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卷 第六十八章 杜博夫卡

张实将红军的实际兵力一报,杨锐就从紫檀木宝座上站了起来。布尔什维克这点兵力还打什么打?光复兴军及日本陆军就有二十万人,这还是只是察里津的兵力,不包括奥伦堡方向。而高尔察克,在各国的支持下,军队数量超过十万;南面高加索的邓尼金部四万人,同时在沙皇的资助下,军械充足、火力强大,部队的作战意志不可小觑;顿河的克拉斯诺夫,虽然他那四五万人是德军支持的,可现在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这边打起来他是一定会有所动作的;北面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有一万多白军和英法美干涉军,一旦南面和东面进攻,这支军队也会发动进攻。

三面围攻,如果和同盟国那边的关系再僵一些,那布尔什维克下台的可能性极大,即使不下台,也要比原历史弱的多,二战时是否能抵挡住德军的进攻可就另当别论了。然而,也有可能是因为得到的数据不准确,据闻布尔什维克已全面动员工会了,他们号称要建立一支三百万人的红军。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算上北高加索的第十一集团军和被击溃的第十集团军,再加上彼得堡、莫斯科那边的部队,红军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五十万;后备兵有多少、新兵营有多少,就完全不知道了。

“佩忍那边有没有什么情况,俄国人上门了吗?”照说发完最后通牒是要撤退的,可现在俄国被四面包围,国内混乱不堪不说,铁路运输也时断时续,所以收到通牒答复后陈去病只是往彼得堡去了,准备从那里坐船前往瑞典。但他们现在被阻于圣彼得堡。

“找了。”谢缵泰也是刚刚收到的电报,公使馆的大功率无线电台被毁,陈去病通过国际电报网发回来的东西只是简单的密号。全权代表变成了真正的全权代表。“他们正在谈判,进展是不是顺利就不知道了。竟成。我就担心骑虎难下啊,到时候,布尔什维克要我们撤退,可英国人在后面顶着不然我们撤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啊!”杨锐也不得不拍着脑袋想着个棘手的事情。这可不是十几年的日俄战争了,那时候吃完原告吃被告,换换马甲而已;而现在,复兴会已是一国执政政府,远征军虽然有那样的事情。但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毕竟哪个国家不是带着私心去参战的,且就行为上而言,远征军无可指责。可对布尔什维克却完全不同了,这种根植于西方却异于西方的异端,上等人根本就容不得他生存。你碍于利益不参战可以,参了战却又玩两面三刀,那中国的声誉……

杨锐的忧虑也是大家的忧虑,几个人愁眉不展之际,杨锐打了个电话让总参的贝寿同过来一下。半个小时后他到后。谢缵泰将情况一说,贝寿同却道:“先生,最新的消息。土耳其军队现在撤出了巴库,那地方又被社会革命党的人占领了。”

“怎么回事?”土耳其占领巴库就是为了给德国弄油料的,他们撤退是什么意思。

“刚刚收到的消息,英国人在美素不达米亚前线将土耳其军击溃,所以他们不得不撤退。”贝寿同道,总参和各国司令部互通消息,眼下他不但关注察里津的战事,还关注整个世界的战事。

贝寿同说完,杨锐正深以为然之际。谢缵泰却道:“不对!米索不达米亚那边失利了,为何要在巴库这边撤退?巴库关系到德军的油料。油料又关系到大战的胜负,土耳其在巴库的军队不是很多。为何要撤退这些人呢?这里肯定有问题。”

谢缵泰不说还好,一说贝寿同和杨锐也愣住了,好半响杨锐才道:“你不会是说,土耳其和英国人正在和谈?”

