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成议、悔策(六)

待得钮远消停会儿了,书吏才小心翼翼地弯下腰去,拾捡起滚落在地上的毛笔。

“您应当深思熟虑啊……”他胆怯地劝说着。

“是我的问题,”钮远看着横倒的桌子,叹息一声,“我没能压制住胸中的怒火。如今柳公已信了曾粱的言语,说什么都是晚了,也只能作个妥协。你赶紧叫他们把吴思经再押回去,跟廉崇文说,要和他重新议约,举行第二次朝议。”

廉崇文正在家中品尝着新买的茶叶,忽然听到这个晴天霹雳,万分震恐。他先是波澜不惊地应付了一番朝廷的使者,说了些表明自己绝无怨言,一切依遵吩咐的话,然后将其送出门外;等那人走得没影了,他便落寞地坐到床榻边上,烦躁地扯了一把头发,沉思起来。

诚然,他的时间极为宽裕,吴思经也等得起,如果只是重约日期,延后一两个月,倒要罢了;但如今他们要做的,是将整份契约重新商定,因此心怀踌躇,不敢保证这次朝议仍会像之前那般顺利。

“妈的,钮远到底发了什么疯?”廉崇文顾自地骂着,从床上跳起来,在门口踱起了步子。

他就这么反复走了两三圈,眉毛竟已逐渐舒展,表情也不再紧绷了,仿佛悟到了什么,用手托着下巴,又琢磨道:‘不对。事情如此突然,恐怕也不是钮远一人决定的。听闻他们内部分歧很大,或许是慑于百官之意,无奈下令……’

他越想越通,就打算着先去礼部探探口风,毕竟自己对鲁之贤最为熟悉,可以顺着他的性情。于是,他筹备了五十两白银以及一堆南洋的珍奇货物,使麻绳系紧了,捆在车子上,亲自带着给鲁堂官送去。

“哎呀,将军何故弄了这一大箱子东西来?多破费啊。”鲁之贤望见仆人从外边抬进了一个大梨木箱子进来,眉开眼笑地问道。

“禀大人,”廉崇文恭敬地鞠了一躬,“这些银子是国主赐予在下的赎费,就是命廉某来打点诸位大人的。可找那些大员们小人没有门路,又被当做夷人冷待,只有鲁尚书情愿接见小人,让我辈得以议定条约,蒙受天朝洪恩。此敦两国情谊之大功,舍您其谁?故而小人自作主张,将那五十两银子悉数相赠,想必旁人亦无怨言。至于那些货物,都是小人在南洋经商,素日积攒下来的,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鲁之贤笑道:“廉将军可真是会说话,本官何德何能!来人,把这箱子抬进里屋,给夫人瞧瞧去!”

看着仆人都走散了,廉崇文方才斜过身子去,问道:“在下有一点感到迷惑,按理说,议约已经大成,朝廷以此换得了大炮三百门,还与本国加深了关系,也算是不小的功勋了。为何未见到优诏赏功,褒奖群臣?这应该是天朝的惯例呀。”

鲁之贤看到他茫然无知的样子,不忍欺骗,只好如实相告:“唉……将军有所不知,奉相已经决定重新议约了,将于两日后再度举行朝议。”

廉崇文故作惊讶:“什么?这是为什么?”

“这事我一句两句也讲不清楚,总之是那群大臣闹腾的结果,不想给你开特例……”说起此事,鲁之贤有些烦躁,“我其实参与了,但没想到弄得如此过分,让你们外人看了笑话。将军莫要愤恨,这不过是件小事,别因为这个扰乱了议约的情绪。”

廉崇文抱膝叹道:“啊,可惜!契约可以反复议定,但您的赫赫功绩却被无情抹杀了。您本当以此位列三公,享尽荣华富贵的,谁想竟然如此!众臣胡作非为,实是令有识之士寒心!”

鲁之贤苦笑:“廉将军,您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哪能受什么功劳封赏,好处全是让奉相一人占去了。”

“这不公平!”廉崇文饱含情绪,为他叫起冤屈来,“事情都是您一手操办的,到头来却成了白忙一遭。”

“嗐,我有什么办法呢?”

