宋朝可以打通丝绸之路,必然不会再对西夏用兵。”

凉州控制半个河西走廊,是养马之地。而瓜、沙州又是农业大州,这两块肉乃是李乾顺的心头肉。李乾顺有点愤怒道:“欧大人会不会觉着自己胃口太大了些?”

“陛下,请恕在下直言。目前形式,这些地方我大宋也可自取。在下不忍看生灵涂炭而已。再者就算宋军不取,西面吐蕃虎视眈眈,东北面辽国重兵加境。即使宋军原地不动,这些地方也不会再是西夏的。”欧阳道:“拿别人的东西来卖,一向是我们商人暴利之所在。陛下看,一旦有军粮补充,又去了兴庆、天惶后忧。陛下可以轻松将辽入侵之军驱逐出境。而吐蕃占据的宣化府,在下可保证其不再出兵骚扰。”

“……”,李乾顺不说话。

欧阳想想后道:“陛下,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这几年来大宋废花石纲、重养民生,重用年轻有将领。火器替代刀剑成为主武器。陛下要知道,本次出军仅有秦凤路一路,而且支援此路后勤不过二十个州而已,即使在下的陛下打败了这批,只要朝廷愿意,立刻能派出另外一批。五千万的人口,年入税利三万万贯。如果是我,我定然学大理。不仅每年可以从宋那钱贴补,而且不用养兵,对宋贸易又能占很大便宜。而宋也从未有吞并大理的念头。一直是兄弟之邦。所以陛下不用担心宋强盛后会吞并西夏。”

欧阳这话就是比喻,如大理,宋朝哪一代使用的都是笼络政策。意思也很明白,只要你们不打我们的主意,我们也不会打你们的主意。

李乾顺道:“按欧大人身份,似乎说不了那么远。”

“回陛下,在下现在是钦差,就是代表宋皇帝和陛下说话。你看我身边带的文吏,乃是宋之史官,他会将在下一言一语完整记录下来。我这人不怕事,陛下真要愿意,我可以拼了荣华富贵和陛下签下三十年不侵犯条约。每年赐西夏物品一样不短。三十年内即使你不留任何兵丁在边疆,宋也绝不入侵。”

李乾顺闭上眼睛思考良久后问:“河西走廊如何说?”

“五百里为界,将河西走廊一划为二。”

“其他皆可,但沙州不可。此地未和吐蕃交界,离宋军甚远,又无辽患。”

欧阳摇头“沙州虽不和吐蕃交界,但和回鹘接壤。在下先前已经说了,重要是宋要打通西域商路。而且陛下看,上半年西夏已经没有收成,沙州不过是鸡肋,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个俗话说,抱着金被渴死。舍不得眼前的利益,必然是损失大的利益。还请陛下三思。”

李乾顺道:“如果是这等条件,我亦有条件。第一,四次年内送粮草为八千石,第一次三天之内不少于一千石。第二,年赐钱增加到三十万。第三,大米年赐两千石。第四,开放火器交易。第五,让出宋永兴军路黄河西北面的两县土地并入西夏之夏州,以让西夏有险可防。第六,交回所有被俘的质军。第七,定河西走廊交界处为商业交易区,和两国互往的唯一通道。第八,不再视西夏为臣,‘口米—口米’而是兄弟之邦,只能下国书。”

“陛下,第一条有点难,据在下所知,这西夏还有些余粮,足够几日开销。只要大军撤到横山,粮草自然随后送到。第三条年两千石……两千石就是三十万斤,恐怕有些难度,还有第四条恐怕不成,这个要我朝皇上同意。第五条恐怕也不成,谈判谈到丢土回去肯定是死罪。第六条,大部分质军他们不愿意回去。至于其余事项我皆可应之。”

“朕说了八条,你否了五条。”李乾顺皮笑肉不笑道:“而且还是主要的五条,欧大人似乎欠缺点诚意。”

“陛下明见,就因为有诚意会否决。如果没有诚意在下就全部答应下来。但是做的到的在下自然会同意,做不到的在下也不敢同意。”这个道理个体工商户盘店时候就明白,但凡有挑剔转让费高,又墨迹说装修不好,地点不好等等的一般都是有心人。而谈几句就说不错不错,这好那也好再考虑考虑,一般都是不会是买主。

