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紫玉蝶亲故的打赏~摸摸大!(づ ̄3 ̄)づ╭?~
——————————————————————————————————————————————
当皇帝多好啊,站在人世间权利的顶峰,想捧谁捧谁,想揍谁揍谁,天下的银子都是我,天下的美女都是我的,自在逍遥。为了那个位置,古往今来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上演多少人间惨剧。
胤祥说不愿意当皇帝,康熙虽信,但不解,追问为什么,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闹腾的恨不得把天都给翻过来,大阿哥费力想要把胤礽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胤礽为了自保对他挥刀,八阿哥为了当太子拉拢朝中一大半的官员为其造声势,还有三阿哥、十四阿哥暗中也都有小动作。
其他几个皇子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康熙不信他们不想当皇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有大阿哥、胤礽、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这些能力出众的人压着,其他人只能选择退让,不搀和这浑水。
“你为何不愿当皇帝?”
“皇阿玛,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确很多人向往。不过儿臣这个人天生懒骨,怕担责任,当皇帝并不是只有那些看得见的好处,还有看不见的责任,皇帝要扛起整个大清的江山,要把所有百姓的生存放到心间,儿臣自问扛不起这个重担,所以儿臣不想当皇帝。”
“儿臣也关心百姓的疾苦,但儿臣也想要享乐,不想为了百姓为了江山累死累活的操劳,而且即使拿出全部的心血去付出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美名,吃力不讨好。儿臣只想安稳的过日子,皇阿玛用得着儿臣了,那儿臣站出来办差,待差事办完,儿臣只想和娆儿孩子们待一起,因此儿臣这辈子的志向便是混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为子孙下一代谋取点好处,别的,并无想法。”
胤祥这话虽然显得胸无大志,但也说到康熙的心坎上了,世人只看到身为皇帝的好处,却看不到身为皇帝应尽的责任,一个人决定着天下人的命运,每一个决定都得慎之又慎,不能由着性子乱来。
这的确是个重担,没魄力的人扛不起来。
“皇阿玛,您教导出来的众位兄弟,没一个是庸才,论处理政事的才能,儿臣觉得众位兄弟能力相差无几,但各位兄弟差就差在这魄力和是否以百姓为重上。”
“儿臣以百姓为重,却没魄力,当初在荆州,儿臣为了守荆州差点儿连命都丢掉,现在想想,一个荆州算什么,丢就丢了,将来还能夺回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一个荆州哪有儿臣的性命重要,可是当时儿臣就是不敢放弃荆州,想要与荆州共存亡,由此可见儿臣聪明是聪明的,但只有小聪明,比如追讨库银,儿臣能想出点子来,但在大事上,儿臣总是犹豫,难以下决断,缺少做大事者应有的魄力。”
八阿哥十四阿哥这两人有魄力,却有些不以百姓为重,不太把百姓真正的放到心上,他们会纵容自己门下的人做一些贪赃枉法、伤天害理的事儿,会危害百姓的利益。
所以胤祥不赞同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登基,胤禛性情耿直,手段激烈,在敌人看来残酷血腥,但对百姓来说却是福音,他支持胤禛继位,他特意多说这么一句,为的就是提醒康熙,选继承人,看的是能否真的对大清有益。
上辈子康熙虽然最终也选了胤禛,但却是最后那几年才想明白,为此胤禛苦苦煎熬了数十年,若是可以的话,胤祥希望这辈子的胤禛能够少受些苦,少走一些弯路。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话儿臣也会说也懂,但真落到行动上,儿臣却做不到。”
“皇阿玛,儿臣不想欺瞒您,儿臣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如今儿臣的日子过的很好,不想有什么变化,这么顺顺遂遂的一辈子,真的挺好。”
他的人生已经很美满了,这世间多少人盼都盼不来,他才不会傻乎乎的丢掉宁静安乐的日子去搀和到血雨腥风的夺嫡之中。他是个有良心的人,当了皇帝之后看到百姓受苦,他会睡不着,他性子里有婆婆妈妈的成分,若他当皇帝,结果只有一个:被活活累死。
胤祥说了很多,康熙默默消化了一阵,然后叹道“听你说这话,倒像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一点都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活力。”
胤祥笑笑,没有开口,可不就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吗,还是死过一次的老头,再看不透这些东西,那他真的该去找块豆腐撞死。
“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没让朕费过什么心。”只是没想到胤祥不止在读书办差上聪明,在认识自我这方面也看的比一般人都透彻。像是一个旁观者一般,精确的分析出自己的种种优势和劣势,他在胤祥这个年纪,做不到如此。
“儿臣有的只是小聪明,办不了大事的。而且儿臣胆小,不敢去做什么牵扯到千千万万百姓的大事儿,儿臣就希望上头有一个明君,时刻为儿臣指路。儿臣想当贤王,明君让儿臣去哪儿就去哪儿,让儿臣干啥就干啥。”
康熙被胤祥这话逗笑了,嘴角扯了扯。
胤祥见状,又道“皇阿玛,其实您龙体还康健,何必想着册立储君,儿臣觉得您最起码还能再当三十年的皇帝。”
上辈子康熙最后的十年过的可谓是不顺心,儿子们为了争皇位闹得天翻地覆,他身子又差,又忙于政务,最后熬到油尽灯枯。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也就八阿哥上蹿下跳,其他皇子们表现的还算老实,伊娆又时不时的用药酒给康熙补补身子,胤祥觉得康熙怎么着也能再活个二十年。
不过这康熙要是真的再活二十年,那胤禛岂不是要再等二十年才能继位?
