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

兵力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第一军就算能够依靠着第一师和第三师源源不断的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也很难彻底改变战略上的劣势,你今天中华军动用皇家陆军收复了一个县,明天人家清军就能够派更多的部队进攻其他的地方,如果天天盯着人家清军跑。

那么第一军的那一万多主力部队就得疲于奔命了。

所以北上的第一军在过去大半年来执行的战略是战略防守,在局部方向上进行战术进攻,其中包括攻克山东半岛,进攻河南的东南部地区。

至于一些小地方是否被清军攻克,只要不是太过影响整体上的战略态势,那么中华军也是不太搭理的,顶多就是派遣协防军去防守或者反攻,而主力部队则是囤积在一些战略要点。

而第一军苦等了大半年后,终于是迎来了中华军大胜英法联军的日子,如此也就代表着第一军可以得到来自统帅部的战略支援,包括第六军的增援以及众多的弹药物资的补给。

当第六军抵达山东后,山东方向的中华军自然也就是重新发起了战略进攻,而起首要目标就是济南。

而要攻克济南,首先就得把聊城给拿下来,不然的话中华军进攻济南的时候,就有可能遭到来之于聊城等方向的清军反扑。

十月十六号,抵达聊城的第六军正式发动了对聊城战役,在瑟瑟秋风中,第六军的将士们端着手中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对聊城发起了进攻。

而这一次第六军的进攻方式让聊城内的清军却是大感意外,这些清军也算得上是和中华军交战多次,对中华军的一些战术多少有些了解。

而以往的中华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有时候是直接动用皇家陆军发起冲锋。而有时候则是驱赶协防军发起进攻,但不管采用哪种进攻方式,但是进攻的战术以及队形却是都差不多的。

那就是采用传统的线列队形。皇家陆军的士兵们排着整齐而密集的队形一步一步向前,然后通过密集的排枪火力压制清军。进而发起最后的肉搏冲锋。

但是今天,中华军的进攻却是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看见的中华军并没有采用密集线列队形发起进攻,而是采用了看似散乱的散兵队形发起了进攻。

而且这些士兵在进攻途中受到了对面清军的火力拦截时,竟然一个个都是趴了下来,一开始聊城内的清军还以为这些趴下来的中华军士兵是被自己的火力击倒了,有些人看到数以千计的中华军士兵倒下后,还以为自家的火力拦截犹如神助呢。

但是随后他们就是发现这些‘倒下’的中华军士兵却是依旧持续开枪。这是怎么回事?

这让从来都没有见过后装步枪的这些清军将领们惊呆了!

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趴下后怎么还能够开枪?而且他们的射速怎么这么快?

密集的枪声持续想起,并没有因为中华军士兵们的趴下而减少,密集的子弹不断地打在城头上,打在清军士兵的掩体上,一些把身子伸出来的清军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一些躲在掩体里的士兵也是不敢继续冒头进行还击。

于此同时,城外的一个中华军上尉已经是再一次高举着手中的指挥刀,重新发起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在他的命令下,他所属的步兵连从趴着的地上起来,然后快速的向前跑去。跑动中,不时还有士兵站立着或者以单膝跪地的姿态开枪进行火力压制。

在这一场进攻中,第六军几乎是完美的发挥出来了后装步枪的所有战术优势。利用后装的优势,在冲锋途中遭到火力拦截的时候,多次主动趴下来躲避敌军火力,同时趴着继续开枪进行还击。

同时时刻利用后装步枪的高射速,始终都保持着城内守军的火力压制。

而在这一场战斗中,以往占据了战场主要地位的火炮彻底沦为了可有可无的角色,第六军的炮兵部队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进行了火力准备炮击,但是在进攻开始半个小时后,第六军的火炮就是彻底失去了作用。

因为那个时候。中华军的步兵们已经冲进了清军的防守阵地,进入了和清军短兵相接的阶段。

当天下午四点。施清瑄就是骑着高头大马进入了聊城城内,而此时城内的枪声已经基本停下。城外以及城内的街道上散落着诸多尸体,一些城内的民众在中华军的驱赶下,开始对众多的尸体进行清理。

此战中,第六军取得了北上作战的开门红!

第六军此战中动用了大部分的兵力对聊城的三万守军发起进攻,前后只用了区区半个小时就是冲进了城内,稍候用了大约五个小时的时间就是彻底肃清了城内的残敌。

此战中,第六军一共击毙清军、团练等抵抗兵力大约四千人,另外抓获了六千余人的俘虏,尚有将近两万敌军在看见败局明显的时候主动放弃聊城北逃。

而第六军自身的损失呢?

