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平左谷蠡王部落后右路军急忙赶上大军。而从两军分开到右路军跟上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
这一天, 草原十万男儿见不到初生的太阳;这一天,青草上染满了血迹;这一天无数孩子、妻子和父母哭喊着在尸体中寻找他们的亲人。康人并不会怜悯他们,战争是由胡人挑起的, 他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强者为王, 当受到当初的弱者报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初又有多少康国的孩子、妇女和老人泪眼婆娑的迎回家人的骨灰。有骨灰的已经算好了, 更多的连埋骨何方都不知道。最少康军没有像胡军屠灭北谣一般的屠城。
套一句很流行的话, 出来混的, 总是要还的。
这就是战争。残酷的,惨无人道的战争。其实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没有对错的。胡人的生活条件差,为了改善而去烧杀抢掠。对于受害国来说是侵略, 但是对于本国的人来说就变成开疆扩土的大英雄。打个比方,若是哪一天中国把日本岛给占领了, 并且从日本运回大量的物资。会有中国人跑上去骂, 这是侵略, 是违背道义的?
人类因为有了归属感,所以就有了家, 有了族、有了国和民族。这种归属感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念。这一切就不能用儒家的善恶来评判。评判的标准变成你归属在哪里。而战争就更不能有善恶来评判。为了抢夺别的国家的财产而发动的战争就是罪恶?最起码对于胡人来说他们就是英雄,就是草原的好男儿。
当康人的老夫子告诉学生,君子爱财取之以的时候,草原的父亲告诉他幼小的孩子,谁的拳头大, 谁就能获得更多的东西。但是康人的老夫子能对着草原上的父亲说:你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一般来说, 如果让康人的老夫子去教育草原的孩子, 那孩子还没成年就会被饿死。
这又是谁的错?
康军夺走了许多粮食后才离开左谷蠡王部落的, 因为越是深入草原后面的补给越是困难, 以战养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追上大部队的右路军有九万三千多人。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是神灵也做不到没有伤亡。这六千多人并没有留在草原上,他们的朋友把尸体烧了, 骨灰装在一个盒子里带着了。
把死去战友的骨灰带回康国,这是所有康军心照不宣的承诺。
二十多万大军在草原又赶了五天的路。而左谷蠡王部落被灭的消息也传遍的康胡两国。
对于康国来说无疑是打了一支定心剂。漫长的几百年历史都没有过这种战绩。胡国的不灭神话在还泪带回左贤王的头颅后又再次被打破。举国欢呼,康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国家的强大,许多对这次战争表示怀疑的人也甩开多年来对胡国的恐惧感。
而议论最多的就是对于独孤阳和夏子玉的。两人都是第一次带兵,在军事上是一片空白。世人只看到政治上世故圆滑、游刃有余的独孤阳;只看到文学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夏子玉。左路军将军独孤山的能力由他年少时到现在的表现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独孤阳和夏子玉毕竟从来没指挥过任何一场战争。
前些日子刚刚知道右路军将军是独孤阳,而夏子玉为铺的时候许多人心里还是颇有微词的。但是鉴于皇帝和平胡王的认同所以也不敢说。但是这场漂亮战奠定了两人在军事上的基础和话语权。
杀敌十万,自损七千。这一炮太响亮了。很多老兵和现役却没有上战场的军人激动得难以入睡。这场旷世之战才是一个军人的最高理想。无论生死都轰轰烈烈、荡气回肠。这才是一个军人的最高追求。
胡人——康人恐惧了几百年,甚至做为军人的常常惶惶不可终日。这场远征就是斗转星移,乾坤之变。
相对于康人的喜悦,胡人的脸色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胡人一共也就几百万人口,青壮年的男子一百万都不到。真正能战的也就六七十万。一下子少了谁不肉痛?
此时耶律无畏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而下面的大臣们比一百只鸭子还烦。已经有三四个猪头自告奋勇的说要领多少兵把康人给灭了。第一个说十五万,第二个说十万,第三个就更厉害了,八万王庭军就可以搞定。
耶律无畏有一种想把这群家伙的榆木脑袋劈开来看看的冲动。八万人,去了被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
耶律无畏不禁感到深深的悲哀。难道天要助康国吗?不是兵力人口的问题,而是人才。康国的西都六少,个个都可以说百年不遇的鬼才。可以说这样的人才每个时代诞生一个就能延续一个国家。望江楼旗下还有如萧倾风自语之类的不世出的人才。怎么就一下子在他这个年代诞生?
若是胡人能有与他们比肩的人物,那么这个时代就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鹿死谁手未可知。耶律无畏也期盼这样的时代,他是一个枭雄,愿有一天乱世中逐鹿天下。
但是相对康国的人才辈出,胡国却出现了无人才可用的局面。猪头一堆,比猪头聪明点的就少多了。而称得上人的寥寥无几,而人才就看不到了。
如果康国不出现这么多变态,胡国朝廷一片猪头也无所谓了。但是现在敌国打过来了,却发现拿不出什么人来应对,这才是一个帝王的悲哀。
朝中无可用之人,当年惊才绝艳的耶律豪将军已经老迈,父皇已死。难道让他一个皇帝带兵出去打仗?
“都给朕闭嘴。再多说一个字的都拖下去。”这群鸭子就是不消停,耶律无畏大怒,一拍龙椅大吼。
大殿顿时噤若寒蝉。
“一群没用的东西。李思过其实这么好对付的?你们自己问问自己,谁能够胜得过左谷蠡王?个个在这里大言不惭,好,朕会把你们派出去掂量一下。输了都别给朕回来。”耶律无畏顿了顿:“现在谁还想领兵的?谁想领兵朕给他二十万,配合左贤王右贤王把康军拿下。”
说起要领军令状就没人自告奋勇了。笑话,这输了可是要命的,谁会拿命去赌。胡人也算有自知之明,这李思过确实有一手,左谷蠡王在胡国也算得上一个聪明人,一个聪明人就这么被弄死了,他们上去又有什么好下场。
耶律无畏冷笑地看着他的这群大臣,果然说到军令状,刚才还争得很激烈想要领兵的一个都不吱声了。
“皇兄,臣妹愿意领兵会一会李思过。”殿外走来一女子,马尾扎得很高,清丽脱俗,仿佛把阳光一起带进来了。
“皇妹不要胡闹,你一个女儿家上了战场还要我们男人干什么?”进来的正是耶律忆谙,今年她二十岁了,但是未婚。胡国的男子,除了她哥哥以外又有谁配得上她。因为眼光太高,使得婚事也就耽误下来。二十岁,就算在胡国也该出嫁。若是康国那就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了。
看到走进来的是忆谙,耶律无畏脸色柔和了许多。皇室里若算得上有才华的也只有他这个皇妹了。可惜是个女儿家,不能帮他分忧解难。
“皇兄,李思过又何尝不是一个女子。她能做到的你皇妹就做不到吗?”忆谙见哥哥几日来都在烦忧,想到杭州西湖上那个小女孩。她向整个世界宣告,女人也可以征战沙场,运筹帷幄的。那自己呢?身在皇室可以说一事无成。
“好吧皇妹,二十万大军就交给你。不要让皇兄失望了。”耶律无畏本想回绝,毕竟还泪在军营经营了多年,威望能力都足以带兵。但是耶律忆谙却从零开始,底下的军士虽然不至于反抗,但是将与兵的契合度不够。随后转念想想,现在哪有他选择的余地。唯一能用的只有他皇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