“我判断有这个可能。”谢缵泰说道。“当然也有可能这只是一种姿态,就像我们和布尔什维克一样,只是在和谈,但战事却还在继续,不过大家都不想再打了。”

谢缵泰说完,杨锐就看向张实,张实却是满脸惭愧——相比利用波兰人渗透德国奥匈俄国,情报局对土耳其的刺探是极为有限的,他并不了解土耳其高层的动向。

“如果土耳其投降的话,那么欧洲战局会如何?”杨锐目光从张实脸上划过,问向贝寿同。

“士气一定是大跌的,就怕这回引起连锁反应。”贝寿同道。“特别是奥匈,皇帝本来就不想打的,可德军占领巴黎后,碍于形势他们不得不中止了和谈。现在土耳其在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被英军击败,他们很有可能会以和谈作为要挟——要么德国出兵,特别是出装甲兵相助土军;要么他就彻底倒向协约国。以情报局之前所提供的情报分析,我倾向于前一种可能;至于石油,既然土耳其占领巴库后日夜都在运走油料,想来那些运走的油料已经足够德军用一年了吧。”

一年?大概半年就够了。杨锐想着明年年中就要结束的大战,心中如此想到。他对着谢缵泰和张实道:“你们这段时间务必要多打听一下土耳其的情况,土耳其真要是和协约国和谈了,那战争也就快结束了。现在整个国家大半部门都绕着欧洲战事转,一旦欧战提前结束,各个方面都要做很大的调整。我们这艘船可不是说转弯就能转弯的,务必要早一些知道消息。”杨锐说罢再提示自己的秘书,道:“待会记得提示商部那边,那什么飞机战车,即使抢军队的订单也要先卖给南美诸国,早早进入市场,让南美人先入为主是最好的……”

真的战争结束,要交代的东西即使是三天也说不完,杨锐只说了这一条,而后就转回之前讨论的议题。他对着贝寿同道:“季眉啊,现在情况和之前不一样了,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见我们占领了察里津,就想着和我们协同作战。颠覆红俄。现在事情捅到了重安这里……,当然,他和我什么都没答应。可事情既然到了这一步,真要是和谈完毕。和布尔什维克签完合同就撤军,国际上影响一定不好。我现在要一个体面的、不受指责的撤军,你这边看看怎么办吧。”

“体面的,不被指责的撤军……”贝寿同复读这两个词,一会他就笑道:“先生,要想对协约国有个交代的话,我们只能是佯装大败一次……”

“现在巴库土耳其人退了,邓尼金、社会革命党、英军。很有可能马上就会北上察里津。”谢缵泰提醒道:“有他们在,加上我们的人,怕是败不了吧。”

“那我们就把防线交给他们好了。”贝寿同不像杨锐和谢缵泰那么多顾虑,回答的很轻松。“现在我们在察里津前线有两个骑兵师、一个装甲师、一个步兵师。因为日军动员的晚,现在运的都是日军。骑兵师和步兵师的撤退都不难,就是装甲师必须通过铁路,但我们可以将他们运入阿斯特拉罕,从原路返回阿特劳即可。”

贝寿同说完,杨锐看了谢缵泰一眼,犹豫之后再道:“签订合约的事情终究是瞒不过去的。我看还是光明正大好了,合约签订后,直接宣布退出俄国内战好了。”

“可……”谢缵泰却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只道:“那白俄那边怎么办?我们不承认他们,协约国这边一定要有意见的。再有就是对俄援助,如果我们将大批武器交给布尔什维克,协约国这边一定会抗议的;还有赎买我们占领土地上的那些俄国资产,还有贷款。这些东西之前静悄悄的交付还好,现在却大张旗鼓的开了战……”

“武器,一些显眼的比如飞机、战车这些是不能交付给布尔什维克了,但大炮、步枪这些是可以小规模交付的,只是这不再是以援助的名义。而是以军火买卖的名义交付。我就不信,协约国那边就不会卖军火给布尔什维克。”杨锐道。“你马上给佩忍去电。让他那边谈的时候,注意不要因为武器援助之事和协约国交恶。”

杨锐本来还想把察里津完完整整的交还给布尔什维克。可现在的情况却不容许他这么做。是以当训令传到彼得堡时,陈去病并无多大惊讶。此时,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的组成的代表团正在彼得堡和他谈判,领头正是第一次布列斯特代表团团长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

