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过,团团掀起的烟柱随风而荡,彷佛乡村里的炊烟升起(清末枭雄219章)!

然而随着硝烟的升起,阵阵爆炸声也是不时传来,如同秋雷奔腾而过,在原野上传出很远很远。

隆隆炮声中,还夹杂着阵阵呐喊以及啪啪的枪声!

从天空俯视望去,只见原野上两股穿着不同颜色军服的大军逐渐靠近,清军之左翼数以千计穿着‘兵’字号服的绿营、旗兵等清军手持着刀剑,火绳枪等快速的向前冲,彷佛浪头一样冲向了对面。

但是这一阵浪潮还没能冲上沙滩呢,就是在中华军的步枪声中快速消散!

看着对面尚未冲进百米距离就已经崩溃的清军,负责左翼作战的许鹏安露出一丝讥笑:“就凭这些货色也敢主动冲上来!”

僧格林沁看着左翼如同落潮一样迅速退下来的绿营八旗,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是真正看到这些绿营旧军在中华军面前不堪一击的时候依旧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之色。

以往僧格林沁就不断地听人说过八旗和绿营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一旦和新军对阵的时候完全不堪涌。

之前的时候僧格林沁对此还没有太过直观的感受,因为之前他和太平军打,和捻军打的时候手底下除了满蒙骑兵外,主力还是这些绿营和八旗兵,战斗力虽然羸弱了些,但是多少还能打一打。

至于新军吗,无数人都说新军很厉害,但是僧格林沁可是一次都没见过新军的大规模作战,因此对新军到底能有多强也是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的。

然而今天,只是看了这左翼的绿营冲击中华军的军阵,还没能进入百米距离就是彻底溃退的时候,他才是第一次真实的感受都了新军和旧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看来,此战还得靠那几支练军了!

此时,清军的各部练军也已经是开始行动,他们和对面的中华军一样。一个个端着手中的洋枪然后逐步靠近,和那些乱糟糟的绿营八旗旧军不同,这些练军的队形完整如一,尽管行军的途中不时有练军士兵被中华军的炮击击中。但是很快就有后排的士兵补充上去,队形丝毫未乱。

看着前头队列整齐如意的练军,僧格林沁面露欣慰之色的点了点头!

而他身旁的几个幕僚则是先后开口,其中一人道:“这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不愧是朝廷精锐之师,只看这威武阵型就可知道没有辜负诸位大人们的期望啊!”

又有一人道:“不错。如今朝廷诸多新军中,这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当属一等新军啊!”

此话如果让李鸿章听见,肯定要唾他一脸的,国内诸多新军里,大家公认的都是中华军第一,而他李鸿章的江淮新军第二,至于练军吗,就算是情况最好的京畿练军也是得排在后面。

武备和训练上,江淮新军是要好过京畿练军的!

李鸿章编练江淮新军的时候,清廷尚未和西洋各国撕破脸皮。得以进口众多的洋枪样炮,以至于江淮新军里装备的步枪都是清一色的进口滑膛洋枪,火炮也多以进口洋炮为主,还拥有开花弹以及大口径臼炮。

训练上,江淮新军的早期训练可是聘请洋人教官进行训练的!

尽管李鸿章当初在扬州败北,但是当初人家从扬州突围的时候,可是把拦截他们的第九协防师打了个死伤惨重,并顺利突围而走。

而各省练军呢,山西、河南、安徽等省的练军情况太差,说是练军呢。但是连滑膛击发枪都没有多少的,很多练军士兵拿着的还是火绳枪呢!

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这两支练军虽然分属两个军,但是都是朝廷直属部队。训练和武备上比较统一,他们的装备有一部分是当初是为‘八旗新军’所购入的洋枪样炮,后来八旗新军烂泥扶不上墙,清廷干脆就把八旗新军的武器抽调出来配属给朝廷直属练军了,不过这一部分直接进口的武器也有限。

朝廷直属练军配属的武器主要还是天津机器局自行生产的燧发枪!

虽然清廷已经认识到火绳枪落后时代,一开始他们也想要仿制火帽击发枪。但是对于连机器都没有几台,只能依靠手工作坊式生产的清廷来说,火帽击发枪的技术难度太高了,无法量产,而清廷显然不可能等几年,进口到足够的新式设备完成火帽击发枪的技术准备后再量产步枪,所以天津机器局以及湖北机器局是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最开始的时候甚至一度生产火绳枪,后来生产的是燧发枪。

不过燧发枪和击发枪的最大差别在于点火成功率,击发枪的点火率提高了,相对来射速也是变相提高了,至于射程,以及威力变化不大。

这些练军用的是自产的燧发枪,江淮新军用的是进口的击发枪,由此可见两者之差距。

此外训练也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因为清廷可没李鸿章的魄力,敢直接聘请洋人充任教官!

