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风波起

被外界戏称为‘内相’‘宫内总理’的宫内秘书处处长李平桐,这从外界对他的形容就可以看得出来,此人的权势地位是绝对不简单(清末枭雄636章)。

按照帝国现有的机构体系,帝国有最高统帅部、内阁、督察院、**院,而在这之外,还有宫内机构,即宫内情报处、宫内秘书处、皇室资产管理处、宫务厅等。

这几个宫内机构里,宫务厅的实际权力不大,基本干的都是伺候人的活计,情报处虽然权重,但是这种间谍机构注定是上不了台面,不管是林哲还是情报处自身,都一直致力于让情报处保持低调,资产管理处那是个为皇室管理私产的机构,和政治关系不大。

唯一真正在帝国政坛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还是宫内秘书处这个机构。

秘书处虽然只是说协助林哲处理事务,但多年下来,这个秘书处拥有的权力是越来越大,全国上下那么多军政事务,林哲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进行处理,哪怕他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都是完不成的。

所以一些重要事务,林哲会亲自处理,但是多数情况下,一些日常政务还是秘书处进行处理,解决不了才会报到林哲这里来。

当然了,这种处理事务的权力是有所限制的,他们处理事务的方式并不是直接决定,而是给出解决事务的意见以及方案,然后报给林哲,林哲觉得可以就直接批准了。

他们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

但是即便是这个权利,也足以让秘书处的权势凌驾于内阁下面的各部之上,甚至有着和内阁并驾齐驱的势头。

由于秘书处的特殊性,所以内部任职的官员也是比较特殊。

比如说,尤其是帝国并没有和明清时代一样有着翰林院,专门为年轻官员积累经验和声望的机构,所以秘书处就是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这种智能。

秘书处的多数普通秘书们,大部分都是帝国政坛里的新秀。只有国家中央雇员考试里排名前列的人才能够进入这各机构,而各科的副科长级别以上的秘书处官员,更是从全国范围内的中层优秀官员中选拔而来。

至于秘书处的处长、两名副处长以及多名随行秘书,更是帝国政坛里的真正高官。

这种情况下。秘书处处长一职,其政治地位是要超过寻常的内阁大臣。

不过秘书处平常时候都是比较低调,不怎么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但是这并不能说秘书处处长就是权势低了。

这场私会的人除了李平桐外,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帝国内的高官。比如赵立祥乃是京师巡警厅的厅长,孙北路则是财务部协办大臣。

所以秘书处处长李平桐私会其他高管,自然会引起宫内情报处的注意,尤其是在情报处刚刚因为郭龙云被秘密弹劾一事而被林哲训斥,情报处的人现在都琢磨着怎么查探出这事的背后情况呢。

如今李平桐的这种行为在这个时间里,自然就是引起了情报处的密切关注。

当天开始,情报处的多个科室就是联合起来,动员了大量潜伏的特工进行针对李平桐等人进行调查。

调查出来的大部分结果自然是无关紧要的,比如说收贿赂,贪赃枉法这些内容。情报处并不怎么关心这些,他们关心的是这些人这几天联系密会到底是在干嘛。

不过,其中有一个情报却是引起了情报处的高度关注,情报显示,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赵立祥频繁的派遣家人往江西南昌发电报,虽然经过调查,这些电报内容看上去寻常的内容,但是经过情报处的调查,这个赵立祥在南昌也没有什么家人或者朋友之类的。但是如此频繁的发电报。

而且这些电报里还是时候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这事可不寻常。

这年头拍发电报可是贵的很,是按字数算钱的,普通人只有在紧急事务的时候才会选用电报。普通事务还是以写书信为主。

情报处作为国内三大情报机构之一,其业务能力还是相当不俗的,很快即使在南昌那边找到了接受这些电报的人,而这人表面上只是南昌城内的一个老板,但是情报处又是挖出来此人和江西布政使朱楠的远方堂亲。

于是乎,一条线就是被串联了起来。

李平桐、赵立祥、江西布政使朱楠。

获知这个情报后。情报处那边立即就是把相关的情报呈递到了林哲的手中。

这朱楠背后站着的是李平桐?

林哲此时此刻是生气了,在他的印象里,李平桐一直都是比较低调的人,而且也和郭龙云没有明显的冲突,但是却是没有想到手伸的那么长,而且还和多名高官联合起来,甚至让朱楠甘愿为棋子举报郭龙云。

事情重大,林哲自然不会轻易处理,当即就是指示情报处:查,狠狠的查,他要知道事情的前后经过,至少要知道李平桐为什么要对郭龙云下手!

内阁这些大佬们的斗争从来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私人的仇恨之类的是不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这里头必定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而这些秘密是林哲想要知道的。

就当情报处内部成立了秘密专案组,对李平桐以及赵立祥、朱楠等人进行秘密调查的时候。

国内的政坛又是起了其他波澜,九月二十号,江西省爆发大规贪腐案,巡警部的廉政局接到举报,浙江省杭嘉湖道员宁耀安以各种名义向多家企业强行索要贿赂,涉案金额高达十余万。

而且这个举报还是公开实名举报,那些多家企业是联合实名举报,直接把事捅到了巡警部廉政局,并且主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在举报信还没有送到廉政局的时候,各大报纸上就已经刊登了这个消息。

当即就是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

在如此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管朝廷上的那些高管们如此打算谋划,但是廉政局都是必须第一时间立案,然后公开成立专案组赶往浙江进行调查。

然而这个事爆发后,却是引来了林哲的高度关注,因为宁耀安此人曾是郭龙云的得力下属,和郭龙云关系密切,他能够当上杭嘉湖道员,郭龙云从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一切都表明着,一场针对郭龙云的**已经刮起!(。)

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20章 伤亡悬殊第64章 该走还是留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43章 惨胜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44章 伤亡名单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334章 谈判指示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7章 募兵买枪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269章 死城安庆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52章 上海乱第308章 胜了吗?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634章 情报处调查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641章 势均力敌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71章 扩军五千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17章 长兴初战第75章 出兵松江第16章 贼军来袭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10章 出征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后装枪第445章 对美军售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07章 津浦线开建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692章 各有顾虑第182章 惊天巨响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28章 太平军的反击第62章 破城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290章 战争中的和谈第559章 句容马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654章 火药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402章 九江前线第192章 选秀和国本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62章 破城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