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田鼎的疑惑。

“田大人何出此言?”

茅焦看向田鼎。

虽然在茅焦的注视下,田鼎缓缓说起此前在洛阴城发生的事情。

布诏的事情茅焦也都知道,不过却不清楚白衍的意图,眼下,当从田鼎口中得知其经过以及白衍的目的后,就是心中有所准备的茅焦,也忍不住一脸震惊,久久无法回神。

“原来如此!”

过了不知道多久之后,茅焦方才一脸呆滞的轻声说出一句。

说实话,若非田鼎,茅焦根本想不到,原来在看似免费渡河的背后,却为白衍尽敛钱财,更能把天下消息汇聚于洛阴。

“纵观昔日白起,领兵伐站,无一败绩,然秦只能强一时,白起一死,信陵君、李牧皆能领兵败秦,夺回疆域,故而若白衍仅有名将之才,田鼎或也不会如此。”

田鼎说道这里,看向茅焦。

“领兵伐战之强国,然只能强一时,然安邦强国却能强世世代代,商鞅如此,赵惠文王亦是如此!”

田鼎说道。

说完之后,田鼎看着茅焦,便起身告辞。

“既然茅大人不愿回齐国,田鼎便不再打扰,日后齐国需要之际,还望茅大人念及母国恩情,施以援手!”

田鼎辑礼说道。

茅焦连忙起身,宽大的秦国袖袍下,两手对着田鼎还礼。

不过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因为方才田鼎的话,茅焦并未说什么。

凉亭内。

礼毕后的茅焦,看着田鼎转身离去,就在田鼎走出凉亭后,想了想,突然开口。

“田大人!”

茅焦出言道。

而方才离开凉亭的田鼎听到身后茅焦的身影,以为茅焦有些犹豫,可能想要回心转意,连忙止步,转身看向茅焦,对着茅焦辑礼。

然而让田鼎意外的是,茅焦依旧没有回齐国的意思。

这让田鼎眼中露出欣喜瞬间消散。

щшш ⊙Tтkā n ⊙co

不过接下来茅焦的话,却让田鼎整个人都愣在原地。

“田大人尚且不知,在秦国之中,齐人大才者,能堪大任者,非是茅焦!若是田大人能让此人归齐,或许三五十年后,齐可与田大人说的那般!能与秦国并立!”

在田鼎注视下,茅焦说出一句话,一句让田鼎摸不着头脑的话。

茅焦说完,对着田鼎拱手。

“齐人大才?”

田鼎听到茅焦的话,一脸疑惑,满是不解,然而田鼎正准备开口询问。

“言至于此,茅焦不能多言!”

茅焦说完这句话,看着田鼎,最终转身离去。

因为茅焦方才差点忍不住把白衍的名字说出来,在知道白衍在洛阴城的布局后,茅焦都被白衍的才智给惊艳道,这让白衍的才华在茅焦心中,再一步提高。

或许真的让白衍在齐国三五十年,在田鼎的帮助下发展齐国,或许真的有一日,齐国能与秦国东西并立。

想到这里。

茅焦对于田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当初田鼎要是不赶走那少年,让其留在齐国,如此一来,留在齐国的少年为让其长辈之言成真,便只能在齐国为官。

