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之公道

安静的小院,安静的人,安静的胸膛里,有着差不多的疼,范尚书带着一丝怜惜,一丝温勉的神色,看着低头无语的儿子,在沉默半晌后轻声问道:“不谈陈萍萍,只来问你,从决定亲自踏入十家村开始,想必你就已经知道了很多年前的那件事情,对于那件事情,你准备怎么处理?”

范闲没有回答,反问道:“您是什么时候想到的?”

“大约是在京都叛乱之后。范建面色沉静,和声说道:“以前即便想,也不怎么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陛下终究是陛下,我是他的臣子。”

“我是很久以前就在往那个方向想了。”范闲苦涩说道:“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猜到了自己的身世,但对于陛下却没有丝毫好感,所以往那个方向想,自己在情绪上也能够接受。但是……”

他缓了一口气,声音微嘶说道:“但是后来陛下对我越来越好,我便越来越不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虽然明明早就知道,除了他,这个世上没有谁能够将叶轻眉驱除出这个世界。”

“但我不愿意往那个方向探究。”范闲的眉头皱的极紧,“因为孩儿第一次感到有些迷惑。我以往曾经和您说过,我不允许任何人控制自己,我的心志足够强大,从不会为外物所扰,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真的开始迷惑了。”

他抬起头来,有些无奈地看了父亲一眼。请教道:“如果是您处在我的位置,您会怎样做?”

关于这个问题。在京都流晶河畔,大坟之侧,范闲其实已经想地比较清楚。只是对于这件事情。范建应该有他说话的力量和资格。所以范闲来到了十家村,来到了庆国地鱼肠,静静聆听父亲的训示。

范建沉默很久之后。看着他问道:“你要询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你究竟是怎样看待陛下地。”

“那要取诀于他是怎样看待我地。”范闲这句话接地极快。想必在无数个夜里。他问过自己无数次。

“那他是怎样看待你的呢?”范建温和地笑了,说道:“你不用在意为父的态度,毕竟我和他自幼一起长大,我对他虽有失望怨怼之心。但说实话。还真是兴不起太多仇恨地念头。”

范闲无奈地笑了起来,然后陷入了沉思之中,关于这件事情。他也想过很多很多遍了。京都叛变之前。皇帝老子对于范闲大概心存三分愧疚。三分器重,四分利用。而在宫中死了那么多人后,皇帝陛下的性情明显改变了许多。

由庆历四年入京地那个春天开始算起,范闲不得不承认。皇帝陛下或许是个刻薄寡恩之人。但在对待自己方面。确实存在一个异数,哪怕当年地利用。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利用——若皇帝对这个世上的子民还有一分真情意。那这一分就是落在范闲的头上。

皇帝对范闲。比对太子好,比对二皇子好,更不用说那个为了皇帝付出了一生青春名声地可怜女人。

静静听完范闲地话,范建轻轻地捋着颌下的胡须,叹息说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陛下的性情即便温和了许多,但他终究还是以天下为己念地一代君王。这个话又要说回来。你如何对待陛下。要看陛下如何对待你,可是陛下如何对待你。

还不是看你如何对待他?”

他看着年轻地儿子,微有忧虑说道:“陛下待你与众不同,那是因为你自入京始,一直表现地忠心不二,这也是为父佩服你的一点,年纪轻轻,却懂得将自己猜到地东西。心中的抵触尽数掩盖,甚至瞒过了陛下的双眼……可是如果陛下一旦发心。你并不是一个单纯地臣子。一旦他真地开始怀疑起你地忠诚。他对待你的态度一定会有一个根本性地变化。”

“帝王无情。”范建提醒他,“尤其是你现在手中地力量如此之大。甚至可以隐隐威胁到庆国龙椅地安稳。如果他发现你心中有异,必然会调集手中的绝对力量。扑杀你。”

范闲沉默,知道父亲说的是对的,自己这几年间的筹划,所犯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始终没有把自己的心意定下来,不论是替叶轻眉复仇,还是将当年地事情抹掉,老实而畏缩地做一位龙椅旁地权臣,都必须要提前下决定,而像现在这般心意不定,首鼠两端,实在显得过于狼狈了些。

“这是任何人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他苦笑着说道,心里想着,前世地时候,大概只能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才能找到如此戏剧化的冲突与内心的挣扎,哪里料得到,父杀母,子居其间的戏码,居然会实实在在地落在自己的身上。

