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就不曾真正属于自己,也没有必要为此值得痛心和惋惜。展望未来,不要让太多的昨天占据了自己的今天!
当珍妮意识到自己没有年轻漂亮的自然优势和特殊专长的自我优越感后,不得不降低求职条件,不得不将求职范围扩大,这也给她创造了重新就业的机会。她被一家有名的金融报刊广告栏目招聘为栏目采编员,说好听点是采编员,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广告业务员。她被安排在某报业大厦四楼转角处,一间不显眼的办公室里办公,听说这间办公室是以前堆放书籍杂志的储藏室,现在好象换了社长,现任社长勤俭节约,将一切办公空间都利用起来,把多余的办公室租出去,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经营公司,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珍妮在这层楼办公其办公环境和气氛都感觉很幽雅,是她向往的那种白领阶层的办公环境,即使走在走廊上也会让人有一种自豪感。
珍妮的上司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青人,叫毕欧西,比起珍妮来还要小二岁,他个子不高一米七左右。看上去很瘦弱,就像那种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尖尖的脸,大大的眼睛,双眼皮,高鼻子,大嘴巴,皮肤黝黑,但思惟特别敏捷,说起话来很有煽动性。他在开会时说道:“对刚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求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幸福最艰辛的时期,也是最值得令人怀念的时期。那么什么时期是求学阶段呢?我认为是三十岁以前,这个时期,经验谈不上,专业谈不上,薪水最微薄,待遇最低下,负荷最重,受责最大。加上容易受到爱情和姻婚的煎熬。可谓是艰难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就不要计较工作的重负和待遇了。因为这是我们学习的阶段,对于老板和公司的批评及训练,我们都应该接受,因为这是我们不用花钱学到的经验。我希望大家真心地对待我们的工作,同心同德。只要大家勤奋努力,必将有好的收获。”说完他又将脸转向珍妮问道:“看你的简历,你好象搞过栏目策划和杂志编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和我一起到总编辑室去一下。”说着毕欧西示意珍妮让她和自己一起到总编辑室去。
总编辑室在四楼走廊的最尽头,其办公室的门和楼层里所有的门一样,是那种防盗的朱红色铁皮门,如果门上没有一个白底红字的小标示牌,谁也无法判断哪一个部门在什么地方办公。珍妮跟着毕欧西走到了总编辑室的门口,站在毕欧西的后面,等着毕欧西敲门。
“咚、咚、咚”毕欧西敲着。
“请进!”一声让珍妮听着有点耳熟的声音从内屋传来。毕欧西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珍妮跟在毕欧西的后面也走了进去。只见一位戴着金似眼镜,穿着条纹西服打着领带的中年男子正在看一份文稿,见他们进来才抬起了头,珍妮望着这位中年男子一下惊呆了,他不就是三年来未曾见面的方剑董事长?他不是在香港吗?怎么又回到了内地?方剑看见珍妮也大吃一惊,他也没有想到会在他的办公室里遇见珍妮,两人同时用手指着对方笑了起来。
珍妮抢先说道:“方董事长怎么调回内地了?”
方剑还是喜欢用那种缓慢的口气说道:“上级领导怎样安排,我就怎样工作,哪里有困难我就往哪里去,一切听从党的召唤。再说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为革命工作。只不过现在我的工作比起在香港来压力要大得多,困难得多。接手时报社还是老体制,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少,算上关系户和吃闲饭的人都有上百号人了,造成报社年年亏损,负债很大。今年我刚调过来时,这家报社都快经营不下去了,所以我才想到对外招聘,找一些有能力的人来盘活报社,没想把你招进来了。”说到这儿方剑不由地笑了一下接着说道:“这样也好,帮我招了一个帮手进来,有机会你多给我出一点子呵。”说完他示意毕欧西和珍妮坐下。毕欧西见珍妮和方社长很熟,他不敢主动塔腔,他很恭敬地让珍妮说话,并不停地用眼神望着方社长和珍妮聊天。珍妮觉得自己有些越权了就说道:“方董事长,我对报纸广告行业也不是很熟的,让毕经理帮你出主意吧,他人很精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