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胜而归

董阳红此时浑身是血,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刚才的双方骑兵对冲中,他虽然砍落了余胜军两名骑兵,但是他的肩膀上也是被砍中,剧烈的痛疼几乎让他无法继续坐在马上。☆→☆→diǎn☆→小☆→说,..o

看着已经位于自己后方的余胜军骑兵再一次冲过来,他心中一惊,他麾下的骑兵可没有余胜军骑兵的素质,刚才的冲锋已经是被彻底打乱了队形,别说及时发起第二次的冲锋,就算是收拢队形都得不少时间。

无法回身迎战的太平军骑兵只能是继续朝着前方跑去,然而在后方有着数百骑兵朝着你发起冲锋的时候,这朝前跑也就和逃跑没什么两样的。

接下来的双方骑兵交战简直可以用追杀来形容,太平军的骑兵拼命逃跑,而后头的余胜军骑兵策马直追,每追上一个太平军骑兵,这些余胜军的骑兵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挥下他们的马刀砍向他们的后背。

一追一逃,很快太平军的骑兵在死伤过半后,而在太平军以以骁勇著称的董阳红在力战数名余胜军骑兵后,终于是被一名面容稚嫩的余胜军骑兵斩于马下。

董阳红一死,加上此时太平军骑兵已经死伤过半,很快就是发生了大规模的溃散。之前他们虽然也是逃跑,但好歹算是有组织的撤退,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完全溃散,各自朝着四面发放逃命。

当骑兵之间进行交战的时候,林哲也是亲自率领大量步兵压向了太平军!

随着余胜军的步兵方阵压上,部分太平军步兵开始转身就逃,等那些太平军将领们毫不犹豫稳住阵型,余胜军的步兵方阵就是从三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进行单方面的射击。

太平军陷入了想要撤退走不了,想要主动进攻冲不上去的尴尬情况,更悲剧的是从头到尾,他们都是单方面的遭到余胜军的远距离火力打击。

接下来的情况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余胜军的步步压进,太平军抵挡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是发生全军规模的大崩溃,任凭那些太平军将领们怎么驱赶,这些太平军士兵们全都转身就跑。

看着漫山遍野逃跑的太平军士兵,林哲手指前方:“全军冲锋!”

随后,他再对着一脸疲惫之色,但是依旧满脸兴奋的王吕云道:“去吧,把林成庭的头颅带给我!”

等到了晚间炮兵部队和辎重部队终于赶到战场的时候,这里的战斗已经完全结束,太平军崩溃后,林哲派出了骑兵追杀一阵之余,他也是带着步兵缓慢追击。

尽管太平军跑的非常快,而且溃散后很多人都是分散逃跑,导致余胜军的后续战果小了很多。

然而尽管如此,这一战依旧斩杀和俘虏了众多太平军士兵。

随后两天,余胜军继续出兵周围地区,追上并歼灭了另外一股约千人规模的北逃太平军,同时肃清了周边大量太平军的中小规模溃兵。

当余胜军数天后回师广德城,毕余同第一时间就是把这半个月来的伤亡统计递交给了林哲。

“过去半个月里,我军一共阵亡一百七十八人,伤一百六十人,损失劈山炮三门,优等战马七十八匹,骡马两百三十匹,损耗林德步枪四百七十杆,另有其他损失一并在附表上!”和以往一样,毕余同首先说的就是余胜军自己的伤亡。

而听到总数超过三百多的伤亡,林哲微微diǎn头,这个伤亡数字在他的可接受范围之内,毕竟是和超过一万五千多人的敌军对战半月,就算是再怎么的大捷,自身的伤亡也不会少到那里去的。

至于阵亡数字超过伤员数字,那是因为这年头一旦受伤那么死亡率就非常高,重伤员基本活不下来的,所以相当多的伤员都是变成了阵亡。

另外让林哲有些不满的是,这一次伤亡最多的并不是炮兵部队,也不是步兵部队或者辎重部队,而是骑兵部队。

战前的余胜军两个骑兵连总数有四百骑兵,但是如今只剩下三百骑,死伤足足将近百人,直接阵亡的就有五十多人,另外四十多伤员也是伤势较重。

一仗下来减员四分之一?这让林哲忍不住的皱起眉头,这打多几次的话,自己的骑兵岂不是得拼光?

但是他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和步兵、炮兵相比,实际上余胜军的骑兵面对太平军的骑兵虽然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战斗的风险并没有下降多少。

尤其是肉搏冲锋的时候,人家的太平军骑兵就算再渣,但是在正面对冲的情况下依旧能带给余胜军的骑兵较大的伤亡。

反观步兵部队则是要好得多,伤亡率甚至还不如炮兵部队,这是因为余胜军的步兵们除非被敌军的火炮攻击,不然的话基本就是靠着米尼步枪的射程吊打太平军,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自身所受到的死伤是非常小的。

看罢自家的这些伤亡数字,林哲道:“我们的战果呢?”

“目前我们统计的是,击毙敌人约五千人,俘虏两千三百多人!”毕余同解释着:“贼军伤者未计!”

