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宫殿

第21章 宫殿

火焰渐渐平息。

国宾馆舍失火,场面混乱无比,甚至引来执掌徼循京师的中尉亲自查看。

但好在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除了几间馆舍被烧成灰烬外,来自燕国的使团并没有出事,正副使者和进献秦王的国礼都完好无损。

若说损失,恐怕就是混乱中使团死了个驾车的御者。

赵佗提着骑阳的首级回来了。

荆轲与蒙裕交谈完,见赵佗回来,一直紧绷的心也放松下来。

“我一路追踪,发现他快跑到某个官署附近,情势紧迫,我来不及询问,只能先将其斩杀。”

赵佗低语解释。

荆轲点了点头,骑阳知道些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死了,赵佗也回来了。

“明日依旧按计划行事。”

“唯。”

赵佗应诺。

秦王选定的日期不可更改,燕使觐见之事早已昭告天下,只要燕国使者和宝物没出事,就算把行人署的馆舍全部烧了,也不会改变日期。

……

秦王欲兼并天下,虽已灭韩、赵,但强楚、富齐犹在,统一之路还有颇多困难。

所以秦王大肆宣扬燕国此次求和献礼之事,意在昭示秦国威严,以及对待臣服之国的仁慈,用以分化齐、楚两国。

有时候适当的怀柔外交,所发挥的作用比一味的战争要大的多,若是能借此让某个大国心甘情愿的投降,那可比百万大军还有用。

故此秦国准备了两国邦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之礼。

九宾者,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从前四等的爵位也可以看出,这是天子方能使用的礼仪,原本是周天子在大朝会时接见天下诸侯的最高礼仪。

若在春秋之时,众多诸侯霸主虽有僭越之心,但多多少少还会顾忌一点,给周王室一个面子,不会这么张狂。

可惜如今已是战国末期,周天子都被灭了,再使用此等礼节根本不会有什么顾忌。

秦王接见燕使时使用九宾礼仪,实际也是在宣示自己即将成为天下共主,好让燕、魏、楚、齐的君王们认清楚当今形势。

如今的大秦,再也不是当初被诸侯鄙视的戎狄之国。

清晨,咸阳宫钟声大作。

五大夫蒙裕率领仪仗亲至馆舍,郑重的迎接燕国两位使者。

“呼……终于开始了。”

赵佗深吸口气,见荆轲面不改色的登上使者轺车,他亦整了整身上的华贵深衣,理了理腰间的黄金钩带,踏上了属于他的使者副车,立在那八尺伞盖下。

足有五百人的仪仗簇拥着燕国使团,驶出馆舍所在,进入咸阳大道。

早已听闻燕国献礼之事的咸阳庶民,全都早早的等候在街道两旁,看看这难得热闹。

“燕使,快看燕使!”

“你们看,那个后车上的燕国副使,他怎么会这么年轻?”

“是呀,看面相不过十之五六,这等年纪竟然能做一国副使,我看啊,定是燕国的某个大族子弟。”

耳边传来阵阵喧闹和议论声,赵佗闭上眼。

深吸口气。

再睁开眼时,他已神色从容,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车队一路穿行,过了横桥,进入渭水北岸,来到咸阳宫的宫城南门。

“上卿,副使,还请下车。”

蒙裕面带微笑,他今日高冠博带,身上还有着淡淡的香薰味,表现的十分郑重。

赵佗跟着荆轲下了车,在蒙裕的引导下,走到宫门处。

在这里,他们交出身上的佩剑。

右丞相昌平君带着一班文吏早已等候在此。

昌平君有着典型的楚人长相,年约四旬,面白短须,身高在七尺五寸左右,看上去颇有秀气的感觉。

作为当今秦王的铁杆支持者,亦是血缘姻亲。

昌平君在吕不韦死后,一直位居秦国右丞相之职,堪称权倾朝野,是另一位左丞相隗状远远不能相比的。

一般来说,迎接诸侯使者,是不需要丞相这种级别的人物出马的。

但秦王既使用九宾之礼,自然是力求一切都用最高规格,以显示此番接待燕国使臣的郑重。

两方交接完毕,略微行礼寒暄后,昌平君伸手相邀:“大王与群臣早欲一睹上卿风采,请上卿先行。”

荆轲淡淡一笑,亦拱手道:“丞相先请。”

昌平君又道:“上卿乃燕国使臣,来者为客,敢情先行。”

“还是丞相先行。”

