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顾三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病人进来。这些看热闹的人都走了,好像医馆一下子就冷清下来了。
赵晓芸看了看空无一人的门口,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
“晓晓,我们昨天开张也没放炮,要不我现在去买点炮仗放一放,也好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医馆?”
赵晓晓轻轻一笑,说道:“昨天给那夏家媳妇接生,难道还不算大事嘛,我相信这附近十里八里的人啊,都听说了。再说了,刚才那场比试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的医馆又在街道的繁荣之处,哪有没人知道的道理。没人看病说明大家身体健康,这是好事啊,我们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赵晓芸无话可说,只好把炉子生的更忘一些,昨天刚刚下过雪,现在天气更冷了。
赵晓芸的想法可没有这么乐观,她知道大家还是不那么信服赵晓晓这么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能开医馆,尽管她是姜万国亲认的徒弟,尽管她昨天凶险的接生了一个男孩。
赵晓晓倒是不着急,她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她顶着压力开了医馆,可不是给人看笑话玩的。
就这样,赵晓晓一直在桌子前端坐到了晚上,赵晓芸琢磨着是不是要关门回家做饭,突然门口出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老太太走路有些奇怪,扶着门框进来。看了看坐在桌前的赵晓晓,又看了看一旁侍弄炉火的赵晓芸,迟疑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你们这是看病不要钱嘛?”
赵晓晓连忙站起身,仔细的看了看老太太的腿,点头说道:“对啊,老太太,我就是大夫,请坐下吧。”
赵晓晓知道,现在很多大医院也都开设义诊门诊,为的就是给百姓图个便利。
老太太一听这个,脸上微微苦笑了一下,说道:“老太太我没钱去别的医馆看病,更别说是医院了。不过,你这么个年轻的小大夫,能看好中医嘛?”
赵晓晓心中有些无奈,怎么都以貌取人呢,看中医就一定要找经验丰富胡子花白的老头嘛?没有年轻小大夫的历练,哪里来的老大夫经验呢。
“老太太,患者且不分贵贱,那大夫也是如此啊。我虽然是个年轻的女大夫,但是能不能看好病这事,还得用事实说话不是。”
赵晓晓说的诚恳,她知道,第一个找上门来的顾客,一定要好好留住。因为她不像孙家和陈家,能够完全信任自己。
“哎,我活了六十多岁,还真没见过女大夫会看中医呢。”
赵晓晓心中觉得是少见多怪。再下去三四十年,医院里基本上都是女大夫的天下了。
她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脸上还是带着微笑,接过老太太冰凉的手,在自己手心里捂了捂,赵晓芸也很配合的送上来一个塑料暖水袋,给老太太放怀里先暖着。
“您啊,先别质疑我这个小大夫,也是师出有名的,之前开扁医堂的姜大夫您可认识。”赵晓晓不得已把自己的师傅的名号给挂出去,不然是真的没有人信服她啊。
“姜大夫?这个我知道啊。医术很高明的,之前在这开医馆的时候,为人厚道,但是姜大夫为人太过耿直,后来……唉,开不下去了啊。”
赵晓晓叹了口气,姜老爷子果然名声在外,只是这个社会,容不下像他这样正直善良的人。
赵晓晓借着师傅的名义,说道:“老太,我就是姜大夫的关门弟子,您可以先把手给我,我给您把脉看看。”
老太太看赵晓晓说的这么诚恳,才将信将疑的把手给赵晓晓,还不忘又追问了一句:“你真的是姜大夫的徒弟?”
“如假包换。”赵晓晓直接把老太太的手腕放在诊脉台上,再次确认后,认真的给她把脉。
中医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赵晓晓见面前的老太太身形消瘦,四肢羸弱,手上也长满了茧子,便知道这是个辛苦劳作一辈子的实在人。
更可怜的是,她这么大年纪了,得了病却还要一直拖着忍着,没有钱来看病。
赵晓晓心中不免有些心疼这老太太。
“老太,让我看看您舌头。”赵晓晓说。
老太太张嘴给赵晓晓看了看。
赵晓晓点点头,又把暖水袋放回老太太手中,说道:“您面色暗沉,脉象沉细且微涩,舌暗红苔薄白,这是寒凝血淤的症状。平日里可能逢着天气变化,便会手脚发冷,关节疼痛,尤其是在冬季,以腰腿痛为主。”
赵晓晓说完,一脸笑意的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惊的张大了嘴巴,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不错不错,你说的一点也不假。喝我的症状一模一样。哎呀……”
一旁看着的赵晓芸也满脸高兴的笑了。
刚开始还不信她家三妹,几句话就把她心里的疑虑给打消了,这老太太顿时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对赵晓晓眉开眼笑的。
赵晓芸说道:“您是王家老太吧?我们是东头赵家的,我这个三妹啊,是姜老爷子的关门弟子,看病是肯定不会错的,您就放心吧。”
赵晓晓有点不好意思总拿姜万国的名声打旗号,开始给老太太分析病情:“您这个病啊,是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所以治呢,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好的。”赵晓晓知道,这是风寒湿痹,西医上又叫风湿病。平日里疼痛减轻,但是昨天下了一场大雪,就疼的厉害了。
“那我这个病应该怎么办啊?”老太太有点着急:“你可能不知道啊,我家里啊就我一个老太婆,还有一个刚几岁的孙子。孙儿他爸妈走的早,就我一个人拉扯……”
老太太说着说着,眼泪要掉下来了。
赵晓晓也不好打断她,只能听她慢慢说完。
“老太,您要是信我的话,就按照我说的方法开始治疗吧。”赵晓晓恳切的看着她,心中已经有了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