在复兴军出其不意突袭阿斯特拉罕、强攻占领察里津后,俄布内部和谈的声音就越来越响。此时负责南方战线的正是托洛斯基委派的旧俄军官,早就赞成和谈反对旧俄军事专家的斯大林同志立即抨击正是因为这些号称军事专家的旧俄军官怠工、不负责任,阿斯特拉罕和察里津才会这么快失陷。现在察里津被中国人占领,那就等于说,北高加索第十一集团军将全军覆灭,同时东部的高尔察克白军和北高加索、顿河的白军将连成一体,届时东南夹击,喀山将再一次被白军占领。

抨击整个东南战线战略态势恶化是其中之一,再一个就是南方的粮食才刚刚收割,全国各地都缺少粮食,特别是察里津的失陷将使得苏维埃缺少粮食支付给同盟国,这不光会引起同盟国的军事干涉,就是满足于城市工人也不足,到时候全国城市发生动乱,白军的进攻会容易得手,党在工人和群众的领导力将更加衰弱……

斯大林抨击直指托洛斯基命中要害,特别是任用旧俄军官这件事根本就是红军建军的路线之争。以阴谋论的角度看,钢铁同志早就知道中国人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会在南方战线发起进攻,但这么快就能占领察里津那真是出人预料。不过他、还有因为不满于托洛斯基的伏罗希洛夫却完全摘清了,察里津的陷落真的和他们半点关系也没有。

斯大林如此,不甘失败的托洛斯基则依然坚持认为只要东面战线的五个集团军南下,第十一集团军北上,南北夹击下中国人很快就会退却。

退却,仅仅是退却,托洛斯基用的是这个词。而当列宁同志问他‘很快退却’的‘很快’有多快时,托洛斯基根本就回答不上来具体时间。也许一个月。也许两个月。仅仅靠东面的五个集团军是不够的,况且这五个集团军八万多人还要防守两个方向,虽说红军正在各地组建。但要把红军抽调至察里津防线,以目前的交通情况。最少要一到两个月,而后发动进攻,最少又要一个月。就算三个月之后拿下了察里津,可那时候已经壮大的白军又要多少红军才能消灭?

而且,同盟国这边还不能出半点岔子——在七月份的时候,德国大使米尔巴赫就对布尔什维克当政很不满意,有要换人赶他们下台的意思,好在他被社会革命党刺杀了。再过两个多礼拜就到了交付十亿马克商品的时候。真要拿不出商品,那德国铁定暴怒。

带着这样担忧,用不着列宁以辞职为要挟,代表们很快表决通过了与中国和谈、承认中国之前的条件的决定。不过,既然开了战,那和谈的条件就不是原来那回事了。

代表团团长越飞,团员斯大林、季诺耶维奇、索科利尼科夫,军事顾问萨莫伊洛将军等人一到彼得堡开始和陈去病谈判,他们发现中国人的条件已经变了。第一个,原先玉兹地区和俄国的西面边界是以流入里海的南乌拉尔河为界的。可现在的边界却越过了南乌拉尔河,以距离伏尔加河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为边界,至巴拉科夫才折向奥伦堡方向。

这足足比之前多了几万平方俄里。最要命的是,南乌拉尔河其实就是沿着乌拉尔山余脉流入里海的,越过乌拉尔山就是欧洲,这样划界等于是中国人把手伸入欧洲;而且边界距离伏尔加河实在是太近了,骑兵也好,装甲战车也好,一天时间就能冲到伏尔加河河边。这条河本来就是俄国的交通干道,怎么可能处于中国人的威胁之下。

除了西部边界,之前的粮食、武器援助也大大减少。中国将不再承诺交付多少粮食和武器,而是中亚大铁路能运多少算多少;俄属资产赎买未变。但贷款却要等数年之后才交付,显然是中国人也担心经此之后。布尔什维克会被白军推翻。