康熙一笑,道“朕自己的身子,朕自己清楚。行了,你下去吧,朕还有政务要忙。”
胤祥闻言,道“皇阿玛,您的龙体是最重要的,大清不能没有您,政务是处理不完的,您多注意身子。”
康熙点头,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胤祥见状暗叹了口气,躬身退了出去。他对康熙的孝心天地可鉴,想要康熙多活几年,可康熙活得久了,那胤禛也要等得更久。
唉,难以两全。
胤祥走了之后,康熙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问一直站在身旁的李德全道“你觉得老十三这话,有几分为真?”
李德全犹豫了一下,答道“奴才估摸着,至少有七分吧。十三爷自小,便是个好的,对皇上您也孝顺。”
“是啊,孝顺,不管是对朕还是对皇额娘还是敏妃,都孝顺,挑不出错来。”在今日之前,他看中了胤祥,欲培养胤祥,不过今日胤祥这番话又让他犹豫了。
胤祥这话有道理,他聪明归聪明,但在大事上缺少魄力,为帝者,最忌讳犹豫不决。
这到底该选谁当皇帝?是努力栽培一下胤祥还是另择他人?
康熙犯了难。
至于御案放着的那个统计结果,康熙瞧都没瞧,他之所以想弄这个投票,只是想看看选胤祥的有多少,只是没想到朝中大多数官员都被八阿哥拉拢了去。
康熙想冷笑,他身子还好着呢,这帮人这么早就在巴结日后的新君,当他死了吗?这八阿哥是想要和他夺权?是想要带着群臣逼迫他退位?
八阿哥绝对没有这个心思,他只是想为自己造势,他出身低,母家靠不上,只能尽可能多的拉拢一些人。
可惜康熙是皇帝,别的人只做出两分,他能延展到五分,八阿哥拉拢群臣,在他看来就是想和他夺权,若是和胤礽学习,那就是和群臣一道逼着他退位。
不能忍。
胤祥出宫之后径直回府,他还没用早膳,肚子饿的咕咕直叫。
伊娆一直在等他,见他回来,忙问事情如何了。胤祥把经过说一说,伊娆忍不住上下打量他。
“这么看着我干嘛?”
“你这么剖析内心,可皇阿玛相信吗?”别康熙认为胤祥这是在演戏在说反话,那事情就糟糕了。
“可我说的都是实话。”胤祥叹气,生在皇家就是这点不好,猜疑来猜疑去,心累。
“皇阿玛问你这话,是不是打算把皇位传给你?你真的就这么给拒绝了?”伊娆又问,难不成其实她也有做皇后的机会?
幸福来的太突然。
“谁知道呢,皇阿玛的心思,我一向猜不准。”而且就算是真的要把皇位传给他,他也不要,他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唉……”伊娆也叹息,皇后什么的她也就随口说说罢了,安安稳稳的活到老,子孙满堂,那她就是人生赢家。
用过早膳之后,胤祥晃晃悠悠的去了吏部,该干嘛干嘛,行为没有丝毫反常的地方,他知道胤禛想来找他打探情况,可为了避免康熙得知不满,他只能私下里偷偷的和胤禛说。
连大力符和轻灵符都和胤禛分享了,这番谈话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