荆轲又出言婉拒。

赵佗面色古怪的看着他们相互推辞,直到两人按照古礼,足足三辞三让之后,大家才往前走去。

赵佗想起前世,尚在年幼时,亲戚拿出压岁钱,他亦要按照父母旨意,推辞数次才能收下的场面。

“拿着吧。”

“不了不了。”

“快点拿着。”

辞让之礼,果真是华夏传统,千年传承。

赵佗跟在荆轲后面,前方是巍巍如天宫殿宇的咸阳宫,气势雄浑,确有一番王者气象。

特别是殿宇下,那群清一色穿着黑色衣甲,头戴沉重胄盔的武士。

他们的身高近乎是统一的八尺,手持长戟、斧钺,腰间挎着短剑,肃立在丹墀两侧,如同一片黑色的林木,凛凛威势让人畏惧。

这是郎中令统率的郎卫侍从,全都是由高级官僚或是勋贵世族的子弟担任,其素质非常之高。

赵佗暗暗咋舌,庆幸这些郎卫都只能站在殿外守卫,要是殿中的秦王身侧也有这般护卫的话,别说是行刺了,他们只要敢动手就是找死。

所谓刺客,在这些装备精良的披甲武士面前,就是一砍就死的纸娃娃。

“两位使者,还请携好国礼,随我觐见大王。”

昌平君微微一笑,引领着两人走上殿前石阶。

荆轲踏上石阶前,回头看了赵佗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到了此地,不能随意交谈喧哗

他只能以目示意,宽慰赵佗,不要紧张。

赵佗笑了笑,跟在荆轲身后走上石阶。

殿前的高台石阶,又被称作陛,或是丹陛。

所谓“陛下”,其中的陛之含义便是这个。

历史上,秦舞阳就是到了丹陛所在,因为畏惧秦宫威严,瞬间变了脸色,引起了殿前侍立的群臣察觉,最终止步于此,没有帮助荆轲完成那刺秦壮举。

如今,赵佗到了秦舞阳变色之地。

他的脸上带着淡淡微笑,从容而过,跟着荆轲向大殿走去。

那里,高高在上的王者,正在等着他们。

关于秦之丞相。

根据出土“十七年丞相启、状戈”可知秦王十七年丞相是启(疑似昌平君)和隗状。

“二十六年琅琊刻石”记丞相隗林(状)、丞相王绾。

如今是秦王二十年,昌平君未去,所以沿用十七年丞相配置。按昌平君去后,隗状升任右丞相,王绾为左丞相

(本章完)

第102章 凯旋第87章 大胆想法第261章 泗水大战第131章 战争前奏第68章 善后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113章 楚戚第41章 什长第179章 自信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181章 城降第770章 内乱第51章 疑点第452章 古之军礼第144章 各怀心思第297章 足球运动第833章 事死第41章 什长第644章 博浪沙第568章 苏迦莎第147章 亡命第407章 无敌司马第846章 番外:两千年后第736章 策略第506章 床榻事发第664章 欲锤赵佗第84章 破城第616章 拒绝皇帝第75章 攻蓟第328章 砲车破军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755章 全都要第653章 赵佗懂仙第679章 李兄第486章 风波将起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264章 刘吕联姻第602章 包抄头曼第104章 昌文君第755章 全都要第451章 城濮旧地第737章 办法第376章 贩卖楚王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94章 臂膀第716章 近亲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798章 余众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640章 朕欲长生第145章 战城南第590章 连环套路第9章 你跟我来第686章 楚汉第115章 赋税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282章 将门第592章 万事俱备第152章 魏策第424章 两王同车第260章 背水为阵第170章 杂牌军第218章 上蔡第263章 覆军杀将第72章 短兵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821章 喝药第781章 克制第506章 床榻事发第320章 楚将染病第778章 蛙部第130章 韩王死第488章 舌战群儒第588章 玩弄大将第807章 抽薪第348章 项燕熊启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434章 燕王落马第767章 覆巢第725章 工农第154章 各方行动第317章 重走丰沛第646章 胡亥之亲第36章 岂曰无衣第381章 楚亡第44章 金鼓第832章 绝症第49章 斩将第666章 鼎于何处第592章 万事俱备第648章 数奇之论第264章 刘吕联姻第734章 痛惜第604章 单于授首第624章 始皇乱政第495章 一场博弈第364章 进退两难第465章 箪食壶浆第5章 刎颈第479章 平一宇内