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工厂内迁

中华军的将领们并不是历史上清军里那些夜郎自大的将领,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敌人有多么恐怖,所以他们做准备的时候都是往最坏的情况去考虑(清末枭雄277章)。

军事准备是这样,同样还有林德机器厂的内迁同样如此!

林德机器厂作为中华帝国目前唯一能够批量提供先进武器的兵工厂,其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现在这个林德机器厂却是建立在上海商贸区。

一旦战争爆发,商贸区就会被战争所波及,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军方没有多大的信心能够守住上海,所以为了防止上海失守,皇室产业方面就不得不考虑把林德机器厂这种战略级别的企业内迁了。

但是林德机器厂这个时候还在加班加点进行大规模生产,根本停不下来大规模内迁,因为一旦大规模迁移,就算一切顺利至少也会停产数个月以上,而这几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林德机器厂生产出数以百计的火炮,近万支步枪以及其他军械武器了。

为此,皇室产业的负责人,也就是宫务厅财务处的处长潘立宣再一次启程前往商贸区,亲自负责林德机器厂的生产和迁移事务。

“虽然现在时局紧张,但是还没有到最后阶段,为了不影响到军械生产,暂时生产还是需要继续进行的!”潘立宣并没有对林德机器厂几个高管隐瞒什么(清末枭雄277章)。

因为上海商贸区这个地方就没有什么秘密,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前往南京对林哲下达最后的战争通牒并不是什么秘密,尽管目前中华帝国已经派遣宋关前等外交官员和各国领事紧急谈判,根据参加谈判的英国人传递出来的消息,尽管中华帝国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是依旧没能满足各国在华正常通商居住的需求。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派出继续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而法国驻上海领事更是在一次酒会里公开宣称,法国已经在印度支那半岛地区广泛动员,更多的兵力正在集结,只要战争一爆发。将会有至少五千名法**人将会为了法兰西而战!

法国人都是在调动更多的兵力增援了,英国人自然也不会干等着和宋关前磨嘴皮,在谈判进行的时候,英国人已经是在印度以及缅甸等南亚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更多的士兵正在集结。

尽管英国人没有公开说他们会增援多少兵力过来,但是依照英国人在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征集超过万人兵力是轻松的,尽管这些兵力并不是说都是英国本土征召的英国士兵,而是以印度士兵为主。但是英国人训练殖民地部队还是非常有一手的。

一战,二战期间,英国人征召并训练的印度以及其他殖民地的士兵表现可不差!

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已经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宣称,如果远东局势再无法得到缓解,那么他将会引咎辞去驻华公使一职。

这个所谓的引咎辞职可不是说他要灰溜溜的滚回欧洲,而是一种威胁。

因为他一旦辞职,根据英国本土方面在去年就批准的计划,后续对华事务将会交付额尔金伯爵全权负责,而这个额尔金伯爵同样还是英法联军的总司令,也就是那个时候双方的战争就会爆发。

战争的阴影已经是笼罩在商贸区上空。那些商人们倒是不太担心,因为英法的领事们已经多次私底下承诺,他们是为了开扩商路而来,绝对不会对已经发展良好的商贸区进行破坏。

这商贸区不仅仅是中华帝国的**,其实同样也是各国的一个钱袋子,就算是战争爆发了,估计商贸区都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生丝的生产还会继续,生丝的出口也不会受到阻碍。

为什么?因为人家来打仗就是为了做生意的,如果因为打仗而无法做生意里。怡和洋行,信德洋行等洋行的背后股东们早就在英国国会鼓噪起来,这战争也就打不起来了。

但是生丝产业以及一些普通产业可能不会受到波及,但是林德机器厂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

随便问住在商贸区的洋人华人。他们都知道这个林德机器厂算得上是中华帝国的皇家兵工厂,其生产的武器就是中华军的主要武器来源,战争一旦爆发,商贸区如果失陷的话,这个兵工厂肯定会被占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林德机器厂方面在生产任务极其繁忙的情况下。依旧开始展开了工厂迁移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生产不能停下来,所以迁移的准备是在其他方面进行的。

为了支持林德机器厂的迁移,内阁方便特批了一块当涂县内靠近马鞍山的一大片土地,作为林德机器厂的迁移用地。

而林德机器厂的将会在这快土地上建设新厂房,暂时命名为林德机器厂当涂分厂。

为了尽快把厂房修建起来,当地的太平府官方亲自征用了超过数万名民夫用于平整土地,修建厂房。

于此同时金陵兵工厂的建设也是如此,为了加快金陵兵工厂的投产时间,江宁府官方是征用了数千名民夫,和原本负责该厂建设的协防师官兵们一起进行土木作战。

当然了上述官方的扶持并不是无偿的,这些民夫可不是白白征用过来的,而是要给工资的,不过这些人的工资金陵兵工厂或者林德机器厂短时间内肯定难以拿出,所以官方只是让他们打个欠条,由官方先行垫资。

林德机器厂当涂分厂的建设,对于林德机器厂的迁移来说是非常重要,先在当涂那边修建好厂房,万一上海真的守不住了,那么立马就是场内的机器拆下来然后运到当涂分厂去,那些熟练工人也是随同一起奔赴当涂。

