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

^_^少昊级战列舰,设计排水量一万八千吨,采用中轴前后双联装炮塔布局,炮塔为封闭式旋转炮塔,搭载四门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主炮,另外配属了十门一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单装主炮以及若干八十毫米副炮、加特林机枪(清末枭雄667章)。

装甲采用钢面铁甲,厚度从一百五十毫米到三百五十毫米不等,但是采用重点防御理念,核心部分的装甲大部分都保持了三百毫米以上,炮塔正面等重点部位,基本都是三百五十毫米的装甲厚度。

动力采用两座蒸汽机,搭配了十二座锅炉,最大功率为八千匹马力,双轴双桨推进,可以推动这艘战舰跑上十五点五节。

造价方面则是达到了两百八十万圆之巨,比吨位差不多的舜帝级战列舰,价格高了整整三十万。之所以造价会持续上涨,主要是因为上面搭配的火炮都是需要新研发,这研发经费肯定是比较昂贵的。

不过虽然已经开工建造了,但是海军内部对少昊级战列舰依旧是争论比较大,尤其是很多人都认为主炮数量太少了,为了适航性就牺牲了火力,这对于很多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他们认为,如果需要适航性的话,完全可以建造更多的装甲巡洋舰啊,装甲巡洋舰的适航性以及续航距离比战列舰强多了。

而海军内部的这种争执,也是导致了1876年和1877年,海军竟然是一艘战列舰都没有动工,反而是连续动工了三艘装甲巡洋舰。

整个七十年代的后半段,帝国海军是和英国那边一样,陷入了一种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新战舰。

对于这种情况,林哲也是有些无奈,他自然是知道前无畏战列舰,也知道无畏战列舰的,但是这些战舰的发展是奠定在新技术的突破上的,没有硬化装甲和三胀式蒸汽机,你拿什么造前无畏战列舰?

所以林哲对海军内部的争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另外一方面却是加大了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清末枭雄667章)。

1876年,帝国批准了最新改版的专利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技术专利的保护,刺激国内的企业增加对技术的研发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延长了专利保护期,从以往的十五年增加到了二十年。

并在相关的司法条例上,进一步加大了对专利侵犯案件的惩罚力度,侵犯专利并牟利的行为,将会遭到严厉的罚款。

而这项专利保护法案颁发后,就是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很多被侵权的企业开始控告侵权企业,比如江南矿务公司因为侵犯了北方煤铁公司的多项专利,就被北方煤铁公司高上了‘最高**院’。

该案引起了司法部以及**院体系的高度重视,最后一群老学究参考了帝国现行的相关专利法律,以及西方国家的专利法律,最后判定北方煤铁公司胜诉。

江南矿务公司被判决支付高达八十万圆的赔偿金给予北方煤铁公司,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这也是国内最大案值的一项专利侵权案件了,直接促进了各企业加大了对新技术的研发,就算自身没有研发能力的,也是尽量获得专利授权。

专利保护法案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林哲也是尽力提高科学研究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待遇。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876年成立的‘皇家科学奖基金’,该基金由皇室捐资后单独运营,从运营利润,用于颁发了皇家科学奖的奖金。

皇家科学奖,设立物理、化学、数学、医理四大奖项,授予国内以及属国里对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们,三年颁发一次。

每个奖项的奖金暂定为五万圆,不过钱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获奖人还蒋会被授予‘男爵’封号。

这可是贵族头衔啊,国内无数人都眼巴巴想要的贵族头衔啊,尽管帝国每年都会适当的增加部分贵族,用以维持贵族的整体数量,但是现在的贵族总数也就大概在三百人左右。

但是现在,林哲却是一次性就是发出去了四个之多,分别对应物理、化学、数学、医理这四大奖项。

搞这么大的手笔,林哲就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力度,让学子们更多的投身到科学研究行列来。

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次年也就是1877的时候,国内的高等中学的毕业生们,报考理科的学生数量大大增,比往年增加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1877年入学的这些学生,在经过四年或者三年学习后,将会成为帝国新一代的技术精英。

而同样在这一年里,世界发生了一件极为引人瞩目的事,一件比宁王国再一次爆发叛乱,比婆罗洲的兰港国击败了荷兰军队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更引人瞩目的事。

那就是这一年里,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爆发了新一轮的俄土战争。

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的仇恨已经是延续了两百多年,从第一次俄土战争开始,到现在最新的两国战争,已经是第十次了。

这一次的俄土战争,也就是被称之为第十次俄土战争。

由于在远东方向的扩张被中华帝国压制了下来,甚至是丢失了大片西伯利亚地区的领土,俄罗斯那边反攻中国又反攻不了,因此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俄罗斯是把扩张重心放在了中亚,试图在这里获得一个前往印度洋的出海口。

但是英国人又不是吃素的,它岂能让俄罗斯沿着阿富汗或者波斯南下,然后抵达印度洋威胁到英国印度的安全。

所以英国人是使用各种手段阻挠俄罗斯的南下,再加上在中亚问题上,虽然中国和英国也颇有冲突,但是对遏制俄国人在这一方向的扩张问题上,还是颇为一致的,所以帝国也是没少帮着英国人拉俄国人的后退。

结果,俄罗斯在七十年代初期虽然拿下了中亚不少地区,但是在阿富汗和波斯却是停滞不前。

这种情况下,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千年火药桶又是再一次爆炸了,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却是爆发了内部的叛乱,俄国人就是觉得时机到了,想要插手其中,因此两国再一次爆发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获得了来自中华帝国和英国的支持,而且是非常强力的支持。

得知俄土正式爆发战争后,林哲就是毫不犹豫的下令中亚和西伯利亚方向的军队进入战备状态!

