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宫斗初现

随着前线的减员越来越多,同时中华军内还在持续扩军,对新兵的缺口是想打大的,如果固执在现有地区招募士兵,很有可能满足不了需求,因此扩大募兵地区也就成为了必要(清末枭雄202章)。

扩大募兵地区,在新占领区设立征兵站之类的事,自然会有军训部以及统帅部的其他部门协同处理,林哲要做的就是批准而已。

处理完石琅翼报上来的一堆事务后,林哲又是见了内阁的几个人,这一次内阁来说主要还是说司法问题,司法部和财务部、工商部等部门一起,制定了针对工商业的迹象法律法规,包括出台专利法、商税法、金融法等。

这些法律的出台,也不是内阁的人自己瞎搞,而是林哲亲自指示,同时还聘请了诸多洋人作为顾问,编写的初步的法律法规。

包括最早施行的公司法外,司法部已经根据以往的大清律、大明律等制定了新的刑法、民法、婚姻法等一系列传统的法律法规,诸多罪行都是变化不大,但是惩罚却是废除了打板子,发配之类的不符合现代法制的东西。

而且也规定了,犯罪行为只能由各地巡警部门侦查,抓捕,审讯,只能由独立于内阁之外的督察院的直属各地督察院提起公诉,由同样独立于内阁之外的**院下属各地法院进行审判(清末枭雄202章)。

尽管这种体系还非常简陋,但是已经初步把行政权力和监察、审判的权力分了开来。

至于立法权嘛,如果是其他现代国家估计会有国会之类的机构拥有,但是现在中华帝国可没有国会之类的东西,立法权是被皇帝独立掌控的,至于司法部,只有起草法律法规的权力,各项法律由皇帝批准之后才能够施行。

如今中华帝国的权力体制是比较模糊的,尽管诸多带有现代名词的机构出现,但它本质依旧是一个帝制政权。

由于帝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完善帝国的法律空白。司法部那边的人是天天忙碌着起草各种法律法规。

但是总体上,和以往的传统法律其实变化不大,比如说刑法里的杀人偿命,伤人坐牢。只不过把以往的砍头改为枪决,发配边疆改为苦役之类的。

此外民法中的婚姻法,依照传统继续执行一夫一妻制,很多人以为中国的传统是一夫多妻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夫一妻制度。

至于妾嘛,古代的妾是和奴仆差不多的身份,并和男主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婚姻关系,再者不管什么时代有权有势的男人都不会只有一个女人的,古代的是妾,民国的是姨太太,二十一世纪里的二三四奶都是明证。

因此婚姻法里是找不到和妾有关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直接无视掉了这种关系,并没有和后世的民国一样把‘妾’作为‘家人’,因此帝国内的民众娶妾的话。实际上不能算娶,只能说养了个‘情人’,所生的儿子将会成为私生子,其实就和现代人包个**差不多。

不过万事有例外,虽然婚姻法里规定国民们甚至那些贵族们都必须是一夫一妻制,但是林哲却不是如此。

身为帝国的皇帝,按照君权天授的理念,林哲是受命于天的‘天子’。

身为天子,林哲制定颁发法律统治民众,也就是说帝国一切法律只限于管理臣民。可不能说反过来管到林哲头上。

其中最大例子就是:民政部门的户籍名单里,是绝对没有林哲以及皇室诸人。

因此林哲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他是‘天子’。

身为天子自然有着独特的一套规矩,比如林哲只能娶一个皇后。但是却是同时拥有诸多嫔妃,而这些嫔妃和林哲是具备合法的婚姻关系,嫔妃的儿子是拥有皇帝位的继承权的。

帝制王朝里,就算林哲自己不想三宫六院,臣下们都不会答应,因为这涉及到帝国继承人的问题。

事关国本。朝野上也不关注才怪了!

和内阁的大臣们商讨了几项法令后,林哲并没有第一时间批准,而是觉得专利法等几项法规多有漏洞,所以让司法部的人继续完善后在批准施行。

处理完军政事务后,林哲也是放下了工作回到后院,林哲虽然喜欢抓权,不过他可不会和朱元璋一样把大小事务都亲自处理,一般而言他的工作只限于抓总,至于事情具体怎么办自然有着内阁诸多大臣们去商议。

而且现在的林哲也不和后世的领导人那样,天天有事没事就开会传达什么指示,基本上林哲需要处理的公文并不多,他相当多一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接见军政人员上。

今天的事不算多,所以下午三点多他就是离开了前院的办公室回到后院,回到后院里,就是看见陈静正在和几个穿着汉服的宫女等人说什么,林哲知道陈静正在处理内宫内宅事务,他虽然是帝国的皇帝,但是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这后宫内宅的事务都是由林哲这个皇后处理的。

林哲也是不好插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林哲满脑子都是军国大事,那里有心情插手后宫内宅事务啊。

不过林哲没有去打扰,但是林哲回来了的消息自然早早就宫女回报给了陈静,很快陈静就是带着人出来大厅。

“皇上!”陈静出来就是率先开口,而陈静身后的几个宫女也是低下了头不敢抬头直视林哲。

这些宫女一部分是林家的老宅老妈子、女仆,也有一部分民间新选的宫女。

自从林哲亲自直视废除宦官制度后,宫廷里就只有宫女了,为了规范内廷,林哲又是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制度,领取固定薪金,目前有宫女约三百余人,负责整个皇室的生活起居,之所以人数多了一些,因为这些宫女还肩负了以往太监的工作。