如果说战争并没有和想象中的那样发生,又或者说中华军战斗力爆表把英法联军打的抱头鼠窜,从而守住了上海,那么这迁移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不过宿迁分厂的厂房也不会白修,因为林德机器厂将会在这里投资建设第二家分厂,用以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战争威胁等。

现在林德机器厂是在上海。一开始的厂房是在英租界内,后来英租界变成了商贸区后,商贸区的地价水张船高,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林德机器厂是在原上海县城东南部建厂。

但是随着商贸区的持续发展。如今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以及周边加起来,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这么多人挤在这么一个小地方里,这地价不涨才贵,这才几年时间呢。上海县城南部的地价就是涨了好几倍。

就算没有后续战争的威胁,但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以及人员薪资成本等,林德机器厂的后续扩张计划也是会选择其他地方的,而最好的选择就是靠近马鞍山铁矿地区了,到时候原材料的供应就会更加方便。

也就是说不管战争有没有爆发,林德机器厂都是会在当涂建设新的工厂的!

中华军不同寻常的调动,突然的大规模回援以及官方的其他方面的异动,就很容易让有心人察觉出来不同寻常的气息来。

江西南昌,林成庭放下手中的密报,面露疑惑道:“这个林哲想要搞什么?竟然同时从北线还有西线抽调兵力?难不成他们是想要从福建西进还是说从广东北上?”

林成庭有些不理解。中华军为什么突然要从北线和西线抽调兵力?难道说他是要先不大清军和太平军,反而是瞄上了自己?

这种可能性可不是没有,反而还是很大,江西在南方数省中可谓是战略地位最为重要的一个省份,其战略地位和北方的河南差不多,一旦中华军控制了江西,不仅仅是可以保障安徽、浙江、福建的战略安全,而且还可以保障广东的安全,同时进军湖南、湖北以及云贵广西也就更加方便了。

“他们的第三军呢,现在在那里有没有异动?”林成庭问着自己的手下。

那个手下道:“暂时不太清楚。他们自从上月就已经南下广东,目前尚未得知他们的准确方位,但是他们既有可能是去广州的!”

林成庭早在林哲造反前,就已经是有着向中华军方面派遣探子的习惯。虽然镇胡军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说起对中华军以及林哲的了解,其他几个势力超过他的比如曾国藩,石达开还是清廷方面,都是不如他林成庭的。

林成庭派遣的探子严密关注着南京方面以及各支中华军的一举一动,这中华军平常的中小规模调动他可能无法得知。但是像现在这种涉及到全军的大规模调自然是知道的。

中华军如此大规模调动,肯定是有所目标的,但是这个目的是什么?会是自己吗?

林成庭不知道!

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前头和洋人还关系好的同穿一条裤子的林哲竟然要和英法开战了!

就算是和英法开战了,但是林成庭也不认为凭借远道而来的洋人能给林哲造成什么威胁,他们在上海就有两人多人呢,来几千洋人那里管用 。

很显然,林成庭也不太了解英国和法国的实力,更不知道英法两国还继续增援,到时候能来上万甚至是两万人都是有可能的。

和林成庭不解的还有李鸿章,虽然被软禁了起来,但是不知道为何到了南京后中华军方面也可以苛待他,这软禁是一个人住一个院子,虽然不能和以往一样有人伺候着,但是也是衣食无忧。

呆的时间久了,他就会开始读书、练字以打发时间。

而读的书却不是什么经书,他李鸿章是正儿八经考上了进士的传统读书人,这四书五经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已经算是到了看无可看的地步,所以看的一些书都是看守他的军官帮他买的闲书,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所谓的新学书籍,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就对所谓的物理非常感兴趣。

除了看书外,偶尔他还会和看守自己的宪兵闲聊,这些宪兵太过机密的事自然是不会知道的,但是一些流传出来的大众消息他也能说一些,比如说第五军和第二军相继返京的事。

听到说中华军竟然抽调了第五军和第二军返回苏南,李鸿章同样也是陷入了沉思,中华军为什么会突然抽调兵力回援呢?

难道说是南京这边发生的内讧,就和前年的太平贼军一样内讧起来了?要不然的话怎么会在前线兵力不够用的情况下还大规模抽调兵力回援呢?

李鸿章可是知道,别看中华军已经好几十万了,但实际主力就那么几个皇家陆军步兵师而已,在北方作战的中华军里的皇家陆军往大了算都只有两三万人而已,这一下子抽调上万人回援,这不就是说只剩下一万多了嘛。

就靠这一万人多要想同时进军山东还有河南,还有进军直隶,就算是中华军战斗力再强悍也做不到吧!(。)

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153章 惧怕和惊慌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60章 久则生变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708章 巨舰对决(一)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343章 侯客室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348章 对策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573章 东北大开发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77章 商贸区风云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649章 海军革新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92章 抽十杀一第48章 厘金初显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79章 主政一方第41章 三冲敌阵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257章 最强者的对决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544章 女蜗号战沉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698章 摩天大厦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251章 望风而逃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456章 立嫡立贤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394章 饿狼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84章 水师初成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104章 追击和崩溃第358章 第六军渡江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16章 贼军来袭第647章 皇子所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132章 随营学堂幼年班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32章 大战前夕第226章 京师巡警厅第94章 狂傲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121章 卿本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