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入宫

江夫人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竟然难得的没有用万年冰山脸对着傅秋宁,还淡淡问了一句:“翼哥儿如今是在你那里吧?他们兄妹过得如何?”

傅秋宁微笑道:“回太太的话,翼哥儿经过这件事,懂事多了,三姑娘嘴头虽然厉害,轻易不说话,在风雅楼里住着都还好。

江夫人点了点头,打量了傅秋宁几眼,见她穿戴依然如以往一般素净,不过是头上戴了枝珠钗。答话的口气虽也是淡淡的,远不如江婉莹和自己的女儿那般伶俐讨喜,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个素淡的女人,竟不自禁的让人就想去信任她依赖她,那纤细的身体中,也似乎蕴藏着一些力量。

再想到她将金藏锋兄妹教的那样出息,因倒把素日里对傅秋宁的厌恶十停里去了七停,一边站起身道:“时候不早了,老太太,咱们现在就过去吧。”

方夫人也站起身来,眼中有些艳羡,论理她也是命妇,若是去觐见太后,她本来也该有份,但偏偏昨儿太后指了名儿,只叫金老太君和江夫人前去,其实这也是当时太后太高兴了,指名儿不过是为了表示亲切之意。就算方夫人去见她,也只有高兴,然而那算是口头的懿旨了,众人哪敢违逆?自然是照章办事。

因为府中的年轻子弟都不在,金石也上了朝,于是只有如今领了闲差,赋闲在家的金玉护送着自己的母亲和夫人到了宫门外,却见早有承慈宫的太监在这里等候,于是金玉和他说了几句话,就将人交给他,那太监引着轿子一径去了。国公爷这里看着母亲等人的轿子消失在远处,脸上不由得露出欣慰笑容。

一进承慈宫,都不必通报,两个老嬷嬷便迎了上来,给刚下轿子的金老太君行了万福,一个便笑道:“老太君,可是有日子没见您了,这身子还硬朗着呢。”

江夫人和傅秋宁不认识这嬷嬷,金老太君却认识。这是太后当日陪嫁进宫的老嬷嬷,最是太后面前一等一的心腹和可靠人,因不敢怠慢了,也连忙笑道:“可不敢这么说,我记着嬷嬷还比我大两岁,可看上去,这可是比我精神多了。”

说笑中,两个嬷嬷就将她们引入承慈宫的偏殿,路上那冯嬷嬷便对傅秋宁笑道:“奶奶这一出戏,可把太后老人家喜欢坏了。偏偏没唱完,这昨晚儿一宿没睡好,翻来覆去只问我这是一出什么样的戏,可恨我老婆子没有才华。也不能编个故事出来,结果她老人家一直到三更天后才睡下,今儿早上又早早起来,直说该让你们早些来,怕你们顾忌什么,若是晌午前才来。还要悬这一上午。可怎么办?”

一边说着就进了屋,只见这屋子和康寿院正房的格局倒差不多,只不过比老太君的正房要大得多,摆设装潢自然也要精致贵气的多,只一进去,傅秋宁就觉着耀眼生花,细细看去,虽然奢华。却不给人庸俗暴发之感,不由得暗道果然是皇家气派。这些古董要是在现代,那可能已经不是价值连城可以形容的了吧?

刚刚转过屏风。就见太后在榻上坐着,见她们进来了,便笑道:“在里面就听见你们叽叽喳喳的说什么,必然是这个老货又编排我,她和你们说什么都不许信,哀家昨晚儿可睡的好着呢。”

傅秋宁心里十分惊讶,今日看到的太后完全不像是昨日那般威严,而且“老货”这种开玩笑的话竟然在一国太后嘴中说出来,真是怎么听怎么觉着别扭。正想着,那边太后大概看出了她的惊讶,便微笑道:“怎么?是不是说这个太后和昨日的不一样?放心,没换人,只是昨儿在晴碧殿,又是皇上又是大臣,我这个一国太后也得端着母仪天下的架子。如今却是在我自己的地盘儿上了,也端着那个谱儿,可不是累也累死我?”

她一边说着,就命人给江夫人赐座,接着拍了拍榻上的小几,对金老太君道:“亲家就来哀家这对面坐吧,咱们两把老骨头,比不得她们年轻人,坐在这个地方儿,累了的时候还能歪一歪,想来也没人敢笑话咱们。”

金老太君忙陪笑着说了几句话,就去榻上坐了,太后还逼着她往里面坐,一边笑道:“既然对哀家存了敬畏,便往里坐一些儿,看见我歪着了,你也不许直直坐着,倒让人笑话我老了。若是你比我先歪着,那我才高兴呢。”

傅秋宁几乎是在这一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位回归本色的太后。看着太后周围的嬷嬷和宫女们都是低头忍笑的模样,她不由得在心中感慨,暗道难怪这女人能在宫中的勾心斗角下存活并且当了太后,享受如今无限荣华。这都是因为心态好啊,可见好的心态是多么重要。若是一味只盼着高处不胜寒,处处算计心肠冷酷,就算当了太后,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老太后迫不及待的就让傅秋宁唱这一出《天仙配》,只把秋宁弄得哑然失笑,对太后道:“当日这戏,师傅教我时就说过,这戏该是多少个人唱的,如今我自己虽然能唱下来,终究没有趣味,且让我选些出色的女戏,排演好了再给太后看,那时候才好看呢,如今且先清唱几段吧。”