“或许大人能借这次重议,将您的功劳拿回来!”

“此话怎讲?”鲁之贤半信半疑地问。

“大人可现在就上奏,向丞相提议:既然妄开特例有伤天朝威严,不如派遣一人为传旨使者,跟随廉崇文等前往南洋,谕其国主,亦可检视火炮所造如何,不致为外国蒙骗。然后一同乘船返回,海关见得圣旨,必不敢加以阻拦。如此不用关文、不犯海禁,于人情亦通也。”

鲁之贤豁然开朗:“这个方法好!但是众人能否答应,我可说不准啊。”

“您是与世无争,和奉相不同。如果让小人动用些手段,上下打点一二,准有不少官员上书附和。只要支持的声音多了,朝廷便会考虑,然而肯定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了。”

鲁之贤低下头考虑着。事到如今,他最害怕的当然不是功劳被抢走,而是朝议。其实不止有他,几乎所有人都害怕这次朝议,毕竟哪方势力的意见能够胜出,谁也说不好,他们都害怕对方得了大功,会进而主导朝局,不如各退一步,维持现状。鲁之贤也是其中的一员,他非常清楚,之前弹劾钮远的搏命行为已经很冒险了,大家当然不愿意每次都要作这种惊险的赌博。

再者,他也不是厚脸皮的人,接受了廉崇文的大礼,帮他的忙乃是天经地义。这件事相当于推了他一把,使之迅速做出决断,痛快地答应下来:“廉将军,你真是救了本官啊!若有这个奏书,朝议也不必开了!麻烦你帮老夫磨一磨墨,放宽心,我提笔就能写!”

经过廉崇文的暗中操纵,鲁之贤的奏疏递上去不久,便受到了文武百官的拥护。许多当朝大员不断地附和着,如同那次弹劾一样,影响着柳党的决策。如此中和的方案使得钮远也甘心接受,随后便暗示桂辅起草了诏书,作出了部分妥协,宣布不再妄开特例。尽管这两件事的实质并无不同,但满朝官员们为这次‘大义’的成功欢欣鼓舞。

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五)第八十一章 抗政、势敌(四)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三)第八十三章 多诛、纷议(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决(三)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四)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三)第二十四章 试心、纵去(四)第八十六章 靖乱、治海(一)第六十七章 临战、功断(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尽还(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六)第五十七章 托任、毁院(一)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三)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一)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五)第十一章 诛吏、免督(四)第四十七章 旧罪、新议(六)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四)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五)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一)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侧(一)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举新(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六)第四十四章 接驾、复衅(四)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五)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一)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四)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五)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二)第十九章 砌坛、建庙(三)第五十六章 误院、促战(四)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一)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胜(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六)第七十五章 斩官、肃廷(二)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一)第三十八章 仇斗、立殡(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势去(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四)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二)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四)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一)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二)第七十二章 诬败、移失(六)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五十二章 决叛、破竹(三)第三十六章 变弊、迁任(二)第四十一章 开禁、访友(一)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二)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三)第六十章 棋和、弈决(五)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六)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三)第七十章 施诡、毅往(一)第八十五章 诛相、肃朝(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对峙(五)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一)第八十七章 巧议、化争(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稳局(四)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一)第四十五章 斗党、责将(二)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二)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一)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一)第七十六章 请异、防番(三)第三十章 议裁、赴账(五)第四十八章 审害、乱民(四)第六十六章 晋相、巡边(六)第四十六章 任旧、诈举(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谋(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击弱(六)第七十九章 屡间、荣归(四)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二)第七十三章 请银、议阻(三)第八十章 练军、挫敌(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第五十章 叛约、陷潭(三)第四十九章 论辩、揭罪(四)第七十四章 求阙、论诛(六)第四十章 谋威、抚恩(五)第十四章 围州、论罪(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六十二章 曲终、人散(一)第十三章 请符、舍命(三)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四)第八十二章 视田、缓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