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

1857年二月六号,林哲于上海称帝建制,建国‘中华’,颁号‘宣武’,而他登基称帝的消息也是快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并引起了轩然大波(清末枭雄153章)。

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不远处的太平天国诸人(清末枭雄153章)。

天京翼王府内,年轻的石达开和他的诸多部众们齐坐一堂!

“没想到这个林哲竟然如此急迫,只掌控区区弹丸之地就敢称帝建制,也不怕被天下人耻笑!”旁边的一个将领如此说着。

然而另外一个人却是出言道:“弹丸之地?现在他林哲掌控的苏南和浙江两地,皆是财赋重地,足以养兵数十万。如今这个林哲已经称帝建制,可见其志在九州,这样一来我们接下来恐怕就要和他直接对上了?”

“怕什么,这几年我们和余胜军打的还少了,如果他们敢主动西进,我们就把余胜军狠狠的揍趴下!”刚才的那人有如此说着。

只是一旁的石达开听见却是心中暗自叹气,旁人或许还没有发现,但是石达开却是发现这人说的是如果他们敢主动西进,就如何如何,而不是说我们立即挥兵东进之类的话。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已经是充分证明了太平天国和中华帝国之间孰强孰弱,要是放在以往,那都是太平天国占据主动。

太平军在过去的几年里数次南下浙北,两次东进苏南,而余胜军只能是疲惫奔波于浙北、苏南两地进行抵挡。

但是自从去年天京内讧导致杨秀清、秦日纲、韦昌辉的大量部众被直接诛杀外,林成庭这个太平天国内部新崛起的核心将领率军反叛,甚至一度攻打天京城,后石达开又是率军和林成庭进行了数场大战。

这一系列的事件直接导致太平天国内数以百计经验丰富的将领被诛杀,数以万计的的骨干老兵死伤。

直接让太平天国的实力迅速下降,1857年初的太平天国虽然以及算得上兵力胡宗铎,但是当初的那些老兵精锐已经不多,取代他们的都是新兵,挟裹的青壮,战斗力迅速下降。

自身实力下降的太平军将领已经不敢轻言东进了!

除了自身实力下降外,太平天国的外部局势也是非常不妙。

林成庭自从在天京饮恨败退到江西后,很快就是夺取了江西大量地区并自立门户,后来虽然石达开派遣追击林成庭的部队收复了南昌,但是林成庭在去年年底又是汇集了近两万人,然后反攻并拿下了南昌,导致石达开的部队不得不退守九江一带,并被林成庭在九江等赣北地区牵制了至少三万人以上的兵力。

此外在湖北,被清军和太平军反复争夺的武昌由于1856年天京内讧,石达开等太平军主力东援,导致湖北方面的太平军兵力减少。

这个时候,好不容易才从南昌逃回去的曾国藩再一次率军出战,派遣罗泽南等部进攻湖北武昌,并经过多月围攻后,终于在1856年秋夺取武昌,紧接着率军沿江而下,准备再一次进攻九江。

所幸的是,曾国藩的运气实在不怎么样,他遣军两万余第二次进攻九江,结果又被太平军打了个大败,不过九江方向的太平军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林成庭所部,所以林启荣等太平军将领没敢追击,不然的话估计也就能够再一次攻克武昌了。

于此同时,石达开还派遣李秀成、陈玉成等人攻略皖南、皖北等地!

但是尽管石达开已经竭尽全力维持,甚至试图扩大太平天国的占领区范围,但实际上效果相当有限。

纵观目前太平天国的局势,基本上就可以发现他们是被四面包围,东有林哲的余胜军,西有曾国藩的湘军,南有林成庭的镇胡军,而北面还有其余清军各部,比如说李鸿章的江淮新军。

任凭石达开左冲右突都已经是注定无法撕破这张越来越紧的网。

这种局势下,石达开怎么可能不担忧!

石达开虽然年轻,但是能够在太平天国里爬到这个地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全权掌控太平天**政事务,他不可能是个普通人。

说起石达开,很多人都会以为他是个老头子,或者认为他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但实际上石达开非常年轻,是太平天国早期诸王中最为年轻的一,他出生于1831年,比林哲还小一岁。

1851年被封为翼王的时候,他不过二十岁,率部攻克南京时,他二十二岁。在九江第一次大败湘军的时候,他二十四岁。天京内讧后,他被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加封九千岁的时候,年仅二十五岁。

只不过他和林哲一样,身为高层统帅,其年龄早已经是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没有人去在乎这个石达开现在只有二十六岁,更加没有去关注林哲今年也才二十七岁而已。

