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雷霆之势(上)

“公台,你哪儿都好,就是太悲观了……最近你怎么老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

心情烦躁的吕布看了陈宫一眼,猛然转过身去,望向并肩站立的骑军大将曹性和张辽,沉声问道:“你们怎么看?”

曹性昂起高傲的头颅,面带不屑之色:“花架子而已,只要聚集我军三万骑兵,未尝不能战而胜之!”

“这才是铮铮铁骨的好男儿!”吕布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满意地点了点头,夸奖一句后转向张辽:“文远呢?”

张辽犹豫片刻,硬着头皮直言不讳:“半年前我就已经听说青州骑兵统一了武器装备,配有双马镫的高桥鞍和马蹄铁,并逐渐放弃普遍使用的长枪、长刀,换装了青州几座铁工坊精心打造的专用骑兵弯刀,骑兵战力因此而成倍增长,战马的损耗也大大降低。”

“如今看来,无论是青州骑军还是琅琊骑军都已尽数换装,并起码经过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训练,属下以为,其战力……其战力绝对不会在我军骑兵之下。”

吕布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盯着脸色凝重的张辽好一会儿,见张辽昂着头一语不发,显然在坚持意见,只能无奈地再次转向陈宫:“好吧……军师,你以为我军是否出城应战?”

陈宫理所当然地拒绝:“敌军兵力几乎是我军的五倍,再加上多达五万的精锐骑兵,我军没有任何战而胜之的把握,当务之急是尽快调动人马,据城而守,只要充分利用墙高城厚的优势地利,就能达到长期对峙、消耗敌军的目的。”

“在这冰天雪地中,咱们只需坚守一个月,把敌人拖累拖垮,定能赢来转机,进而积聚力量,一举击溃眼前这个最大的对手,进而占领徐州!”

吕布无可奈何地前行数步,忽然抬头大吼一声:“取我的弓来!”

一旁的亲卫急忙将巨型长弓和一斛特制的长箭奉上,素有“飞将”美誉的吕布接过长弓,抽出一支锋利的狼牙长箭,冷冷一笑,举弓搭箭,缓缓对准了城下百丈开外大旗之下的王杞。

“大帅小心——”

王杞身后副将的高声惊呼还是迟了,吕布居高临下含怒射出的利箭,如同闪电一般破空而至,将下意识侧过身子的王杞射落马下。

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

在城下、城上阵阵惊呼声和喝彩声中,长箭并没有刺入王杞的身躯,而是高高地弹起,随即滑落地下。

被巨大的冲击力撞落马下的琅琊军主帅王杞,很快从雪地上爬了起来,强忍因猛烈撞击带来的钻心刺痛,用力咽下涌上喉咙的热血,轻轻推开两名飞身下马搀扶自己的副将,顺手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如同没事似的再次翻身上马,然后用力地挥了挥手,此举顿时引发本阵数万将士的阵阵狂热欢呼。

这一结果令城楼上的吕布和左右将校无比震惊,最先反应过来的陈宫禁不住大声哀叹:“没料到青州铠甲竟然坚固如斯!”

众将校随声附和,对青州军装备最有研究也最为喜欢的大将曹性低声猜测:“传言防守力度最大也最为神秘的珠山铁工坊里,拥有五十余名来自大汉各地的冶炼和锻造大师,专门负责锻造和测试各种武器装备,不断尝试用钢铁金银等物和各种陨石进行冶炼、锻造和精密加工。”

“刘子鉴不给予这些人崇高的地位,其优厚的待遇甚至不在太守之下,因此我猜测,王杞身上的铠甲尽管与其他将校相似,但其质地和坚固程度截然不同,很可能就是珠山铁工坊那群冶炼大师为高级将校特制的铠甲,所以才能抵挡将军石破天惊的一箭。”

众将校一听恍然大悟,一张俊脸涨得通红的吕布恼羞成怒,迅速抽出支特制长箭,想要弯弓再射,但此时王杞已经在两名副将和一群侍卫的簇拥下,高举大旗开始在阵前巡视,边走边挥手鼓舞军心士气,所到之处无不引发阵阵狂热的欢呼,再也不给城头上的吕布半点儿动手的机会。

吕布知道自己再也没射杀敌军大将的机会,愤愤然大声骂道:“只能说王杞这厮幸运而已,下一次定要取其狗命!”