边界也好、援助也好、贷款也好,这些都可以谈,不过对越飞提出的所谓签订和约后,中*队立即将察里津、阿斯特拉罕归还给俄国的这个条件陈去病当场拒绝。他的意思是中国只有撤兵的义务、交还战俘的义务,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如果被白军或者英军接管,中国不可能负责归还。

大家急忙媾和其实就是为了拿回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从而迅速稳定住南面局势,但陈去病回避了这个义务却让俄国人犹豫了,万一签订合约后,中国人故意将其交给白俄或者英国,那还不如不签合约,直接打过去好了。

彼得堡东宫内,面对这样的情况代表团团长越飞提议休会。当中国人离开后,他向斯大林以及其他谈判团的成员道:“我真不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越飞同志语有所指,基于上一次和德国的谈判,他不知道这一次面对中国人该怎么处理。是马上签约还是等托洛斯基那边的进攻结果——收到察里津被占领的消息后,托洛斯基立即调兵遣将,布置对察里津的进攻。

“完全不必等托洛斯基!”斯大林同志明白越飞的意思,当即就出声否定:“就凭借他那些军事专家、那些资产阶级分子是收不回察里津的。”

“可中国人并不承诺和约签订后就将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还给我们,如果他们将察里津交给白军……”代表团的成员索科利尼科夫道。确实,和谈的本意就避免南面的局势迅速恶化,可中国人不承诺交还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那和约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真要将察里津交给白军,那他们又何必和我们和谈?直接和高尔察克的联合,进攻喀山不好吗?”斯大林很清楚东线和南线的情况,不由大声反问。“只要和约签订的足够快,我们在白军上来之前就接管察里津,那将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稳定住南线局势。”斯大林同志说完后又看向代表团团长越飞,道:“我们应该尽快签订和约,而且是越快越好!”

“斯大林同志,可他们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西面的边界离伏尔加河太近了。”军事顾问萨莫伊洛将军道,“况且如果我们马上就答应对方的条件,那党内的同志会怎么看?”

“边界并不是问题,我想对方也不会在边界问题上纠缠不放。他们真要是在乎土地,北方的边界又何必离西伯利亚大铁路两百公里?”斯大林再次反问。“中国人的底线我想很清楚,他们不想和我们因为边界问题而过于关系紧张,这才有两百公里的退让,所以按照这个底线,在伏尔加河以东两百公里处确定双方的边界是可能的,甚至是三百公里——如果最后一切都谈妥,就剩边界这一个问题未解决的话,他们也很有可能会退让。真正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想与我们为敌,不然他们何必对我们援助赎买贷款?”

显然,胡文耀的一些行动让斯大林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兵打击了他的政治对手托洛斯基,这对于党内同意建立他所提倡的、完全是由布尔什维克军官组成的新式军队有极大的好处,且按照胡文耀最后的信,这支军队将被中国人武装,同时将领都会是他的人。

钢铁同志反驳了索科利尼科夫对中国的怀疑后,对于签约快慢的问题,他看着团长越飞道:“亲爱的阿道夫,如果您不认为这是另外一个布列斯特和约的话,我们可以等着托洛斯基和他的那些军事专家们进攻后再签约。但我敢肯定,即使中国人不更改条件,南方的局势也将变对我们更加不利,到时候察里津是不是能从白军手里夺回来,我抱有极大的疑问。”

“我赞成斯大林同志的观点。”革命前夜,因为不同意武装夺权,季诺耶维奇和加米耶夫居然将起义信息提前透露给了孟什维克的报纸。因为这个原因,加米耶夫和季诺耶维奇的政治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宽大为怀的列宁同志最终原谅了他们,这一次和中国和谈,完全迎合列宁同志意思的他非常卖力。

“中国人并不是想敌对我们,只是等待了很久执行委员会一直不同意和他们谈判,所以他们愤怒了。并不是我们惧怕中国人,但显然中*队的战斗力在欧洲战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他们甚至不比德国人差。想想吧,如果他们和日本人真的从察里津沿着伏尔加河打到喀山、打到下诺夫哥罗德,那革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季诺耶维奇虽然是布尔什维克元老,可自从那件事情后他的话在党内就不再有什么分量。他的话说完,代表团团长越飞道,“我想在继续谈判的同时,我们应该祈求托洛斯基快一些进攻。”

