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咸阳危急

真的是十分感谢碳墨、老sai 的打赏,本来吃完晚饭出去逛了下超市要回去的,但是十分感谢,我又跑回实验室打开电脑码了一章。抱拳了

————————————

陈胜、吴广所率起义军,沿途得到众多百姓的响应,声势愈发浩大。起义军首先攻克大泽乡,在蓟县反应过来之前,有占领了蓟县。

陈胜、吴广率起义军主力向西继续推进。一路攻城拔寨,迅速占领铚、酇、谯、柘(zhè),然后两人集中兵力攻打陈县。陈县初属豫州颍川郡,后属陈郡,这时的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战场七百乘,骑兵近千人,步卒数万人令人不容小觑的规模。

陈县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被楚国灭之后灭了之后,楚国曾在此定都,所以此城人口众多,城墙也颇为坚固,陈胜、吴广率军到此,围城三天,向城内射入号召民众反秦的帛书,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与城内守军巷战,内外夹击之下,纵然城高水深的城邑,也被起义军顺利攻克。

今日入驻陈县城后,陈胜第一件事就是众目睽睽之下,杀死守丞。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逃过一劫。陈胜令大军驻扎城外修整,一部分士卒防御陈县。

陈胜攻打陈县成功之后,从西边来了两个人来投奔,一路风尘,头发略有散乱。

“请去通报你家将军,就说魏国张耳、陈馀前来投奔。”两人中那名叫张耳的人找出来,跟守卫士兵说道。

士兵不敢怠慢,赶紧跑到府内告知陈胜,陈胜、吴广素知张耳、陈馀的名士之名,张耳年少时,曾为魏国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陈馀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有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他,就是看重陈馀的才能,知道他非池中之物。

张耳年长陈馀颇多,陈馀待张耳如父亲一般,两人谈论天文地理、天下江山的割据分布。张耳之“贤”以及陈馀“非庸人也”。两人见解都让两人有种相见恨晚之感,于是他们忘年羁旅,“相与为刎颈交”。

秦国灭魏国数年后,秦始皇听说张耳和他的朋友陈馀是魏国名士,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馀。于是张耳、陈馀更名改姓逃亡到了陈县。

陈胜、吴广早就听闻过张耳、陈馀的贤名,知道两人是有本事的人,如今自己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没有真正的读书人来辅佐自己,现在这二人率先来投奔,让陈胜大喜,忙不迭出来迎接二人。

张耳、陈馀看到陈胜亲自出门迎接,两人对视一眼,同时会意,觉得此次投奔的选择很正确。

“早已听闻两位先生的贤明,涉得先生相助,何愁暴秦不灭。”说着上前拉住两人的手臂,就要向府内走去。

“将军过谦,天下人苦秦久矣,将军揭竿而起,率先攻秦,敢问天下谁人有这胆略勇气,将军之勇令我二人颇为敬佩,于是特来相助将军起事,略尽绵薄之力。”张耳谦逊的说道。

陈胜、吴广同张耳、陈馀讨论了天下形势与接下来的军事行动,陈胜深深佩服二人战略眼光,颇为器重。

陈胜下令召集掌管教化的三老和地方豪杰都来开会议事。三老很担心陈胜杀心太重,会把他们都杀掉,倒是吴广早已跟陈胜说过要安抚好三老,这样才能得到陈县的民心。

看着在上面的陈胜,底下众人端起酒爵,“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此等功劳我等认为当立为王。”

“我等认为将军当立为王。”台下众人大声喊道。

这时张耳看了一眼身边的陈馀,见他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将军,如今起义军虽然浩大,声势凶猛,进攻颇为顺利,是因为暴秦还没反应过来,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召集军队来进攻我等,我们必然不如此时进军顺利。所以此时将军宜立旧六国后人为王,这样可以缓解到时暴秦兵锋压力。”

陈馀也说道:“不错,将军此时不宜自立为王,不然暴秦必然集中兵力剿灭我等,到时我军面临的压力必然空前巨大,为别人做了嫁衣。”

陈胜此时有些不喜,看了一眼吴广,吴广感觉张耳、陈馀二人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他小农思想让他对于王位这种东西抗拒不了,于是说道:

“将军何必害怕秦军,如今天下云集而影从,相与伐秦,秦兵虽众多,但是也架不住如此多的起义军,我认为此时将军当称王,为天下人树立起起义大旗,让天下有才能之人前来投靠。”

陈胜大喜,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两位先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正如吴将军所说,只有我自立为王,天下有才能之士为了官爵名利才会来投奔,这样我们起义队伍才能愈发庞大,区区秦军,岂是天下义军的对手。”

不听张耳、陈馀再劝,陈胜执意自立为陈王。

确如吴广所说,起义军建国定都与陈县,号召力大增,各县民众纷纷起义杀死官吏,前来加入陈胜的起义大军,看着前来投靠自己的起义军,“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令陈胜盛怒的是,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征南将军葛婴,南征九江,攻克东城,在城内寻得楚国后裔襄疆。