李乾顺真不想谈了,但是目前时间紧迫,自己这边粮草告急,边疆告急,每拖上一天就耗费实力一天。只不过欧阳说的是有道理,但条条都是强盗条款。要东要西,好处却一点都不给。这没法谈。但又不能不谈。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谈判专家的。他不知道一开始欧阳就在误导他。

欧阳提出的理论是西夏能在本次和谈中得到什么好处,西夏不答应和谈会有哪些麻烦。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欧阳只字不提西夏人不答应这条件会给宋朝带来多少麻烦。秦凤路兵力全加一起不过十万左右。哪有那么大的能力进行四面长线作战。如瓜、沙两州距离遥远,先前刘锜去那并没有攻城,而要拿下这两城少就要三万兵马,而秦凤路的军马三万匹左右,韩世忠带去一半,步骑混合还要考虑攻城器械,还要考虑西夏人偷袭拢县,几乎不可能。

相同,凉州有五万驻军,生啃的话依靠而今兵力根本拿不下来。灵、永乐两州有横山天屏,要拿下是艰难。所以说,欧阳手头没有任何实力能拿下地图上画圈的任何州县。

一个聪明人不代表在学术界有出息,一个化学教授不代表知道洗衣粉怎么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李乾顺本人算是贤君,但对谈判一点经验也没有。再加上形势逼人,让他没有思考的时间。

接着李乾顺讨价还价了,将年赐钱、茶、绢提高三成后,两边达成了公识,欧阳代表宋朝在拢县和谈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协议重点如下:第一,宋和西夏为兄弟之邦,宋承认西夏为独立王国。第二,西夏让出先前占据的沙、瓜、宣化、西凉、灵、永乐。并且让出半个河西走廊。第三,宋必须在年内运粮草八千石予西夏,其中第一批一千石十五日内到达河西走廊。第四,双方在河西走廊开设贸易站。第五,宋军交还李欢、金受等总共六名质军将官,死活皆可。第六,西夏人进入宋国务工,不得有歧视待遇。‘口米—口米’第七,所交还州县部族,愿意北迁者,宋朝以每人三贯钱给予补贴。西夏不得强制他人北迁。

第八,为恢复经济,西夏向宋借无息三百万贯钱,年内给予。五年后,将分十年还清。第九,宋朝约束吐蕃不再北进。第十,西夏享受辽国同样武器出口待遇。

第12章 生死一线第158章 回乡琐事(下)第27章 自己人序幕第275章 火攻黄龙第208章 杂篇第170章 武举前夕第146章 能者多劳第6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交朋友第128章 寿宴血战(上)第250章 诉讼第244章 前夕第139章 差距第234章 以金治金第93章 朝议第173章 百日夫妻四海分第79章 野蛮女第276章 黄龙混战第73章 马赛前夕第34章 篡位第225章 游行示威第238章 莫得罪小人第7章 冠礼第213章 选相第149章 弹劾第15章 祸根第85章 大事第147章 琐碎之事第113章 查帐第237章 大宋绿卡第167章 论事第143章 七败第283章 天堂和地狱第59章 搜刮第185章 梁子第174章 教授两百五十八章 交友第172章 武举惊变(二)第280章 兄弟反目第210章 朝争第122章 比赛进行中第143章 空城战(三)第45章 踏青第153章 欧平恋爱了第189章 起航第106章 护步答冈之战第55章 道之威第2章 周岁第272章 利益VS仁义第246章 官升二品第225章 游行示威第87章 晕不死第272章 利益VS仁义第273章 游牧者皆为敌第141章 空城战(一)第270章 万马奔腾第97章 新城规划第139章 西夏特约记者第198章 两大疑点第18章 色下留情第75章 我是穿越人第228章 大阴谋?第134章 三面埋伏第81章 他乡遇故知第33章 问策第193章 大难前夕第174章 教授第52章 四两拨千斤第20章 借钱第198章 两大疑点第97章 新城规划第41章 难?不难?第150章 对外武器出口贸易第264章 女奸第276章 黄龙混战第67章 跑路篇第40章 论篡位第40章 论篡位第152章 官字两张口第96章 金辽大战第75章 我是穿越人第131章 狐假虎威第270章 万马奔腾第12章 生死一线第132章 洽谈会第56章 防暴装备第92章 扯淡第48章 出京师第143章 空城战(三)第101章 武举之纸上谈兵第102章 攻防第12章 生死一线第227章 旧友第233章 遇黄蓉第1章 彗星第206章 偷龙转凤第118章 阳平游记第138章 剐来使第14章 和女贼混鬼屋(下)第90章 内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