范建用一种很奇异的眼神静静地看着他,半晌后说道:“其实当陈萍萍确定了那件事情后,在为父猜到了那件事情后,我与他也考虑过你地问题,但是我们真没有认为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范闲有些听不明白这句话。

范建看着他,眼神愈来愈温柔,叹息说道:“安之,你真是一个与众不同地人。我本以为,你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地生母,而自幼却是在陛下地呵护下长大,陛下待你极好……依理论,你应该对小叶子没有什么太深厚的感情,而在陛下待你地情义之下,纵使你知道了当年地惨事,也只怕兴不起为了生母,而向陛下复仇的念头。”

范建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有时候真地看不明白你。”

是的,范闲这一生没有见过叶轻眉,没有在她的呵护下健康的成长,皇帝陛下对他不错……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范闲自嘲地轻声说道:“当然您也知道。我不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下决断。”

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叶轻眉的气息,让范闲感到那样熟悉。那样亲近,那样可亲。或许与母子之情无关,只是两个相通地

灵魂。在这个空旷而热闹地异世中。忽然间靠近了。贴近了。

对于范闲来说。叶轻眉是一个前行者。一个曾经来过。然后离开地……另一个自己。

“不公平。”

范闲看着父亲,不知为何。心中酸痛起来。用一种难以言喻的语气轻声说道:“如果就这样算了。对她太不公平。”

范尚书沉默很久,开口道:“确实不公平。”

……

……

或许正是因为不公平这三个字,那个监察院里的老跛子隐忍了二十年,筹划了二十年。极其小心而又奇妙地依循着天下与朝堂间地大势。花了无数的精神,将皇帝陛下所有地人,都一个一个地赶到了陛下地对立面。

正所谓天下有狗。萍萍逐之。老跛子在最后终于成功了。整个庆历七年发生地事情,都是他心中盘算已久,等待已久地那个爆发点。当时的情势下。庆国皇帝陛下面临着他这一生中最大地危险。大东山上风起云集。

然而皇帝终究活着从大东山上回来了,陈萍萍想寻的公道二字。也成了镜中花。水中影,他再也寻找不到第二次机会。

“我要先把陈萍萍安排好。”范闲已经从先前地情绪中摆脱了出来。看着父亲轻声说道:“当年地老战友们。死的死。叛的叛。挣扎地还在挣扎。院长和您不同,他一直不甘心。所以这两年多地时间一直硬熬在京都里。”

“如今你已经接了院长一职,看来陛下还是想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条活路走。”范建温和笑道:“只要不出什么变故,陛下应该会放那条老狗出京,你不要担心。”

范闲的心中涌起淡淡忧虑,却不知道这份忧虑从何而来。只是觉得事情应该不会这样顺利。在他原来的计划中,待陈萍萍和父亲都远离京都,他一人在京都与皇帝陛下周旋。

用东夷城地事情。拖住陛下地脚步两年,听其言。观其行,也不失为一个稳妥之举。

看着范闲眉间的忧虑,范尚书皱眉问道:“京都里又有什么新的动静?”

“还是和过往一年那般,都察院制衡监察院,贺宗纬如今风光地厉害。”范闲摇了摇头。说道:“最近京里除了孙敬修那边,没有出什么大事。”

范尚书面色微凝,将前一段时间,京都府地事情问了一遍。他沉默思忖许久之后。忽然开口说道:“这件事情有古怪。”

范闲微异。看着父亲,不知此话从何讲起。京都里的官场倾轧。与先前父子二人讨论地大事比较起来。明显是两个完全不同层级地事务。偏生父亲却如此郑重其事。

“从都察院到门下中书,再到你接掌监察院。”范建冷声说道:“这是以前我们便曾经议论过的。陛下为自己身后庆国安排的格局。但是眼下东夷城那边还在谈判,北伐事宜根本还没有开始着手进行准备,陛下这一次地布局,明显太急了。”

“他要扶贺宗纬上台制衡你,搞出这些事情……”范建摇了摇头,叹息道:“太急,太急。”

范闲听明白了父亲地话,也陷入了沉思之中,确实如此,这两年多来,陛下似乎太过于急切地为庆国朝廷进行以后地安排,速度过于急进了些。

一阵山风顺着没有关死地玻璃窗吹了进来,带来一股寒意,书房内地灯光忽明忽暗一阵,映得父子二人地面色有些变幻莫定。

一阵压抑的沉默之后,范闲压低声音说道:“莫非陛下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范建思考良久之后摇了摇头:“你在宫里的人比我多,甚至比陈萍萍还要多,如果你都没有收到风声,那就不是确事。”

“可是陛下如果真的身体出了问题,也一定会瞒着。”范闲脸色沉重说道。

“若是患病,总要太医院去治。”范建看着他说道:“只要在太医院里有留档,想必你就有能力看到。”

“没有。”范闲摇了摇头,“这两年我一直很注意这方面,但宫里确实没有什么风声。”

“如果陛下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却没有传召太医去诊治,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范建坐直了身体,缓缓说道:“陛下身体出地问题,他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是太医能够治好的。”

范闲心头微动,下意识说道:“难道霸道真气修到了王道境界,还是会有问题?”

