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卷蒙尘北国10

只是这些念头,稍纵即逝。

若是赵恒本人,必定不能抗拒这样的想法和诱惑,甚至金人不提,他也必定要想方设法,回到故国。

岂不知这样一来,金国上层必定不能放心。不但人不得归国,看守亦要加严加重。沈拓与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对那段历史很是关注。在他的记忆中,金国确实也有放归钦宗的打算,可是上层一直争论不定,始终没能做出最终决断。终赵恒一生,也没能踏足故土一步。

而赵恒本人,却是一直心念故国,曾经在一次马球比赛上,攀住金国左副元帅宗斡的手,泣不成声,哭求对方放他归国。结果宗斡大怒,将赵恒斥责一番,令人严加看守,不得放纵。

如此这般,赵是想回,便越不得回。而每次请求放归,都会使得赵恒脖子上的枷锁更重更紧一些,一直到将他勒死为止。

沈拓想到这里,已经冷汗淋漓。这些金人贵族,看似内部很有争执,颇能利用。其实在灭亡宋朝,彻底将所有的汉人归为奴隶这一点上,绝无不同意见。在他们中间成为被利用的棋子,只能被这两股强大的势力左右相逼,最后死的惨不堪言。

想到这里,心中已有定计。

斗智斗计,沈拓自忖不下于任何人。更何况,拥有比人多过千年的智慧,若是还不及人,就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他有了决断,却是睡的极香。这些天来成日奔波,每天在马背上颠簸,赵恒这身体底子实在太差,沈拓尽自坚持,精神倒是坚毅许多,可这身体本钱不足,每日下马后便觉腰酸腿疼,难以支持。

因这一条,沈拓背地里不知道被女真人嘲笑过多少回。他自己倒是不以为意,反觉心中轻松。

无论如何,被敌人小瞧,总比被人重视来的更好。

这一觉睡的天翻地覆,他刚从马背上下来,睡的又不是简陋的营地和小城上的土坑,却是雕花木房,被褥垫的老高,绵软舒适。

只是这一夜他睡的却是不好,连接做了好多个梦。

他梦到儿子,梦到年迈的父母。

还有那张舒服的大床的和年轻时的妻子。

睡梦中,翻来覆去,清晨醒时,却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听到外间有人走动,急切间只得扯过被角,将脸上的泪痕擦干,然后清清喉咙,问道:“外面是谁?”

“官家醒了?臣是薛强。”

沈拓哦了一声,知道是时辰已晚,今日自己要去拜见金国皇帝,去的太晚显的不恭谨,侍卫们害怕他迟了,却又不便将他叫起,只得派薛强这个小鬼进来,弄些动静让他自己醒来。

他急忙披衣起身,穿上鞋袜,那薛强知他起来,又急忙备上青盐净水,让他梳洗。

沈拓一面用毛巾擦脸,一面看着天色。今天却是北国冬日难得的好天,阳光耀眼,光线直入室内,令人觉得和暖舒适。

沈拓心中发急,却是感受不到,只一迭声问道:“薛强,现在什么时辰了?”

薛强答道:“官家,现下已是辰时三刻。”

他一边说,一边帮着沈拓收拾利索,却要比沈拓自己手脚要麻的多。沈拓一边急脚往外走,却也夸他道:“薛强,你手脚很是利索,不如净了身吧,以后专职侍候。”

薛强虽是少年,却是吓了一跳,忙往地上一跪,向沈拓道:“回官家,臣是武人,唯愿边疆报效,不愿自残身体。”

沈拓原是玩笑,见他如此,连忙上前将他扶起,笑道:“哈哈,戏言,劲言耳。”

薛强一边用袖子抹汗,一边道:“这种话哪有拿来戏言的?官家最近令人感觉可亲可近了许多,可是并不象个帝王的样子了。”

沈拓笑问道:“那什么才是帝王的样子?”

“最少要有威仪,要一言九鼎才是。官家现下给人的感觉,只不过是一个寻常人,这样不好。”薛强连连摇头,手中兀自捧着巾栉,却是一脸的郑重。

沈拓一见失笑,却也不同这小孩多说。他以今人扮古人,这些“古人”又以老旧的眼光来看他,种种细节自然有很多不合拍的,却也只是无法可想。只能等明间长久,让他们跟着沈拓的节拍来走了。

此时既然是辰时末刻,却也快到了金主接见大臣的时候。此时的宋金两国,都并没有后世的明朝那么变态,天不亮就要召集早朝,皇帝辛苦,大臣也受罪。偏偏上下别着一股劲,以为起个大早就能致国家太平。

一见沈拓出来,康承训等人却已经准备停当。各人都自留了一套御前班直的官服,此时各自换上,却是精神抖擞,威风十足。

见沈拓诧异,诸人都道:“陛下此去,是去见那金主,咱们不能太也让人小瞧。陛下虽不能穿龙袍,咱们却没说不准穿官服。”

沈拓摇头道:“不可。一,你们不可穿成如此模样,在上京行走。二,随我入宫的,三五人足矣。”

康承训急道:“陛下安危重要,不多带人如何得了?”