别以为人家石达开年轻就好欺负了,实际上在太平天国的诸将中,石达开的军事才华足以排的进前三之列。

太平天国诸多王侯将领中,杨秀清是非常典型的政治军事领袖,拥有不俗的战略眼光,靠着一手天父下凡牢牢把控了太平天国大权多年,在他主政期间,太平天国达到了最巅峰状态,北伐兵锋抵达直隶,西征攻克湖北,又占据江西,扶持林成庭编练新军,然后依靠这支新军一举攻克江南大营,进逼苏州等地。

只是他有点倒霉,在其统治生涯的最巅峰时期就被洪秀全联合秦日纲、韦昌辉给诛杀了。

而早期的冯云山乃是非常典型的谋士,没有他就没有太平天国。

萧朝贵的军事才华相当出色,可惜死的早。

唯有石达开,这个人从开始到现在,不仅仅战功显赫凸显其不俗的军事才华,而且他的治国能力也不差,初期在安徽搞‘安庆易制’,后期全力推广‘照旧交粮纳税’,改变了以往太平天国流寇式的运转模式,成为真正的一个政权。

而秦日纲、韦昌辉、吴汝孝、林成庭这些太平军将领,各有特色,其他几个人不去说,只是林成庭,此人的战术或者战略能力说实话其实很一般,用兵远远不如石达开那样神鬼莫测,但是他有几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他擅长学习,决不放弃!

‘以敌为师,屡败屡战’这八个字就足以涵括他这几年的军事生涯!

纵观太平诸多将领,那么就会发现石达开能够尽掌太平天**政大权并不是运气使然,而是他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爬起来的。

这样的一个人早已经看出了如今太平天国所面临的战略困势,并着手试图打破这个困势,为此他派遣了李秀成等人渡江进入皖北等地。

但是还没等他打破目前的这种战略劣势呢,东边的林哲就是不甘寂寞,直接称帝建制了。

这个林哲一旦称帝建制,那么下一步肯定就是会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而到时候自己就是首当其冲。

就如同林哲占据的苏南和浙江之地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如同喉咙里的骨刺一样,占据镇江和江宁的太平天国对于余胜军来说也是必须铲除的挡路石。

林哲搞的这个中华帝国不管是要西进还是北上,又或者干脆是南下,都必须占领镇江以及南京,这样余胜军才能够不用继续在苏南一地屯驻绝大部分的主力部队,才能够抽调出主力部队进行北伐或者南下。

所以尽管中华帝国和太平天国都面临着清廷这么一个同样的敌人,但是林哲在拿下浙江后,并没有派兵去爬福建的山地丘陵,而是率军直奔天京而去。

为的就是拿下天京和镇江,彻底保障江南地区的战略安全,而保住了江南地区的战略安全,余胜军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财赋粮食,支撑后续的争霸,也才能够解放出更多的兵力执行南下或者北伐的战略。

这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一件相当悲剧的事,林哲举起反旗要掀翻的是满清朝廷,但是初步安定收复浙江之后,第一时间攻打的却是太平天国。

谁让太平天国占据了镇江和南京,挡住了中华帝国的后续战略发展呢!

面对林哲的称帝建制,石达开已经是预料到余胜军会西进,所以他也是做出了相当的安排,开始抽调在九江和皖北地区的部队增援天京和镇江。

而在清廷方面,对林哲称帝建制的反响还要更大一些,太平天国那边只是上层略有议论,然后做出一些调兵遣将的举动,但是在清廷那边震动却是要大的多。

尽管这一两年来清廷的上层已经是预料到了林哲要反,甚至也做了诸多针对性的措施来拖延以及压制林哲的造反意图,比如说调黄宗汉担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扶持李鸿章编练江淮新军等,其本意并不是说因为太平天国,而是为了针对林哲。

但是反过来,清廷的针锋相对,又是让林哲倍感压力,最后不得不提前举旗反叛。

林哲在去年十二月自号中华大元帅的时候,清廷就已经是蔓延起了一种恐慌,诸多大臣要求朝廷派遣大军剿灭林哲,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如今清廷在江南地区已经是没有一兵一卒,在江北的近万江淮新军也是不多,别说渡江进剿余胜军了,连能不能保住扬州以及江淮等地都是难说。

对于当初林哲的自立,清廷虽然也议论纷纷,但是更多的还是继续忍着,然后拼尽全力练新军。

但是现在,那个林哲自立还不算,竟然还敢称帝建制,这让一大票满清上层愤怒的同时,更是惊慌不已!(。)

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636章 风波起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118章 扩军再扩军!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305章 联军总攻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34章 危机!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1章 余姚林家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149章 董离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592章 作秀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98章 都是疯子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617章 出巡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60章 久则生变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70章 图谋江海北关第8章 营制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76章 第九协防师改革第656章 智利购舰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528章 冲突升级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427章 大理苦战第309章 殉国名单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13章 见黄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