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船头对敌

^_^就当江南矿务公司的代表临时充当外交官,然后去游说智利国内的高层时,太平洋贸易公司的代表也是在英国直接找上了智利代表团,一开口就是,我们能够建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也能够为智利建造最优秀战舰(清末枭雄657章)。

太平洋贸易公司的代表们是把帝国的造船业夸得天花乱坠,蚩尤级战列舰更是被他们夸的天上有地上无,而且还不忘把好多年前的珠江口海战拿出来说:我们用一千多吨的小家伙就击沉了英国佬六千多吨的大型铁甲舰。

尽管吹嘘成分非常严重,但是帝国能够建造万吨铁甲舰也是事实,而且智利人也是知道,前两天阿根廷人就是从中国这边购入了四艘铁甲舰,其中两艘铁甲舰还是一千八百多吨的大家伙。

而阿根廷方面扩张海军实力,也是智利海军决定两艘铁甲舰的主要因素。

1871年,阿根廷从帝国采购的两艘铁甲舰回国后,可是引起了南美各国的极大反应,智利很快就是通过了采购两艘铁甲舰的决议,而且要采购比阿根廷的铁甲舰更大,战斗力更强悍的铁甲舰。

阿根廷也是智利的主要对手,既然阿根廷这个敌人都从中国购买了军舰,他们自然不可能对帝国的军舰无视,本着货比三家的心思。

智利方面也是答应了,考察团在英国之后,将会前往中国考察。

确定了消息后,太平洋贸易公司立即就是向国内的相关造船厂发出了通知,让他们做好迎接考察的准备。

两艘三千吨以上的远洋铁甲舰订单,这份订单足以让国内的造船厂拿出最大的心思来争夺订单。

军械的外贸订单赚钱,而战舰的外贸订单更赚钱。

一艘三千吨以上的铁甲舰,其利润绝对可以让人流口水(清末枭雄657章)。

很快国内的几家自认为实力充足的造船厂就是开始为智利海军量身定做设计方案。

七月份,智利海军考察团抵达上海,为了配合国内的国防企业,帝国海军也是没有摆出一副我是大爷的模样,而是很爽快的配合国内的国防企业,甚至为智利海军考察团举行了一场小规模的海上演练。

其中帝国海军的最强战舰,体现帝国造船工业实力的蚩尤级战列舰责无旁贷的充当了招牌的角色。

智利人看着蚩尤级战列舰,自然是另外一番感叹,当然了,想要把他们给吓到自然是不可能的,他们在英国也是看过了万吨铁甲舰,而且英国人的万吨铁甲舰还更多呢。

他们感叹一番过后,最关注的还是帝国方面会拿出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来。

智利之前就已经向中国方面通知了他们对军舰的一些要求。

他们要求战舰必须装备六门以上的大口径火炮,拥有不低于八英寸的装甲,航速不低于十二节,纯蒸汽动力下续航距离超过一千五百海里。

当然了,这些数据要求都是最低要求,实际上要想获得智利的订单,性能要求必须是超过这些最低要求的,同时造价也不必须比英国人低。

为了争夺智利的订单,国内的几家大型船厂也是各显神通,参与竞标的主要有上海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淞沪造船厂,这些几家造船厂都是国内有着制造三千吨以上军舰经验的造船厂了。

最先提出设计方案的是民营的淞沪造船厂,他们的实力在国内一票造船厂里比较弱,所以是希望尽早出击,争取智利人的好感。

他们提出来的设计方案是以国内的桂林级穹甲巡洋舰为蓝本,吨位扩大到了三千两百吨,适当的加强了装甲厚度以及火力,比如原本的桂林级穹甲巡洋舰只有一门两百毫米的主炮,但是他们却是加强到了两门两百毫米的主炮。

但是这个设计方案送到智利人那边的时候,他们一看只有两门两百毫米的主炮,立即就是给否决了。

这一次竞标中,几家国内的造船厂显然是陷入了一定的误区,首先他们是用以往的经验来设计战舰,以往的经验里,三千吨这个吨位的话都是巡洋舰的吨位,而帝国的巡洋舰向来都是火力不强,注重的航速以及续航能力,同时还有适航性。防护以及火力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这不是说这种巡洋舰不好,实际上英国法国等强国的巡洋舰,基本也是这个模样,为什么?

因为对于海军强国而言,两三千吨的巡洋舰就是用来护航、彰显武力的,从来就没指望过他们能够上战列线参加决战。

所以注重的不是防护性能以及火力,而是航速、续航能力、适航性这些。

帝国虽然没多少海外的殖民地,也没有什么航线需要保护,但是帝国海军的巡洋舰,依旧是和其他海军强国差不多的。

把两三千吨的战舰当场主力舰建造,弄成和早期的盘古级或者炎帝级那样的铁甲舰,然后送上战列线参加决战,这已经不是帝国海军最追求的事了。

但是其他国家的海军,他们却不是这样。

对于阿根廷、智利、巴西这些没有工业基础,国家实力徘徊在三流以后的小国而言,两三千吨的战舰就已经是他们的主力舰了。

上一次阿根廷采购的一千八百吨的近海铁甲舰,就是属于毫无疑问的主力舰。

这一次智利人想要采购的战舰,对于他们而言同样是属于主力舰的范畴。

因此,防护性能以及火力这两样才是重点,其他的航速、续航能力以及适航性则是属于次要的。

他们要的是可以参加决战,威胁敌国大型船只的主力舰,而不是可以跑上万海里的巡洋舰!

