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渡江北上

1857年的夏季攻势规模远比三个月前的春季攻势更加庞大,三个月前林哲率军西征,虽然动用的部队不少,但是一开始参战部队只有数万人而已,进攻方向也只有一个(清末枭雄179章)。

但是现在的夏季攻势,却四个方向同时开打,中华军几乎所有主力部队和大部分的协防师都是参与其中。

为此最高统帅部的各部门是提前准备了足足两个月,部队休整训练不提,更重要的还是各种军需物资的囤积,比如粮食、马匹所需要的饲料,还有更加重要的弹药。

随着中华军内的火炮数量以及步枪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对弹药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中华军作战对火器极为依赖,一旦弹药供应不及时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战前囤积准备大量的弹药是非常必要的。

一切准备妥当后,六月九号,林哲下发诏令,宣布组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五大军级司令部,分别负责各自方向的作战任务。

随着中华军的规模持续扩大,军级指挥部的建立也就在情理之中,实际上年初的时候,中华军的数量持续增加,就应该组建比师级部队更加高级的指挥机构了,但是那时候由于林哲是亲自统帅西征部队,而且主力尽数汇集在西征部队里,所以此事就放缓了。

但是如今中华军分散各地,虽然主力部队依旧是依靠那几个师的皇家陆军,但是协防军的数量却是相当多,以往都是由皇家陆军步兵师的师长负责统帅这些协防师。

而现在,林哲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情况正式确定下来,这才有了五个军级指挥部的成立。

其中第一军辖有第一师、第三师,第二协防师,第九协防师,第十四协防师,另有第二骑兵团。目前驻扎南京一带,后续进军苏北的主要作战力量,由第三师师长施清瑄担任军长。

第二军辖有第二师、第一协防师、第十三协防师,另有第一骑兵团。目前驻扎于安徽长江北岸的和州以及太平府一带,负责向皖北方向进攻,并执行战略防守任务,防范皖北的陈玉成进犯东面。由第二师师长林安飞担任军长。

第三军辖有第十师、第八协防师、目前驻扎在福建福宁府一带,负责福建一省乃至后续进军广东的战略任务。由第十师师长陈云陶担任军长。

第四军辖有第四师、第三协防师、第十一协防师、目前驻扎在宁国府以及池州府的铜陵等地,后续西征的主要战力,由第四师师长徐言青兼任军长。

第五军辖有第五师、第十协防师、第十二协防师,第五骑兵团,目前驻扎镇江、丹阳一带,主攻负责防备扬州之敌,后续苏北战事中的主力部队。由第五师师长沈驰云担任军长。

除了这五个军外,还有部分统帅部直辖部队,包括刚编练尚未成军,驻防于南京控卫皇室的主要力量:近卫师。 有驻防在上海这个中华帝国重要城市的第七步兵师。

另外还有驻扎在苏州、无锡一带的第四协防师,驻扎在松江,嘉兴一带的第五协防师,驻扎在上海,太仓州一带的第六协防师,驻扎在杭州、湖州一带的第七协防师,驻扎在浙江金华府、处州府等浙江西南地区的第十五协防师。

上述五个军以及其他部队,一共是七个皇家陆军步兵师,三个骑兵团,一个皇家近卫师。十五个协防师,总兵力大约在十二万人左右,而参与到四个方向上的一线战斗兵力大约有九万五千人,另外有两万五千人驻防在后方各个重要城市。比如上海、苏州、杭州。

从这个兵力分配比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了夏季攻势,中华军已经是抽调了所有能够抽调的力量参战。

如此庞大规模的战役,自然不允许出现任何的时代,为了激励高级将领的士气,大战之前。林哲一一接见他们,言语中除了常规嘘寒问暖这些笼络手段外,他也是对这些高级将领暗示,一旦作战立功,那么他林哲绝对不会吝啬王爵厚禄。

带着林哲的任命,林安飞、徐言青、陈云陶、沈驰云各自奔赴战区,而在南京,一场规模浩大的出征仪式也是在六月十二号举行。

这是一场规模并不比定都大典的阅兵仪式小多少的阅兵仪式,唯一不同的是,定都大典的阅兵式上,这些士兵参加完阅兵式后就回了营房,而今天,他们接受了林哲的检阅后将会直接奔赴前线参加战斗。

吕道宝身穿着他的双排扣军官礼服,尽管炎热的天气让他后背出了汗,但是他骑在马上依旧昂首挺胸,控制着**的战马脚步平稳的向前。

他去年在第四师服役的时候,以少尉副连长的身份跟随第四师参加了一系列战事,由于表现突出而快速晋升,去年拿下杭州后他就被晋升为中尉连长,年初又被晋升为上尉。

五月全军大休整期间,他被从第四师调往第一师,担任第一师第三步兵团下属第三营的营长,军衔也顺势晋升为少校。

虽然吕道宝的晋升速度非常快,但是这在中华军里并不是特殊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华军的军官数量一直都是跟不上部队的扩张步伐,哪怕是随营学堂改陆军军官学校,招生规模更大后依旧没能改变这种局面。

这里头主要是因为中华军的扩张速度太快,现在的中华军兵力上要比举旗之前多上一倍,这就意味着需要的军官也多一倍,这短时间内你让军训部那里找到那么多的军官啊?