相当多一部分宫女实际上是健妇,负责一些体力劳动。而真正的贴身侍女的,其实没有多少,也就是几十个而已。

此外由于帝国已经命令废除奴仆制度,作为天下之表率。这些宫女也不是皇室的奴仆,而是皇室雇员,有着比较高额的薪资待遇,并且来去自由。

招募的时候是面向整个社会招募,并不是强行性的。不过要应募也是要员比较高,对家世、相貌、品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招募后签订雇佣合同。工作期间如果不愿意干了,辞职走人就是了。

大体上,就是严入宽出这么一个原则。

之所以管理上比较宽松,主要是因为林哲不仅仅废除了宦官制度,同样还严禁宫女参政,宫女作为皇室雇员并不是和宫务厅一样是公务员,是没有权利插手国家权利的。

虽然林哲夫妇平日里都比较客气,但是夫妻数年了。彼此之间总不会和君臣那样,充满了惶恐恭敬,彼此间说话还是比较随便的。

只见林哲走上了去,口中道:“方才见你在里头问事,所以不好打扰,正打算走呢!”

陈静也是上前,也不顾宫女在侧,就是挽起林哲的手臂:“也没什么事,就是吩咐她们几个准备好迁宫的事,把该收拾好的东西都收拾好。免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新皇宫的主体工程,也就是前半部分作为那栋巨大的主殿以及大广场自然没那么快完工,但是后半部分的生活建筑却已经是休整完毕。

当初石达开火烧天王府的时候,顶多也就是把那些宫殿烧毁。但是后花园里的假山草木却是没怎么破坏,所以营造事务处后没有花多长时间就是把后花园收拾好了,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都是用来休整林哲一家子居住的院落,这些工程虽然也不算小,但是相对于前主殿和广场来说不值一提。

目前新皇宫的后半部分,也就是皇室的生活居住地方已经休整完毕。既然已经把皇室的生活居住地方收拾了出来,自然要搬过去,总不能一直困守在这栋民宅里不是。

营造事务处之所以这么快能够休整出来,其实也和林哲指示一切从简有关,林哲对古代的那些房屋满地深宅大院可没有半点好感,他反而更喜欢一整片园林里只有一小栋院落。

所以整个皇宫的后半部分,实际建筑并不多,从天空俯视的话,整个皇宫的后半部分都是假山草木,只是中间点缀着几栋小洋楼而已。

林哲道:“这些事你也不用太过操心,宫务厅自然会办理妥当的,到时候我们直接搬过去就好!”

陈静点头:“嗯,听你的!”

两人又是说了会话,陈静突然抬头说:“前头入宫的德嫔说想家,求到臣妾这里来说想回娘家看望双老!”

林哲一听就是皱眉,陈静这个时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似乎有在林哲面前挑拨的嫌疑,而这个德嫔虽然娇蛮了些,但是应当不会无故说要回娘家啊!

在前殿里忙国事就够累的了,回到后宅难道还要管着后宅宫斗?

上个月林哲在宫务厅和皇太后林目的安排下,从初选的数十人中挑选了九人,依照古制封为九嫔,称呼上和明朝的九嫔一样,为了给林哲充实后宫,让皇室早早出现储君,以巩固国本,此事虽然说是皇太后和宫务厅安排的,但实际上和帝国诸多军政要员也有着极大的联系。

尽管为了避免外戚做大,宫务厅挑选秀女的时候,并不会在朝中知府以上文官、军中上校以上的直系亲属中挑选,但是这些军政大佬哪一个身后不是有着一堆亲戚同乡之类的,林哲第一次选妃,而且目前尚无皇子,这要是选进去的女子生了个儿子,极有可能就是未来帝国的储君,因此想在这上头打主意的人不少。

初选出来的数十人里头,真正的民女一个都没有,基本都是官宦之后,清一色的大家闺秀,而且个个都是相貌出色。

对于下面人的龌龊心思,林哲也是懒得管,后来按照自己看的顺眼从里头挑选了九人为九嫔。

其中的德嫔比较特殊一些,此女并不是朝中军政要员的家族女子,而是林哲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娘家方家之女。这给儿子娶妻,林老太太也是有些偏心自己的娘家方家的,方家那边自然是不能用和林哲有亲戚关系的表妹之类的充数,所以特地把方家里隔了好几代的远房里找来了德嫔,由林老太太一手把她送到了儿子身边。

德嫔进宫后,由于相貌上佳,加上一身的身材也不和其他人那样比较圆润,而是比较柔弱,很容易就引起了林哲的怜惜之心,这去德嫔的院子时候多了,自然就会引起后宅妃嫔的羡慕嫉妒恨!(。)

第241章 战略之争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618章 阅舰式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85章 大婚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18章 面圣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414章 方德嫔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第71章 扩军五千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248章 平淮安进桃源第2章 土匪危机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57章 一路横扫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328章 后装步枪的首秀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14章 方德嫔第19章 主动追击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256章 绝望之战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47章 入城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481章 海军改革第133章 协防团和镇江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7章 募兵买枪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1章 余姚林家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165章 石达开的艰难抉择第36章 追击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171章 整编扩充计划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337章 继承人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159章 王疯子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