余胜军统计战果只计算击毙和俘虏,一般不把击伤统计进去,因为击伤了多少敌军是个没办法统计的数字。

就算是击毙数字,余胜军也只能靠数太平军遗留下来的尸体进行统计,很多没被余胜军找到尸体的太平军阵亡者是没算入其中的。

余胜军的实际战果要比这统计报告的数字更多,毕竟林成庭出兵浙北的时候,正规军就带了一万三千多,然后路上又是强行征召了至少五千人以上的壮丁充军。两者相加,太平军的总人数是要超过一万八千人的。

乐观估计,能够逃掉的太平军不会超过五千人,死伤、被俘的太平军实际总数是绝对超过万人的。

以自身三百多的伤亡换来了敌军超过万人的死伤被俘,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场大捷。

只是这个时候,不管是毕余同还是林哲都忽略其他清军、民壮的死伤,在林成庭率军南下的大半个月中,广德、长兴两地的清军绿营、民壮至少死伤超过两千。

湖州守城的时候,其城内的绿营几乎死伤殆尽,尽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被余胜军当成逃兵击杀的,但不管怎么说那四五百人都是死光了,一个没剩。

湖州知府曲胜潮先后征集的民壮、乡勇等总数超过四千人,累计伤亡超过六百。

此战中清军绿营以及乡勇壮丁的伤亡总数是要超过三千人的,只不过这些人的死伤毕余同不在乎,林哲更不在乎。

仅仅从余胜军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一次战斗是史无前例的大捷,一场比泗安战役更伟大的胜利。

“另外我们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从长兴、广德以及后来在白云桥等地,我军累计缴获白银十万两白银,两千多两黄金。

另外尚有大量军粮等物资,粗略计算这些物资至少总值三万两银子以上。”

“这加起来才十多万两?怎么这么少?”林哲可是知道打下敌人的城市后,收获会非常丰富,但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这么少。

这个时候,毕余同叹了口气道:“主要是因为他们只劫掠了广德和长兴!”

林哲一听也是深以为同,毕余同的言外之意就是太平军没能打下湖州府城,导致劫掠不多,而太平军自己的劫掠不多,把太平军当成劫掠对象的余胜军自然就不可能有太多收获了。

“不过我们还缴获了大量火炮、火枪,还有马匹,有三千斤火炮三门,千斤以下的劈山炮二十三门,火绳枪超过两千支,大量的刀剑长枪等冷兵器。

另外我们还缴获了优等战马两百三十匹,次等骡马五百多匹!”

听到说缴获了那么多火炮以及战马,林哲终于是脸色好看了一些。

骡马一直都是余胜军最为紧缺的物资,去年到现在林哲只从许乃钊手中获得了一批三百匹的优良战马,此外从本地民间搜罗了部分次等劣马和骡子所用。为了解决马匹问题,林哲甚至还派人北上求购马匹,但是现在派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大批量购买到优良战马。

如今从太平军手中缴获了这一批优良战马以及普通骡马,倒是能够极大的缓解余胜军的马匹压力。

说起来也让林哲郁闷,这太平军的控制区里同样没有大量马匹来源,但是林成庭手底下的骑兵可比自己多多了,为什么?因为太平军有清军源源不断的给他们送来战马呢。

现在的清军就是当代最佳运输大队长,隔几天就给太平军送去一大批的鸟枪,火炮,战马。

这些缴获自太平军的战马是大有用处的,此外那些火炮虽然老旧了些,但是勉强也能用。

林哲可不是什么败家子,手里头有着大价钱进口来的样炮就看不上这些国产火炮把他们统统扔掉了。事实上余胜军以往缴获的部分火炮里头,除了那些口径小的火炮不用外,其他三百斤以上的火炮大多都会留用,比如第一炮兵连,装备的就是五百斤和八百斤的劈山炮呢。

倒是那些火绳枪以及冷兵器刀剑对于余胜军来说半diǎn用处都没有,不过林哲想着倒是可以拉回去,然后卖给黄宗汉,或者干脆卖给向荣或者琦善,这些人手底下都有不少士兵,用的都还是火绳枪以及冷兵器呢,自己便宜卖给他们的话也可以回笼一部分军费。

当即林哲就是给给黄宗汉送去书信,说自己已经收复广德,让他派遣官员来安抚地方,当然了更主要的是说自己手底下有一批火枪、火炮以及刀剑要出手,质量上佳,价格便宜,欲购从速。

但是,等了几天他没等到他的回信,反而是等到了江苏巡抚许乃钊的紧急军报!

军报上说太平军自镇江东进,于丹阳击溃许乃钊所率兵丁万余,连陷丹阳、金坛,入武进踏阳湖。

常州已糜烂,苏州亦危在旦夕!

看过军报后,林哲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下来,这些清军绿营都他娘的是废物,这才几天功夫呢,就被太平军捅出这么大一个窟窿。

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52章 上海乱第617章 出巡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337章 继承人第643章 方家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20章 伤亡悬殊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410章 海陆分家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两百零九 涨当涂工业区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19章 主动追击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46章 他敢打吗第17章 长兴初战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68章 十万两第4章 扩张护院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53章 东进上海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150章 劝进表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53章 东进上海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27章 刺刀肉搏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40章 五十对八百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52章 上海乱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283章 大战将起第385章 沧州激战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74章 上任设衙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