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

“那几个百姓,是听不懂本官的话?出来!不然把你家屋子烧了!”

知县被几十个官兵簇拥着,指着那堵低矮的土墙,喝令着围聚在草棚里的百姓。

“大人,”一位面黄肌瘦的汉子被官军扯了出来,在知县马前连连磕头,“小的全家五口人,全仗着门外这点田地苟活,存不下一点余粮。要是再离开这里,几天不干活,连着赶路,真是活不下去了!”

“近海许多田地都没有开垦,你们去了,也可精心耕耘,等着秋后产粮,养活你们全家不成问题。真是一股懒汉作风,稍微吃些苦就不愿意了,大不了饿上几天,也不是不能活!”说罢,知县急一摆手,官兵们翻越土墙,把他全家老小也从棚子里拽出来,用枪杆击打着他们的脊背,逼着他们赶路。不一会儿,已全部赶到了街心市集。他们翘首看去,宽阔的通衢大道上,已经被百姓的队伍挤得满满的,置身于其中,根本认不清四方的道路,只见人挨着人,漫无边际,乌泱泱地朝着一个方向行进。

这是一个临近县城的村庄,一间间老屋子整齐地坐落在道路两旁,却被错落不一的土墙隔开,背枕着绵延千里的良田。若还在前几个月,那些光秃秃的田地上一定站着零星的农人与犁地的老牛,屋顶上也会升起轻飘的炊烟,可如今田上虽已绿成一片,但村舍的门扉都空荡荡地敞开着,冷清得没有任何人声,间或听见几声鸡叫,却绝无生气的痕迹,到处荒凉不堪。

看到治下的村寨变成这副模样,知县也颇感欷歔,只是一想到上差的命令,事情已无挽回的必要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能为自己捞点成绩。他摩挲着马辔,扭头向众兵下令道:“人都安排南下了没有?要都走了,你们就把这些房子全扒了,把木材茅草装上车子,运送边防,以作战守之用!”

巡检们面露疑色,手握佩刀,都不敢即刻动手;有一人甚至径直上前,控马跪谏:“大人,这都是百姓的居所,若全部拆了,等他们回来之后,又该如何处置?”

知县叹道:“路途艰险,且战事未休,炮火连天,他们能有几个平安回来?这些事情日后再说,先把这些东西运送前线,筑造守具,为国家守海方是要紧!”巡检只好俯首听命。

兵丁们一个个把车子推进村中,用钩索等物件掀了茅草顶,再使刀斧截砍房梁,如若遇着腐朽的木材,便一把火烧个干净,一处不留,直到夷为平地。众人来回忙活了一个半时辰,终于装起几大车的材料,慢慢推回县城。

知县到了衙署,心情并不愉快,反倒一直愁眉苦脸,手握着禀报的文书,心里没底。一更天后,他听说了邻边州县频有百姓闹事,执行政策并不顺利,随即大喜,将手头的文书报上府衙。

“混账东西!”肇庆知府恼怒地一拍公案,文书案卷都掉落下去,顺着跪伏着的高明知县的帽檐,落在地上。

“你看看人家,”他随手抄起一份公文,“我奇了怪了,就你们这几个县磨来磨去搞不定!”

“府台息怒,”知县仰面劝道,“这都是下属办事不力……”

“我可都记着你们了,什么高明、广宁、鹤山……怎么你们那儿的百姓,这么不令朝廷省心!”

“府台,这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是逼反百姓,岂不成了大罪过。请给小人宽限几日,保准劝得他们南去屯田。”高明知县发着抖说。

“你以为是我愿意强逼你们?”知府冷眼望着他,“还不是穆巡抚催得太紧,催文都连下了好多道了。还求宽限,本官的乌纱帽就要掉了!”

知县脸色煞白:“既、既然如此,请您拨一些银子,给他们……”

知府紧捋髭须,又瞪大了怒眼:“你是听不懂么?我这里什么也没有,银子还要留给那个洪参政,作建设海防的用费呢!没见昨日奉相的指示里说‘不许给百姓分毫’吗!”

知县被吓得痛哭流涕,忙磕了两个极响的头:“大人!小人也想为您分忧,可如果做得太绝,逼反了百姓,我的人头您要去不妨,可是巡抚大人必将追责下来,累及于您啊!不如想个办法,把本地情况一一向朝廷禀报,我相信满朝上下,不止有钮远一派,绝对会有不少人反对这种荒唐举措的!”

知府听罢,不禁掩面长叹:“本官自入仕以来,年年谨慎从事,毫无违背朝廷之举。怎么到头来却遭了这样的事!唉,我可以写一本奏疏,托人转交行府,但南行的事是绝不可耽误的。如若你那里缺兵,我可以调一部分给你,震慑震慑那群乱民。如果还不奏效,便准备迎接最坏打算。”

“谢府台大人洪恩!”知县慢慢爬起来,说道。

知府已打算上疏直言实情,但恐怕为自己招来祸端,便将名字隐去不写,混杂在一般文书当中,上交巡抚。

穆巡抚每日都能收到成百上千的文书,弄得他身心俱疲,公文上的字都看得模糊了,只是一肚子的火气,更加无力应付了。这日看见了那份上疏,却顿时精神百倍,竟前前后后地冷静看了一遍,心中大喜,想道:‘钮远威压本官,使我辈不得喘息片刻。不如将此奏报上,也能作为报复。’二话不说,即叫人快马递到行府,拆给洪立慎看。

洪立慎看了来奏,深知地方官吏不易,日后还要靠着他们做事,也不想把他们逼得太狠,防止他们与钮远对立。便不给驳回,反而好言抚慰着来使,令此奏上达中书省内。

“这都是下面办事之人的托词,洪少保竟也信了。”钮远把奏书轻轻一放,笑着与心腹书办道,“还要帮着他们把奏书递上来,岂不知灭了我自己的威风?我懒得给他回批复了,你就口传一句,说……”他拂袖站起来,走了过去。

序章 葬女、隐世(一)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第二十章 杜赃、劫命(三)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一)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三)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三)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七章 裁吏、疑铳(一)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五)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五)第六十一章 失断、肇战(二)第五章 流乱、再逢(一)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二)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五)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二)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三)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三)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罢(六)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五)第三十五章 释围、按罪(三)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二)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二)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四)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一)第二十二章 死别、安魂(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五)第二十章 杜赃、劫命(一)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五)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三)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三)第五十一章 速归、京变(六)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四)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四)第六章 名归、饬法(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三)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四)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一)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五)第二章 赠贿、谋府(二)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四)第二十七章 问坊、妾逃(一)第十七章 禁学、黜变(三)第六十九章 掩灾、称圣(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五)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五)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四)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五)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四)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一)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二)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四)第八章 止险、牵掣(二)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一)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四)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四)第三章 兴业、叛主(一)第二十一章 请政、泄机(二)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一)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五)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六)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四)第三十三章 刺害、计详(一)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五)第三十四章 争塾、室杀(三)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四)第四十三章 诏任、握政(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六)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三)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四)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二)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五)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二)第五十九章 杀灾、运策(一)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六)第七十七章 会商、观谋(三)第三十二章 赐匾、入惑(一)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斗(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六)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