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瞒天过海(下)

与主公刘存相处越久,沮授便越觉得投奔青州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实力强大、胸怀宽广的刘存,才能给他提供展现才华实现抱负的历史舞台和坚实基础。

更令沮授感动的是,刘存对他的器重和关怀,不但将他视为心腹,还把他的儿子沮鸿收入麾下潜心教诲。

所有的一切都让沮授深刻体会到,出身寒门的刘存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品德操守,均在各路诸侯之上,刘存的恢弘气宇和坦荡胸襟,严以自律和勤政爱民,每每让沮授无比动容,这样的主公,才是值得他终生报效的明主。

在众心腹的推动下,刘存实施“瞒天过海、图谋冀州”的庞大计划,没有采取偷偷摸摸的方式进行,而是公之天下的阳谋。

刘存欣然采纳公孙沛和赵溶的意见,赶在朝廷将敕封他为车骑将军的诏令颁布天下之际,堂而皇之致信各路诸侯,并在刊行天下的《青州时报》上,大义凛然地表明青州上下将会“恭领皇命修整黄陵修葺皇都”的原因和决心,恳请各路诸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快恢复商路,互通有无,同心协力将历代先帝和皇家陵寝和故都洛阳修好,以迎接圣驾和朝廷回归皇都,以恢复国家秩序,昭彰大汉威仪。

各路诸侯对此反映各异。

最早知情的袁绍抚掌而笑,在此之前,他与麾下心腹定下了三年规划,打定主意三年内不去触怒实力强大却固步自封的青州,所以,他巴不得刘存快点儿前往荒无人烟却又危机四伏的洛阳。刘存在废都洛阳消耗的物力财力越多,获得大半个冀州的袁绍和麾下心腹们就越高兴。

其次,袁绍顺势派出使者前往临淄,商议用他刚收复不久的河内郡七县,换取青州军占领的渤海郡。以方便刘存恢复洛阳皇都的秩序,最终不管结果如何,袁绍都能从中试探刘存对他的态度如何。

刘存的表现完全在袁绍和他的心腹们预料之中:刘存以需要向朝廷和皇帝上奏为由,没有立即回应土地交换的建议,但刘存向使者做出了口头承诺,只要袁绍不攻击青州。不损害青州利益,青州军不但不会侵犯袁绍占据的河内郡东部七县,还会与袁绍控制下的河内郡东部七县相互通商,相互协作!

由始至终刘存没有提及冀州归属问题,袁绍反复考虑之后觉得纯属正常。刘存历来对袁绍占据冀州持反对态度,但也仅仅是反对而已,袁绍自信刘存不会出兵争夺冀州,否则早在一年前就动手了。

袁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剿灭西面的黑山黄巾军,然后耐心等待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分出输赢。

一旦机会到来,袁绍立即挥师北上,灭掉令他寝食难安的宿敌公孙瓒或者刘虞。把土地宽广、盛产战马牛羊和生铁的幽州收入囊中,因此,袁绍非常愿意与刘存继续保持目前亦敌亦友、非敌非友的微妙关系。

目前控制荥阳和中牟地区十余县的。是西凉军分裂之后倍受打击而率部东进的吕布,吕布接到刘存的亲笔信时,对刘存倡议“修整黄陵修葺皇都”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和警惕,在麾下将领的苦劝下,吕布抛开与刘存保持的良好关系,死活不愿让出千疮百孔的虎牢关。

但吕布获得刘存用以交换的十万石麦子之后。立即爽快地命令麾下大将高顺撤出虎牢关,将控制权让给先期率部到达的青州军将领徐盛。并慷慨答应刘存的要求,允许各地流民经中牟和荥阳境内。前往洛阳充任苦力。

幽州的公孙瓒一直与刘存保持良好的贸易协作关系,他给刘存回了封赞不绝口的长信,赞扬刘存的义举,支持刘存的决定,但丝毫不提为重建故都洛阳出钱出力的事。

幽州牧刘虞接到刘存语气恭敬、字迹工整的亲笔信后,当即被刘存对大汉皇室的忠诚所感动,心中那点儿怨念顿时烟消雾散,不但立刻写下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让刘存派来的信使带回,还紧急筹集五百头健壮的耕牛和一千五百匹驮马,派人送到平原城,交由刘存带到洛阳,以便尽早修复皇陵和故都。

