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今天为了交作业写了一篇影评,看了《李米的猜想》,虽然和这个故事无关,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

故事一开篇,李米叼着烟神叨叨的说着一些奇怪的数字,奇怪的话,雀斑,黑眼圈,散乱的头发,中性的穿着,她说我一定要找到他,然后骂一句:“你他妈的怎么不去死啊!”她说我一定要骂出来。这些种种无一不彰显着这个女孩儿的独立干练。但这么一个执拗甚至有些泼辣女孩儿偏偏又是个痴情的人,四年,她每天都在寻找失踪的男友。有人说爱情的保质期是三年,但李米一守便是四年之久,守着那54封没有地址的信……

李米的爱情贯穿了整部影片,起初她对方文写的信的猜想到追寻到最后的怀念,都让我感到了这个小女人感情的细腻。这个故事一环连着一环,节奏紧凑,让看的人不自觉的被吸引被引导。谁会想到马冰开车到天桥正好遇见个“诗人”,而和裘水天接手的人不是那个诗人,而是马冰呢?看到后来我才明白,原来马冰不是为了那本杂志追他们,而是因为他就是那个接头人,但再后来我转念一想,或许都有吧……如果当时马冰追到了裘水天或许就会去找李米,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一系列的事情。

我认为李米的感情是复杂的,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痛苦和恐慌,在去找小香的路上,叶倾城怀疑那本杂志的时候,李米所表现出一种隐忍后的爆发:“我男朋友不见了,我找了他四年!你是不是还想知道这些年我和多少男人上过床? ”后来又自言自语般的说:“一个都没有。”还有李米在警局看见方文的时候,方文装作不认识她,她跑出警局满大街乱跑寻找方文的那段,叶倾城去拉她却被她推到,然后横冲直撞歇斯底里的乱吼“你老婆你不认识啊?”我竟然发现坚强的外表下的那个脆弱的李米,她始终是一个女人啊,需要被人照顾,疼惜的女人。

本片中也不乏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米将方文的照片贴在一本杂志里,问所有坐她出租车的人,还有就是天桥那段,她卑微的追着方文和菲菲哭着背完一封封信的内容,她知道眼前的马冰就是方文,她对他说如果他和别人在一起她就离开,不会紧抓着不放,但当他说了的时候,她又不敢面对,最后她说,“如果我认错人了,那么我跟你说对不起。”之后又是一个人独自跑掉。这就是李米面对现实时脆弱的表现,她无法接受,又不愿放手。

故事中裘水天的人物形象就是对爱的执着的诠释,一个善良单纯甚至有点傻的农村小伙子为了喜欢的小香孤身来到城里,又为了寻找她将挟持的人质放了,最后到了警察局还相信李米找到了小香,而小香还等着他出去娶她。这里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李米只是随口一说他却坚信只有小香才会那么说话,说明小香在他心里是独一无二的,试问哪个女孩不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呢?

还有菲菲,她是这部影片里悲剧人物之一,她一直等马冰对她敞开心扉,甚至想和他一起私奔,但最后马冰依旧没有爱上她,她羡慕李米和方文的爱情又爱着化身为马冰的方文,我想她的心理也很纠结,她既希望马冰爱他,又希望维护李米和方文纯洁的爱情。最后,马冰说:“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你。”也许他早就知道菲菲的爱,只是不愿回应,他选择死亡却不忘安慰一个爱自己的人,只是这句话会成为菲菲一直惦念的话吧。

无可非议,方文和李米的爱情是纯洁的,菲菲说那8万块是干净的,除了因为那些钱不是贩毒赚来的以外我想就是因为她认为他们的爱情是干净的,不该被污染。影片的最后李米诉说她和方文爱情所经历的过程,看着她忽喜忽泣,故作坚强的表情,我在想,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悲伤的亦是欣喜的,方文还爱着她,时时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只是不愿露面,他活着不在她身边,死了却温暖了她的心,至少证明了这四年她没有白等。

曹保平导演用巧妙的剪辑使得这部影片更加完美,情节紧凑,演员阵容庞大,特别是周迅,她将李米的心理矛盾刻画无疑,有人说她的演技有些浮夸,但在我看来,电影是被艺术化了的故事,她的表演恰恰做到了最真实的反应,如果李米面对罪犯不惧怕,那她就不是出租车司机肯定是警察卧底。正是因为她害怕,恐惧才体现出了她对那本杂志的在乎,当听说那本杂志丢了,她竟不顾自己的安全对着歹徒撒泼,更体现了她爱方文,就算找不到他,她任然爱着他。

对这部影片给我一种探索的欲望,这点我不知该从何说起,影片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周迅而不是影片本身,但后来我也分不清是周迅出色的演技吸引了我还是这个故事情节吸引了我,或许都有吧…….这部电影我是带着耳机一个人静静的看完的,虽然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哭出来,因为我觉得这种悲悯的心情是不需要表现出来的,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而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会看似淡薄。方文就是这样,那段录像里没有山盟海誓的誓言,也没有声泪俱下的离别的话语,他就那样微笑着说着蹩脚的情话……但却说出了他自己的心里话,他不后悔……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圆满的,李米说方文说过,遇见她是最美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