鉴于帝国和俄罗斯的漫长边境冲突,帝国这些年来一直积极在其他方向寻找针对俄罗斯的盟友,比如德国人、土耳其、奥匈等这些俄罗斯邻国都是帝国的积极拉拢对象。

不过和后世的国际形势不同,因为三皇同盟的因素,现在德国人和奥匈还是俄国人的盟友呢。

所以帝国剩下来的选择就不多了,只剩下奥斯曼土耳其。

林哲虽然明明知道这个土耳其是烂泥扶不上墙,但是依旧加大了对土耳其的扶持力度,其中早几年的1864年型林德步枪和后装火炮的大量出口,就是带有比较明显的军事援助的性质。

土耳其强大了,最难受的是谁?肯定是俄罗斯人啊!

俄罗斯难受了,高兴的是谁,那就是帝国啊,当然了,旁边还有一个英国人。

在土耳其和俄罗斯的这场新一轮的战争中,帝国和英国再一次难得的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两国的战争还没爆发呢,奥斯曼土耳其就是获得了来自英国的大力外交支持,而帝国更是主动上门问要不要购买军械。

帝国为了扶持土耳其,不仅仅在军械价格上大打折扣,而且还了让土耳其军队迅速扩张动员,直接就是动用了规模庞大的封存物资。

帝国就直接从封存仓库里拉出来的十万支1864年型林德步枪和高达三百门的前装线膛炮以及更多数量的炮弹等物资,就是跨过了印度洋,然后通过苏伊士运河运抵土耳其,当这批军械抵达土耳其被接受的时候,俄罗斯对土耳其宣战不过两个月而已。

帝国和英国的插手,使得这场俄土战争变的更加扑朔迷离。

八月份的时候,土军的反击更是让俄军损失惨重。

这场战争的前期,俄军的表现可谓是相当的差劲,数次的惨败让俄军损失惨重之余,也是让俄国人的外部环境更加恶化。

俄罗斯的敌人可不止土耳其一个,还有着英国和帝国呢,英国人的话,他们玩的是大陆平衡政策,追求的大陆各国的平衡,但是他们却是很少亲自上阵,大多时候都是站在背后支持。

但是帝国却是不一样,帝国和俄罗斯漫长的边境里,各自部署了大量的军队,而持续多年的边境冲突对于帝国来说也是不太好受。

现在看见俄罗斯陷入俄土战争的泥潭,帝国自然是不会无动于衷。

俄罗斯刚向土耳其宣战呢,林哲就是下令中亚和西伯利亚方向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俄军在俄土战争前期几个月的糟糕表现,催动了帝国不少高级将领想要趁机打一仗的心思。

这种情况俄罗斯人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一边咬着牙在土耳其打,试图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另外一方面也是一改以往拒绝谈判的常态,开始频繁接触帝国,试图就双方延续多年的边境冲突进行谈判,从而避免战争。

但是俄土战争对于帝国而言,这可是非常难得的趁火打劫的机会!

要是这么白白放弃掉,林哲可不会原谅自己。

一边让外交部门和俄罗斯那边扯皮,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却是开始亲自安排对俄作战准备事宜,他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如果俄罗斯不愿意在谈判桌上屈服,那么他不介意再对俄罗斯发动几场大规模的战争。

兴许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不可能更改双方长期无法分出胜负的结果来,但是对于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第十次俄土战争却是会形成致命的影响。

试想,当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对俄军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攻势时,到时候俄军怎么也得在这两个方向填上十几二十万的部队吧。

这样一来,俄国人在土耳其方向的力量就更弱了,到时候说不准土耳其就能够一路干翻俄军。

这样的结果,估计是俄罗斯人无法忍受的。

至于说帝国现在对俄罗斯发动进攻,但是俄罗斯人依旧把土耳其击败了,然后回过头来对抗帝国也无所谓。

以前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顶多就是在中亚和西伯利亚来回拉锯几次罢了,到时候双方都会因为补给不通畅,军费压力上涨等因素悄无声息的停战。

总之现在的状态就是,帝国随时可以,而且是很乐意趁着这个机会揍俄罗斯一拳!(。)

第53章 东进上海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51章 团练大臣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631章 教育强国第335章 御前战略会议第683章 册封太子(一)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163章 镇江兵变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270章 战争通牒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654章 火药第648章 三国之势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632章 帝大系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57章 一路横扫第463章 编修清史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36章 追击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636章 风波起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654章 火药第441章 铁甲舰第254章 一夜寒风起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699章 海军军备竞赛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80章 扶持军工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101章 压制和进攻第6章 办团练捐道员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440章 散兵编制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600章 开战争论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56章 为了战利品第315章 帝国风气第41章 三冲敌阵第696章 太子出访第522章 殖民时代的外交官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51章 团练大臣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2章 土匪危机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69章 太平军入川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71章 扩军五千第405章 湘军动乱第286章 惨烈交锋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17章 母凭子贵第1章 余姚林家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5章 县令相邀第289章 惨胜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714章 太子监国第211章 三国领事来访第680章 不同寻常的御前会议第41章 三冲敌阵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127章 步步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