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电报

电报哪怕是在西方国家,也是属于新鲜事务,但却是发展的非常快速,远远要比铁路的发展快得多(清末枭雄438章)。

早几年前,洋人就已经把远洋电报线路修到了香港,不过国内的电报发展在1858年之前都是属于空白。

1858年的时候,由于中国和英法在战争结束后进行了密集的谈判,英法等国不停的往来上海和香港,就是为了跑到香港去发电报回欧洲。

但是英法就建议中国允许他们把电报线路从香港延伸到上海来,不过当时谈着停战之类更重要的事,所以也只是随口提了一提。

不过那个时候林哲却是把电报记在了心上,所以等中国和英法的谈判结束后,就是指示外务部以及皇室产业那边看着能不能搞条电报。

由于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连电磁是什么玩意都没几个人知道,更别说电报技术的应用了,所以和铁路什么的一样,都得先找外国人(清末枭雄438章)。

那些洋人听说中国要修电报线路,自然是举手欢迎的,不过后来双方在一些合作上有所分歧,那些洋人想要电报路线的经营权。

对此中国方面自然是不允许的,开什么玩笑,这电报线路乃是军国重器,怎么能被外人掌控。

所以后来双方经过谈判,改由皇室产业以及外资联合投资的上海电报公司,由皇室产业出大部分资金,电报沿线的地皮等占据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并掌管经营权。而外资则是以技术,原材料,工程人员以及部分资金入股。

但是外资提出,除了前两年外,第三年开始就必须获得分红,并且分红必须逐渐上涨,如果皇室产业经营不善导致利润不足的话,要么皇室产业出资垫付外资的分红,要么用投资额的三倍回购外资股份。

虽然条款苛刻了些,但是谁让自己没技术呢,而且还关系到远洋线路连接的问题,人家的越洋电报线不带你玩的话,难不成你还能重新铺一条中国到欧洲的海底电缆不成。

达成相关协议后,上海电报公司就是铺设了香港到上海的海底电缆,并与1859年底建成,让上海可以直接和欧洲伦敦进行电报信息交流。

今年开始,皇室产业再度发力,甚至自己挖自己的墙角,从上海电报公司挖来了不少人,然后组建了由皇室产业全资控股的皇家电报公司,逐步开始全国电报网的建设。

其第一条国内电报线路就是上海到当涂的电报线路。

不过修电报的时候出了不少问题,最关键的是电报路线沿途的民众们经常把电线杆和电报线偷走,甚至有时候电报公司刚铺设几公里的线路,但是刚完工呢就被当地民众给偷了,气的皇家电报公司的工作人员哇哇大叫。

最后还是宫务厅出面,请求沿线军方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

军方的配合意义有限,当地的守备部队顶多就是重点看一看沿途的电报站房,但是部队有自己的驻地,和平时期不可能天天跑外头巡逻,所以这方面的配合主要还是要靠当地政府,准确的说是靠当地的巡警们。

为了遏制民众偷电线杆,电报线的行为,沿线的地方官员都是得到了一纸宫务厅的公文,要求他们严肃管理治下民众,同时宫务厅还找到了司法部那边,让司法部的人在刑法里头专门加入了一条破坏通信相关设施罪,该罪的罪名可是很严重的,判刑三年起,上不封顶。

如果是战争等特别时期,破坏通行设施则是直接以叛国罪论处,百分百是个死字!

严厉打击了好几个月,那些地方官员们三天两头下乡宣传,前后抓捕三百多人,超过百人被认定是故意破坏、盗窃进而被判刑三年到二十年不等。

而这些被判刑的人和之前的那些战俘、或者罪犯们都会被送进各大矿山或者铁路施工段,最近几年帝国越来越喜欢把判刑的罪犯当苦力用,基本上很多地方的监狱都是空荡荡的没有在押犯人。

如此严厉整治了后,才算是初步遏制了大规模偷盗电线、电线杆子之类的行为,上海到当涂的电报线才算是能够得以顺利施工。

如今已经电报线已经是多段施工,预计等1860年结束之际,当涂和上海就能够进行直接电报交流,南京作为首都,甚至也有着电报房。

为了让各种行政命名广泛传递,林哲还在皇宫、统帅部、内阁总理府等政府机构设立专门的电报房,现在的电报线路虽然只限于当涂到上海,其他地方暂时无法抵达,但是电报的投资要比铁路小的多,而且修建所需的时间较短,也不怎么需要基础工业能力的支撑,反正现在连电报机,电线都是直接进口的,国内一时无法自产也无妨。

皇家电报公司是打算三年内建成多条主干线电报,分别是上海到天津的海底电报线,沿长江西进,连通上海、南京、九江、武昌、重庆、成都的东西主干线。

然后是广州为起点,连接西江沿岸城市然后一直进入云南地区。

天津为起点,接入北平一直到蒙古地区。

还有黄河沿岸等。

以这些主干线为基点,然后再分别连接一些重大城市。

整个电报网要比规划中的铁路网规模大,而且密集得多!

