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一)

叶永甲回朝之后,不待休整,即将报捷文书递至柳镇年手中。柳镇年大喜过望,又将文书示与参政晏温参看,问其定夺之策。晏温虽对钮远心存芥蒂,但亦虑同僚失和,便与他说道:“此事乃奉相之功,下官不曾参与分毫,若擅作主张,必生嫌隙。柳公可将捷书送到奉相那里,由他本人自行处置。”

柳镇年颇以为然,便按着晏温的说法,派人将捷书呈送给钮远观阅。钮远已从边关那里得知了消息,心中早就有打算,故而接了这封文书后,不经犹豫,便叫李文守携书奏表皇帝,为己邀功,请出旨意颁赏群臣。李文守不愿被钮远利用,但畏惧他如今的权势,只好就范。

未顷,皇帝即命桂辅草诏,布告百官:加钮远为少师,赐绢帛三十匹;叶永甲为资政大夫,赐绢六十匹,银二百两;杜擎为怀远将军,亦赐绢三十匹,其余蔡贤卿、李文守等人各自给赏有差。众大臣惶恐领旨,相视无言。

自从钮远主导的这次新政大胜以后,他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朝野间威名大震,显赫一时,一跃成为了柳党中的领军人物,柳镇年本人也越发对他刮目相看了。大臣们显然察觉到了老宰相的心思,除了那些‘清正’之士外,大多都奔走于奉相之门,一律将军政大事先交由钮远过目,方才告知他人。

叶永甲自然看到了钮远几乎遮天的权势,认为这正是深入改革的天赐良机,便趁着日中人少的时候,径直来中书省见钮奉相。

“大人,您最近很忙吧?”

钮远慢慢抬起头,看见叶永甲笑着走进来了,便使眼色示意,让他在一旁坐下。

“忙啊,”钮远苦笑了一声,抄起手中的公文,“你瞧瞧,平常这些东西都是积放在晏相那屋的,如今都交与本官批复,可不是累死人。”

叶永甲从他的语气中听出几分得意,便顺水推舟地说道:“毕竟是您立下如此奇功,众人自然佩服,这也是社稷之福。可目前宣化尚未收复,若奉相能继续倡议改革,更新兵政,到那时北扫虏庭,则为万古不朽之勋矣,旁人焉得比拟!”

钮远听奉承话听惯了,原本不甚在意,但听到后半段话,手中的笔写得慢了,眉毛也皱紧了:“如今新军已成,鸟铳也源源不断地送到边关,还需怎么改?”

见他意志不坚,叶永甲心里犯了嘀咕,但仍慢慢与他讲道:“奉相,我看这造枪炮的权力不能一直让外国人操持。若使国家自主打造火铳火炮,亲学铸法,通晓其之原理,则吾国人何患不知火器!如果一味取之于人,只怕数十年之后,我辈一去,天下再无洞悉此物之人,新军的覆灭是迟早的事情。”

钮远听罢,更加闷闷不乐,撂了笔说:“叶大人,不要提什么数十年后,我不喜欢奢谈以后的事,毕竟谁都拿不准。户部已经对我们心存不满了,还要接二连三去得罪人家,岂不是自找苦吃?再说了,由番人替咱干活,既省工匠,又节国财,岂非两全之计?如今边上势如破竹,已然足矣,还费那么大力气作甚?”

“大人不能因一时的利益,废了这千古之举!”叶永甲力争道,“就算退而求其次,也要培养一群教练官,分派各大边关,教授军士火铳施放之法。”

“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在想,”钮远忽然板起了脸,“你若无事,可以出去。”

“我……”叶永甲一时语塞,尽管他已有心理准备,但当面遭受如此拒绝,像是有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了下来,将他的热情浇灭得一干二净。

“我走了。”叶永甲向他作了一个深揖,可半天也没得到回应,便尴尬地直起身子,朝着门外走去。钮远的眼皮甚至都不抬一下。

叶永甲顺手为他关上了门,不留片刻,便闷着头离开书房,只怔怔地看着脚下的道路。

“叶大人,你……怎么了?”

叶永甲根本没听进去,又走了三四步,才猛醒过来,仰头看时,乃是晏良。

“抱歉,刚才心里想着事,没听见您问话……我来找奉相商议了点事情,这就回署。”叶永甲道。

“哦……”晏良见他失魂落魄的,便不敢再问,“那廷龙就快回去罢,午间睡个好觉。”

叶永甲应了一声,二人随即擦肩而过。

晏良见他已走开的远了,便顾自慨叹道:“真是世态炎凉。如今钮远得势,不管什么人都去拜访他了,反将兄长晾在一边,视若无睹……全忘了兄长平日对他们的恩情!”他恨恨地将脚在地上旋了旋,碾出了一个坑印,转身离开。

他走过一间间房舍,在一所最大的屋子前停下,轻轻敲了敲门,往后退却半步——里面没有一点声音。

晏良又等了等,发觉没人来开,便清清嗓子,尽量压低了声音喊:“兄长,是我!”

“晏良?”里面终于有了人声,房门随之被推开了。只见晏温穿着一身白色的布衣,头发业已半白了。

“兄长,”他连忙抓住晏温的手说,“您没事吧?”

晏温苦涩地笑道:“我能出什么事?无非是看着小人得志,有些失落罢了。”

说罢,他请着晏良进了屋,与他泡了杯茶。

“我先不喝,”晏良推却道,“心里正着急呢。”

“你急什么?”晏温不急不躁地坐下,乜了他一眼。

“你还问我?”晏良叹口重气,“现在连叶永甲都把您冷落了,还有那个官员不是去巴结钮远的?再这样下去,我们晏家就要失势啦!”

“你且莫急,我心中已有了主意,”晏温吹了口茶水,“别看钮远现在风光无两,实际支持他的能有几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已。此人性情偏狭,不能容下异见,就中书省里都有不少人厌恶他。李文守、洪立慎二人便是明证。放心,只要还有和钮远作对的,你我兄弟便垮不了!”

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三)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三)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一)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二)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二)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六)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五)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三)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二)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六)第五章 流乱、再逢(一)第一章 识旧、移基(二)第五章 流乱、再逢(二)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三)序章 葬女、隐世(一)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四)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一)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三)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三)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五)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五)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十七章 禁学、黜变(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二)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三)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四)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二)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三)第十章 通盐、焚诬(一)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五)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六)第三章 兴业、叛主(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一)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二)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四)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六)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六)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二)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四)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三)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五)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三)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五)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四)第二章 赠贿、谋府(二)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四)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三)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四)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二)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三)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五)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一)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五)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五)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三)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二)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一)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三)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四)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四)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六)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一)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一)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二)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三)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六)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二)第五章 流乱、再逢(三)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二)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六)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二)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