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

“叶大人,你身为南京长官,理应起个表率。缘何这么晚才来啊?”万和顺责问道。

叶永甲将手中的文书递了上去:“叶某适有一事相请,故而来的缓些,望您恕罪。”

万和顺看那文书上写的:‘新年已至,下官急须走访亲友,拜年道贺,此乡井之礼数,不可轻也。某虽北人,亦有一二亲戚居住江淮,近在眼前,不得不探,乞告假三日,特拜郡王。’

万和顺缓缓将信放下,微笑道:“按圣朝规制,新年本就是休假几天的。因城里事情不少,故这两日让你好生照料。累坏了吧,歇息歇息也好。”

叶永甲即一叩头:“多谢郡王体谅。”

他走了后,胡契便贴过来,与万和顺道:“叶永甲恐是说的谎话,不如差人追其行踪,看他往何处去。”

万和顺眉目间一锁,片刻又放松下来,叹息道:“胡尚书,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们既除不了此人,就不必过多防备了。”

陈同袍正在过湘人府上喝新春之酒,见一衙吏来报:“有自称南京知府者欲拜谒大人。”

“我马上去。”他将这衙吏打发走了。

wωω● TTκan● ¢○

过湘人看陈同知将外袍套上,忙问:“这人可是您说的叶永甲?”

“没错。”后者回答。

“他是个万党人,您这就去见他,邝巡抚难保会有意见呀。”过湘人无不担心地说。

陈同袍一停,方才摇头道:“不要紧,我自有办法。陈某先陪叶知府到各处走走。”

“你家同知老爷来了吗?”

“快来了,快来了,陈老爷亲口说的……”

叶永甲正被官兵挡着路,只能焦急地问那衙吏;忽然远处有架轿子来了,在城门前停下,有位身材矮小的官员卷帘而出,紧了紧衣服,喝令众兵丁道:“都散开,这位乃是南京大名鼎鼎的叶知府!”

“共胄兄!”叶永甲跑上去,兴高采烈地作了三遍揖。

陈同袍亦拱手回礼:“叶知府,新年可好?我在这里没处去,回不得乡,倒是廷龙还不忘看看我这个朋友!”

叶永甲笑道:“叶某是告了假才来的,只为和您共庆新年啊!”

“既然如此,我带廷龙见识见识扬州的风貌,”他向西一指,“城外三十里有座庙山,其地山川胜概,一去便知。不如与公闲游几步?”

叶永甲见同袍甚为殷勤,连连点头:“好!逢上今日心情不错,走一遭无妨!”

二人换了身便衣,摇舟离了江都城,顺流而下,傍及山下,徒步而去。

叶永甲仰头看时,山上小路蜿蜒,直通山顶,果建有一间庙宇。

陈同袍指之曰:“此山又谓作盘古山,因此庙供奉盘古神像,故而得名。”

二人一边闲唠,一面上山,刚走到半山腰,见前面搭着几座凉亭,便各自坐下,倚着亭柱歇息。

“好风光。”叶永甲眺望远处,见溪流淙淙、舟楫相继,顿觉视线大开,胸中格外广阔。

“南京乃天下都会,名士所趋,那里的风光想必更为壮丽,叶知府的眼界应不限于此啊。”陈同袍看他那痴迷的样子,轻声问道。

叶永甲收回目光,以拳击柱,叹出一口气:“平日为权力所累,在人家的眼皮子下办事,哪还有心思搞这些……”

陈同袍觉其话外有音,又笑道:“廷龙恐怕难处颇多啊。”

叶永甲回过头来:“共胄有所不知,万郡王素以仇敌视我,派个书办来我衙门,名称辅佐,实则监视。其人掌握大权,揽功夺威,在下三番五次锐意除之,尽为挫败。叶某实在不知为何,便想到了兄长,想在兄长这里求计。”

陈同袍捋着胡须,徐徐说道:“同袍不知你那儿的情况,只得稍试言之。”他一清嗓子,“万和顺以仇敌待汝之故者,乃是足下与我这扬州来往甚密,疑为柳党,防备当是自然。加上这几日不怎太平,扬州全境几乎被邝昌把握,柳党势头正盛,扰了万、陆的安宁,他们必然要同仇敌忾,廷龙的夺权,按道理讲……成功不得。”

叶永甲咬了咬牙:“真没办法么?”

“不如由我这里遏制住柳党的劲头,让南京不再陷入紧张,或许你能搏出一两个机遇。”

“好主意!”叶永甲激动地一拍掌,一会儿却疑惑起来:“就凭你一人?遏制住劲头?”

陈同袍道:“我正好有这样的法子,办起来很容易,请廷龙不必有如此疑虑。”

叶永甲见他事事都分析的冷静非常,单凭寥寥几句话,就像是设身处地一般,顷刻间,便对南京的情势了如指掌了。叶永甲除了深深的佩服之外,对他还有了几分提防。其实提防都不太贴切了,那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他很庆幸这个长着山羊脸的男人是盟友,而不是该对付的敌人。

“叶知府?”陈同袍冷瞥了他一眼。

他这才回过神来,仍旧一副激动的样子:“共胄……共胄兄这妙策真是绝了!”

商议过后,同袍和叶永甲又走向山顶,在庙里拜了神像,游了几圈,因看着天色渐晚,匆匆打道回府了。

“廷龙累坏了吧,”陈同袍拍着他的肩膀,“我府上且沏个好茶,让你这个稀客尝尝。”

二人进内书房坐下,奴才便来沏了茶,同袍叫叶永甲品了一口,果然不错。

喝了两碗的茶,叶永甲和同袍聊得兴起,便拍案说:“陈兄,不知这里可有酒水?饮茶怕是不够吧?”

二人四目相对,一阵哈哈大笑,同袍只道:“叶大人如此兴致,咱俩喝上几盅,醉他一夜,也是美事!我去拿酒!”

陈同袍去了一会儿,空着两只手回来,掸掸衣服,笑道:“找了半天,找不得一坛好酒。倒是烦拙荆找了找,她平日放的,知道那些酒的去处。”

“没想到陈大人已成了家?”

不及回答,忽然身背后帘子一响,听见那轻盈的脚步声,他猛然回过去头,竟一下子愣住了。

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五)第二十三章 述怀、寻情(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三)第七章 裁吏、疑铳(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六)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二)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四)第四章 伪奏、恩绝(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四)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一)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四)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五)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一)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六)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一)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六)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五)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五)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二)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三)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六)第二章 赠贿、谋府(一)序章 葬女、隐世(一)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五)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四)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一)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三)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四)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六)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一)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二)第十七章 禁学、黜变(二)第二十章 杜赃、劫命(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四)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四)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六)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一)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一)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三)第八章 止险、牵掣(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六)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五)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二)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二)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六)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三)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一)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二)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四)第八章 止险、牵掣(二)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五)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四)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三)第二章 赠贿、谋府(二)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七)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二)第五章 流乱、再逢(一)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七)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六)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五)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二)第十三章 请符、舍命(一)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三)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四)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一)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三)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