太后道:“也好,此时没有乐器什么配着,的确要差一些。”于是秋宁就唱了几段,又把整出戏的内容讲给老太后听,不消说,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自然赢得了太后的同情和唏嘘。只不过老人家想了想又忍不住疑惑道:“哀家怎么记着这故事不是这样的?是说有一家兄弟两个,哥哥狠毒,把弟弟赶出去,只给一头老牛,那老牛便告诉弟弟去河边,到晚上,果然就有几个美丽至极的女子来洗浴……”

傅秋宁一听,便知道这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不过却不敢打岔,只好耐着子听完,因为周围都是成年宫女,并没有未出嫁的小姐公主,所以老太后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待她说完,傅秋宁才笑着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这故事不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是牛郎织女,那也有黄梅戏,只不过排演一出戏太难,这四个月里,能把这出戏唱好就不容易了。待到万国文明会后,臣妾再命人排演别的戏给太后娘娘看。”

老太后哈哈笑道:“怪不得,原来却是哀家记错了。我恍惚记着这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似乎也听过,不过太远了,实在记不起来。竟然还有别的戏,那敢情好。这牛郎织女傅氏你会唱吗?会唱就唱一段来给哀家听听。”

《牛郎织女》也是黄梅戏的经典曲目,当日著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也演绎过这个故事,所以傅秋宁也是烂熟于心的,当下听太后如此说,便缓缓开腔道:“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恰是《牛郎织女》里最著名的一个选段。

一曲唱完,众人都正在陶醉中,偌大房间内连呼吸声不闻,却是恰在此时,脚步声响起,接着一个宫女进来行了个万福道:“回太后,张乐师和柳乐师已经过来了,先前在外面不让奴婢们声张,此时听完侯爷夫人的曲子,才让奴婢们通传。”

傅秋宁心里一动,暗道是了,金凤举说要乐师们根据我这曲子来拟曲谱,这张柳二人想来就是个中高手,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否真的可以编出一本戏的曲谱来,毕竟这太复杂了,而且还需要多种乐器的配合,指望着像现代那样当然不可能,有个六七成神韵就不错了。

一边想着,就见两个宫女放下了一道珠帘,接着两个人走进来,在珠帘后跪下,其中一人道:“回太后的话,下官奉皇上之命前来为侯爷夫人配乐,刚刚在门外听了一曲,果然婉转悠扬动听得紧。只是配乐却稍微有些难度,不过给下官等两个月时间,当可完成,不知侯爷夫人是否对乐器有要求,一并告诉下官,我们这就回去选派人手。”

傅秋宁竭力回忆着黄梅戏和越剧的演奏的那些乐器,包括琵琶,扬琴,古琴,古筝,锣鼓,铜钹,笛子,洞箫等,待说完,她又道:“这是我估摸出来的,到编写乐谱之时,你们自己看着需要加减什么乐器,尽皆施为,离万国文明会还有四个月,大家还有时间磨合。”

两个乐师听傅秋宁这样说,便齐齐松了口气,接着就告退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女官走进来,言说歌舞姬已经齐备,让秋宁亲自去选人。

于是傅秋宁也就告退,随着女官来到一处水榭前,极目四望之处,俱是烟波浩渺,近处种着几十亩的荷花,此时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时候儿,荷花上三三两两竖着一支支或白或粉的荷箭,这时候却还不是荷花盛放的季节,连打了花苞的莲花都不多,但是只看那些如翡翠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荷叶,便已觉心旷神怡,一阵微风吹来,那些荷叶全都像是一道道碧浪般起伏着,景色煞是优美。

第250章 船第288章 奸情第183章 突如其来的宣召第277章 回京第82章 波澜(一)第77章 关心第72章 感叹第75章 忘形第263章 安心第97章 回娘家(二)第203章 母子相见第45章 端午家宴(三)第77章 关心第201章 顺水人情第183章 突如其来的宣召第47章 端午家宴(五)第285章 猜测第30章 不速之客第46章 端午家宴(四)第273章 东番岛第286章 离去第65章 待客第121章 阴谋的味道第54章 晴空第275章 烤海鲜第146章 风波第85章 引线第27章 波澜第226章 指点第183章 突如其来的宣召第18章 言刀语箭第61章 心动第182章 远见第46章 端午家宴(四)第114章 情意第51章 礼物第188章 当爹的谱儿第56章 夫妻之间第198章 诰封第249章 贬谪第209章 打消念头第227章 热闹第180章 不速之客第233章 意外接踵而来第53章 承诺第104章 意气风发第76章 姐夫和小舅子第1章 初来贵地第38章 趣味生活第193章 女婿上门(上)第126章 风不止第50章 生日第258章 怨气冲天第191章 选拔第115章 伤愈第71章 失言第115章 伤愈第193章 女婿上门(上)第173章 皇帝微服到我家第102章 吃火锅番外四第135章 再接再厉第261章 圣旨第297章 计划第278章 民心第69章 放学归来第77章 关心第271章 推断第87章 暗示第237章 释前嫌第170章 农家菜第101章 线索第208章 阴谋第233章 意外接踵而来第188章 当爹的谱儿第239章 另一个内鬼第158章 余波第225章 出门(下)第84章 波澜(三)第124章 小小的幸福第75章 忘形第220章 储君第299章 擒太子第11章 承诺第219章 劝慰第26章 捉弄第185章 一展所长第275章 烤海鲜第50章 生日第261章 圣旨第6章 小侯爷来访第107章 旨意第287章 碰撞第300章 营救第60章 露馅第282章 水落石出第181章 奶油点心第217章 慈母第95章 释怀第253章 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