如此怎有今日。

茅焦承蒙嬴政的恩宠与信任,茅焦不愿意背叛嬴政,但出身齐国,一个国人二字代表的含义,在茅焦心里何尝不是一分沉甸甸的分量。

纠结之下,最终茅焦没忍住私心,开口告诉田鼎,在秦国庙堂之中,不仅是他茅焦,还有一个齐人身怀大才,至于那个人是谁,他茅焦不能对不起嬴政,不能说出其名字。

茅焦不知道田鼎能不能想到曾经那个赶走的少年,但对于茅焦来说,他的这个提醒,也足以让自己心中好受一些。

人就是那么奇怪,很多时候都需要一个接口,不管是发泄情绪还是弥补愧疚,有需要一个接口来安慰自己,似乎这样每当生气、难受、愧疚的时候,都能好受许多。

茅焦眼下就是这个状态。

年轻的时候在齐国多年,却得不到重视,而后离开齐国来到秦国,即便身居高位,为秦国出谋划策,茅焦都能安慰自己,是齐国不珍惜他,这不能怨恨他。

然而眼下田鼎的亲自到来,并且给与的重视以及言语之中谈及齐人的悔恨,齐王的悲哀,这让茅焦一时间心生愧疚起来,当初的借口已经不能再让自己好受,所以茅焦需要新的借口安慰自己。

提醒田鼎秦国庙堂有齐人,并且还是大才,只要回齐国说不定真能帮助齐国与秦国并立的大才。

这便是茅焦眼里的借口。

秦国朝堂,齐人,比他茅焦都更合适的大才,三五十年后,这一个个字眼,田鼎若是安下心好好想想,不能想到。

前提是田鼎是否相信他的这句话!而不是当做他拒绝的借口。

“咸阳朝堂中的齐人?”

田鼎站在凉亭外,望着茅焦从另一个方向离去后,面露思索,满是不解。

ωωω¸тт κan¸¢O

一个时辰后。

田鼎回到驻使府邸,来到书房,看着爱女田非烟静静的在书房内看着竹简,几个侍女在旁边伺候着,便也来到窗前跪坐下来。

蔺安顺与荀州已经受邀去廷尉李斯的府邸,对于这件事,田鼎并不在意,对于荀州以及蔺安顺的为人,田鼎还是知根知底。

而后尧则是去拜访一蒙氏。

“秦国,齐人?咸阳朝堂内,有大才的齐人?”

随着侍女给田鼎面前的茶杯倒上茶水,田鼎依旧在不断重复着在茅焦府邸时,离开前茅焦说所的话。

对于秦国田鼎格外重视,故而对于秦国朝堂内,甚至是秦国郡县的齐人官员都有了解,但田鼎从不知道,有那个人能有茅焦言语见的才学。

“父亲,今日怎么那么快就回来,看来那茅焦留秦的心意已决!”

一直在看着竹简的田非烟听到父亲的呢喃声,俏脸愣一愣,想到什么后,美眸突然不动声色抬起开,看向父亲。

“嗯!茅焦不回齐国无妨!今日为父也并非一定要让茅焦回齐国。”

田鼎点点头,看向女儿。

“烟儿就知道,父亲这是又去给白衍使绊子!”

田非烟听到父亲的话,俏脸满是无奈的摇摇头。

“父亲就不怕使绊子不成,还被茅焦给忽悠一顿!”

田非烟说完,随后继续看向竹简,似乎懒得理会父亲。

这倒是让田鼎哭笑不得的看向爱女,若方才那句话长子能说出来,田鼎不知该有多欣慰,也不怕百年后,后继无人。

可惜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他两个小子,在聪慧方面总是比不上烟儿。

像方才若是三个儿子在,都不一定看得出,他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去劝茅焦归齐,当然归齐最好,但不归齐也是理所应当,田鼎只是要把对白衍的评价告诉茅焦,为日后做准备。

还是那句话,白衍不一定要死,但一定不能长久以往的被嬴政信任、器重,最好就是日后一直待在雁门,不回秦国咸阳,也不被嬴政召见。

“茅焦!”