毕竟电报线的建设成本和铁路建设成本没法比,修建铁路得开山架桥,还得铺设枕木铁轨,工程量是非常大的。

而电报线的话,间隔几十甚至上百米立一个电线杆子,甚至都不用水泥柱的那种,直接用木柱就行了,然后用电线连接起来就能完事了。

所以哪怕是电线和电报机都需要进口,但是整体花费也不用太多,而且办电报可是很赚钱的。

现在的发电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算钱,价格贵得很。

把电报修起来后,收回成本的时间会比较快!

这也是为什么皇家电报公司敢说三年内完成基本主干线,五年内全国主要城市覆盖,十年内全国每一个州府都通电报的底气所在。

其实林哲还对有线电报不太喜欢,如果不是现在的技术发展不到位,国外都没有无线电报的话,他都直接用无线电报了,那玩意多方便,直接搞一些无线电报机就能够全国通信,比建设有线电报网更快更方便,也更廉价。

可惜的是,现在无线电报还没影子呢。

不管是铁路还是电报,都算得上是林哲给这个时代的中国所带来的明显变化标志了。

伴随着国内的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林哲所期待的全国通铁路,通电报终归是能完成的。

就当1860年的下半年帝国各方面掀起一片建设**的时候,虽然受到军费大规模削减的影响,但是军方的行动却是没有停下来。

1860年夏天,中华军攻克成都之后,继续围剿太平天国残部!

九月份,中华军在四川雅州府围歼了最后一股太平军主力部队四万余人,击毙了包括陈玉成在内的多名太平天国重要权贵将领。

WWW▪ тtκan▪ ¢Ο

十月,同样是在雅州府,中华军包围了洪秀全和石达开残部最后数千人,一番激战后,石达开战败身亡,见无法逃出去后,洪秀全服毒自杀。

自此,在过去十年里把整个中国搅动得天翻地覆,并直接导致了林哲崛起建立中华帝国的太平天国正式覆灭。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四川全境被中华军收入囊中,后续第五军继续在四川以及邻近各地进行清剿太平军残余势力,土匪,各类民间武装等,以确保军方停止大规模行动后,帝国的能够对四川进行全境的行政统治。

在西北方向,边成勋的第六军虽然进展比较缓慢,但是胜在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第六军从新疆哈密地区杀进新疆,并在哈密地区和阿古柏的军队展开了首场战役,这一次入新首战,第六军以准备充分、兵力众多的优势,包围并歼灭了盘踞在哈密地区的两千余名阿古柏所部。

不过在五月份的时候,俄罗斯那边以防止阿古柏进一步北侵为由,不顾帝国的强烈反对强行派兵抢占了塔尔巴、伊犁等新疆西北部地区,由于那个时候新疆依旧被阿古柏大部控制,和俄罗斯人之间还隔了一个阿古柏,所以中华军对俄罗斯人抢占伊犁的举动无能为力。

不过作为回应,帝国的第十四步兵师在外兴安岭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在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和俄军爆发了多次千人规模的武装冲突,从俄军手中夺取了超过十五个移民、军事据点,并从直隶地区调遣了大量汉民移民前往,进一步增加对外兴安岭地区的有效控制。

同时海军把在活动在黑龙江流域以及沿海的内河、近海作战船只编成了第四炮舰支队,负责黑龙江流域的作战事务,对俄军在黑龙江流域仅有的少量作战船只进行摧毁打击,初步控制了黑龙江流域的通航安全。

然而帝国在外兴安岭地区的行动就算能够打击到俄国,但是也不可能让俄国人白白的把伊犁给吐出来,所以要想已经混杂了英国、俄国、阿古柏等多方势力的新疆,除了让第六军打进去外没有其他办法。

因此在1860年下半年开始,帝国开始提高了对第六军的支持力度,并向第六军增援了五余人的新兵,用以补充第六军的人员损失。

使得第六军的兵力恢复到了以往的满编制,包括了第八师、第九师。

除了上述步兵部队外,另外还有以第三骑兵团为骨干,辅以第十三骑兵团组建的第二骑兵旅、四个在陕甘地区就地招募,归属陕西和甘肃守备司令部所辖的骑兵营。

得到了后方的大量支援后,边成勋继续率领第六军深入新疆腹地,七月收复吐鲁番,八月份上旬收复古城。

九月份,第六军的将近两万余人进抵迪化城外!

而对面则是阿古柏麾下的三万主力部队严正以待!

一场双方主力的大决战是即将展开!(。)

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186章 黄宗汉的选择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618章 阅舰式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664章 汉化改革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341章 办学难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592章 作秀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549章 蚩尤级万吨铁甲舰第79章 主政一方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576章 丝袜舰队第646章 皇子独立第701章 战舰云集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712章 各国异动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551章 联军登陆夏威夷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198章 帝国大学第277章 工厂内迁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第619章 海军行政改革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324章 战争中的发展第401章 与民同乐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13章 见黄宗汉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581章 中宁密约第657章 船头对敌第534章 进驻九龙第278章 兵临广州第495章 齐琳随驾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250章 半斤八两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7章 募兵买枪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356章 新军之间的厮杀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341章 办学难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74章 上任设衙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394章 饿狼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44章 伤亡名单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47章 入城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75章 井喷式发展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486章 齐琳的目光第396章 咸丰身死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