葛婴为求得正统,得到楚人的拥护,便拥襄疆为楚王。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心中慌乱无比,没想到陈胜会自立为陈王,心中大骂陈胜愚蠢,但是又无奈,跟麾下士卒说

“一臣不能事二主,陈王在陈县建国,我等是陈王麾下,立刻杀掉襄疆。”

葛婴担心陈胜误解自己,于是立刻返回陈县拜见陈胜,去解释这件事情,令葛婴想不到的是,看着起义军队伍愈发庞大的陈胜,内心已经非常膨胀,盛怒之下,直接杀了葛婴。

如今的起义军规模宏大,陈胜决定于吴广分兵,令假王吴广率西征大军,带着田臧、李归部众,向西攻克荥阳。

荥阳乃是中原战略要地,一旦攻下荥阳,则巩县成皋之道便被截断,然后向北可以断太行之道,令上党之师无法增援,荥阳失守,则秦占旧韩之地,被分为三部分,断而为三,无法连为一体,便可以逐个击破。

这个策略正是当年范雎向秦昭襄王提议攻克咸阳,逐渐蚕食韩国的战略。

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接咸阳,地势险要,一旦攻克之后,就如一把利剑悬挂在咸阳上空,时刻可以落下覆灭秦朝。

既然是战略要地,秦自然也倍加重视,秦始皇当时命李斯的儿子李由人三川郡郡守,李由颇具才能,荥阳正是三川郡的郡治,李由携重兵防守在此,吴广率军几度迅猛攻城,都不能攻下。

无奈之下,吴广退兵入坚城屯兵,令邓说率军攻克郏县(jiá),伍徐率军攻克了许昌,吴广则在坚城屯守,待时而动。

吴广进军受阻,但是周文军却进军及其顺利,周文曾为春申君黄歇和大将军项燕手下将士,颇懂兵法,看到吴广进攻咸阳受阻,并未合兵增援一同攻克咸阳,而是率军径直向西疾行,沿途吸收起义民众,编制进军中,到达函谷关时,军队规模已经达到步卒二十万,车乘千余的庞大军队。

周文率军猛攻函谷关,秦军没想到敌军竟然越过荥阳,如此快速到达函谷关,守兵稀少,抵抗不住大军的进攻,函谷关迅速失守,周文继续向西挺进,过潼关,与在陈县分兵进攻南阳。武关的大军合兵一处,兵锋直指咸阳。

咸阳听闻函谷关失守,起义大军兵锋大盛,直逼都城,朝野上下大惊。

第五十一章 巨鹿开战第二十一章 始皇东巡第十五章 群臣皆惊第四十六章 打压项羽第七十八章 铁骑风采第六十四章 攻打洛阳第九十六章 韩信之喜第一百七十章 封赏诸将第二十九章 恣虐残暴第一百二十章 诛杀奸佞第十六章 人群北往第七十四章 开赴孟津第一百九十五章 韩信攻赵第五十七章 评议始皇第八十一张 调回蒙恬第一百五十八章 可怜章邯第一百九十七章 韩信灭齐第六章 北赴上郡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产子第三十六章 咸阳危急第一百一十章 大战落幕第七十四章 开赴孟津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季入关第一百八十七章 刘邦慌神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见陈平第六十一章 扶苏带军第一百零二章 吴芮出军第一章 重生思策第五十三章 秦军被辱第一百五十章 印刷之术第一百六十九章 军品九级第一百七十章 封赏诸将第五十六章 立战士碑第一百四十二章 韩信伐蜀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九十三章 扶苏之喜第九十八章 刘季逼关第一百九十八章 旷大决战第二十三章 秦始皇病第一百八十五章 查出底细第一百六十八章 校验铁骑第七十五章 败后刘季第一百九十九章 项刘身死第三十九章 洛水佳人第二十七章 冒顿弑父第二十九章 恣虐残暴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争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产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匈奴情报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议扶苏第七章 相见蒙恬第一百一十三章 武涉出关第一百七十五章 争斗升级第四十二章 项楚动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苏造纸第一百九十五章 韩信攻赵第一百六十八章 校验铁骑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国使者第五十六章 立战士碑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乱第一百三十九章 奖励生育第十一章 屯垦戍边第十二章 咸阳来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贤德皇后第三十八章 陈胜身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乌骓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乌骓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国使者第十七章 陨石刻字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纸问世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七十一章 哀鸿遍野第五十八章 谋议行军第一百九十六章 攻克燕赵第四十章 咸阳恐慌第一百五十章 印刷之术第七十一章 哀鸿遍野第四十六章 打压项羽第一百七十三章 食品之法第七章 相见蒙恬第八十七章 刘季复起第三章 扶苏之妻第四十三章 路遇张良第六章 北赴上郡第一百四十四章 贤德皇后第三十章 北攻上郡第八章 刮目相看第六十九章 艰难之战第五十六章 立战士碑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问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发兵攻刘第四十七章 粮仓自立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乌骓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争辩第一百六十八章 校验铁骑第一百一十七章 军心浮动第九十八章 刘季逼关第八十四章 十胜十败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乌骓第六十七章 秦军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