不过对于女儿无意间的一句话,倒是让田鼎忍不住微微皱眉起来。

一时间,田鼎也不知道方才茅焦的话,是不是婉拒之言,只为不希望日后再被他拉拢。

但回想那时候茅焦站在凉亭内的模样,田鼎又感觉不像。

然而,回想秦国朝堂内的齐人官员,似乎无一人,能配得上茅焦的那般评价。

··········

王宫书房书中。

在宦官的陪同下,白衍在书房内见到嬴政,让白衍没想到的是,嬴政除了关心他的伤势以及洛阴的事情外,并没有打算让他离开,而是一直留在书房内,帮嬴政递送百官呈送的竹简,待嬴政处理完之后,便把竹简拿起书架上放置。

由于是王宫,嬴政这个秦王的书房可不是一般大,其中的书架与竹简更是多到恐怕,幸好嬴政让韩谒者进来教白衍,白衍这才没有弄乱,不过随着时辰过去,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看着在书房内跪坐在木桌后阅读竹简,时不时眉头紧锁的嬴政,白衍与韩谒者各自站在左右。

连白衍都不清楚时间过去多久,直到窗外的天色逐渐变暗,一个个侍女进入书房点亮烛灯,白衍都还不能离开。

时不时看着窗外,白衍满是可惜,毕竟白衍还打算去田鼎府邸哪里,去见田非烟,毕竟不是时常能见,田非烟远在齐国临淄,他又不能擅自离开秦国。

眼下每一天对于白衍来说,都弥足珍贵。

“颍川又出现动乱了!”

嬴政看着一卷竹简,满是叹息的说道。

或许以往在外人眼中残暴不仁的嬴政,只有在这时候,方才会露出疲惫、无奈的神色。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一国君王远没有那么容易当,看似整个秦国朝堂,若是嬴政示弱,无数势力便会出现对立、争斗,王室宗族、楚系等官员也会纷纷有小心思,流言蜚语更是不止。

故而一个成功的君王,甚至有时候连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不能随心所欲的展示出来。

“韩默,这十余日以来,颍川郡有多少份有关动乱的竹帛?”

嬴政看着竹简询问道。

韩谒者闻言,对着嬴政辑礼。

“回王上,一共三十七分,共有六地发生叛乱,动乱波及两邑,死七十九人,官吏十七,擒拿叛贼一百一十二人!”

韩谒者对着嬴政详细的说道,这是这段时间,韩谒者记住的数字,所有百官呈送上来的竹帛之中,涉及颍川郡的统计,这些都是嬴政批阅完之后,由韩谒者带着白衍拿去放置在后面颍川郡的木架上。

与密信或者急报不同,这些事关叛乱的数字,都是要统计起来的。

“颍川郡,为何会有如此多人叛乱?”

嬴政听到韩谒者的话,眉头紧锁,满是忧虑的放下手中的竹简。

嬴政的话,韩谒者没有回答,也不会回答,而是不经意间,抬头看向嬴政另一旁站着的少年,白衍。

若是昨日韩谒者还为白衍担心的话,那么眼下,韩谒者都忍不住满是心悸。

深得嬴政信任的韩默在王宫数十年,比任何人都清楚,王上留下白衍其背后的意图,也比任何人都体会到这举动的分量有多重。

就如同眼下。

白衍非中常侍,却被留下来干着中常侍的活,韩默若是看不出嬴政的意图,也就白在王宫数十年。

“白衍!在汝眼里,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嬴政转过头,看向白衍。

若是方才见到韩谒者的眼神,白衍尚不敢开口的话,那么眼前看着嬴政的询问,白衍已经清楚,嬴政这是在问他的看法。

“回王上,在臣眼里,颍川郡的百姓此前都是韩人,如今成秦人不过两年,定是不适应秦律管治,加之士族利益受损,不满之下暗中挑拨,叛乱之举乃是正常,与咸阳朝堂并无关系!”

白衍对着嬴政拱手说道。

说话间,白衍都感觉背后有些汗水,若是以前领兵伐战,每一次升爵都是嬴政的一次考验,那么眼下,每一句话,都是一个考验。

这让白衍不得不紧张起来,打起十分心思,生怕说错话或者乱说。

“喔?”