不管是实战表现,还是武备又或者是训练,公平的说,清廷直属的两支练军,即京畿练军、直隶练军是要略逊于江淮新军一筹的。

而胡林翼新编的山东练军以及其他各省练军则是又要更次一些。

至于湘军那边,当初在湖北乃点练军已经被太平军打掉,现在曾国藩在湖北虽然也练新军,不过人家的不叫练军,依旧是叫着‘湘勇’。

湘军早就开始仿效余胜军进行军制和武器上的革新了,为了练新军,人家曾国藩可是在湖南设立了一个湖南机器局,用来仿造洋枪洋炮,其创办时间比天津机器局还要早几个月呢,不过产量不高就是了。

现在的湘军从军事制度上来说,其实和新军差别不大,但是曾国藩对冷兵器是情有独钟,他的湘军虽然也装备大量的枪支火炮,但是同样也是装备大量冷兵器,并且是混合便在一起的,所以说湘军里到底有多少新军是比较麻烦的事,因为他们就没把新军和旧军区分出来,而是混编在一起。

如果单纯说装备燧发枪、火炮的兵力数量,那么这些人应该是有上万人的!

毕竟没有这么多人的话,湘军也不能在湖南抵抗太平军的攻势了。

受到林哲的影响,受到余胜军的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提前了大约十年进入纯火器时代,原来的时空里,中国要等李鸿章的淮军崛起后,才大规模的进入纯火器时代,这个时间度大概就是1860年到1864年左右。

而在淮军之前的湘军里虽然也有枪支和火炮,但是他们同样也极为依赖刀剑长枪等冷兵器部队。

现在的时空里,历史已经完全改变,在余胜军的影响下,清廷方面已经是开始大规模运用纯火器,同时使用的枪支也从火绳枪进步到了燧发枪。

至于说火帽击发滑膛枪嘛,火帽击发装置的技术水平对于清廷来说还是太难,手工作坊式的天津机器局以及湖南机器局连机器都没有多少,他们的生产无非就是把集中了大量工匠通过手工生产而已,根本无法量产底火,倒是枪管问题不大,铁匠手工打造也能弄出来。

而米尼步枪对于清廷而言就更加遥远了,米尼步枪除了需要火帽击发装置外,还需要给步枪拉膛线,制造米尼子弹。

而上述两者对于误差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手工打造一两支还行,但是要想量产的话手工作坊根本不行,只有大规模应用机器设备后才能够大量生产。

米尼步枪也算得上是近代机器设备集中量产的一个典型了!

然而不管尽管清廷无法给手底下的各支练军装备米尼步枪,甚至都已经不能进口到击发滑膛枪装备新军,但是使用燧发枪的话,清廷的各支练军依旧比以往的绿营旧军大大提高。

只看他们在持续伤亡中依旧能够保持队形不乱,稳步上前就知道了,这些练军并不是以往的那些绿营八旗可以相比的。

“朝廷有此雄师,此战大胜是没有悬念了!”又有一个幕僚如此说着:“早日就听闻郭贝尔大人的练军乃是精锐之师,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又有人接口:“是啊,如今两军对阵,对面的逆军远在两百步外就已慌乱放枪,然京畿练军却能不慌不乱,怕是要到八十步以内才放枪了,届时逆军枪已放早了,怎么抵挡我朝廷大军?今观逆军定力如此低下,往日里说逆军战力过人怕是多有虚言,无非是败军之将为了推脱自己的罪责而故意夸大罢了!”

另一人也道:“不错,单论这军阵容貌,忍耐之力,对面的逆军就是远不如我练军也!”

一大帮子幕僚们正在吹捧着练军的时候,他们恐怕不会知道,此时在前方统帅京畿练军和直隶练军作战的都兴阿看着对面的中华军打出了一轮齐射后,己方倒下一片人是露出了怎么样的惊讶的表情。(。)

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316章 国宴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73章 设卡收税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159章 王疯子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632章 帝大系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589章 筹办新战舰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51章 团练大臣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8章 营制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1章 余姚林家第586章 腾飞中的海军第391章 进城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559章 句容马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108章 主动出击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274章 应对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331章 噩梦般的惨败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34章 危机!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106章 大胜而归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604章 北海国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490章 检阅海军第598章 年轻一代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48章 厘金初显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06章 壕沟防御式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427章 大理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