所以这种背景下,上海造船厂那边为智利人量身打造的设计方案就是获得了智利人的青睐。

上海造船厂的设计说不上多新,甚至是和帝国海军一贯奉行的战舰风格都是有所不同的。

其中最主要的不同就是,他们采用的舰炮布局是采用左右两侧交错布局,也就是和后世定远级铁甲舰一样的布局,这种舰炮布局在英国那边已经出现,那就是大顶顶顶的不屈号。

而这种舰炮的布局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那就是这种舰炮布局是建立在船头对敌的海军战术思想下的。

这种火炮布局的两座炮塔,可以同时向前或者后集中所有火力。

但是也有着明显的缺陷,也就是侧面火力比较薄弱,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使用一座炮塔对敌。

但是帝国海军却很少使用这种舰炮布局,为什么?

因为帝国海军并不奉行船头对敌的思想,早年虽然也发展过船头对敌,甚至在一些战舰上安装了冲角,但是最近几年帝国在纵队还是横队选择上非常犹豫,这从帝国海军主力战舰的菱形炮塔布局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是一种兼顾了V字战术、纵队以及横队的炮塔布局方案,船头对敌的时候,可以集中至少三座炮塔的火力,如果是侧面对敌,同样可以集中三座炮塔的火力。

也就是说,这种菱形炮塔的布局是非常均衡的!

不过不是每个国家对海军都向帝国海军那样,在两者之间犹豫,然后选择了折衷的方案。

智利海军就是认定了船头对敌的战术,他们在英国的时候,最满意的设计乃是中央炮房的设计,而其具体的火炮布局非常有意思,六门火炮部署在中央炮房里,但是其炮房并不是圆形或者是方形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倾侧。

靠近船头位置的炮房宽度比较小,靠后比较大,因此在船头对地的时候,是可以发挥四门火炮的火力。

而侧面对敌的时候,可以发挥三门火炮,至于对后火力,就只有两门火炮了。

现在上海造船厂提出的左右交替布局,在四门主炮的情况下,就可以在船头或者船尾方向集中四门主炮的火力。

而更关键的是,这四门火炮竟然是两百五十毫米的后装炮,这四门主炮一下子就是抓住了智利人的眼光,然后就再也挪不开了。

这可是十英寸级别的舰炮啊,而且还是最先进的钢制后装线膛炮,再搭配中华帝国特有的封闭式炮塔设计,其战斗力在这个时代是杠杠的。

当然了,这种火炮和炮塔加起来,那价格也是杠杠的,但是依旧无法挡住智利人眼神中的期盼。

一开始上海造船厂的设计方案是从早年的二等铁甲舰夸父级演变而来,设计吨位是达到了四千六百吨。

但是战舰的价格基本都是和排水量成正比,智利人可买不起那么大吨位的战舰,这已经是严重超过他们的预算了。

当即就是表示,这吨位能不能减下来,价格能不能再降低。

然后他们还很直接的说,航速啊、续航力什么的过得去就行,只要这四门主炮在上头,主要防护能力不削减,那么就请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这购买战舰的都是大爷,哪怕是再奇葩的要求造船厂这边也是会答应,航速上砍一刀,续航能力上再砍一刀,顺便把装甲也给减了,一开始设计用的是钢面铁甲装甲带,这智利人嫌贵,所以就换回了锻铁,顺便再砍了砍厚度。

然后按照智利人的要求,装上风帆,用以加强续航能力。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帝国的战舰设计师都是心痛不已,把好好的一艘作品给折腾成这样。

但是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和原来的设计相比,吨位以及造价都是大幅度降低,但是上头的四门主炮却是没有变。

最后的设计下来,这艘铁甲舰的设计吨位为四千两百吨,采用连斜旋转炮塔布局,配属两座双联座两百五十毫米主炮,另外配属若干一百五十毫米以及八十毫米的副炮,还有若干加特林机枪。

装甲采用锻铁,厚度从一百一十毫米到两百二十毫米不等。

动力系统采用倒缸式蒸汽机,功率为三千三百匹马力,蒸汽动力下最大航速为十一点五节,续航距离为一千海里。不过还有风帆系统,使用风帆的话,续航距离会大幅度增加。

此外该船虽然航速满,蒸汽动力下续航距离也近,但是却是一艘典型的远洋船只,船舷并不是当代主力舰常见的低干舷,而是普通干舷。

智利人拿到这份设计后,不由得纠结了起来,这船他们是很满意的,非常符合他们的战略要求,但即便是缩小了吨位,降低了成本,但是这价格还是贵啊,比英国人推销的那艘三千六百多吨的中央炮房战舰贵多了。(。)

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195章 科举题目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82章 组建水师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702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一)第21章 谎报和扩军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210章 工商发展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25章 攻克宿迁第231章 吏治突显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4章 扩张护院第524章 英法美关注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614章 钢面铁甲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12章 机器缫丝厂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135章 为什么要追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385章 沧州激战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383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187章 逃跑和封赏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443章 美国内战的蛋糕第75章 出兵松江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604章 北海国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237章 甚于厂卫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377章 都兴阿的担忧第159章 王疯子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173章 冯宝才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40章 五十对八百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97章 城头激战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543章 撞击敌舰第9章 训练再训练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423章 北岸工业区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83章 添船够炮第291章 谈判退让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576章 丝袜舰队第178章 夏季攻势第45章 南撤湖州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25章 广德激战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521章 裕祥号事件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583章 防护巡洋舰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