嬴政听到白衍的话,言语之中说叛乱与咸阳朝堂并没有关系,错在郡县之中的士族,这个说法倒是让嬴政眼前一亮,方才的阴郁与烦心也悄然退减一些。

“细说!”

嬴政没有着急表态,而是让白衍详细的说清楚,目光看向手中的竹简。

白衍见状,对着嬴政辑礼,面露思索。

“王上,臣以为,颍川之乱,说到底,无非利益,秦律伤及之利益,非是耕农生民,乃是士族权贵,往日韩国在之时,士人皆是士人,权贵之子日后依旧是权贵之子,如今韩国灭亡,士族权贵不仅往日的权利一朝散尽,就连地位与财富都被波及,故而不满,而由于此前是耕农所居乃权贵之地的原因,耕农生民多以其言为信!故而耕农出事,多是与士族有关!”

白衍说着心底的想法,其目的主要就是把问题推给士族,事实上不管哪个朝代,天下打乱,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士族。

当真以为所有朝廷都对百姓不好,只是朝廷的命令,根本比不过当地士族的手段。

一个是远在天边的朝堂,一个是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百姓很多时候,都会选择听后者的,因为他们也‘只能’听到后者的。

“那些士族想要权利?”

嬴政听到白衍的话,没有露出什么特殊的表情,依旧是看着竹简。

烛灯之下。

白衍看着嬴政,想了想。

“臣以为,那些士族最终想的,是韩国复辟!”

白衍轻声说道,对着嬴政辑礼。

而白衍的这句话,让木桌另一旁站着的韩谒者吓一跳,眼神顿时看向白衍。

一直看着竹简的嬴政,随着目光依旧在竹简上,但其眼神一动不动,显然已经不是在看竹简。

白衍见到这一幕,没有在开口。

方才说那句话,也是白衍想告诉嬴政,依照如今的秦律,根本满足不了那些士族的需求,秦律与那些士族根本无法共存,要么彻底除掉那些士族,要么修改秦律。

说这句话的时候,白衍也是有私心。

毕竟清楚后世秦国就是败在秦律上,秦律有徭役,更要犯罪连坐,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攻打到哪里,吞并到哪里,劳役、徒隶的人就会倍增,特别是徒隶,吃喝住,包括衣服,按照秦律,都是由官府分配,这样对于战乱时期的秦国固然很好,但若是天下一同,面对数十万,上百万的徒隶,又该如何。

是好吃好喝的,并且每月给十钱供着!!!

还是如同后世那般,不浪费人力劳力,修陵墓,长城,直道等一系列大工程,然后想要快点完工,就投入更多的人力。

白衍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秦律必须要改,而且在天下一统之后必须改,否则秦国依旧会走上老路。

但眼下,修改秦律四个字,白衍还不能说,也不适合说。

咸阳城内。

随着夜幕降临,天色逐渐黑了下来。

白氏府邸内,白裕、鲁氏、白伯、白岩等人,一直都没等到白衍归来,所有人都无比纳闷。

“奇怪,那小子明明下朝的时候就被王上召见,按道理最多,也不过一两个时辰便出王宫,怎么眼下天都黑了,都不见回来,莫不是半路被拉去酒楼了?”

白裕摇了摇头,因为朝堂上的事情回来后与兄长等人说,兄长都担心白衍,也准备商量如何解决咸阳城内的流言蜚语,毕竟长此以往对白衍也有影响。

不曾想直到天黑,都不见白衍回来。

“奇怪!按道理,就算不回来,白衍应当也会派仆人回府通知才是!”

白伯与白岩对视一眼,也都弄不清楚。

正当这时候,一个仆人急匆匆的走进来,来到白裕面前。

“大人,府邸外有一个自称邰敬的大臣,说是与白衍将军有约,不见白衍将军赴约,好奇之余,便亲自前来询问!”

仆人对着白裕拱手说道。

听到这句话后,白裕、白伯、白岩三人,更是确信白衍并未出去饮酒,否则已经与好友有约的白衍,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缺席,失了信誉,这传出去很败名声。

“请人进府邸!”