相对于吕布的不甘与羞怒,内伤颇重的王杞更不好受,强忍随时可能喷出喉咙的一口热血,咬紧牙关紧闭双唇巡视完毕,向赶来探望并巧妙地跟随身边的副帅颜慎点头示意,目送心领神会的颜慎率领十余将校高举战旗,赶赴中军前方吸引了所有官兵的注意力,这才在两名贴身侍卫的护送下,悄然返回后方大营,进入帅帐便喷出大口热血,在帐中将帅的惊呼声中缓缓倒下。

数名医术高超的随军医师迅速到来,很快便诊断出结果:纯属内伤,性命无忧,但至少需休养半个月方能下床。

惊怒不已的刘存当即下令封锁这个消息,在昏迷不醒的王杞榻前默默跪坐一刻钟之久,才缓缓起身,与相继赶来的公孙沛和糜竺低声商议对策。

反复权衡之后,刘存幽幽一叹:“颜慎需要心无旁骛地指挥首次用于实战的重骑兵,两万余轻骑兵只能由我去率领了,否则好不容易鼓起的士气很快就会一落千丈。”

糜竺一听有些不放心,问道:“就没有别的将领可以替代吗?”

刘存刚要解释,公孙沛开口了:“若是太史子义或者徐文向乃至管亥将军在此,他们任何一个都能取代寿山,可他们都驻守在冀州和司隶地区,眼下只有子鉴亲自出马,才能起到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的作用。”

“而且……我推测,破城之后吕奉先定不会选择冲出东门决一死战,因为东面最危险,也最容易遭到从各方迅速赶来的我军将士的重重围攻,要想活命只能选择从南面或者西面突围。”

刘存随声附和:“情况确实如此……除非吕布要决一死战,否则断然不会从东门杀出,我有一计请先生参详:若是我军在城西方向稍微露出些破绽,吕布会不会选择从西面突围逃窜?”

公孙沛笑道:“目前南门、北门之外已挖掘深沟,并树立起三重阻击,城中之敌再怎么悍勇,也知道其中隐藏的巨大风险,只要能在明日凌晨炸毁南北两段城墙,吕奉先就没得选择了……”

“哪怕吕奉先明知主公是故意为之,也会毫不犹豫选择从露出破绽的西面实施突围,我觉得,如果把颜慎和他率领的五千重骑兵悄悄调到城西方向,与早已经设下重重埋伏的赵子龙、乐文谦两部相互配合,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R1152

第48章 当断即断(下)第9章 第一片基业第285章 归心(下)第37章 利益交换第165章 利益交换(下)第9章 第一片基业第4章 铁山脚下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12章 灾祸突至第268章 群雄震动(上)第231章 鸠占鹊巢(上)第229章 牵制第143章 雏鹰振翅(下)第53章 踏雪访子义(上)第54章 踏雪访子义(下)第135章 合纵连横(上)第163章 步步蚕食(下)第180章 问鼎之基(上)第130章 抢占先机(下)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110章 奉诏进京(上)第176章 坐山观虎(上)第186章 步步紧逼(上)第43章 名声鹊起(下)第132章 潜移默化(下)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178章 驾驭之道(上)第268章 群雄震动(上)第100章 顺势而为(上)第226章 连锁反应(下)第3章 东逃第280章 轻取潼关(下)第222章 全线发动(上)第100章 顺势而为(上)第239章 处置第165章 利益交换(下)第100章 顺势而为(上)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179章 驾驭之道(下)第105章 正奇相辅(下)第241章 安抚(下)第34章 攻其不备(下)第268章 群雄震动(上)第65章 斗智斗勇(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253章 高调纳妾(上)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92章 横刀立马(上)第273章 引而不发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167章 崭新格局(下)第81章 整军(上)第288章 大势所趋第154章 形势逼人(上)第264章 雷霆之势(下)第140章 反制(中)第37章 利益交换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32章 潜移默化(下)第41章 琅琊水军(上)第247章 麹义授首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135章 合纵连横(上)第134章 明争暗抢(下)第69章 鏖战(上)第174章 四方来投(上)第169章 错综复杂(下)第144章 朝贡(上)第41章 琅琊水军(上)第244章 回天无力第80章 潜移默化(下)第129章 抢占先机(上)第43章 名声鹊起(上)第131章 潜移默化(上)第42章 琅琊水军(下)第98章 冀州来使(上)第95章 得失之间(下)第129章 抢占先机(上)第194章 决战(下)第16章 余波微澜第116章 轰动(下)第17章 出仕第210章 文姬(下)第151章 无声杀伐(下)第88章 誓言(下)第190章 激战(上)第233章 错综复杂(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东武城安丘黔陬县夏河城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264章 雷霆之势(下)第17章 出仕第51章 求贤(上)第269章 群雄震动(下)第264章 雷霆之势(下)第285章 归心(下)第127章 管亥归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