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

他一只手攥着信,喃喃读道:“致叶尚书:吾已使人与数名枪炮商人相接……彼等现在东海行商,离此不远,约明日晌后即可到达。在下自会瞒过关口,请其上岸谈事,切勿失期……”

“老爷,可是要紧事?”那仆人探头问道。

“极其要紧,”叶永甲叠起信来说,“看来我还得出去一趟,今晚应该回不来了。麻烦你去兵部禀知蔡侍郎,让他代我行使公务。”说罢,他将信捏成一团,塞在袖口里面,旋即匆匆走去。

“知道……”仆人的话还未出口,就已经找不着他的人影了。

在北塘的港口,一直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竟掀起一阵不小的浪花,突然的水势拍击着岸上的石板路,完全浸湿了地面。

坐在周围的渔夫纷纷伸颈去瞧,只见一艘挂着旗帜的大船顺浪而来,慢慢靠近到了码头,从里面放出跳板,走出几个红胡须的西洋商人,身前身后随着一队手持火铳的护卫。

渔夫们虽然见惯了外地的客商,但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无不惊恐地拿起什物,向远处四散跑去。

“是教堂的吴思经!”

某个渔夫低声一喊,众人顿时都停住了,只见吴思经身穿儒服,迈着大步,正从他们对面赶来。

“诸位辛苦!”吴思经带着一副笑脸,上去握了握领头那几位的手。

几个胆大的渔夫躲在后面窥视起来,看那群商人正热切地回应着,似乎又与吴思经闲谈了片刻,只是听不懂他们在讲些什么。

“户部的叶永甲大人就坐在教堂内,等候各位多时了。他的态度很是积极,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提。”吴思经说道。

“那个叶永甲好说话吗?”商人们面面厮觑。

“唉,你们放心。他是简文生的朋友,对我也颇为尊敬。只要我相劝几句,必能说动。请吧。”说罢,他整了整衣冠,便走在最前头为众商引路;而那群火铳队正巧发现了渔夫们,只将枪口一瞄,就吓得他们魂飞魄散,一溜烟跑了。

听见木门一响,叶永甲连忙站起身来,见吴思经已经带着四五个人进了屋子。

他依次行过了揖,便做了个‘请’的手势,番商皆会意,各自坐到了一旁的圈椅上。

“叶某今日会见这么多的客人,有劳吴主教充当翻译了。”叶永甲转头向吴思经说。

吴思经一面斟茶,一面笑道:“您可是错了!这几位客商游走多地,个个精通华言,哪里有我说话的地方?您直说就好。”

叶永甲错愕地望向四位番商,有人鞠躬回答:“是的。”

他抿了一口茶,顿时笑逐颜开:“那大家都方便了。我在此先说一句,在下回了京后,是将消息转达给了中书省,但尚未接到朝廷的答复。所以这次会谈,只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为日后的接洽做准备。”

吴思经的脸色忽然变了,握着紫砂壶的左手在半空悬了半晌,方才笑道:“叶尚书,朝廷虽然没有回音,但为了应付迫在眉睫的战争,早晚也要答应的。你替朝廷办成此事,到时候都会夸你有先见之明。不然似这么一拖再拖,边关将危如累卵矣。”

一名稍胖的番商亦劝:“叶尚书身为朝廷大员,新政本就委于你手,您要立功于当世,谁人敢阻?”

叶永甲惩于前者之失,便铁了心不再受吴思经的蛊惑,坚定回答:“吾无诏令,不敢擅专!商谈的结果自会上表朝廷,不妨碍诸位论事!”

一位络腮胡的商人恼了,脸上憋得通红,用西洋语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吴思经恐被他搅成了冷局,连忙陪笑道:“叶大人计较的是,计较的是。不过客人们先前并不知道此事,心里毕竟没作准备;您先到里屋休息一下,待在下与他们商量会儿,重新斟酌斟酌。”

“好吧,”叶永甲也看出他们有了情绪,“你们自个再议一议。”说罢,即来了两个小厮,扶着他到侧间的里屋去了。

那个络腮胡旋即开口抱怨:“我等不惜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你这个主教不仅不务正业,连行商都想骗我们!那个汉人如果不答应,我们就不回去了!”

“各位客人,是我疏忽了,”吴思经被骂得汗流浃背,连赔了好几个不是,“但何曾想到这叶永甲转变得如此之快!”

“我们不管,你总得给个说法!”络腮胡依旧不依不饶,拍着桌子怒吼。

“但……”吴思经抹开鼻梁上的汗珠,不停地在屋子里打转,“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好了!”他一跺脚,目光开始闪烁,“既然各位不想留情面了,那就弄个狠招如何?”

“快说!”络腮胡指着他的脸道。

“这叶永甲现在我们手里,他又是个文官,未经过什么惊涛骇浪,倒可以使其畏惧!我们这么样办……”吴思经不禁将声音压低,把胸中的计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众人方才心满意足,面容都有了光泽。

他忙唤过一个小厮来,在耳朵边嘱咐了几句,就把他送出去了。

“叶大人!”事情都处理好了,吴思经便一拍手,大喊道,“我们商量的结果很不错,您可以出来了。”

叶永甲走出里屋,见众人又摆出了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心中甚喜,抱拳道:“适才言语多有得罪,希望各位不要放在心上。”

“是我们太傲慢啦,”络腮胡主动与他握了手,“未能学得叶大人的分毫。”

“几位客人的意思呢,是请叶大人到船上商议,这里人来人往,终究不是议论的地方。麻烦您了。”吴思经伸手轻轻推了推他,满面堆笑,众客人更是极力劝说。

叶永甲眉头略皱,意识到了这欢声笑语里的杀机,但沉吟片刻,转而心想:‘此等人窥天朝之利,量也不敢有害人之心。换成这副面皮,大抵是为了逢迎我罢。’便不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应道:“我跟你们去!”

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二)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四)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四)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六)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二)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四)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五)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四)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五)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六)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三)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三)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三)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一)第八章 止险、牵掣(一)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四)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五)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一)第二章 赠贿、谋府(一)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四)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六)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六)序章 葬女、隐世(一)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三)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二)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六)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一)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六)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四)第十章 通盐、焚诬(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一)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五)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四)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二)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五)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一)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二)第十五章 二擢、三逢(一)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一)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四)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六)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四)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四)第一章 识旧、移基(二)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三)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一)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三)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一)第四章 伪奏、恩绝(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一)第十六章 义识、筹学(三)第三章 兴业、叛主(一)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一)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三)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五)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一)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二)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五)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二)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二)第十三章 请符、舍命(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二)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三)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二)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五)第二十六章 受信、听祸(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二)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