白裕看了兄长白岩一眼,看到白岩点头后,便对着仆人吩咐道。

仆人见状,连忙拱手转身离去。

第393章 曾经的约定。第342章 震惊的三人第375章 赵秋的错愕,他是秦人!第142章 不着急,先吊着!第290章 开始行动!第471章 儒师已到第512章 尸埕的争论第576章 散播消息,准备攻楚第290章 开始行动!第275章 毁灭前兆,渡河!第77章 白衍太过善良。第118章 兵临新郑,新郑乱。第473章 再次出现命案第57章 真的是我!第229章 冲阵!第408章 白衍之言。第508章 魏国丞相,尸埕第134章 打算第241章 士族来访,鱼来了!第654章 离开咸阳,偶遇吕公第93章 呕心沥血之作第157章 开始部署第682章 武烈君?第610章 不留活口,昌文君被杀第30章 他好像一直在留手第130章 离开,李由的好奇。第343章 救了郑氏一命第337章 赢侃的嘲讽第178章 忙碌!第18章 平阳白氏第608章 除叛将,平内乱。第306章 回咸阳,偶遇吕生第63章 白氏的错愕第543章 伐战起第284章 交谈,吕奇的到来!第369章 邹兴的尸首是我命人埋在这里的。第374章 荆轲的请求第380章 白裕的错愕,昌平君长子被杀。第591章 楚军来袭第359章 赢侃的羞愧难当,收到消息的白衍第459章 亡女暴姝?秦将白衍?第306章 回咸阳,偶遇吕生第548章 九鼎到洛阳第450章 李斯的劝告第97章 父亲 仲兄,当初不该退婚啊!第31章 长姐?她不是在母亲那里吗?第394章 见小舅父,田府之中吕氏来信!第526章 白衍?烟儿?第502章 嬴政的心意第334章 茅焦到来,误会!第196章 什么,扁鹊弟子?第470章 学府的念头第674章 归家第409章 三家倒,布诏出。第610章 不留活口,昌文君被杀第333章 中牟城传来的消息第322章 嬴政的惋惜第489章 暴禹的担忧第321章 还有什么事能比嘲笑白衍更有趣第697章:救公子升第602章 五日之约,嬴政开出的条件第186章 白衍离开,着急的吕奇第97章 父亲 仲兄,当初不该退婚啊!第455章 崔平与詹关的暗暗可惜第389章 醒来时,白裕的羡慕第739章 祭天封禅,嬴政的喜悦,暴怒第142章 不着急,先吊着!第120章 深夜交谈第453章 咸阳行人的到来!第271章 王翦的感慨:这死地,也就你白衍敢第373章 荆轲前来拜访。第549章 你这外孙,了不得!第318章 突如其来的诏令(6k)第53章 白氏可是分了家?第661章 得知真相,赵秋也要随同去齐国!第535章 入彭城,见荀朔第199章 徐师的要求,白衍的允诺。第667章 孇氏受不了莺氏,白衍抵达临淄第512章 尸埕的争论第198章 急令抵达。第301章 与美人赵秋的交谈第55章 少年,你怕不是疯了!第494章 高消费场所。其实是他!第149章 抵达咸阳,水寿新婚。第219章 再往井径,行进二十里。第677章 令史的到来第506章 王宫领命,我不姓白!第156章 不了,将军第496章 小舅父的疑惑,田贤回齐国第604章 寒雪之下,弃城离去第120章 深夜交谈第643章 封君武烈,北疆之将,布诏天下!第532章 途径萧县,萧何第624章 慌忙逃离的范增第595章 夜战,楚军的惊恐第64章 大夫第232章 王翦等人的惊叹,铁骑血性。第389章 醒来时,白裕的羡慕第620章 王贲的竹简,秦楚决战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