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六)

“叶大人,这便要走?”

叶永甲回马看时,见卫怀直直地立在城门口,向他招手。

“卫先生!”他跳下马来,拱手迎上前去,“您未曾去九华山吗?”

“天子诏令,不敢不从,”卫怀背着手,沉吟道,“等家里收拾完东西,做好迁居事宜,就准备去了。”

“可您的……拐杖呢?”叶永甲突然发现他的手边空无一物了。

“这个么,我也奇怪得很,大抵是没了重负压在身上,心中释怀,自然手脚灵便了。”卫怀笑了几声,拍了拍大腿。

“恐怕您是被迫释然的吧。”叶永甲把马牵来,一面问道。

卫怀愣了片刻,方才叹道:“不提了!都过去了。如果连那样伟大的事业都成了一种负担,那再坚持也没了意义,何况……我认为那是必败无疑的。”

“是啊,夏……他们不该那么苛求您的,让百姓真正了解新政,令人心觉醒,才是改革的取胜之道,而不是空手乞求他人,一厢情愿地等待圣人降临啊。”叶永甲将此前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顿感心头涌出了不少想法,像一条条宽阔的大路,正等自己开辟。

想到此处,他将马辔在手里转了两转,忐忑地望向卫怀:“不知卫先生……您还想认我作学生吗?”

卫怀听这话来的莫名其妙,便略一皱眉:“怎么了,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学生。”

“我说的不是这个,是当您书院的学生。”

“但书院……”

“我做学生的,自会让这份事业,永垂不朽。”他指着苍天发誓。

卫怀被他的执着深深打动,尽管他已经抛弃掉了往日的热忱,但这信念却迟迟不肯慢下脚步,等待下一个捡起它的人。他仿佛从大堆死气沉沉的灰烬里寻出一簇微小的火焰,它仍不死,只是寄托于他人了。

看着曾经颓唐的弟子变成这副模样,卫怀不禁满含热泪,他坚定地拍起叶永甲的肩膀:“我等着那一天。”

此时,一辆马车自吊桥上驰来,那马夫在叶永甲面前停下了。

“呦!叶兵部和卫先生在此呢!”只见蔡贤卿掀开车帘,双手扒着车轮走下来,先向卫怀作了揖。

“朝里来的天使不惯乘马,特教我换了车子来。你这马我差本地人送回去,静待后人走马上任。”

“好,我们走吧。”说着,叶永甲回头看向卫怀,郑重地弯腰行礼,“卫先生,从此保重,告辞!”

“我想听你叫我一声恩师,”卫怀淡淡一笑,“你好久没把我当你的师傅了。”

叶永甲强忍离别之情,从嘴里吐出那两个字来:“恩师!”

“好,好,去罢!去罢!”卫怀悲喜交加,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别了,只拿那双还保持着清澈的眸子目送他。

叶永甲上了马车,见卫怀孤独地立在夕阳之下,那散落的金光几乎把他整个人都包裹起来,这垂垂老矣的南京名士,随着马车的行进,竟变得愈发模糊,与身后的万千景色慢慢融为一体。

叶永甲转过头来,适才的景象在他眼前不断浮现,他闭上眼睛,摩挲着眉骨,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画面。

“叶兵部,这个朝里的大人方才说,还需跑扬州一趟,接着同路之人,与您一并赴任。”

“扬州?”叶永甲琢磨不透,“究竟是何人?敢请大人赐教。”

那使者道:“此人一表人才,亦是陛下仰仗的国之栋梁。此人姓陈,双名同袍,字共胄,为人温和,处政极公,甚知进退之道,正可为协调万邦之人也!故降诏其为吏部侍郎,与您同在六部,日后需互相提携,不负天子之望啊!”

“是他?!”叶永甲倒吸一口凉气,望着车外的风景,一阵五味杂陈。

“怎么?您还认识?”

“不瞒大人,以前到任陈州,曾有一面之缘。”

“哈哈,那还真是巧啊!”蔡贤卿在旁笑道。

‘真不是一个巧字能说尽的了……’叶永甲咬着牙,一脸憎恨之色。

鉴于我们很久未将目光一瞥扬州的那位知府大人了,故有必要将他的行纪重新说明一遍:他自从杀了吕家公子,娶了卓冷屏后,运势便挡不住地在他身上作用。他依靠着过家以及地头蛇文忠两大势力,又借着柳党的刀为自己斩清了障碍,可谓如日中天。

而跟着他的染坊掌柜过湘人,自然也沾了光。他的野心得到了一定的满足,维持制衡已不再是过家的目标,斩尽杀绝,尽显过家的神威,方是为今之要。知府被柳党的巡抚邝昌铲除后不久,这吕正甫便因身体不佳,死在仪征;而其膝下无子,过湘人自然便利用权势接管了他的当铺产业,任其家眷饥寒,不与分毫照顾,以致沦为贫家,无复东山再起的可能了。

虽然这一大户的落魄给了不少小商人出头的念想,但过湘人这样的狠角色,是不会让他们安居乐业的。渐渐地,过家在扬州各处经营起了诸色行业,不论纺织、染布、当铺、酒馆,凡是能开干的,都被过家霸占去了。湘人甚至在府前立一木牌,上写‘凡在扬州经营者,需先至此处,送以厚礼,若情形尚为恭顺,则使为开办,月纳白银二十两,勿得抵赖’,令人见了,无不震怖。

而作为其先兄挚友的文忠却看不下去了,他常告诫湘人要懂得留人脸面,不可肆意太过,但湘人一直以“先兄遗训”作为托词,仍然一意孤行。陈同袍发现了湘人这坚决勇狠、雷厉风行的风格,便坐视其产业不断扩大,以致于扰乱民生,都放任不顾。

素来混迹江湖的文忠都搞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但这次突如其来的事件,却让他恍然大悟。

“这是柳大将军的旨……啊呸!”江苏巡抚邝昌拿着圣旨,面对着跪拜在地的陈同袍,刚开口却扇了自己一个巴掌,“呸,呸,呸!是皇上的旨意,叫你去京里当官。明天收拾行李,他娘的走马上任去罢!”

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六)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二)第十三章 请符、舍命(一)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五)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四)第一章 识旧、移基(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一)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六)第九章 瞒情、谋符(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五)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五)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五)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一)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七章 裁吏、疑铳(二)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一)第十章 通盐、焚诬(二)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四)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四)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六)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二)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二)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六)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一)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一)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一)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五)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二)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二)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四)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四)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四)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序章 葬女、隐世(二)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五)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五)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二)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一)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三)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三)第五章 流乱、再逢(二)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一)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一)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七章 裁吏、疑铳(二)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一)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三)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六)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四)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六)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三)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三)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三)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三)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七章 裁吏、疑铳(一)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六)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五)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二)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六)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四)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六)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六)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六)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二)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五)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二)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四)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三)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四)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三)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