沈拓笑道:“身处虎狼之邦,带一万人又如何?休要再说,你们几个都不如去,让种极和薛强他们陪着便是。”

说罢,待几个少年侍卫换过衣服,沈拓便这般青衣小帽,也不坐车,在宅门找到了金国负责看守他的官员带路,一行人便这么步行入宫。

此时的上京城内,虽然鄙陋偏狭,却是显的活力十足。辽朝已灭,天祚帝被俘身死。远自辽东,西夏、草原各部,都在表面上臣服了金国,奉为上邦。这小小上京城内,各国和各部族的使臣比比皆是,甚至远在西域的色目人,蓝眼高鼻,也在上京城狭小的街道上,横冲直撞。

而城内金人,又多半是从龙郧旧,高官贵族,虽然貌不起眼,一个个却是神态傲然,使得这小小城池,充斥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自信和强大。

这是一个百战无敌的国家才有的自信,也是一个正处上升期民族所特有的骄傲气质。这样的情形,在当年秦的咸阳,汉的长安,有过,在宣威于天下的大唐长安有过,甚至在西夏的中兴府有过,唯独在号称天下万国上邦,文明之本的大宋开封,却是从来都没有过。

文明越深,开化越久,反倒失了锐气,没了铁血。所谓野蛮战胜文明,却成了千百年间颠扑不破的真理。金人此时如此,百年后的蒙古人却又将他们文明开化了的子孙打的魂不附体,其间种种凄惨伤心,却比当日宋人还要更悲壮几分了。

沈拓心中只是嗟叹,却也知道,当世之时,没有人要听他心中所思的这些宏论,也看不到千年之后。当世之时,金人手中的铁矛,才是真理!

城池狭小,他们不过走了小半个时辰,却已经到了皇宫之外,却听那带队的官员向沈拓道:“重昏候,请在此等候。下官这便入宫,看陛下是不是召见。”

这个金朝官员,却是一个汉官,只是言语间,对沈拓没有半点尊重。

看他仰着头说话,种极等人俱是愤恨,沈拓却也不以为意,只道:“麻烦贵官。”

那官员点了点头,转身往宫门处去,几个守门金兵上前盘查,他掏出身上腰牌,便被放入。

沈拓看着他背影,向着种极等人道:“这人说是汉人,但是世居北方,投靠辽人已久。辽朝没亡,他却只是拿自己当辽臣。辽国一亡,他又只当自己是金国大臣。至于祖宗是谁,早就忘了精光了。”

第68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7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经略关陕20第154章 再见铁浮第77章 灯如幻梦第三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51章 潼关大战(14)第一 卷蒙尘北国9第2章 合纵连横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36章 胜捷军第8章 秦桧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128章 内乱将起第63章 赦封降将经略关陕5经略关陕8第148章 朱仙镇第148章 朱仙镇经略关陕20第114章 风雪还京路第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4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经略关陕4第10章 登闻司第71章 疾如电,驰如风经略关陕10第57章 传令第111章 秦桧还京第109章 车阵第114章 风雪还京路经略关陕7第二十九章第100章 父子第125章 大战役第110章 讲武堂第三十章经略关陕11第52章 潼关大战(21)第101章 坐而论政第170章 苦斗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第一 卷蒙尘北国17第83章 初见易安第51章 潼关大战(9)第70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第122章 风雨欲来第137章 拔营起寨第52章 潼关大战(21)第一 卷蒙尘北国19第162章 拜帅第148章 朱仙镇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十六章第169章 困兽第4章 行人司第51章 潼关大战(2)第51章 潼关大战(3)第161章 攻心为上第一 卷蒙尘北国5第四十八章经略关陕26第120章 出使第99章 军事会议第5章 政事堂第四十四章经略关陕22第一 卷蒙尘北国13经略关陕12第83章 初见易安第62章 白龙鱼服第127章 托孤第11章 苗刘兵变(2)第120章 出使第二 卷身返故国1第104章 一见如故第51章 潼关大战(11)第7章 学习班(2)第四十二章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十六章第143章 一笑泯恩仇第53章 龙口大捷第146章 精忠岳飞第2章 合纵连横第145章 扑朔迷离第12章 安抚江南第十九章第一 卷蒙尘北国15第十七章第51章 潼关大战(12)第9章 讲四讲第54章 攻伐河东第135章 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