与幽州牧刘虞同样慷慨的还有徐州牧陶谦。

陶谦接到刘存的亲笔信后,立刻叫来从事糜竺等数十文武官员,下达“赠送二十万石米粮、收拢十五万难民送往洛阳交给刘使君”的命令。

曹豹与徐州三大家族对陶谦的决定很支持,他们与陶谦一样,认为只要被朝廷敕封为车骑将军的刘存率军驻扎洛阳,就能有效遏制各路诸侯对徐州的威胁,故都洛阳及周边三郡处于天下中心,无论是冀州、兖州,还是荆州、豫州,想要攻打徐州,就必须顾忌刘存从他们身后发起报复式攻击,这对徐州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荆州刘表、江东孙策以及交州士氏家族都支持刘存的举动。

但是,刘表和孙策均在回信中遗憾地告诉刘存:他们正在平定地方暴乱,无法筹集人力物力,还请见谅云云。反倒是与青州通商数年交情日深的新任交趾太守士燮,大力支持刘存的义举,愿为修葺洛阳皇陵和都城出钱出力。

士燮将首批进贡的十二对象牙、五百匹从南洋购到的天竺棉布和五百斤黄金,交给琅琊商会的商船带给刘存,恳请刘存替他进贡给长安城的皇帝和朝廷,随后继续为刘存筹集二十万石稻米,用于洛阳故都的修复。

兖州刺史曹操和他麾下谋士对刘存的举动深感震惊,曹操为此连续召开三日会议,深入探讨刘存此举的真实目的,以及对兖州造成的潜在威胁,结果什么样的猜测都有,就是没有一致结论。

唯独烧毁栈道与朝廷隔绝联系的益州牧刘焉音讯全无。

这位曾官至宗正的皇室宗亲似乎已经打定主意偏安一隅,数年来,他对朝廷的死活和中原的纷争,一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龟缩在成都,优哉游哉地当他的土皇帝。

十月二十日,青州水军三百多艘大小船只,运送大批军民和物资,浩浩荡荡逆流而上前往洛阳,延绵十余里的庞大声势再次震惊了黄河两岸。

接到急报的曹操再也坐不住了,实在搞不清刘存打的什么主意?只能紧急派出传令官,召集心腹文武赶回州府所在地昌邑,对刘存的大规模行动再次展开讨论。()

第163章 步步蚕食(下)第6章 躁动第151章 无声杀伐(下)第160章 所谋乃大(上)第163章 步步蚕食(下)第70章 鏖战(下)第265章 将星陨落(上)第172章 瞒天过海(上)第4章 铁山脚下第87章 誓言(上)第210章 文姬(下)第17章 出仕第15章 决断第264章 雷霆之势(下)第145章 朝贡(下)第49章 招兵买马(上)第6章 躁动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206章 纵横捭阖第90章 预取先舍(下)第11章 最大的粮仓第179章 驾驭之道(下)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110章 奉诏进京(上)第75章 军心民心(上)第220章 伺机而动第28章 进取第171章 是非对错(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39章 悄然改变(中)第44章 多事之秋(上)第187章 步步紧逼(下)第151章 无声杀伐(下)第70章 鏖战(下)第124章 蓄势(下)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7章 夏河城第36章 东莞城(下)第68章 环环相扣(下)第198章 势如破竹第202章 天下震怖第43章 名声鹊起(上)第173章 瞒天过海(下)第213章 北上(下)第77章 待价而沽(上)第135章 合纵连横(上)第151章 无声杀伐(下)第102章 阳谋(上)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第83章 风起云涌(上)第158章 泰山之战(上)第139章 反制(上)第288章 大势所趋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231章 鸠占鹊巢(上)第259章 阳谋(下)第268章 群雄震动(上)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103章 阳谋(下)第145章 朝贡(下)第162章 步步蚕食(上)第190章 激战(上)第42章 琅琊水军(下)第172章 瞒天过海(上)第125章 讨董联盟(上)第86章 顺势而动(下)第143章 雏鹰振翅(下)第207章 鹰视狼顾(上)第221章 蓄势待发第57章 勤王(上)第58章 勤王(下)第4章 铁山脚下第167章 崭新格局(下)第235章 颜良(上)第122章 世外桃源第102章 阳谋(上)第128章 管亥归来(下)第199章 除恶务尽第221章 蓄势待发第237章 决断(上)第230章 天下大乱第149章 压力重重(下)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51章 求贤(上)第19章 商机第260章 不欢而散第3章 东逃第49章 招兵买马(上)第80章 潜移默化(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191章 激战(下)第101章 顺势而为(下)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69章 鏖战(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2章 绝境第235章 颜良(上)琅琊国第8章 悄然发力第38章 悄然改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