所以只能是对现有的军官提拔再提拔,尤其是那些有着战斗经验的军官的晋升速度更是和坐火箭一样,相当多去年还是副连长,连长的基础军官已经是快速成长为营长,团长等中级军官。

吕道宝就是其中一个幸运儿,今年的他不过二十二岁,面孔上还可以发现他的稚嫩,然而穿上军装礼服的展现出来的坚毅,都无一表明他是一个合格的军官。

随着大军继续前进,吕道宝的部队不用多久就靠近了阅兵高台。吕道宝抬头已经可以看见高台上被数十名高级将官们围绕着的林哲,

尽管已经参军好几年,但吕道宝实际上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见林哲,只见上面的林哲穿着特有的龙纹军装大礼服。骑在马上的他竖起军刀,向着他的大军还军礼。

这就是帝国的皇帝,数千万百姓需要膜拜的统治者,这就是包括自己在内,十余万将士为其效忠的统帅。

吕道宝的视线没有移开哪怕一瞬间。一直都是向林哲行注目礼,等他的队形经过林哲所在的高台下时,只见他刷的一声抽出了腰间的指挥刀,于此同时,他麾下的士兵们越是齐齐托起了上了刺刀的步枪。

此时,王吕道看向林哲,口中大喊着:“中华帝国,战无不胜!”

士兵们大声齐喊着:“战无不胜!”

高台上的林哲居高临下,坐在马背上的他轻扬手中的指挥刀,做出回礼的姿态。

目光坚定。脚步稳重,口中一遍又一遍喊着中华帝国战无不胜,吕道宝彷佛感觉自己有了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那就是如果需要,那么他将为林哲奉上所有的忠诚和牺牲

一遍又一遍的口号后,吕道宝已经骑着马逐渐远去,吕道宝虽然还想要回头再看一眼,只看一眼自己的统帅和皇帝,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回头。而是催动着马匹和自己的部队继续前进,他们的方向是出城直抵长江边,然后在海军众多战舰的掩护下渡过长江抵达江北。

为了掩护第一军高达三万将士的渡江,海军方面汇集了大量战舰和运输船只。无数战舰在江边一字排开,数十门舰载重型舰载的炮口对向长江北岸,准备打击可能出现的清军。

而数以百计的各种竹筏、木筏、木船则是搭载了众多的士兵以及各种物资开始渡江!

尽管渡江过程中没有出现清军来捣乱,但是整个渡江依旧持续了整整三天的时间,之所以这三万人在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的情况下还花了足足三天时间,是因为第一军的渡江不仅仅是三万人跑过去就可以。同时还得带上大量的装备,辎重。

光光是为了把那三十多门十二磅野战炮,八门三十二磅臼炮,四门六十四磅臼炮运输过江,就不是个轻易事,这些可都是好几吨重的大家伙,上船下船都是极为麻烦。

此外第一军携带的粮食非常多,考虑到江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破坏严重,同时也是有情报显示清军为了防守苏北地区,对扬州城外的其他苏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坚壁清野,派兵破坏了大量尚未收获的庄稼。

而皖北地区由于太平军和捻军肆虐,也不用指望能够在野外获得大量粮食。

要知道人是铁饭是钢,没枪没炮打不打得赢不说,但是手里没粮肯定是要饿死的,再者中华军的伙食供应素来丰厚,皇家陆军的士兵们可都是管饱的,就算是协防军的士兵,也是一天三餐,顿顿干饭。

如此一来,对粮食的需求量就非常大的,恐怕很难因粮于敌!

正是因为考虑到渡江北上的部队很难就地获得粮食上的补给,所以第一军出征是需要带着大量军粮一起北上。

而顺利渡江后,第一军军长施清瑄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就是统帅大军沿江东进扬州,而海军部的战舰也是一路伴随,确保可以随时为第一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

等第一军抵达扬州后,那么一场规模浩大,预计参战人数高达七八万人的大规模会战就会在扬州展开。(。)

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471章 穷教育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289章 惨胜第236章 腥风血雨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68章 十万两第76章 乱世重典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11章 山阴陈家第52章 上海乱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71章 扩军五千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13章 见黄宗汉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90章 骑兵出击第60章 久则生变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387章 咸丰东狩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471章 穷教育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84章 水师初成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438章 电报第289章 惨胜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34章 危机!第72章 吴健彰进营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51章 团练大臣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643章 方家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20章 伤亡悬殊第647章 皇子所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60章 久则生变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635章 李平桐第19章 主动追击第60章 久则生变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604章 北海国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31章 谨慎东进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55章 轻松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