只有区区两百人不到的伤亡,其中阵亡者只有六十五人!

在这一场进攻战中,施清瑄再一次成功试验了使用后装步枪的部队的进攻战术,那就是使用散兵队形,在进攻途中散开再散开,遭到火力拦截时及时扑倒,然后就地进行步枪火力的还击,等重新压制敌军的火力后,再一次跃起进攻。

同时在这场进攻战中,也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面,那就是此战中,中华军的中低级军官不再骑着马直接上战场指挥,而是下马伴随部队一起作战。

虽然说不骑马的话会导致军官的观察视线不好,但是部队在作战过程中经常是趴着作战,不再和以往线列时代一样,排着密集的队形作战,所以军官们也不可能傻乎乎的自己一个人骑着马。然后带着一大票趴在地上的士兵作战。

当然了,他们的配马依旧得到保留,只不过大多时候只能用在行军路上了。具体作战的时候已经是很少用得上了。

拿下聊城后,第六军兵分两路。第八师的一个步兵团留守聊城,并等待后方的两个协防师的增援,他们要挡住任何可能的清军的反攻。

而第六军的其他主力部队则是向东进军,他们的目标是济南。

当第六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聊城的同时,在济南的南方,第一军所属的第一师带着几个协防师也是从泰安出发,沿着北沙河进入济南府境内,然后顺利抵达长清县。而后和驻防长清的清军发生激战。

虽然说第一师乃是中华军里的主力部队之一,但毕竟不是第六军第八师、第九师这种纯新式的步枪,没有装备后装步枪不说,而且其使用的步枪实际上还是1851年型林德步枪,也就是当初褐贝斯步枪改装而来的米尼步枪。

虽然中华帝国的林德机器厂在前几年就开始量产1856年型林德步枪,不过其生产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大多都是装备新部队的,而原先使用1851年型林德步枪的部队则是继续沿用1851年型林德步枪。

毕竟中华军的扩张步伐实在太快,林德机器厂的步枪产量也是有限的,满足新部队的需求都不够用,更别说完全替换1851年型步枪了。

所以目前来说。中华军里是1851年型林德步枪,1856年型林德步枪,1858年型林德步枪是同时服役的。其中服役1851年型林德步枪的部队都是余胜军时代的部队。

不过后来中华军成立对部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后,而那个时候1856年型步枪也是大规模服役,所以把军中现役的1851年型步枪都是集中抽调出来,目前主要服役于第一师、第二师这两个师,其余几个师则是装备1856年型林德步枪为主。

至于1858年型步枪的话,目前有第八师、第九师、第十二步兵师、第二近卫师使用,而新建的第十三步兵师也是使用该步枪。

后续如果产能能够跟得上来的话,就会逐步替换第一师、第二师内的1851年型林德步枪,至于其余1856年型林德步枪。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替换,而是对现有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进行后装改造为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1856年型林德步枪在改装以后,至少也会服役十年以上。主力部队不用了会被调到守备部队。

毕竟后装改造后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在性能上虽然不如1858年型林德步枪,但是两者已经没有代差,性能上的些许差距并不是把他们完全替换的理由。

这样也就可以看得出来,从泰安出发的第一师使用的还是早年的1851年型林德步枪,面对清军不能和第六军的部队那样占据绝对的武器优势。

因为清军的山东守军里,也有部分部队是装备了1853恩菲尔德步枪的,这支部队乃是大清陆军第七镇所属,而这个大清陆军第七镇很不巧就驻扎在长清。

尽管第一师有信心把长清拿下来,但是考虑到敌军火力猛烈,这强攻的话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所以第一师就是展缓了进攻,他们要等待第六军的到来。

尽管第一军的诸多将领们都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们却是非常清楚,北方诸省的军务核心已经不是第一军了,而是第六军。

创造出击溃数万英法联军大捷的第六军才是当今中华军里最强悍的战力,他们才是北伐的主要战力。

这场新一轮的北伐战役是属于第六军的战役!()

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68章 布拉镇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43章 侯客室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476章 炮击下关第623章 后装野战炮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688章 中英谈判第650章 超前的设计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124章 这是抄袭!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92章 抽十杀一第518章 工商税务改革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88章 崩溃和反冲锋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635章 李平桐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65章 阿瓦恰湾第682章 储君人选第337章 继承人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32章 帝大系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161章 镇江战役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160章 军事散步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140章 暴风雨夜的前夕第53章 东进上海第397章 史荣椿的抉择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52章 上海乱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74章 上任设衙第131章 敌骑来袭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321章 风云再起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83章 添船够炮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150章 劝进表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510章 扶烂泥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