代表团纠结于该何时与中国人签订和约时,察里津北面五十公里处的杜博夫卡火车站托洛斯基专列上,托洛斯基、苏东方面军司令卡面涅夫、革命军事委员诸人、第十集团军司令、以及苏东方面军下辖的五个集团军中的四个集团军的司令员、伏尔加河区舰队司令、都聚集于此召开战前会议。

只是,集团军司令员在几天之内赶到杜博夫卡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除了半数收拢的第十集团军,其他集团军要想在几天之内就赶到杜博夫卡根本不可能。随着五个礼拜前对喀山、萨马拉的胜利,除了图哈切夫斯基的第一集团军外,其他四个集团军都陷在喀山以东的漫长战线里。

第九十二章 钟声第六章 必要第九十三章 船到了庚卷 第二十二章 奔去第七十一章 基地第七十三章 别了戊卷 第十一章 生路上戊卷 第二十四章 奸商己卷 第七十章 进攻4戊卷 第八十一章 海军2庚卷 第四十四章 疯抢第三十三章 四刃丁卷 第四十一章 侨商戊卷 第八十二章 海军3庚卷 第四十二章 民工辛卷 第六十一章 友谊3第七十二章 喜欢壬卷 家与国 第六章 短板 下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二章 发生第四十九章 和比战难3第二十八章 新城戊卷 第五十六章 规制辛卷 第五章 无辞下壬卷 家与国 第二十六章 克伦威尔壬卷 家与国 第九章 上第三十八章 支持第五十八章 铁疙瘩第三十二章 风潮第二十五章 土地上戊卷 第二十一章 南美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七章 漂娼3第五十三章 伏击己卷 第六十四章 出发丁卷 第二十五章 飞行庚卷 第三十三章 未来第八十二章 围歼4辛卷 第三十八章 试验2 上第十五章 阿德哥下壬卷 家与国 第二十六章 克伦威尔辛卷 第二十六章 出事壬卷 家与国 第十章 上辛卷 第六十七章 彼岸2庚卷 第八十三章 避免丁卷 第四十八章 政体己卷 第八十三章 自知之明第四十一章 程莐庚卷 第五章 黎明辛卷 第四章 一步戊卷 第四十八章 有兵可派第三章 整训改己卷 第八十七章 救人备注:GDP、GDP增长,以及武器造价庚卷 第三十四章 训令庚卷 第九章 特权第七十六章 预备庚卷 第八十二章 问题庚卷 第六十章 决心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九章 接受丁卷 第十五章 严州2第二十二章 胜负第四章 简单丁卷 第七十章 小心丁卷 第六十一章 何时己卷 第五十八章 斡旋第八十六章 铁路第七章 商务印书馆庚卷 第八十一章 明天第五十章 酒第五十三章 伏击第一百零八章 天亮终丁卷 第七十章 小心第三十五章 田三己卷 第七十六章 雨季第二十三章 规划上第十六章 安排辛卷 第三十八章 试验2 下己卷 第十五章 让给你丁卷 第五十章 喂鱼戊卷 第五十四章 改变世界3庚卷 第二十六章 国耻庚卷 第三十五章 篱笆己卷 第六章 总价3第三十八章 照相馆第八十八章 并购第八十五章 各方2庚卷 第三十九章 三思第五十六章 胸膛丁卷 第七十四章 七伤第一百零七章 天亮6第七十二章 文官屯第七十章 国变4丁卷 第二十四章 冲击丁卷 第三十一章 论战第二十五章 学生己卷 第九十四章 国运丁卷 第六十九章 沂水河第二十五章 当他死了辛卷 第八十七章 改变 下庚卷 第四十七章 屈服壬卷 家与国 第四十章 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