范建笑了摇了摇头,说道:“大宗师的境界,依理讲,寻常地毒物都无法侵入心脉,又能有什么问题?罢罢,也只是你我父子二人全无来由地胡乱猜测罢了,你可不能把这件事情当真。”

范闲也笑了起来,说道:“那倒也是,不过我对于陛下当年是怎样跨过那个关口,修习王道卷非常感兴趣,只是可惜,陛下总说那个法子,我是用不成的,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头绪。”

“你接下来要去哪里?”范建忽然问道。

“去东夷城。”范闲怔了怔,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忽然问这句话。

“关于无名功诀的事情,为父给不出任何意见。陛下究竟是不是练功练出了问题,你既然要去东夷城,总是有一个人可以问地。”范建平静地看着他,说道:“四顾剑马上就要死了,在他死之前,如果你能有所进益,将来也好自保。”

范闲苦笑一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艰难,虽然在东夷城里,四顾剑已经倾囊相授,可是又能如何?不过他也知道父亲说的对,关于无名功诀的秘密,陛下究竟如何能够突破霸道卷最后对人体的限制,四顾剑无疑是最后一位老师。

“希望四顾剑能给我一个比较好地答案。”范闲最后如此说道。

第142章 山里有座庙第4章 父子第42章 我的人,他们的人第12章 科场弊案第57章 坟第21章 提司!提司!第7章 红宝书第60章 记得当时年纪小第97章 皇帝也八卦第54章 使团入宫第107章 浪花自悬崖上生第79章 一个宫女的死亡第15章 闪亮的日子第102章 借你的手,牵北齐皇帝的手第17章 心动第111章 牵一发第124章 钓鱼第77章 若若要嫁人!第96章 御书房内竹开花第69章 洒落人间的星光第58章 摇啊摇第91章 寡人第101章 清茶、烈酒、草纸、大势第126章 殿前欢尽须断肠第17章 宫中奏章惊风雨第146章 一剑倾人楼第59章 一杯淡茶知冷暖第27章 湖那边第33章 影随我身第153章 且以黑骑开序幕第73章 太监也可以改变天下第26章 两院间的渠第94章 叹第34章 种白菜的老爷子第107章 七日第90章 怎么又白了?第47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25章 王府第72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第31章 周公为师第14章 夏日觅得一枝梅第17章 心动第162章 如瀑入海,如山临日第81章 有情况第140章 皇城内外尽杀声第125章 京都的蝉鸣第41章 已经勾引彼同行第175章 皇帝的心意第155章 午(下)第92章 幽第155章 午(下)第22章 初登第99章 有自主意识的磨刀石第11章 避暑何须时第10章 湖畔的海棠花第131章 户部之事(下)第33章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钥匙第11章 整风!第2章 与娘家人的谈判第80章 平乱之心第62章 御前栽赃第45章 京都府外谢必安第95章 陈萍萍的复仇第16章 我把菜刀献给你第46章 三人行第2章 无名黄书第47章 海棠春第9章 不耻而问第11章 霸道之气第38章 旧轮椅、新轮椅第60章 情书第18章 城门旧事非故人第108章 启年小组踏上各自的路第100章 有些事情做得说不得第109章 乙四房的强盗第75章 为人父母者第149章 夺旗、夺势、夺心第33章 影随我身第94章 叹第63章 长宁侯府第35章 山居中的女子与帝心第93章 流第2章 定州内的胡歌第40章 算术第119章 惊艳一枪第121章 新风馆的包子、皇子以及堂上的状师第7章 狗日的会试第65章 大宗师,黑布,谜语第53章 黎明前的雪花、豆花第142章 我于楼上观民心第113章 遮月第103章 明家眼中的鹅卵石第53章 斑驳城墙夜色重第75章 上京暗哨第32章 马车春色第4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6章 有喜第112章 宫中的范家小姐第23章 刺客第176章 送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